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动态寻优极值调节控制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国强 金轶锋 +1 位作者 叶道骅 刘文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寻优方法,解决了极值调节控制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问题.当系统的参数发生漂移后,应用以往的寻优方法,必须使控制系统停止运行,然后再次辨识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试.该方法的突出优势是在自动寻优的过程中,不仅能...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寻优方法,解决了极值调节控制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问题.当系统的参数发生漂移后,应用以往的寻优方法,必须使控制系统停止运行,然后再次辨识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试.该方法的突出优势是在自动寻优的过程中,不仅能自动辨识极值调节控制系统的参数,还能自动适应参数的漂移,从而保证控制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寻优 极值调节控制系统 自适应 辨识 算法研究 自动 参数 连续性 稳定性问题 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估比较原理与动态寻优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1期52-54,共3页
介绍了极值调节控制系统的工业背景 ,并详细介绍了我国首创的 ,为解决动态寻优极值调节问题而提出的预估比较原理的基本思想与相应的动态寻优方法 。
关键词 极值调节控制系统 动态寻优 预估比较原理 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控制网最优观测值的选取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新启 董增林 吕怀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平面控制网选取参与平差计算的观测值,传统上都是进行测站平差,取外业重复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本文以误差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不足,从测量结果的实际误差出发,给出了选择最优观测值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平差结果的精度。
关键词 平面控制网 重复观测 最优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S在球团竖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庆河 王锋 《山东冶金》 CAS 2003年第S1期75-77,共3页
采用SUPCON -JX3 0 0集散控制系统 ,进行竖炉中废气量和温度的控制 ,实现了燃烧室自寻优控制、竖炉自动焙烧控制等。系统投用后 ,使用效果良好 ,在提高球团矿氧化速度、降低球返粉、提高球团矿产量、减少煤气消耗等方面效果明显 ,年创效... 采用SUPCON -JX3 0 0集散控制系统 ,进行竖炉中废气量和温度的控制 ,实现了燃烧室自寻优控制、竖炉自动焙烧控制等。系统投用后 ,使用效果良好 ,在提高球团矿氧化速度、降低球返粉、提高球团矿产量、减少煤气消耗等方面效果明显 ,年创效益 12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竖炉 DCS 燃烧室 自寻优控制 控制规则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控制网最优观测值的选取
5
作者 董增林 付新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7-519,共3页
为了解决测站平差方法中含大误差观测数据污染小的观测结果问题,从重复观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对观测量重复基本观测的多组观测值计算条件闭合差,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较小者对应的那些观测值组合进行平差计算,选择最小的那组,即获得最... 为了解决测站平差方法中含大误差观测数据污染小的观测结果问题,从重复观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对观测量重复基本观测的多组观测值计算条件闭合差,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较小者对应的那些观测值组合进行平差计算,选择最小的那组,即获得最优观测值。通过模拟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控制网 重复观测 最优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开口四边控制滑阀预开口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明仁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分析、建立了具有径向间隙的转向液压伺服系统正开口四边控制阀零位静态特性,并在保证控制阀具有最大零位压力增益的前提下,提出正开口四边控制滑阀预开口量的优选原则.
关键词 控制滑阀 压力增益 优选值 控制阀 液压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寻优极值调节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7
作者 李国强 贾小军 刘文江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4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极值调节的问题,以往的动态寻优方法要求控制对象线性部分的数学模型已知,即N阶惯性环节的参数已知,但是要想准确地获得这些参数是非常困难的,文中经分析研究表明:可用低阶的惯性环节近似替代准确的高阶...  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极值调节的问题,以往的动态寻优方法要求控制对象线性部分的数学模型已知,即N阶惯性环节的参数已知,但是要想准确地获得这些参数是非常困难的,文中经分析研究表明:可用低阶的惯性环节近似替代准确的高阶模型,仿真结果证明这种近似替代不仅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在实际工业控制过程中很容易实现,先验知识需求的降低使极值调节控制系统调试简单,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模型简化 动态寻优 极值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ID调节参数自动寻优
8
作者 冯明琴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24-28,46,共6页
PID控制器规律简单、运行可靠、易于实现,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90%以上采用PID控制方式。数字PID控制器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逻辑判断功能强的优点,采用一些特殊算法,效果更好。本文讨论了采用单纯形加速法实现数字PID调... PID控制器规律简单、运行可靠、易于实现,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90%以上采用PID控制方式。数字PID控制器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逻辑判断功能强的优点,采用一些特殊算法,效果更好。本文讨论了采用单纯形加速法实现数字PID调节参数自动寻优,并通过试验说明系统控制灵敏度高、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在多段温度控制的升温或降温过程中不会出现振荡现象,可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实现高速、高精度跟踪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器 单纯形加速法 自动寻优 灵敏度 超调量 高精度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自动寻优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鲁坚丘 杜清珍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5-458,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单片机功率因数自动寻优控制的节电系统。它以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作为控制参量,使电动机始终稳定地运行在对应一定负载的最佳值上,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最优。现场运行证明,当电机的实际运行负载低于45%... 介绍了一种新型单片机功率因数自动寻优控制的节电系统。它以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作为控制参量,使电动机始终稳定地运行在对应一定负载的最佳值上,从而实现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最优。现场运行证明,当电机的实际运行负载低于45%额定负载时,节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功率因数 自动寻优控制 数字软启动 节电系统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多峰特性情况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平岗 杨声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提出引入超前滞后环节下最优分数阶极值搜索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策略,采用分数阶极值搜索法进行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利用分数阶微分理论下的极值搜索法克服传统极值搜索法动态性能的影响,同时引入超前滞后环节,改善分数阶极值搜... 提出引入超前滞后环节下最优分数阶极值搜索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策略,采用分数阶极值搜索法进行全局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利用分数阶微分理论下的极值搜索法克服传统极值搜索法动态性能的影响,同时引入超前滞后环节,改善分数阶极值搜索对系统整体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分析确定分数阶微分算子不同取值对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与传统扰动法以及传统极值搜索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外部环境突变下该方法可快速稳定追踪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阵列整体输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局部阴影 最大功率点跟踪 分数阶微分 多峰特性 极值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磨机控制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毅 冯兴隆 +3 位作者 管孝强 王剑 王平 石峰 《矿冶》 CAS 2020年第3期89-93,共5页
现有铜矿山磨机润滑控制系统设计存在运行缺陷。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容易受到失真信号干扰,系统不能自动判断信号良好情况,控制不及时、不准确,造成频繁停机的问题。应用模糊控制自动化技术手段,设计一种探寻最佳使用设定值,通过甄别处理... 现有铜矿山磨机润滑控制系统设计存在运行缺陷。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容易受到失真信号干扰,系统不能自动判断信号良好情况,控制不及时、不准确,造成频繁停机的问题。应用模糊控制自动化技术手段,设计一种探寻最佳使用设定值,通过甄别处理而规避失真信号,有效避免因假性报警、故障造成频繁停机的大型磨机过程控制系统。使得生产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提高设备运转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安全系数,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该设计对现代数字化矿山及未来智能化矿山等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最佳使用设定值 甄别处理 失真信号 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筒节匹配算法系统设计和实现
12
作者 余芸 《自动化仪表》 CAS 2021年第1期73-76,80,共5页
通过调研焊接车间锅炉筒节匹配现状,发现目前的方法是根据工人的经验测量几个点进行匹配。这样的匹配方法不仅不够精确,并且不利于追溯匹配记录。因此,提出锅炉筒节匹配算法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人工测量,用优... 通过调研焊接车间锅炉筒节匹配现状,发现目前的方法是根据工人的经验测量几个点进行匹配。这样的匹配方法不仅不够精确,并且不利于追溯匹配记录。因此,提出锅炉筒节匹配算法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人工测量,用优化匹配算法代替传统的根据工人经验进行匹配的方法,使筒节匹配过程更精确。首先,利用激光测距仪代替人工测量获得筒节端面8个点的直径值。然后,结合软件循环匹配、排序、寻求最小值等算法,找到最适合焊接一起的筒节以及焊接角度。最后,完成系统功能设计,开发控制软件。焊接车间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更精确地进行筒节匹配,避免工人测量误差和经验不足造成匹配错误返工现象。该系统可运用在各种管道焊接中,对推动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筒节匹配算法 排序算法 寻求最小值 激光测距仪 智能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锅炉自寻优燃烧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国梁 《现代节能》 1994年第6期11-12,共2页
本文根据锅炉燃烧理论,分析了影响锅炉运行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热效率与过剩空气系数的关系,提出一种简化的外推内插自寻优法,找出最佳值的过剩空气系数,达到控制燃烧的最佳送风量,使锅炉运行热效率较高的目的。并以实例证实了该方... 本文根据锅炉燃烧理论,分析了影响锅炉运行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热效率与过剩空气系数的关系,提出一种简化的外推内插自寻优法,找出最佳值的过剩空气系数,达到控制燃烧的最佳送风量,使锅炉运行热效率较高的目的。并以实例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自寻优化燃烧 控制 燃烧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