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Basic Issu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
作者 Rui S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2期93-96,共4页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cause withou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Under the general theme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basic issues of socialism with...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great cause withou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Under the general theme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basic issu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pecifically composed of three aspects: the rul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great leap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stand up,become rich,and become strong,the Chinese Communists,mainly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Deng Xiaoping,Jiang Zemin,Hu Jintao and Xi Jinping,have relayed to explore the basic issu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past 70 years,and constant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gov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the law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and th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ic ISSUES Development COURSE GREAT le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Deng Xiaoping'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
作者 WANG Kai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9期236-236,共1页
Deng Xiaoping is the founder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Among them,hi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Deng Xiaoping is the founder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Among them,hi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construction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 经济制度建设 理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资本论》研究的新进展
3
作者 林丽萍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67,共17页
近几年国内《资本论》研究的新进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回溯《资本论》的编辑、出版和传播过程,厘析《资本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考辨《资本论》中异化的消失、读法和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勾勒了《资本论》的... 近几年国内《资本论》研究的新进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回溯《资本论》的编辑、出版和传播过程,厘析《资本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了《资本论》的强大生命力;考辨《资本论》中异化的消失、读法和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勾勒了《资本论》的框架脉络,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资本论》的开放性和科学的方法论;对商品的开端问题、货币之谜和资本“二重性”的澄明,缕析了《资本论》中的基本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论》严密的内部联系和逻辑结构;注重用《资本论》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生态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充分表明了《资本论》丰富的时代价值。以上这些成果分别属于《资本论》的历史背景、框架脉络、逻辑结构以及时代价值,内在完整地形成了一条《资本论》从过去发展到现在的历史轨迹。总体来看,这些成果为我们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进一步研究《资本论》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但也存在放眼国际较少、疏于对新问题的挖掘、重视微观不足、量化研究缺乏等问题。文章认为,加强《资本论》研究话语的中国建构与世界视野、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性拓展以及研究问题的多维深化有助于开辟《资本论》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理论比较、思想渊源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促进“富裕”,而无法实现“共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理论...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只能促进“富裕”,而无法实现“共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石。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共同富裕不等于西方高福利社会。从历史上来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共同富裕作为初心使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基本国情是制定共同富裕目标的出发点;改革开放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五位一体”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思想的问题逻辑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59,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当代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两个结合”是既成事实,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当代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两个结合”是既成事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从现实层面回答了“两个结合”的可能性。但是,“两个结合”为何必要、如何可能、何以实现、意义何在等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诠释。细致梳理“两个结合”思想涉及的基本问题,展现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对于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思想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关系、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向军 庞付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F0002,共10页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习近平新时代...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要从不同维度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要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关系 核心要义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研究主线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永秀 刘盼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学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结果,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内容共同决定它属于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以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践为研究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协调统一为研究主线,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新质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公平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条件和框架结构
8
作者 陈鹏远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而以点带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突破则是江苏地域的历史使命。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背景下,首先,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剖析为起点,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而以点带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突破则是江苏地域的历史使命。在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的背景下,首先,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剖析为起点,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其次,基于发展数据提炼江苏现代化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基本特征,形成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基础;最后,在理论和实践并行推进下,从点、线、面逐步升维的路径中逐步呈现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着力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并为“全国一盘棋”发展做出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9
作者 李永虎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蕴含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蕴含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又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跟随变化的时代,紧密围绕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这样的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更加突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观的革命性、创新性、生态性和人民性,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解析、基本特征以及构建路径探赜
10
作者 杜亦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支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先导。其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共性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承载性和传递性、保真性和异化性;个性特征,主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支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先导。其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共性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和主观性、承载性和传递性、保真性和异化性;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受众的广泛性、载体的开放性、异化的最低性。从理论发展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构建也应求变,需要尊重受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加强文化自觉,推进社会建设人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化;凸显价值,推进强化型载体强化功能发挥正常化;积极应对,推进重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化;制度整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载体化,为当代中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思路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载体 内涵解析 基本特征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逻辑下“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研究
11
作者 王申萌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的前提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式...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的前提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逻辑下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全新指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全局规划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创造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外部条件,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践路径与深远影响研究
12
作者 马慧欣 何宇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3期25-28,共4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其现实逻辑,具备供给、需求和制度基础,也是应对国内外矛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其现实逻辑,具备供给、需求和制度基础,也是应对国内外矛盾及挑战的必然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当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并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这一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贡献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王奕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7,共2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调整。具体到经济领域,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这就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随之调整。具体到经济领域,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这就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如何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对此,本文尝试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全面讨论资本的特性与行为规律,辨析资本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考察近期资本无序扩张的领域、表现以及危害,并在澄清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保护民营经济、保护私人财产区别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政策框架,进而深化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无序扩张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舜年 陈励颖 +1 位作者 谢志忠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2期371-375,共5页
观光休闲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它实现了农业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高度统一。此论文列举了各位专家关于观光休闲农业的不同见... 观光休闲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是区域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有机融合并互生互化的一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它实现了农业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高度统一。此论文列举了各位专家关于观光休闲农业的不同见解,并在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统一界定了其内涵和外延,集中深入探讨了其基本特性、社会经济作用和管理要求。为此有必要研究出既能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业,又能加强观光休闲农业开发与管理的理论与操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休闲农业 内涵 基本特性 社会经济作用 管理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学理逻辑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占斌 钱路波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41,187,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其逻辑起点和时代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其逻辑内核和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其逻辑统领和政治保障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其逻辑起点和时代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其逻辑内核和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其逻辑统领和政治保障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其逻辑指向和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逻辑枢纽和主要内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逻辑重心和关键支撑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其逻辑主线和价值取向是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上述学理逻辑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基于对中国经济现实的全面分析和冷静思考,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学理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文程 刘利才 陈昌兴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基本内涵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治理的基本结构: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黄显中 何音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公共治理结构影响利害相关者的公民资格、协商合作的有效性以及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负担的分配,是公共治理的首要主题。公共治理基本结构是由利害相关的普通公民、专业人士、职业公务人员、政治领导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型,遵循着共和主义... 公共治理结构影响利害相关者的公民资格、协商合作的有效性以及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负担的分配,是公共治理的首要主题。公共治理基本结构是由利害相关的普通公民、专业人士、职业公务人员、政治领导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型,遵循着共和主义政体"混合"与"均衡"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结构,需要党与政府各司其职,政府承担起扶助者、服务者、引导者和执行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基本结构 结构模型 共和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
原文传递
公共治理结构:变迁方向与动力——社会治理结构的历史路向探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显中 何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9,共10页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 社会治理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四类:统治型结构、授权型结构、管理型结构、共治型结构。共治型结构作为社会治理结构演进的最后和最高阶段,体现着共和主义的价值理念。公民争取公共治理权利的斗争,构成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治理结构从统治型向共治型发展。我国社会治理结构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结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结构是其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结构 社会治理结构 变迁方向 变迁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甬军 晏宗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7,共11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来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设想,其背后更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如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支撑。其中马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来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设想,其背后更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如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国内循环主要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国际循环蕴含了《资本论》中展现的空间生产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双循环理论则展现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双循环运行机制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命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创新将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现实背景;以国内循环主导带动国际循环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与协调统一是双循环顺利进行的政策基调;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倒8字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再考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纪宝成 谢莉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47,共17页
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如何支持社会产品实现高效、通畅、有序的流通过程,与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息息相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变化,本... 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如何支持社会产品实现高效、通畅、有序的流通过程,与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息息相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变化,本文对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系统地再考察。本文具体分析了商品流通渠道及其经济内容、渠道的蛹化形态(直接流通渠道)及其常态化、渠道的发展形态(间接流通渠道)及其再蜕变、新时代商品流通的组织与运行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时代 商品流通渠道 商业资本职能 马克思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