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上1/3压缩骨折
1
作者 李唐波 张楠 +4 位作者 郝国兵 刘昆 乔林 朱泽兴 宋迪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5977-5984,共8页
背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弥散分布均匀等优点,但用于治疗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是否安全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上1/3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 背景:经皮弯角椎体成形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弥散分布均匀等优点,但用于治疗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是否安全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上1/3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2例采用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弥散分布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且均未发生骨水泥过敏、骨水泥栓塞、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②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末次随访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术后第1天(P<0.05);③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间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弥散分布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经皮弯角椎体骨水泥注射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维持椎体高度,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桂凯红 程中华 +1 位作者 黄林 阮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VCF组,根据术后随访2年期间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将OVCF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无再发骨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OVCF患者术前、健康志愿者体检当日血清IGF-1、IGFBP-3水平以及腰椎(L_(2~4))骨密度(BMD);分析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1、IGFBP-3、BMD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OVCF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发骨折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高于再发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42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均是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IGFBP-3、BMD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48~0.905)、0.713(95%CI:0.612~0.801)、0.711(95%CI:0.610~0.799)和0.921(95%CI:0.848~0.966),3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IGF-1、IGFBP-3、BMD单独预测(Z=2.603、4.097、4.078,P<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和BMD联合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改善OVCF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与PKP治疗累及椎体上1/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3
作者 李永翰 孙锐 陈方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2期119-121,137,共4页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累及椎体上1/3)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效果。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 目的 比较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累及椎体上1/3)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效果。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累及椎体上1/3)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V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两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14.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5,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累及椎体上1/3)患者而言,PKP和PVP均有良好的疗效,PVP的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和出血量少,PKP的优势在于骨水泥渗漏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上1/3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凯 李春亮 +2 位作者 罗成林 朱海勇 张志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106例,并根据有无胸腰椎压缩...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106例,并根据有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为合并压缩性骨折组(A组)、未发生压缩性骨折组(B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IGF-1、IGFBP3及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的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骨保护素(OPG)、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24.594、18.387、14.239、11.283、9.938、9.233,P<0.01),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13.489、10.282、9.384、15.675、13.485<0.01);A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OPG、BALP、BGP、PIN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均<0.05),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均<0.05);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的含量与OPG、BALP、BGP、PINP的含量呈正相关(IGF-1:r=0.674、0.624、0.681、0.597,P=0.011、0.002、0.015、0.021、0.008;IGFBP3:r=0.594、0.657、0.652,0.624,P=0.018、0.014、0.018、0.021),与RANKL、TRACP-5b、MMP-2、MMP-9、β-CTX的含量呈负相关(IGF-1:r=-0.629、-0.681、-0.649、-0.718、-0.628,P=0.008、0.014、0.002、0.009、0.019;IGFBP3:-0.658、-0.619、-0.725、-0.641、-0.595,P=0.013、0.004、0.019、0.027、0.018)。结论骨质疏松合并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中IGF-1、IGFBP3含量的降低能够影响骨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代谢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后1/3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峰 庞争取 +1 位作者 范达文 张修春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伤椎后1/3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伤椎后1/3切除重建减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重建减压内固... 目的探讨伤椎后1/3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行伤椎后1/3切除重建减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重建减压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影像学表现、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JOA评分及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 44%,与对照组的4. 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伤椎后1/3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改善病人的脊髓神经功能,减少椎体矫正度丢失,改善功能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路手术 伤椎后1/3切除 脊髓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IGFBP3、IL-17、网膜素-1与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俊江 王红建 +5 位作者 宋晓磊 丁俊青 袁伟杰 桑振飞 李玉其 张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2期183-186,190,共5页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IGF结合蛋白3(IGFBP3)、白介素-17(IL-17)、网膜素-1(Omentin-1)与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患者...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IGF结合蛋白3(IGFBP3)、白介素-17(IL-17)、网膜素-1(Omentin-1)与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患者102例作为对照1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2组。分析各组血清指标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及BMD、骨代谢相关性。结果血清IGFBP3、Omentin-1: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IL-17: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GFBP3、IL-17、Omentin-1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显著相关(P<0.05);观察组血清IGFBP3、Omentin-1高表达患者BMD、BGP高于低表达患者,PⅠNP、β-CTX低于低表达患者,IL-17高表达患者BMD、BGP低于低表达患者,PⅠNP、β-CTX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GFBP3、Omentin-1与BMD、BGP呈正相关,与PⅠNP、β-CTX呈负相关,IL-17与BMD、BGP呈负相关,与PⅠNP、β-CTX呈正相关(P<0.05)。结论IGFBP3、IL-17、Omentin-1可作为反映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情况的重要因子,为临床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IGF结合蛋白3 白介素-17 网膜素-1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健 孙宏伟 +1 位作者 付忠田 尚保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为临床手术提供方法。方法本院2006年8月~2010年6月18例桡骨干近1/3骨折应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我们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并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为临床手术提供方法。方法本院2006年8月~2010年6月18例桡骨干近1/3骨折应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我们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无1例出现手及腕的麻痹、伸拇指障碍等桡神经卡压及受损现象。按照Anderson评分标准。优16例,良1例,可1例,失败0例,优良率达94.4%。结论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是一个良好而安全的手术入路,可有效保护桡神经深支,因此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在手术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中防止损伤桡神经深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 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干近1/3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不同穿刺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李唐波 刘昆 +4 位作者 张楠 郝国兵 朱泽兴 乔林 宋迪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5年第4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究单侧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中,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不同穿刺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究单侧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中,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不同穿刺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穿刺方式,分为斜行穿刺组(37例)、平行穿刺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骨折节段分布、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二次穿刺发生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弥散分布评分,以及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Cobb角。结果术中斜行穿刺组2例、平行穿刺组7例行二次补充穿刺,二次穿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骨水泥过敏、骨水泥栓塞、神经损伤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骨水泥分布评分、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0个月,随访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伤椎无再次骨折塌陷压缩。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以及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时间点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两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上1/3压缩骨折时,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采用斜行或平行穿刺方式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但前者有利于减少术中二次穿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上1/3骨折 可弯曲骨水泥输送器 穿刺方式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血清MMP-3、TIMP-1、IL-6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晶 杜耿 +3 位作者 刘伟 刘冲 卫宝宁 王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2期4290-4293,43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白细胞介素-6(IL-6)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白细胞介素-6(IL-6)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位枕垫和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MMP-3、TIMP-1、IL-6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3、IL-6水平均降低,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血清TIMP-1水平均升高,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周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均明显下降,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高度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高度比明显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96.67%大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MP-3、IL-6水平,恢复TIMP-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向盛 周峻 +3 位作者 移平 杨峰 郝庆英 谭明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1-74,129,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观察比较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诊断治疗的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计63例。观察组32例,术前构... 目的:评价三维(3D)打印技术在中上胸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观察比较2017年9月~2018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诊断治疗的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计63例。观察组32例,术前构建伤椎3D数字模型,并按1:1比例打印,进行规划和模拟。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穿刺椎体成形术。2组患者术后都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观察术中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d、3个月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术后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的改良椎体成形术,虽没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上胸椎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复位固定器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11
作者 马树杭 孙文学 +5 位作者 胡守健 王君 刘文玲 曹志红 于泮洋 马珂 《中医正骨》 2001年第7期11-12,共2页
报告了一种治疗小儿股骨干上 1/3骨折的柔性复位固定器 ,生物力学测试其柔性度在 0 .0 743mm· N- 1 左右 ,可产生10 0 N(10 .2 kg)左右的复位力。经 2 2 0例临床应用观察 ,骨折均达到理想复位 ,向前无明显成角 148例 ,成角 <10&... 报告了一种治疗小儿股骨干上 1/3骨折的柔性复位固定器 ,生物力学测试其柔性度在 0 .0 743mm· N- 1 左右 ,可产生10 0 N(10 .2 kg)左右的复位力。经 2 2 0例临床应用观察 ,骨折均达到理想复位 ,向前无明显成角 148例 ,成角 <10°者 5 5例 ,<15°者 17例 ,向外无明显成角 2 0 3例 ,余 17例向外成角均 <10°。认为该柔性复位固定器集复位、固定、牵引于一体 ,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且具有重量轻 ,柔性好 ,使用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术 柔性复位固定器 儿童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简绍锋 周兴茂 吴俊哲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7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PVP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收治的200例上胸椎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 目的:研究比较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PVP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收治的200例上胸椎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PVP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伤椎高度、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线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VP治疗上胸椎OVCF患者相较于传统PVP效果相近,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且功能障碍明显改善,但改良PVP手术时间更短、术中X线透视次数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改良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外伤断根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湘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1期98-100,共3页
目的对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的患者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52例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 目的对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的患者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52例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断根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牙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修复体美观和固位有效率较高,牙根各项指标较前有明显的好转,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予正畸牵引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断根修复治疗可增强固位,有效促进其牙齿形态、功能和美观的恢复,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外伤性根颈1/3断根 牙根各项指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功率放大器控制系统设计
14
作者 王纪伟 《电子科技》 2020年第11期46-48,54,共4页
针对发射机射频链路中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不稳定的问题,文中对射频链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功放的控制系统。系统使用基于ARM架构的STM32F103ZG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可以通过TTL接口实现功放工作状态的实时采集。采集的功放工作状态... 针对发射机射频链路中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不稳定的问题,文中对射频链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设计功放的控制系统。系统使用基于ARM架构的STM32F103ZG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可以通过TTL接口实现功放工作状态的实时采集。采集的功放工作状态经上位机程序分析后,结合发射机的指标参数下发功放的控制指令并调整功放的工作状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输入功率为15.9 dBm时,达到1 dB压缩点-11.8 dBm;在25.7 dBm时,达到输出的三阶节点,此时的输入三阶节点为-2.7 dBm。以上结果证明该设计可以满足发射机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机 功率放大器 ARM STM32F103ZG TTL 上位机 1 dB压缩点 三阶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治疗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岩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2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治疗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22例和手术组26例。保守组给予保...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和保守治疗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22例和手术组26例。保守组给予保守治疗,手术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术后恢复自理能力时间和其他椎体再骨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两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组术后恢复自理能力时间较保守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其他椎体再骨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中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较保守治疗能更快缓解患者疼痛并恢复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中上段胸椎 骨质疏松 老年 手术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保守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