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c-Met受体表达与原发性小肝癌术后复发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凯 黄志强 +7 位作者 周宁新 李维华 黄晓强 张文智 刘荣 郭树华 林泉 吴祖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肝癌 (SHCC)切除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和癌组织中c Met受体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手术前后血清HGF浓度变化进行检测 ,并利用Western、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 ,测定肿瘤与非肿瘤组织内c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肝癌 (SHCC)切除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和癌组织中c Met受体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手术前后血清HGF浓度变化进行检测 ,并利用Western、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 ,测定肿瘤与非肿瘤组织内c Met蛋白表达量。结果 术前血清HGF浓度为 0 64± 0 15ng/ml,术后 3天为 1 41±0 2 8ng/m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术后 3天血清HGF浓度是术前的 2 3 2± 0 5 5倍。术后HGF的增长倍数与肿瘤组织内c Met蛋白的过度表达在术后复发与未复发者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两年内复发者明显高于两年后复发及未复发者。结论 SHCC切除术后血清HGF水平明显增高 ,肿瘤组织本身c Met蛋白过度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受体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徐永良 刘贵波 +3 位作者 马英 李明秋 潘艳明 赵微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6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40例正常结肠组织及良性腺瘤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结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6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40例正常结肠组织及良性腺瘤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结直肠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LMVD)表达、HGF及其受体c-Met阳性表达情况,统计分析病例组结直肠癌组织中不同临床指标患者的LMVD、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受体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表达。结果病例组患者结直肠组织中LMVD表达高于参照组(P<0.05)。病例组病理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LMVD分别低于病理分期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HGF阳性、c-Met阳性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LMVD分别高于HGF阴性、c-Met阴性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结直肠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病例组病理分期Ⅰ+Ⅱ期结直肠癌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阳性表达提升,病理分期越高阳性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升高,可能成为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c-met 表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激活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熊漫 谭益冰 +3 位作者 杨明 孙晓宁 刘思德 宋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对结直肠癌增殖、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析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样本和癌旁样本中MACC1的表达及MACC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将HCT116细胞分为Vector(不做任何处理组)、MACC1 OE组(转染pcDNA3.1-MACC1过表达质粒),si-NC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MACC1组(转染MACC1 siRNA);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EDU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RT-qPCR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CC1、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染MACC1 OE的结直肠癌细胞HCT116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细胞株中MACC1表达升高(P<0.05)。MACC1高表达组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MACC1低表达组(P=0.003)。MACC1过表达可提高HCT116细胞活力(F=86.070,P<0.001)。与si-NC组相比,si-MACC1组的HCT116细胞增殖能力、迁移、侵袭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P<0.01)。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2,P=0.002)。过表达MACC1可提高c-MET的表达(t=13.532,P<0.001),而干扰MACC1可降低c-MET的表达(t=14.626,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ACC1可激活c-MET转录。MACC1过表达可提高裸鼠肿瘤体积及质量(P<0.01)。结论 MACC1可通过激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c-MET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梯勇 陈文 +1 位作者 陈晓雷 舒源河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联合检测对宫颈癌(CC)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4例CC患者,根据其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淋巴...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联合检测对宫颈癌(CC)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4例CC患者,根据其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否分为淋巴结未转移组(88例,简称未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36例,简称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检查、血清c-Met及MACC1水平检测;以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DCE-MRI检查、血清c-Met、MACC1检测及三者联合诊断对CC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中DCE-MRI评估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93.18%,准确度为88.71%;血清c-Met及MACC1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6,t=9.267;P<0.05);血清c-Met和MACC1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和0.879,截断值分别为104.23μg/L和6.70 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80.56%,89.77%和90.91%,准确率均为87.90%;DCE-MRI与血清c-Met、MACC1联合诊断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0.32%,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1,P<0.05)。结论:DCE-MRI联合血清c-Met、MACC1检测对CC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可显著提高灵敏度,有助于临床判定CC盆腔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CC)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 盆腔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c-Met mRNA与NF-κB mRNA表达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刘占军 郑莹莹 +1 位作者 杜鹃 张云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mRNA与核因子-κB(NF-κB)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89例作为癌变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9例作为癌前病变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89例...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mRNA与核因子-κB(NF-κB)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89例作为癌变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9例作为癌前病变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患者89例作为正常宫颈组。采用RT-PCR检测3组宫颈组织中c-Met、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Pearson分析c-Met mRNA与NF-κB mRNA在宫颈癌发病中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c-Met mRNA、NF-κB mRNA表达水平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宫颈组织中c-Met、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癌变组>癌前病变组>正常宫颈组(P<0.05)。癌前病变组、癌变组c-Met mRNA与NF-κB mRNA呈正相关(P<0.001)。c-Met高表达与NF-κB 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呈正向交互作用(P<0.05)。c-Met、NF-κB mRNA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癌变组c-Met、NF-κB mRNA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c-Met mRNA与NF-κB mRNA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呈正相关,且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发病风险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原癌基因c-met 核因子-κ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叶本 许伦兵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肝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例共47例,收集全部病例术后肝细胞癌组织蜡块并对病例定期随访,确定患者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肝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病例共47例,收集全部病例术后肝细胞癌组织蜡块并对病例定期随访,确定患者复发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肝细胞癌病例中,C-m et在多结节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结节组(100.0%vs 60.5%,P<0.05),C-m et在1年内有复发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1年内无复发转移组(82.1%vs 47.4%,P<0.05)。COX比例危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C-m et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绘制kap lan-m e ier生存曲线显示:C-m et高表达组的肝细胞癌术后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低于C-m et低表达组和阴性组(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C-m et呈高表达,C-m et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早期复发转移有关,是肝细胞癌早期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复发 c-met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与肺癌EGFR-TKIs耐药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宁瑞玲 于起涛 +4 位作者 周韶璋 曾爱屏 王惠临 赵文华 蒋玮 《内科》 2018年第2期202-203,223,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已成为医学研究普遍关注的分子靶点,针对这一靶点所研制出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已成为医学研究普遍关注的分子靶点,针对这一靶点所研制出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但部分患者对EGFR-TKIs不敏感或对其产生耐药性,直接影响了EGFR-TKIs的临床疗效。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与NSCLC的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c-MET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NSCLC患者对EGFR-TKIs产生耐药的关系以及针对耐药患者的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EGFR-TKIS 耐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和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龚健灵 徐洁洁 +2 位作者 乔明哲 陈曦 陆美萍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et、MMP-9的表达,评估c-Met、MMP-9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et、MMP-9的表达,评估c-Met、MMP-9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c-Met、MMP-9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et和MMP-9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和53.3%,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6%和24%(P<0.05)。c-Met的阳性表达率在喉鳞状细胞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MMP-9的阳性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的不同临床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Met和MMP-9的表达呈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c-Met和MMP-9的过度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膜表面EGFR和c-Met的单分子水平共定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柴彬彬 王丽 +5 位作者 李劲涛 张晓菲 夏阳 吉元 盛望 韩晓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在纳米水平直观验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是否可以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利用2种不同大小的纳米金颗粒(10和30 nm)分别结合核酸适配体对EGFR和c-Met进行共标记和共定... 目的:在纳米水平直观验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是否可以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方法: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利用2种不同大小的纳米金颗粒(10和30 nm)分别结合核酸适配体对EGFR和c-Met进行共标记和共定位;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2种膜蛋白进行纳米尺度下的超高分辨成像观察,并开展统计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膜表面EGFR单体、二聚体、多聚体的占比分别为48.60%、29.83%、21.57%,c-Met单体、二聚体、多聚体的占比分别为38.24%、27.66%、34.10%;EGFR、c-Met可以聚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和多聚体,分别占二聚体和多聚体总数的13.71%和24.42%。结论:EGFR和c-Met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类型聚体的形式在膜上发挥作用,提示联合靶向EGFR和c-Met将成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扫描电镜 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sophosphatidic acid transactivates both c-Me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nd induces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n cancer LoVo cells 被引量:5
10
作者 Joji Kitayama Hironori Yamaguchi +3 位作者 Hiroharu Yamashita Ken Mori Toshiaki Watanabe Hirokazu Na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6期5638-5643,共6页
AIM: To examine whether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in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c-Me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as prognostic marker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w... AIM: To examine whether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induces phosphorylation of c-Met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as prognostic marker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whether LPA induces cyclooxygenase-2 (COX-2) expression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METHODS: Using a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LoVo cells, we performed immunoprecipitation analysis, follow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 also examined whether LPA induced COX-2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Immunoprecipit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10 μmol/L LPA induc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c-Met and EGFR in LoVo cells within a few minutes. We found that c-Met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induced by LPA was not attenuated by pertussis toxin or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in marked contrast to the results for EGFR. In addition, 0.2-40 IJmol/L LPA induced COX-2 express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PA acts upstream of variou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RTKs) and COX-2, and thus may act as a potent stimulator of colorectal cancer. 2005 The WJG Press an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phatidic acid c-met EGFR TRANSACTIVATION CYCLOOXYGENASE-2 Colon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恶性前列腺上皮组织中的中间细胞均表达c-Met意味着前列腺癌的侵袭
11
作者 马艳民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受体c-met 前列腺癌患者 中间细胞 恶性转化 上皮组织 侵袭 激素非依赖性 前列腺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溴香酰胺对人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季德鑫 张华荣 +6 位作者 刘欣 陈林林 孙富家 吴菲 田绘绘 刘昆 张国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以L-茶氨酸作对照,评估本实验室合成的新颖的茶氨酸衍生物-茶氨酸溴香酰胺(TBrC)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BrC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解... 以L-茶氨酸作对照,评估本实验室合成的新颖的茶氨酸衍生物-茶氨酸溴香酰胺(TBrC)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BrC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解析HepG2细胞中与癌细胞凋亡和生长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药物可能作用的分子靶点。此外,建立动物肿瘤模型,与对照组茶氨酸和临床常用抗癌药物五氟尿嘧啶组相比较,评价TBrC对荷瘤裸鼠人肝癌HepG2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TBrC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活性超过其母体化合物茶氨酸分别为3倍和4倍以上,对小鼠生长无明显毒性。TBrC比茶氨酸更显著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抗凋亡的Bcl-2等蛋白的表达;此外,TBrC大大上调促进凋亡的Bax蛋白的表达。TBrC抑制c-Met信号传导通路,下调Bcl-2/Bax蛋白比率可能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这些结果提示,TBrC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人肝癌和其他癌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氨酸溴香酰胺 肝癌HEPG2细胞 体内外生长抑制 c-met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根全 孟兴凯 +1 位作者 张俊晶 钟海燕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个多效应生长因子,参与机体多种器官组织细胞的生长、再生和重塑等过程。本文综述近年来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包括HGF/c-m et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受体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冷建杭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具有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它可刺激细胞增殖,修复组织器官的损伤,发挥有丝分裂原的作用;它可促进胚胎的发育及各类组织器官的形态发生,发挥形态发生原的作用;它还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对某些组织... 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具有多样的生物学作用。它可刺激细胞增殖,修复组织器官的损伤,发挥有丝分裂原的作用;它可促进胚胎的发育及各类组织器官的形态发生,发挥形态发生原的作用;它还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对某些组织的形成和发育及肿瘤的转移、侵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受体 有丝分裂原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博替尼阻断小鼠体内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晴 何肖龙 +3 位作者 张文炳 罗军 龙敏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作为抗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 te ria monocytoge ne s,LM)感染新型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卡博替尼组、氨苄青霉素(Amp)组、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组和PBS对... 目的探讨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作为抗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 te ria monocytoge ne s,LM)感染新型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卡博替尼组、氨苄青霉素(Amp)组、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组和PBS对照组。腹腔注射LM菌液后,再分别灌胃给予卡博替尼20μg/g、腹腔注射氨苄青霉素20μg/g、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以及腹腔注射等量PBS,比较4组小鼠的生存曲线、血液和脑组织细菌载量、血清IL-10和脑脊液中NF-κB p65含量、脑组织中依文思蓝(EB)含量以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卡博替尼组比对照组小鼠生存率增高、血液和脑组织的细菌载量明显减少(P<0.05,P<0.001);血清IL-10和NF-κB p65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脑组织EB量降低(P<0.001),脑组织病理变化减轻。联合用药组比卡博替尼单独用药组小鼠血液和脑细菌载量(P均<0.001)、血清IL-10和NF-κB p65含量(P<0.01,P<0.001)、脑组织EB量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对LM感染具有阻断作用,为研发新型抗胞内感染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博替尼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57BL/6小鼠 c-met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缺血性疾病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文皋 邓礼明 +1 位作者 李林鹏 熊国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8期1234-1238,共5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及细胞的生长、再生、重塑、促血管新生等过程。因其具有生物活性的多样性,被广泛用于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然而其对血管内皮细...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类具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参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及细胞的生长、再生、重塑、促血管新生等过程。因其具有生物活性的多样性,被广泛用于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然而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及维护内皮细胞功能从而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其侧枝循环作用,被广泛用于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HGF在缺血性疾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受体 HGF/c-met信号途径 血管生成 下肢缺血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婧男 张楠 +3 位作者 赵建强 高爱琴 林文俐 孙玉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3,共4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及2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中HGF、c-met...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及2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LMVD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HGF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61.43%、80.00%)明显高于良性肿瘤(31.82%、45.45%),P均<0.05,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秩和检验,U=366.00,P<0.05);HGF或c-met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较阴性者有更高的LMVD[HGF:(17.00±5.23)vs(10.36±4.12),t=5.594,P<0.05;c-met:(15.64±5.50)vs(9.65±4.46),t=3.769,P<0.05],HGF、c-met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可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的新生及淋巴道转移,相关抑制剂的研究将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c-met 淋巴管生成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彤 辛晓燕 马向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8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表达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HGF阳性细胞呈黄色...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表达与卵巢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HGF阳性细胞呈黄色或棕黄色着色,且在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较强;c-met在上皮细胞强着色,间质细胞则着色较弱。HGF和c-met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较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HGF和c-met蛋白表达也较Ⅰ~Ⅱ期显著升高(P值均<0.05)。病理分级中、高分化与中分化、低分化间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HGF和c-met在不同分组中阳性表达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卵巢肿瘤组织中存在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且两者存在相关关系,它们与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c-met 卵巢癌细胞
原文传递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眼科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19
作者 樊淑红 邹红 缪晚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血源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促进细胞增殖、运动、对抗细胞凋亡等。近年来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GF和眼科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受体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胰腺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洪流 蒙碧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胰腺 受体c-met 原癌基因c-met 肝细胞DNA合成 培养肝细胞 体外培养 急性肝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