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1
作者 李振东 陈丹 杨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 研究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纳入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58例TBA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astor组(31例)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纳入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58例TBA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astor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接受烟囱技术,castor组接受castor支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对两组进行随访,比较随访期间上肢缺血、脑梗死、内漏、LSA窃血、夹层逆撕等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时的主动脉重塑指标。结果 castor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castor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castor组随访期间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castor组假腔完全血栓化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虽然与烟囱技术相比,castor支架治疗累及LSA的TBAD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有助于患者的假腔血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Standford B主动脉夹层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主动脉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名贤 张理 李国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将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于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治疗中,观察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锚定区不足的TBAD病人122例,均行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评估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支架通畅... 目的将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于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治疗中,观察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锚定区不足的TBAD病人122例,均行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评估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支架通畅率、主动脉重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年左锁骨下动脉(LSA)分支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9.18%和97.54%。术后2周主动脉重塑指标得到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主动脉重塑指标改善程度逐渐提高,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3例内漏、1例脑梗死、1例难治性高血压;随访过程中2例内漏消失,出现1例逆行性A型夹层。结论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TBAD临床效果佳,远期支架通畅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锚定区不足 B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胸主动脉夹层聋哑患者行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7期165-167,共3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沿主动脉的长轴方向分离,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使主动脉管腔呈现二层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1]。随着血管腔内技术快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沿主动脉的长轴方向分离,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使主动脉管腔呈现二层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1]。随着血管腔内技术快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溃疡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 聋哑患者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比较
4
作者 陈闻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63-066,共4页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人。而参照组接受药物保守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表现水平、肝肾功能表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为0和1人,低于参照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的1人和4人,(P<0.05)。研究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表现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手术有着良好的治疗成效,能够减少患者再次接受治疗的比例,减少手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病人的生存率,有利于提升肝肾功能和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药物治疗 STANDFORD B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王鹏飞 陈宁 +3 位作者 马培尧 孔深柯 王鑫 曹占伟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将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和研究组(55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再次手术或介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可对肝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肝肾功能 炎症因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迷走左椎动脉复杂B型夹层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倪寅凯 赵金龙 +3 位作者 付亮 陈宗辉 王若昕 励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59岁女性患者,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细化分型为B1C型。CT阅片特点为患者左椎动脉优势,发自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且破口位于弓部迷走左椎动脉处。我们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基础上原位开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支架 主动脉夹层 左颈总动脉 左椎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优势 分支 原位开窗
原文传递
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与直接封闭LSA在TBAD患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玉峰 刘卫萍 齐冰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0-242,284,共4页
目的: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封闭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与直接封闭LSA在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患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 目的:基于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封闭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与直接封闭LSA在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BAD)患者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腔内修复术的97例TB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直接封闭LSA治疗,研究组进行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成功率、支架状况、手术前后真腔、假腔最大直径、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ibrinogen receptor,PAC-1)、D-二聚体(D-Dimer,D-D)]、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m两组峡部假腔、穿膈处假腔直径均明显降低,峡部真腔、穿膈处真腔直径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研究组近端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支架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IL-1β、PAC-1、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BAD患者采用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与直接封闭LSA治疗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与直接封闭LSA相比,Castor单分支支架重建LSA能降低生化指标,改善支架状况,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封闭左锁骨下动脉 castor分支支架重建 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使用评价
8
作者 李艳娜 张淼 +1 位作者 李岳飞 夏慧琳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多维度评估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胸主动脉夹层Stan...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多维度评估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伴锚定区不足的患者71例。根据腔内修复术手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9例。根据各种方法的相关临床数据,对其围手术期和随访期的主要观察指标、次要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既往史、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室指标检查、围手术期不利医学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安全性大致相似。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效果、术后2月随访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有效性优于杂交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总费用、医用耗材费用、植入材料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经济性优于杂交手术治疗。结论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疾病安全有效,经济适中,且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腔内治疗,术后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跟踪,真实世界数据有待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主动脉支架 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 锚定区不足 临床使用评价 真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与烟囱支架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崔元生 李龙彪 +3 位作者 杨智洪 尚祥 刘建雄 许舒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 探讨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与烟囱支架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重建左锁... 目的 探讨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与烟囱支架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6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运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技术)与对照组(采用烟囱支架技术),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年支架通畅率情况,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主动脉重塑情况;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Ⅰ型内漏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年后支架通畅率,以及术前夹层真腔直径、夹层假腔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夹层真腔直径逐渐增加,术后夹层假腔直径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夹层真腔直径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夹层假腔直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假腔血栓化的比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中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采用TEVAR治疗TBAD的过程中,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技术与烟囱支架技术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前者的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更好,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主动脉支架 烟囱支架技术 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慧敏 王丹凤 史晓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4期7-9,64,共4页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进行治疗的68例A型A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浆输注量、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升主动脉最大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LVEF、LVEDd、LVESd、升主动脉最大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与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均为治疗A型AD有效术式,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但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治疗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短、血浆输注量少,可简化手术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支架技术 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or一体式分支型支架联合体内开窗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天舒 周铁楠 +3 位作者 王亚松 刘小江 王晓刚 王效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aortic pseudoaneurysms,AP)是指主动脉壁破裂后,血液经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并由纤维组织包裹所形成的瘤腔,其发病原因包括手术、外伤、感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免疫性疾病等[1]。与其他急性主动脉疾...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aortic pseudoaneurysms,AP)是指主动脉壁破裂后,血液经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并由纤维组织包裹所形成的瘤腔,其发病原因包括手术、外伤、感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免疫性疾病等[1]。与其他急性主动脉疾病相比,AP外侧可不伴有外膜或仅由结缔组织包裹,其破裂风险较高,是临床中必须处理的主动脉疾病急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castor一体式分支支架 体内开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腔内覆膜支架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滔 申康军 +2 位作者 唐浩 周新民 杨进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并与传统手术比较,以评价其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3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6例采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支架组),22例采用传统四分支人工血管治疗(血管组)。结果:与血管组相比,支架组体外循环时间[(138.1±56.42)VS(179.21±67.64)min]、阻断时间[(98.56±28.08)VS(134.36±46.46)min]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7.3±14.76)VS(48.74±18.22)min]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引流量也明显减少[(608.93±308.15)VS(899.04±437.79)mL,P〈O.05];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降低(6.25%VS27.3%),住院天数减少[(16.15±6.68)VS(21.18±12.69)d,P〈O.051。随访14-24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及分支动脉内支架舒展良好,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适合于大多数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它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早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DEBAKEY 分支主动脉弓支架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预开窗治疗累及升主动脉的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双龙 胡亚立 卢辉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4-725,共2页
77岁男性患者,因血尿行泌尿系增强CT提示主动脉夹层,膀胱占位,进一步查胸腹主动脉CTA示近端累及升主动脉的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壁。利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通过预开窗重建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联合左... 77岁男性患者,因血尿行泌尿系增强CT提示主动脉夹层,膀胱占位,进一步查胸腹主动脉CTA示近端累及升主动脉的非A非B型主动脉夹层,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壁。利用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通过预开窗重建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联合左锁骨下动脉栓塞成功隔绝夹层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 支架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无名动脉 增强CT 分支
原文传递
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月华 高兴才 +3 位作者 汤跃卿 袁风林 杨涛 彭梅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正中开胸,股动脉、右房插管转流,不游离主动脉弓及头臂血管,鼻温18℃,停循环,于无名动脉近端2cm部分切开升主动脉,直视下置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于... 目的总结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正中开胸,股动脉、右房插管转流,不游离主动脉弓及头臂血管,鼻温18℃,停循环,于无名动脉近端2cm部分切开升主动脉,直视下置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于主动脉弓和近端降主动脉及三支头臂血管内,行左颈总动脉、右无名动脉气囊导管选择性脑灌注,吻合支架血管近端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恢复全身灌注。观察并发症及疗效。出院时和3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结果本组无死亡,手术过程顺利,脑及右上肢停循环6-7min,左上肢及降主动脉停循环25-2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1-96min,体外循环时间145-190min。术后64排CTA示1例左锁骨下动脉支架外左侧少量血流流向降主动脉,3个月时消失;术后短暂、轻度精神症状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与血管吻合无关。术后1周及3个月CTA示支架血管位置满意,各头臂血管血流通畅。结论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术中置人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A 支架 分支 主动脉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型覆膜支架修复腹主、双髂动脉瘤1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7 位作者 李学锋 佟铸 武欣 崔世军 吴英锋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554-556,共3页
本文报道2012年2月使用分支型覆膜支架成功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同时伴有双侧髂动脉瘤病例。术后1个月复查,动脉瘤隔绝良好,腹主动脉和双髂动脉瘤腔内均形成血栓,无内漏发生,支架形态位置良好,左侧髂内动脉血流通畅。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髂动脉瘤 主髂动脉瘤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宏伟 陈良万 戴小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49-4251,共3页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16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64.25±4.49)〕岁;男性12例,女性4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先进行...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16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64.25±4.49)〕岁;男性12例,女性4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先进行近心端操作,降温至20℃时,停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术中直视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中都顺利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本组体外循环时间(181.88±26.51)min,心肌阻断时间(81.69±14.58)min,停循环时间(8.75±7.0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5.19±5.89)min。术后胸腔及心包积液引流量(812.19±357.29)ml。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急性肾衰竭。15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复查主动脉增强血管CT(CTA)提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血管通畅,无扭曲,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假腔部分血栓形成。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简化主动脉弓部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适合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但手术例数尚少,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分支主动脉弓支架 深低温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型覆膜支架用于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的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晏明 郗二平 朱水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6-758,共3页
累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和损伤一直是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的一道障碍。目前,有些专家尝试以不同类型的覆膜支架修复该处的病损。本文就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于主动脉弓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动脉弓 动脉瘤 支架 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部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欢 牛鹿原 +3 位作者 罗小云 张昌明 冯亚平 张福先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支型支架在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部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一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的18例腹主-髂分叉部病变患者资料,分析其技术成功率... 目的探讨一体式分支型支架在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部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一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的18例腹主-髂分叉部病变患者资料,分析其技术成功率和术后疗效。结果 17例患者成功植入一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系统,技术成功率94.4%。病例均成功使用预置血管缝合器成功封堵穿刺点,无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闭塞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5.0±0.6)d。患者平均随访(13.0±3.0)个月,无支架相关死亡,无动脉瘤及支架移植物破裂,无支架移位。所有患者支架内血流通畅,无髂支闭塞病例,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发现Ⅱ型内漏1例,术后6个月复查时消失,未发现其他类型内漏。结论一体式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髂动脉分叉部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但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支架 分支支架 支架 腹主动脉分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置入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胜中 曾富春 +4 位作者 甘崇志 陈凡 薛洋 王雪海 丛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结...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手术时间(259.2±53.6)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36.4±28.5)分钟,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5.3±11.7)分钟,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6±8.2)分钟。术中死亡1例,系术中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后壁大出血无法止血;其余6例患者术后及时清醒,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15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适合于大多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 主动脉弓支架 分支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加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林婕 张燕 左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89-2090,共2页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一般在主动脉瓣环上2cm处,累及大部分或全部主动脉。手术治疗难度大,因弓部手术涉及众多重要血管、手术风险高。我院2010年下半年为2例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行Bentall手术,同时... 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一般在主动脉瓣环上2cm处,累及大部分或全部主动脉。手术治疗难度大,因弓部手术涉及众多重要血管、手术风险高。我院2010年下半年为2例Ⅰ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行Bentall手术,同时采用陈良万等研制的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方法替代四分支人工血管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弓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