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V、CF、LRIV和LRCF模型的海南昌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5 位作者 柳长柱 马波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李洁玉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30,341,共13页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IV)模型、确定性系数(CF)模型、信息量逻辑回归(LRIV)模型及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LRCF)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昌江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河流两侧沿线,而极低易发区基本位于西部平原地区;四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5、0.749、0.766及0.764,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LRIV模型与其他三种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系数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 易发性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优化RF模型耦合的泰山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2
作者 咸利民 季民 +1 位作者 刘法军 李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目的]针对泰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这一现状,研究并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F模型耦合的方法,完成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 [目的]针对泰山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这一现状,研究并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山地区为研究区,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F模型耦合的方法,完成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该方法是利用确定性系数(CF)模型计算影响因子对地质灾害的敏感值,作为模型训练的属性值,引入粒子群算法对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提高模型对地质灾害的预测精度和准确度。选取坡度、距道路距离、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指数等11个影响因子,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和多重共线性检查进行影响因子筛选择优,绘制ROC和PR曲线对训练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CF-PSO-RF耦合模型相比单一SVR、单一RF和CF-PSO-SVR模型的极高易发区面积比例分别提高10.55%,10.04%和5.08%,AUC值分别提高14%,5.1%和1.7%,AP精度分别提高了11.7%,4.4%,1.2%。预测结果显示,泰山地区的极高、高易发区主要位于泰山景区、岱岳区北部等地形起伏和坡度较大的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为28.05%,涵盖了60.1%的地质灾害点;相反,低、极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农田等地势平坦区域,面积比例为59.26%。[结论]将确定性系数模型与优化后RF模型耦合,相比单一模型精度有进一步的提升,又优于CF-PSO-SVR模型精度,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粒子群算法 确定性系数模型(cf) 随机森林模型(RF) 支持向量机模型(SVM) 泰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M-CF耦合模型的贵定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3
作者 梁峰 江攀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69-677,共9页
基于贵定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详查,结合贵定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了地形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 基于贵定县1∶5万地质灾害风险详查,结合贵定县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最终选取了地形坡度、平面曲率、地貌类型、距断层距离、工程岩组、斜坡结构、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Value Model,IVM)、确定性系数法(Certainty Factor,CF)及IVM-CF耦合模型开展贵定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IVM-CF耦合模型的精度优于单一评价模型,AUC值为0.770;耦合模型评价结果准确性更高,耦合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低易发区面积190.70 km^(2),占比11.72%,中易发区面积435.86 km^(2),占比26.79%,高易发区面积613.80 km^(2),占比37.72%,极高易发区面积386.79 km^(2),占比23.77%,其中高和极高易发区发育滑坡145处,占比90.63%;极高及高易发分区内地形切割较为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水系较发育,人类工程活动(道路切坡)较强烈。研究成果可为贵定县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信息量模型(IVM) 确定性系数(cf)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贵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山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GIS支持下基于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
4
作者 王宇栋 刘娟 +4 位作者 解晋航 李章杰 张小亮 张杰 梁形形 《华北地质》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研究目的】会泽县地处云贵高原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以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以期探索适合云贵高原半山区地理环境特点的评价模型。【研究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及坡向等12个评价因子,应用确定性系数(CF)与L... 【研究目的】会泽县地处云贵高原半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以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以期探索适合云贵高原半山区地理环境特点的评价模型。【研究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及坡向等12个评价因子,应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计算滑坡灾害发生概率,基于GIS的自然间断法评价结果等级。通过合理性检验与敏感性检验验证模型。【研究结果】(1)高程、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坡度对会泽县滑坡易发性影响较为显著。(2)稳定、低、中和高的面积分别为46.25 km^(2)(0.61%)、3095.41 km^(2)(52.77%)、1296.64 km^(2)(21.94%)和1446.53 km^(2)(21.94%)。(3)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耦合模型通过合理性检验,AUC值为0.927。【结论】(1)滑坡中-高易发区位于会泽县西南部及东北部部分地区,低易发区及稳定区位于西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2)采用CF-Logistic耦合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确定性系数 LOGISTIC模型 易发性评价 滑坡 会泽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17
5
作者 田春山 刘希林 汪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61,170,共9页
在研究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个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因子。首先利用CF模型计算出7个因子各分类级别的CF值,然后将各因子的CF... 在研究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个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因子。首先利用CF模型计算出7个因子各分类级别的CF值,然后将各因子的CF值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地质灾害作为因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再对各因子之间的独立性进行检验,所选7个因子都符合独立性检验条件,全部进入到逻辑回归方程中,计算出各独立单元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概率。根据计算结果将广东省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成四类:极低易发区(16.63%),低易发区(28.65%),中易发区(32.57%),高易发区(22.15%)。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都符合检验要求,说明采用确定性系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滑坡CF多元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8
6
作者 兰恒星 伍法权 王思敬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目前基于GIS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评价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在基于数据的数学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CF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将滑坡确定性稳定系数与回归模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以解决了滑坡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量化的问题,有利... 目前基于GIS滑坡变形失稳危险性评价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在基于数据的数学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CF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将滑坡确定性稳定系数与回归模型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以解决了滑坡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和量化的问题,有利于建立准确的滑坡分析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云南小江流域,进行了该区的滑坡空间分布及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 多元回归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危险性区划图 被引量:54
7
作者 王卫东 陈燕平 钟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7-1132,共6页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其主要步骤为:应用历史滑坡灾点面积和滑坡致灾单因子子集面积计算CF,由此确定主要的滑坡致灾因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滑坡发生确定性系数(CF)和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其主要步骤为:应用历史滑坡灾点面积和滑坡致灾单因子子集面积计算CF,由此确定主要的滑坡致灾因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和统计软件SPSS寻求最合适的模型描述灾害是否发生(因变量)与致灾因子(自变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研究区域内各单元的滑坡概率,划分危险性等级,绘制基于GIS的贵州省滑坡灾害区划图;最后,用历史灾害分布数据检验滑坡灾害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区划图,贵州省可分为4个区域,即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对贵州省的危险性分区合理,结合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区划图的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区划 确定性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沅陵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8
作者 张云 资锋 +3 位作者 曹运江 成湘伟 韩用顺 唐龙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 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域。以沅陵县为研究区,基于342处滑坡灾害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和MaxEnt模型对沅陵县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预测。同时采用刀切法(Jackknife)检验环境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确定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MaxEnt模型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27、0.803、0.911,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且MaxEnt模型精度最高,表现较好;河流是影响研究区滑坡灾害发生贡献程度最高的环境因子;滑坡灾害主要发育在以河流为中心向外延伸100 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沅江、深溪和兰溪附近。研究能为沅陵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MaxEnt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CF与信息量耦合模型的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晓燕 李永平 谈树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4-764,共11页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开采活动强度大,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基于2019年的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北段矿产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调查资料,在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坡...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历史悠久,开采活动强度大,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基于2019年的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北段矿产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调查资料,在分析矿山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的距离、降水量、植被覆盖度、距河流的距离以及距开采活动面的距离7个评价因子,借助ArcGIS软件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模型、信息量模型以及CF与信息量耦合模型开展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地质岩组、植被覆盖度、距开采活动面的距离是影响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的控制因子;经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检验,CF与信息量耦合模型的AUC(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高达0.909,表明耦合模型比单一模型的评价精度高,其精度为耦合模型>信息量模型>确定性系数模型;耦合模型的易发性分区为极高易发区(5.24%)、高易发区(11.67%)、中易发区(41.66%)和低易发区(41.43%),其中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开采活动强度较大的煤矿、铁矿和花岗岩矿矿山,即主要分布在仁和区、东区、盐边县和米易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 确定性系数模型 信息量模型 易发性评价 攀枝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多元回归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研究——以香港屯门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萍 丁原章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62,共11页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自1300年以来地震滑坡震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岩性、断裂距离、地震烈度、地形坡度、高程、水系等6个因子作为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并确定出各个因子在地震滑坡事件中的影响权重。通过GIS技术将滑坡确...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自1300年以来地震滑坡震例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岩性、断裂距离、地震烈度、地形坡度、高程、水系等6个因子作为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并确定出各个因子在地震滑坡事件中的影响权重。通过GIS技术将滑坡确定性系数CF与回归模型相融合,建立CF值多元回归模型,以解决滑坡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选择及量化的问题。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香港屯门地区,进行了该区的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及稳定性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确定性系数cf 多元回归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及其耦合模型的滑坡危险性评价——以云南溪洛渡水库为例
11
作者 凡净 钱洪伟 +3 位作者 邓昌宏 严佩升 马殿妍 李飞 《安全》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精确评价滑坡危险性,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及其耦合模型,结合坡度、坡向、高程等10个关键指标,对云南溪洛渡水库及库周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并将其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危险5个等级。研究... 为精确评价滑坡危险性,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及其耦合模型,结合坡度、坡向、高程等10个关键指标,对云南溪洛渡水库及库周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并将其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危险5个等级。研究发现:土壤岩性、坡度及与道路和河流的距离是滑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库库周特别是碎屑岩、页岩软质岩区、坡度在30~40°、距离断层0~800 m、河流601~900 m范围内,滑坡风险尤为显著;极高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两岸大坝核心区、右岸25~35 km范围以及库区末端左岸20 km的人口密集区;而低和极低危险区主要位于水库中心远离主河道的区域。CF-LR耦合模型在极高和高危险区识别及分区合理性和精度上显著优于单一的CF和L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cf-LR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九寨沟景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64
12
作者 罗路广 裴向军 +2 位作者 黄润秋 裴钻 朱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诱发了数以千计的崩滑体,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碎屑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转化为新的滑坡或泥石流形成次生灾害,因此对九寨沟景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调...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诱发了数以千计的崩滑体,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碎屑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启动转化为新的滑坡或泥石流形成次生灾害,因此对九寨沟景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尤为必要。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共获取1047处滑坡,总面积为3.88 km2。在分析滑坡发育分布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构造因子、地形因子、地质因子及其他因子等9个指标,采用确定性系数(CF)模型、逻辑回归(Logistic)模型以及两种模型耦合分析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坡向、高程和地层岩性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被划分为低易发区(60.72%)、中度易发区(24.18%)、高易发区(9.89%)和极高易发区(5.21%),高-极高易发区基本沿沟谷分布,面积为99 km2,其中熊猫海、老虎海周边均为滑坡极高易发区;采用耦合模型比单一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其结果可作为景区滑坡防治和分段分时开放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评价指标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易发性评价 九寨沟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永嘉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璐瑶 高惠瑛 李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在研究永嘉县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评价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 在研究永嘉县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评价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距断层距离、坡度、高程、坡向和NVDI是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被划分为极高易发区(13.24%)、高易发区(14.79%)、中易发区(16.98%)、低易发区(22.59%)和极低易发区(32.41%)。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均符合检验要求,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确定性系数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PCCs模型的维西县滑坡致灾因子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景莹 谈树成 +2 位作者 王超 杨贵忠 江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78,共10页
为了深入了解滑坡的成灾背景,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以云南省维西县为研究区,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道路密度... 为了深入了解滑坡的成灾背景,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以云南省维西县为研究区,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降水量、距河流距离、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植被归一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道路密度9项致灾因子,利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s)模型对致灾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因子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坡向、河流、高程、降水量、断层、道路、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和NDVI;②敏感性最大的因子类别包括:高程为1486~2600 m,坡度为0°~20°,坡向为半阳坡,降水量为782~1178 mm,距河流距离为0~300 m,工程地质岩组为极软岩,距断层距离为2400~3200 m,NDVI为−0.169~0.039,道路密度为80~117 km/km2;③CF-PCCs模型精度高,数据分析结果可靠,该方法可为滑坡敏感性分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cf-PCCs模型 敏感性 致灾因子 维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模型-AHP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邵晨 胡春生 +2 位作者 胡晨琦 曹乐 李文慧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575-582,共8页
以黄山-九华山核心旅游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为例,讨论CF模型及AHP在地质灾害评价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选择出强指示性指标参与地质... 以黄山-九华山核心旅游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为例,讨论CF模型及AHP在地质灾害评价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选择出强指示性指标参与地质灾害评价过程,为重点监测地区和主要监测对象的确定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层次分析法 黄山九华山核心旅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北京市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群 冯辉 +2 位作者 贾三满 张沁瑞 贾磊 《城市地质》 2023年第1期17-25,共9页
在北京市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1450 km^(2)的区域内,以遥感影像解译为基础,结合1∶50 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获取全区88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基岩类型、地貌类型、地形坡度、河流、公路、断裂6个评价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 在北京市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1450 km^(2)的区域内,以遥感影像解译为基础,结合1∶50 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获取全区88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基岩类型、地貌类型、地形坡度、河流、公路、断裂6个评价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评价地质灾害易发性,依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将未参与模型训练的20%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检验点与易发性分区结果进行叠加分析,通过频率比和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基岩类型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公路、断裂对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显;CF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一种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可靠性高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确定性系数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生态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模型的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因子敏感性分析——以湖南省新宁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中楠 高银梅 +3 位作者 姜河 黄勇炜 丁华栋 颜智强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在不同的区域及地质背景下,斜坡地质灾害的主控因子及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分析孕灾因子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斜坡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了坡度、高程、剖面曲率、地层、斜坡结构、断裂、河流和归... 在不同的区域及地质背景下,斜坡地质灾害的主控因子及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分析孕灾因子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斜坡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了坡度、高程、剖面曲率、地层、斜坡结构、断裂、河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共8个因子作为斜坡地质灾害的孕灾因子;基于GIS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CF)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敏感性指数评价各因子的敏感性大小并划分敏感性分区。结果表明:坡度≥40°、高程[600,700 m)、剖面曲率≥0.6、三叠系和二叠系、顺向坡、距断层距离[0,500) m、距河流距离[0,200) m以及NDVI为[0.233,0.595)最容易发生灾害,由高到底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5个敏感区,同时采用2020—2021年的灾害数据进行了验证,87.50%的灾害位于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内,证实了敏感性分析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风险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也可为湖南省其他县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质灾害 孕灾因子 cf模型 敏感性分析 新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概率模型的滑坡致滑地质环境背景因子筛选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侠 《福建地质》 2012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基于福建省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对福建省内滑坡的致滑地质环境背景因子分别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CF概率模型计算,筛选出滑坡致滑关键地质环境背景因子,按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滑坡所在位置高程、斜坡坡度、土层厚度和基岩岩性。
关键词 cf概率模型 地质环境背景因子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量确定系数耦合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铜陵义安区为例
19
作者 宫传刚 倪大志 +2 位作者 余敏 赵建 田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目的为研究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方法以铜陵义安区为例,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6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确定系数模型(CF)及I-CF耦合模型建立... 目的为研究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问题。方法以铜陵义安区为例,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6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确定系数模型(CF)及I-CF耦合模型建立义安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坡度、地形起伏度对义安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因子;信息量模型、确定系数模型、I-CF耦合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90、0.884、0.913,说明,I-CF耦合模型预测精度优于另外两种单一模型。结论研究表明,采用I-CF耦合模型在义安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中效果更好,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东南部及西部丘陵山区,主要涉及天门镇、顺安镇、新桥办事处、钟鸣镇及五松镇,该区域主要以矿业开发和城镇建设为主,同时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植被覆盖较高,采矿现象普遍,灾害点比较集中,其中,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天门镇、钟鸣镇和顺安镇一带,多为矿山早期开采遗留的老采空区导致,可对当地政府进行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模型 确定系数模型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与确定性系数模型的曩宋河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卿 简季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云南省复杂的地质环境与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地质灾害频发,该区域的地质灾害识别与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以云南省梁河县曩宋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河流距离、工程岩组5个评价因子指标,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与信息... 云南省复杂的地质环境与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导致地质灾害频发,该区域的地质灾害识别与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以云南省梁河县曩宋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河流距离、工程岩组5个评价因子指标,基于确定性系数模型与信息量模型对流域内41处地质灾害区域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利用ROC曲线对评价模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检验得到的AUC值为0.804,确定性系数模型检验得到的AUC值为0.781,信息量模型更适用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梁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确定性系数模型 曩宋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