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不同脏器线粒体DNA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英
田枫
+2 位作者
刘新文
张宗玉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为探讨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线粒体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年轻与老年Balb/c小鼠脑、肝脏和脾脏中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为探讨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线粒体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年轻与老年Balb/c小鼠脑、肝脏和脾脏中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Ⅲ基因(coⅢ)及8-氧鸟嘌呤糖基化酶基因(ogg1)、DNA聚合酶γ(DNA polymeraseγ)基因、胸腺嘧啶乙二醇DNA糖基化酶基因(nth1)等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COⅢ和OGG1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老年小鼠脾脏中coⅠ和coⅢ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COⅢ的蛋白质水平亦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老年小鼠脾脏OGG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老年小鼠肝脏和脾脏DNA聚合酶γ和NTH1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提示线粒体DNA自身编码的基因及碱基切除修复基因的表达失衡可能是Balb/c小鼠衰老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损伤修复
b
a1
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肿胀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红英
王瑾
+2 位作者
马文卓
张殿增
赵正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度的相关性。方法 36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紫花牡荆素12.5,25.0和50.0mg·kg^(-1)剂量组;小鼠右足垫皮内注...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度的相关性。方法 36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紫花牡荆素12.5,25.0和50.0mg·kg^(-1)剂量组;小鼠右足垫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后连续灌胃给药12d,每日1次。第13天测量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第14天采血,用流式细胞仪的微球阵列(CBA)法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小鼠外周血中的致炎性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结果紫花牡荆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al b/c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明显降低致炎性Th1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显著提高抗炎性Th2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小鼠后足爪肿胀度与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与IL-4和IL-5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紫花牡荆素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液IL-4和IL-5含量,降低IL-2、IFN-γ和TNF-α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佐剂性关节炎
足跖肿胀
细胞因子
b
AL
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恩强
王丽春
+2 位作者
唐红
孙辉
刘聪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存活时间较长的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平均分成5组,其中A、B、C、D 4组为实验组,E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剂量分别为800 mg/kg和10μg/kg、500 mg/kg和10μg/kg、...
目的:建立存活时间较长的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平均分成5组,其中A、B、C、D 4组为实验组,E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剂量分别为800 mg/kg和10μg/kg、500 mg/kg和10μg/kg、500 mg/kg和5μg/kg3、00 mg/kg和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行腹腔注射;对照组E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以12 h死亡率、24 h死亡率及肝组织学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A、B、C、D及E组小鼠12 h死亡率分别为80%%、30%、10%、0和0;24 h死亡率分别为90%、60%、30%、0和0;A和B组小鼠肝组织学均呈急性重症肝炎表现,C组中有5只小鼠肝组织学符合重症肝炎的表现,而该组其余小鼠及D组所有肝组织学虽有炎症改变,但达不到重症肝炎的程度,E组肝组织学表现正常。结论:LPS 10μg/kg联合D-Gal N500 mg/kg可成功建立12 h存活率较高的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脂多糖
I)I氨基半乳糖
b
AI
b/c小鼠
原文传递
题名
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不同脏器线粒体DNA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英
田枫
刘新文
张宗玉
童坦君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371561)资助~~
文摘
为探讨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线粒体DNA损伤及其修复基因表达与衰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年轻与老年Balb/c小鼠脑、肝脏和脾脏中线粒体自身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coⅠ)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Ⅲ基因(coⅢ)及8-氧鸟嘌呤糖基化酶基因(ogg1)、DNA聚合酶γ(DNA polymeraseγ)基因、胸腺嘧啶乙二醇DNA糖基化酶基因(nth1)等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小鼠脾脏中COⅢ和OGG1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老年小鼠脾脏中coⅠ和coⅢ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COⅢ的蛋白质水平亦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老年小鼠脾脏OGG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比年轻小鼠显著增加(P<0.05).老年小鼠肝脏和脾脏DNA聚合酶γ和NTH1的mRNA水平比年轻小鼠显著升高(P<0.05).提示线粒体DNA自身编码的基因及碱基切除修复基因的表达失衡可能是Balb/c小鼠衰老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损伤修复
b
a1
b/c小鼠
Keywords
mtDNA
damage repair
b
al
b/
c
mi
c
e
分类号
Q255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Q754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肿胀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红英
王瑾
马文卓
张殿增
赵正杭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系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6-329,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度的相关性。方法 36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紫花牡荆素12.5,25.0和50.0mg·kg^(-1)剂量组;小鼠右足垫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后连续灌胃给药12d,每日1次。第13天测量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第14天采血,用流式细胞仪的微球阵列(CBA)法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小鼠外周血中的致炎性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结果紫花牡荆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al b/c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明显降低致炎性Th1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显著提高抗炎性Th2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小鼠后足爪肿胀度与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与IL-4和IL-5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紫花牡荆素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液IL-4和IL-5含量,降低IL-2、IFN-γ和TNF-α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结果。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佐剂性关节炎
足跖肿胀
细胞因子
b
AL
b/c小鼠
Keywords
c
asti
c
in
adjuvant arthritis
swelling of voix pedis
c
ytokines
b
al
b/
c
mi
c
e
分类号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恩强
王丽春
唐红
孙辉
刘聪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研究室
出处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No.2007CB512902)
文摘
目的:建立存活时间较长的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平均分成5组,其中A、B、C、D 4组为实验组,E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脂多糖(LPS),剂量分别为800 mg/kg和10μg/kg、500 mg/kg和10μg/kg、500 mg/kg和5μg/kg3、00 mg/kg和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行腹腔注射;对照组E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以12 h死亡率、24 h死亡率及肝组织学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A、B、C、D及E组小鼠12 h死亡率分别为80%%、30%、10%、0和0;24 h死亡率分别为90%、60%、30%、0和0;A和B组小鼠肝组织学均呈急性重症肝炎表现,C组中有5只小鼠肝组织学符合重症肝炎的表现,而该组其余小鼠及D组所有肝组织学虽有炎症改变,但达不到重症肝炎的程度,E组肝组织学表现正常。结论:LPS 10μg/kg联合D-Gal N500 mg/kg可成功建立12 h存活率较高的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脂多糖
I)I氨基半乳糖
b
AI
b/c小鼠
Keywords
a
c
ute fulminant hepatitis
lipopolysa
c
c
haride
D-gala
c
tosamine
b
AL
b/
c
mouse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575.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Balb/c小鼠增龄过程中不同脏器线粒体DNA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变化
孙英
田枫
刘新文
张宗玉
童坦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肿胀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王红英
王瑾
马文卓
张殿增
赵正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脂多糖联合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重症肝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陈恩强
王丽春
唐红
孙辉
刘聪
《华西医学》
CAS
2009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