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3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 n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盛 高荣杰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京津冀差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论文以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协同开发机制的内容和实施协同开发机制的措施... 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京津冀差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论文以京津冀矿产资源协同开发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协同开发机制的内容和实施协同开发机制的措施,认为协同开发机制包括协同开发监管主体和实施主体、协同规划机制、协同激励机制、协同监管机制和协同保障机制.实施协同开发机制需要整合引导激励政策、协同联动监管,并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城镇化、环境恢复治理、交通运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协同开发机制 实施对策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of China’s Three Major Agglomer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2
作者 Yang Weizhong Mei Guohui +4 位作者 Yu Jian Tao Yana Li Kang Yang Xiaoxuan Editage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9年第6期53-67,共15页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 This paper adopts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modified urban economic gravity model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gravity among cities in China’s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includ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despite the ever-tightening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alls behind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erms of coordination,closeness,and balance.The economic linkages among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re not as cohesive as they could be and display a significant“siphon effect”through Beijing and Tianjin as well as a prominently unidirectional economic flow.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efforts should be put into directing the orderly flow of resources from Beijing and Tianjin to cities in Hebei and promoting a balanced economic flow among cities,thus facilita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measure of URBAN economic GRAV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Xiongan New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eijing-Tianjin-Hebei's location
3
作者 李旭斌 李凤菲 《经贸实践》 2016年第5X期137-,共1页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world,the region participate in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whole.China has formed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have showed stro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main trend in the world,the region participate in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whole.China has formed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have showed strong competitiv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As the third largest area,Beijing-Tianjin-Hebei'slocation is very important,Beijing,Tianji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also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national leaders,China will enha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regio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However,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Beijing,Tianji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been relatively slow,Hebei Province in Beijing and the day Tianjin two big cit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weak,Beijing City,but also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developmen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Tianjin,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hoping to discuss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tianjin-hebei ECONOMIC Integration REGION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in 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odel descrip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4
作者 Dong Xiujuan Zhang Yu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has been propos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long-term since the region in a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s, practice and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 but as "Beijing...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has been propos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long-term since the region in a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s, practice and achieve common development" , but as "Beijing insurance" thought influence, allowing the emergence of unequal opportunity around the area, so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is year on the eve of NPC and CPPCC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phrase "to break a mu 3 distribute land thinking" , make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rise a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metropolitan area has become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en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Beijing 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 analysis of the way of cultivat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service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ovation Research on Collabora/ve Governance System of theAir Pollution 2 Beijing-Tianjin-Hebei from the Cost-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 被引量:3
5
作者 孙丽欣 穆书涛 吴婧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1-25,共5页
论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成本构成为基础,分析阐述了由于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有关三地信息共享、利益补偿、监督管理等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加大了京津冀协同治理的交易成本,使协同治理的效率降低.为此,应加快完善... 论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成本构成为基础,分析阐述了由于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有关三地信息共享、利益补偿、监督管理等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加大了京津冀协同治理的交易成本,使协同治理的效率降低.为此,应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创新,重点加强京津冀区域内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激励机制建设,以实现京津冀协同治理的长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有效性 京津冀 空气污染协同治理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
6
作者 刘秉镰 曾锦萍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7,共13页
京津冀协同创新在政策体系构建、“双链融合”发展及经济效益提升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国式分权的管理体制影响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发展进程,其内在逻辑在于跨地区行政制度壁垒导致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受阻、市场分割导致三地产... 京津冀协同创新在政策体系构建、“双链融合”发展及经济效益提升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国式分权的管理体制影响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发展进程,其内在逻辑在于跨地区行政制度壁垒导致创新要素开放共享受阻、市场分割导致三地产业结构错位、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平衡影响整体协同创新绩效提升。对此,须从政策协调、组织协调、空间布局协调和市场协调四个维度优化区域创新合作模式,完善的政策体制可以有效避免地区间恶性竞争,组织协调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合作的积极性,高效融合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促进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可以规范创新要素有序发展、释放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权 协同创新 京津冀 政府与市场 市场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科技创新政策协同与效果研究:基于多维度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分析
7
作者 李勇军 胡新如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7,共14页
采用“基本政策—产业链—创新共同体”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主体—目标—工具”分析路径,构建其与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和统计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及其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从多... 采用“基本政策—产业链—创新共同体”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主体—目标—工具”分析路径,构建其与实施效果之间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和统计数据对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及其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地从多维度加大了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力度;区域内环境面政策工具供给要高于供给面和需求面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总体供给不足;产业链维度的政策工具供给最为充足的环节是研发,其次是推广和服务环节,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环节供给低且相关不大,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工具乏力;在共同体维度方面,方案规划类工具主要集中于创新共同体建设方面,在平台建设、科技产业链和产业服务、合作示范区、改革实验区层面存在工具供给不足的问题。从效果上看,区域科技创新总体能力有提升,但科技创新梯度差异并未明显降低且呈现新情况;科技创新协同度呈上升趋势,离高度协同状态仍有很大差距;区域创新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体系化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网络初步形成,但是河北一些重要节点城市活跃程度低,影响了其创新吸纳和承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政策工具 京津冀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家庭共同富裕的现实与挑战
8
作者 尹志超 魏梦颖 吴子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家庭财富、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家庭财富差距方面,北京市的财富差距小于河北省和天津市;在家庭收入差距方面,...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家庭财富、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存在差距。在家庭财富差距方面,北京市的财富差距小于河北省和天津市;在家庭收入差距方面,河北省的家庭收入差距大于北京市和天津市家庭;在家庭消费差距方面,天津市家庭消费差距最小,河北省家庭消费差距最大。在京津冀地区中,天津市财务脆弱家庭占比最低,河北省最高。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家庭贫困脆弱性问题基本解决,破产风险显著降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从发展普惠金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低收入人群转移支付和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以逐步缩小京津冀地区的家庭经济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差距 经济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握手通道对缩小京津冀城市间经济差距的作用:基于新闻大数据的分析
9
作者 周密 刘力燔 +1 位作者 王道平 沈欣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4,共2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以来,三地不断提升协同水平、缩小经济差距,开启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对2004—2022年220万条新闻数据进行筛选,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测算京津冀城市间握手通道,重点考察握手通道在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中的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以来,三地不断提升协同水平、缩小经济差距,开启了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本文对2004—2022年220万条新闻数据进行筛选,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测算京津冀城市间握手通道,重点考察握手通道在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握手通道显著缩小了京津冀城市间经济差距。纵向上,程度更深的握手通道具有更大的边际影响与更长的作用时效。横向上,以首都为核心,京津双城引领的握手通道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过小或过大的城市间距离下的握手通道效应都较弱。高校、中央企业及地方机构参与的握手通道更有效。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异地投资越强,握手通道缩小城际经济差距的作用越强。城际握手通道存在正向锦标赛效应和负向挤占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读握手通道促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为助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握手通道 共现分析 经济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市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京津冀”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金梅 王湘博 +1 位作者 何宗琴 李雪梅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6,87,共13页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 以“京津冀”地区13个地级市2007-202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技术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其中北京对周边城市旅游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且旅游业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数字技术对本地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影响,对邻近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呈“U型”影响。这些发现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为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旅游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京津冀”地区 旅游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路径探究
11
作者 李诚 张丽丽 刘沅东 《科技智囊》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研究目的]为推进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本文对京津冀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以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梳理、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和考察,捋清其发展... [研究目的]为推进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本文对京津冀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以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梳理、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调研和考察,捋清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并与国内领先区域进行系统性比较,分析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加速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给出建议。[研究结论]京津冀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大,产业布局较全面,设计占主导,制造与封装测试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业链失衡、三地联动不足、人才专项政策缺失等问题。这制约了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建设。此外,集成电路产业协同性、相关政策体系、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应用场景等也是影响京津冀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加快这一建设,应当从以下路径着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动力,优化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分工格局;充分发挥京津冀应用市场优势,以应用端为牵引,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加快京津冀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形成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京津冀地区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simul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 tia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LIU Yanhua XU Yong +1 位作者 GUO Tengyun WANG Zhiq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549-566,共18页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tiation is a complicated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 proces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patial statist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led to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qu...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tiation is a complicated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 proces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patial statist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led to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process. However, so far, few direct qonnections have been made between the newly developed methods and classic spatial development theories, which would be very helpful for the inter- 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Using basic concepts and academic principles of polarized growth theory and gradient transfer theory, this paper quantifie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ce. It then proposes a method based on GIS to visually simulate and analyze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BTHMR), China.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proposed method, built on classic theories and well-developed GIS technology, presents a good pictur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otem- poral differentiation. 2) The level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per capita GDP across BTHMR, diminish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d distances away from city propers (which can be seen as the regional growth poles), leading to the appearance of development valley zones between different cities. The development valley zones between each city coincided with their boundary areas, which indicates that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have some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f the regional division is based on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3) From 1993 to 2007, the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whole BTHMR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f which polarized growth was dominant, especially for Beijing and Tianjin. However, as the two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ines in BTHMR, the pull effects of both Beijing and Tianjin on their peripheral areas were comparatively weak, except for those on Tangshan. 4) The structure and pattern of gradient transfer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BTHMR had not been completely developed yet, and the sustained polariz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BTHMR was still going to be the main trend in the next 5-10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visualizati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原文传递
基于“量-质-域-流-生”的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
13
作者 杨钦 胡鹏 +4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闫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得分分别为59.6、46.1和56.8,均低于全国水平的64.8,水资源保护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评价结果识别了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较全国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水量维度评价得分差距较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最突出;有效解决生态基流被挤占、地下水采补不平衡等问题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协同保护 水生态系统受损 “量-质-域-流-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助推河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作者 王红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各省份因地制宜,遵循优势科技资源整合的核心逻辑主线培育新质生产力。本文在论述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性、结构承载和价值旨归,以及科技资源塑造... 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各省份因地制宜,遵循优势科技资源整合的核心逻辑主线培育新质生产力。本文在论述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性、结构承载和价值旨归,以及科技资源塑造生产力跃阶的作用机制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聚焦河北省,结合协同理论,依托于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实践,深入剖析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推进河北省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三重逻辑。由此提出河北省依托京津冀科技资源协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为河北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资源协同 京津冀 协同创新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成就、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15
作者 袁航 柳天恩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顶层规划政策设计、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新两翼”建设、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协同发展不...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顶层规划政策设计、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新两翼”建设、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依然面临区际发展差距大、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不紧密、科技成果跨区转化比例偏低、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等现实问题。应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的优化路径,包括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跨区转化、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健全生态协同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历史成就 现实困境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桂君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8-37,106,共11页
深入理解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阐述,并采用2011—2022年中国1247个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深入理解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阐述,并采用2011—2022年中国1247个A股上市公司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优化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其区域内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这种提升效果借力于北京市的各项经济条件,使北京在产业升级转移中的表现也更为优异。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天津和河北省各城市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在区域层面仍然表征为“协同不足”。根据上述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和区域均衡发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 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际向度、灾害经历与跨区域应急合作——基于京津冀区域危机事件的多案例分析
17
作者 周建青 龙吟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7,M0003,M0004,共13页
开展跨区域应急合作对于有效治理跨界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基于府际合作的视角对应急合作模式展开了探讨,但单一维度的实践形态并不足以展示跨区域应急合作的整体运作图景。本研究引入灾害经历的分析维度,构建“府际向度—... 开展跨区域应急合作对于有效治理跨界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基于府际合作的视角对应急合作模式展开了探讨,但单一维度的实践形态并不足以展示跨区域应急合作的整体运作图景。本研究引入灾害经历的分析维度,构建“府际向度—灾害经历”的分析框架,并对京津冀区域各类跨界危机事件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跨区域应急合作模式是基于府际向度和灾害经历在不同危机情境下的组合结果,依据纵横向合作向度和灾害经历的理论维度,将跨区域应急合作模式划分为经验型、自主型、政治型和整合型等4种类型。上级激励、下级协调与结构性双向互动;资源互赖、利益均衡与价值性循环分配;危机学习、经历偏差与知识性持续供给共同构成合作模式差异的关键要素和内在机理。实现跨区域应急有效合作不仅需要纵向上上级政府的高位嵌入和横向上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协调,还需要对已发生危机事件的危机学习和知识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府际向度 灾害经历 跨区域应急合作模式 京津冀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tGIS在京津冀地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楠 秦沛 +1 位作者 潘雪婷 邢宇鑫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4期25-33,共9页
城市地质环境管理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多维度的城市地质环境"群测群防"体系,可鼓励公众参与,有效弥补传统信息采集方式的不足。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区的王平镇南港村、东马各庄村为研究案例,建立SoftGIS网络... 城市地质环境管理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多维度的城市地质环境"群测群防"体系,可鼓励公众参与,有效弥补传统信息采集方式的不足。以北京市门头沟煤矿区的王平镇南港村、东马各庄村为研究案例,建立SoftGIS网络调研平台和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构建城市地质环境"群测群防"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将人的感知体验与地质环境监测结合起来,集公众智慧,群测群防,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加强了公众对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应用SoftGIS技术搭建起公众参与式的城市地质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有效促进人的城镇化和城市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在城市地质环境领域走"群众路线"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SoftGIS 城市 地质环境 公众参与 群测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回顾与展望(2014—2024)
19
作者 杨彦文 辛昊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5-81,共7页
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作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历经固化成效(2014—2016年)、深化合作(2017—2019年)和创新发展(2020年至今)三个阶段,京津冀区域警务工作在构建联合指挥体系、共享情报资源、协作治安防控... 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作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历经固化成效(2014—2016年)、深化合作(2017—2019年)和创新发展(2020年至今)三个阶段,京津冀区域警务工作在构建联合指挥体系、共享情报资源、协作治安防控、协同通道管控及联动政务服务等方面,通过持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显著提升跨区域警务协同效能,有效应对多样化的安全挑战,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制度性法律法规不健全、结构性资源分配不均衡、警务人员协同意识不强、技术性应用水平存在差异等多重问题。为持续推动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协同治理水平,在制度性层面需要完善领导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和法治化建设,在结构性层面需要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构建区域警务共同体并深化拓展合作,在技术性层面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化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技术与人才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体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视角下河北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20
作者 孙丽娜 代龙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能够提振精神、鼓舞斗志,是我国对外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河北红色文化起源于河北大地,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其文化形式多样、特征独特,而且深刻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能够提振精神、鼓舞斗志,是我国对外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河北红色文化起源于河北大地,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其文化形式多样、特征独特,而且深刻的历史内涵对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河北红色文化发展成就显著,但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红色文化挖掘与开发不够深入;传统思维固化,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缺乏整合性;区域协同合力尚未形成,导致红色文化开发缺乏战略协作。鉴于此,应在京津冀协同视角下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红色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能力;拓宽创新渠道,革新红色文化开发理念;加强行业性和区域性合作,健全协同发展战略机制,从而使河北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河北 红色文化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