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AHP-CRITIC二维云模型的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
1
作者 胡涛 刘昊邦 +3 位作者 陈童 王宇江 李明贵 杜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 舰船电力系统是舰船正常运行的关键,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难以对其韧性做出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此,基于对舰船电力系统主要任务的分析,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和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分别求解评价指标体系的主、客观权重,并运用改进博弈论方法确定组合权重,降低权重计算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结合二维云模型从防御能力和恢复能力两个维度对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进行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舰船电力系统韧性。示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舰船电力系统韧性评价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电力系统 二维云模型 韧性评价 区间层次分析法 层间相关性准则重要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TOPSIS法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以济南地铁9号线开源路站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勇峰 李轲 +2 位作者 王军平 贾兴隆 朱尚明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5期239-245,共7页
地铁车站基坑通常因规模大、近接建构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高,而成为地铁车站建设中重点关注的环节。如何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使其对施工工法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指导,降低地铁车站建设时带来的风险,有至关重要的... 地铁车站基坑通常因规模大、近接建构筑物、对变形控制的要求高,而成为地铁车站建设中重点关注的环节。如何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使其对施工工法及技术进行优化和指导,降低地铁车站建设时带来的风险,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应用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CRITIC)法,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依托在建地铁车站基坑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周边环境与支护不足成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的主要风险来源;对于狭长型的地铁车站基坑来说,端头井处较易发生危险。通过使用CRITIC-TOPSIS法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可有效分析基坑开挖中的风险因素并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大小排序,针对具体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小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基坑 critic-TOPSIS(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逼近理想解排序)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和灰色系统理论的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以岱山站深基坑工程为例
3
作者 徐世祥 吴波 +4 位作者 郑卫强 朱文华 万友生 覃君 李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12325-12332,共8页
为了解决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估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风险评估难以量化和主观性过强难题,依托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岱山站深基坑工程,提出一种将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 为了解决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估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众多,风险评估难以量化和主观性过强难题,依托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岱山站深基坑工程,提出一种将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客观赋权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建立了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和风险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科学、可靠地评价出深基坑风险等级,减少专家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合理反映深基坑施工风险等级水平,适用于风险因素众多且模糊不定的基坑工程,可以为同类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风险评估 critic 灰色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的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金银花泡腾片配方
4
作者 王岚 王梦莹 +1 位作者 王丽敏 聂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32-137,共6页
以金银花粉为主要原料,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对金银花泡腾片混料进行优选,计算金银花泡腾片相关指标权重系数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金银花泡腾片的崩解时限、起泡性、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基于主观的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 以金银花粉为主要原料,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对金银花泡腾片混料进行优选,计算金银花泡腾片相关指标权重系数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金银花泡腾片的崩解时限、起泡性、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基于主观的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分析(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和AHP-CRITIC复合加权法,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分析比较单一和复合的赋权法结果,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金银花泡腾片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AHP-CRITIC复合加权法得到的金银花泡腾片,崩解时限、起泡性和感官评分的复合权重系数分别是0.261、0.227和0.512;经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得到的最优金银花泡腾片配方为金银花浸膏粉含量为23.40%、乳糖含量为34.40%、崩解剂含量为37.20%、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6000)含量为5%;通过红外光谱图发现金银花泡腾片中多酚与绿原酸等有效成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泡腾片 D-最优混料设计 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法 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分析(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 critic)法 AHP-critic复合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优选风湿痹痛膏提取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芸 戴海蓉 +3 位作者 杨秀娟 马东妮 张枫帆 杜小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79-83,共5页
目的确定指标权重,优选风湿痹痛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及芍药苷、单酯型乌头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权重系数,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风湿痹痛膏复... 目的确定指标权重,优选风湿痹痛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及芍药苷、单酯型乌头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权重系数,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风湿痹痛膏复方提取工艺最佳参数。结果采用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更符合实际,按该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水,提取1.5 h,提取2次。结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较单一方法更全面、合理,所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风湿痹痛膏的研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痹痛膏 层次分析法 critic AHP-critic混合加权法 单酯型乌头碱 芍药苷 出膏率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RITIC修正G2-TOPSIS的钻孔自燃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汪伟 贾宝山 祁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1,共6页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评价系统模型中指标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IC)的G2赋权法。首先引入欧式距离函数,建立优化决策模型,采用CRITIC的“差异驱动”型赋权法修正“功能驱动”型G2赋权法;...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评价系统模型中指标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指标相关性权重确定法(CRITIC)的G2赋权法。首先引入欧式距离函数,建立优化决策模型,采用CRITIC的“差异驱动”型赋权法修正“功能驱动”型G2赋权法;其次获得各指标综合权重,评价影响钻孔自燃危险因素的主次关系;再次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驱动功能”的G2赋权法,建立G2-TOPSIS钻孔自燃危险评判模型;然后分析贴近度,预测钻孔自燃危险等级;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晋牛煤矿1303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结果表明:煤氧化还原燃点温差为诱发钻孔自燃危险的主导因素;钻孔自燃危险等级为III级,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钻孔自燃预测 综合权重 基于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critic) G2-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的隐写分析算法综合评估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磊 高茂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隐写分析算法评估过程中,针对权值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采用标准间重要性相关性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初始权重,结合决策情况对待主动修改的指标权重进行增减,并将这些增减的权重平均分配给被动变化的指标,从而实现对权重... 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隐写分析算法评估过程中,针对权值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采用标准间重要性相关性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初始权重,结合决策情况对待主动修改的指标权重进行增减,并将这些增减的权重平均分配给被动变化的指标,从而实现对权重的调整,得到各指标的最终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个待评价对象与最优序列之间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并依据加权关联度的大小完成对隐写分析算法的评估。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隐写分析算法相比,该方法能更加有效地评估各类隐写分析算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分析 算法性能评估 标准间重要性相关性权 灰色关联分析 权值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8
作者 吴润泽 彭维仕 马医选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无人机蜂群攻防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改变战争态势的作战样式,但目前研究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文章较少,且常见的评估方法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指标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组合赋... 无人机蜂群攻防战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能够改变战争态势的作战样式,但目前研究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文章较少,且常见的评估方法存在较强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指标相关性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组合赋权,运用改进TOPSIS法评估的反无人机蜂群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利用“感知-判断-决策-打击”(OODA)环构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使用FAHP-CRITIC法计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利用改进TOPSIS法对不同方案效能值进行排序优选。通过对照实验数据验证了使用改进TOPSIS法的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正确合理性。研究工作为反无人机蜂群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效能评估 反无人机蜂群 FAHP法 critic 权重计算方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CRITIC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爱武 李战武 +2 位作者 徐安 吕跃 奚之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57-2365,共9页
针对不确定信息下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RS)理论和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通过CRITIC法确定准确信息下的目标威胁值,利用数据挖掘(MD)启发式算法求解最佳分割集合,将目标威胁值离散... 针对不确定信息下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RS)理论和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通过CRITIC法确定准确信息下的目标威胁值,利用数据挖掘(MD)启发式算法求解最佳分割集合,将目标威胁值离散化处理后替代粗糙集决策信息系统中的决策属性。其次,基于构建的完备粗糙集决策信息系统,通过决策矩阵实现属性约简和目标威胁评估最小决策规则提取。最后,将规则应用于不确定信息下的目标威胁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缺失下的目标威胁评估,减少了主观因素和先验知识的影响,扩展了粗糙集理论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评估 粗糙集(RS) 指标重要性相关(critic)法 决策规则 不确定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TOPSIS的动态辐射源威胁评估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宇恒 程嗣怡 庞梦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68-2175,共8页
为解决传统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与空战动态态势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提高评估准确度,提出泊松分布逆形式与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相结合的算法,并引入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CRITIC)方法分配属性权重,构建基于CRITIC-TOPSIS的动态辐射... 为解决传统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与空战动态态势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提高评估准确度,提出泊松分布逆形式与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相结合的算法,并引入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CRITIC)方法分配属性权重,构建基于CRITIC-TOPSIS的动态辐射源威胁评估模型。针对传统方法仅依靠当前侦收数据,未体现空战态势动态变化的不足,采用泊松分布逆形式融合多个时刻的辐射源数据信息,实现动态评估;针对传统TOPSIS方法依赖主观赋值的问题,CRITIC方法综合考虑单个指标内部和多个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能完整描述属性信息并客观分配属性权重。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静态评估模型,所提模型对于威胁度不同的辐射源区分度更大,评估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critic)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 威胁度量 动态 属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CRITIC的电网调峰调频储能系统规划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德鑫 田春光 +3 位作者 吕项羽 张海锋 王锋 韩晓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储能系统的选型作为储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规划的首要环节,对储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客观权重赋权法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相结合的... 储能系统的选型作为储能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规划的首要环节,对储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客观权重赋权法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相结合的电网调峰调频储能系统选型方法。通过分析储能系统在调峰调频场景下的工况特性,构建了适于储能系统选型的两层决策指标体系。基于专家经验和技术需求,利用AHP法确定第一层指标权重。综合考虑指标内的变异性及各指标之间的冲突性,采用CRITIC法确定第二层决策指标权重。通过综合两层决策指标的权重,给出各种类型储能系统的综合评分。该方法为电网调峰调频的储能电站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客观权重赋权法 储能系统 调峰调频 储能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CRITIC-TOPSIS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倩 钟元芾 +1 位作者 曹志钦 张英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3-2352,共10页
针对当前防空作战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对于敌方目标间态势考虑不全、未能较好利用目标动态信息等问题,提出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的客观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 针对当前防空作战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对于敌方目标间态势考虑不全、未能较好利用目标动态信息等问题,提出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的客观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目标动态威胁评估模型。首先,在敌我态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作战环理论的敌方目标间态势威胁指标体系。然后,使用改进的CRITIC确定权重,通过TOPSIS方法计算威胁度。最后,提出基于态势变化程度计算时间权重,通过态势因子加权得到最终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作战态势和改进CRITIC-TOPSIS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可以综合考虑敌我态势、敌方目标间态势和态势动态信息,对目标做出灵活全面的威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作战 威胁评估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客观赋权法 动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VIKOR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俊杰 李昊泉 +2 位作者 李广华 徐懂理 吕干云 《电气传动》 2024年第6期37-44,共8页
针对大量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的电能质量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法相结合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有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从幅值质量、波形质量和频率质量3个维度建立电能质... 针对大量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的电能质量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法相结合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有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从幅值质量、波形质量和频率质量3个维度建立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其次,考虑到传统的9标度层次分析(AHP)法存在的缺陷,采用3标度对AHP法进行改进从而得到主观权重;为了避免单一赋权方法的不足,将熵权法中的熵值与指标相关法(CRITIC)中的信息量相结合得到客观权重,该方法统筹考虑了指标间的离散程度、相关度和对比度,并采用Lagrange乘子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结合。然后,采用VIKOR法得到各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优劣排序。最后,利用某地区的5个监测点所采集的电能质量各指标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改进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critic VIKOR法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评价及优化黄芪瞬时高温灭菌工艺
14
作者 时晓宇 焦连庆 +3 位作者 于敏 田义新 焦安妮 栾依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233,共11页
为优化黄芪瞬时高温灭菌(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工艺参数并多维度考察其对黄芪质量的影响,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系数(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黄芪灭菌工艺参数,以... 为优化黄芪瞬时高温灭菌(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HTST)工艺参数并多维度考察其对黄芪质量的影响,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系数(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黄芪灭菌工艺参数,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粉碎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5种化合物含量及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直观及方差分析评价灭菌对3个考察指标的影响;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确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结构,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分析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灭菌温度是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0.05),最佳灭菌工艺参数为灭菌温度(170±2)℃,灭菌时间5 s,粉碎粒度50目;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3批样品微生物水平均符合药典规定,5种化合物含量及DPPH·清除率与灭菌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灭菌前后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0;谱效学分析相关性结果与化合物单体抗氧化的试验结果及其结构特点基本一致。综上所述,瞬时高温灭菌对黄芪中微生物具有明显杀灭作用且对其质量无明显影响,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黄芪药材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瞬时高温灭菌 指标相关性权重系数 正交设计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的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研究
15
作者 卢敏 李晓萍 胡青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14086-14093,共8页
为了更合理高效地在灾害发生时对不同受灾点进行应急救援,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对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进行分级研究。首先,分析受... 为了更合理高效地在灾害发生时对不同受灾点进行应急救援,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的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对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进行分级研究。首先,分析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的影响因素,构建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综合运用客观权重赋值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和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组合赋权;然后,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法对受灾点救援需求紧迫度量化分级;最后,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所得权值相比单一赋权能够得到更加客观合理的结果,有利于灾害发生情况下应急管理部门更加及时、准确、有序地进行应急救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需求紧迫度 客观权重赋值法(critic)-熵权 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模型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梦依 陈岚辉 +1 位作者 何望琳 王琦峰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9期176-182,共7页
评价本身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为了避免评价过程太过主观,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专家给出的属性值为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根据CRITIC-G1(标准间相关性的重要性-序关系分... 评价本身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为了避免评价过程太过主观,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专家给出的属性值为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根据CRITIC-G1(标准间相关性的重要性-序关系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赋权,由博弈论算法计算权重最优的组合系数得出组合权重。最后构建毕达哥拉斯模糊云模型决策矩阵进行信息集结。通过案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优化了复杂情境下的决策,具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模糊语言 序关系分析(G1)法 标准间相关性的重要性(critic)法 博弈论组合赋权 云模型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改进二元语义的导弹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
17
作者 李保刚 崔爽 董德鹏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针对导弹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系统复杂庞大,指标间相互关联影响、数据信息获取困难且易丢失扭曲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改进二元语义的方法对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该方法利用改进G1法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 针对导弹装备维修保障效能系统复杂庞大,指标间相互关联影响、数据信息获取困难且易丢失扭曲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改进二元语义的方法对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该方法利用改进G1法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分别得出主客观权重,依据最小信息鉴别法获取综合权重,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将定量数据转化为二元语义形式,运用改进二元语义将定性语言评估信息进行转化并对完整系统进行评估。获取的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信息的丢失扭曲,评估结果更加准确。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能真实科学反映导弹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水平并可针对性查找薄弱环节,可为导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管理和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 改进二元语义 维修保障 导弹装备 效能评估 G1 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RSR法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结构脆弱性研究
18
作者 彭寅章 王琛 +2 位作者 南东亮 肖超 杨帅 《电气传动》 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
交直流混联电网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均衡电力系统运行时的潮流,有利于提升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接入容量及接入范围,是现代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结构脆弱性,避免电网大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秩和比(RSR)法... 交直流混联电网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均衡电力系统运行时的潮流,有利于提升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接入容量及接入范围,是现代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分析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结构脆弱性,避免电网大停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秩和比(RSR)法的电网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特性建立脆弱性指标集,其次选用RSR法结合主、客观评价法得到节点脆弱性综合权重值,最后,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EPRI-36节点交直流混联系统为基础算例进行节点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潮流 新能源 脆弱节点识别 critic RSR法 指标集 综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性能评估中客观权重确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40
19
作者 罗赟骞 夏靖波 陈天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24-2626,2631,共4页
针对目前网络性能评估中多元指标之间权重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将标准差法、离差最大化法、熵权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应用于客观权重确定,使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更加全面完备。改进算法引入指标间冲突性概念,考虑指标间相关性对客观... 针对目前网络性能评估中多元指标之间权重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将标准差法、离差最大化法、熵权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应用于客观权重确定,使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更加全面完备。改进算法引入指标间冲突性概念,考虑指标间相关性对客观权重确定的影响。以VO IP网络为例,采用仿真方法获取权重计算样本,为了选取更加客观的权重确定方法,将六种权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 ITIC)计算出的权重具有较强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 性能评估 权重 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标准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差异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硕 李薇 +2 位作者 李英姿 刘强 曾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1571,共11页
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基础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举措,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则是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绿证分配机制单一,无法有效衡量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 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基础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举措,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则是体现可再生能源绿色价值的重要凭证.当前我国绿证分配机制单一,无法有效衡量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可获得绿色价值的差异性,并发挥其平衡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为此,从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电量兑换绿证的差异化入手,建立考虑可再生能源综合价值的绿证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CRITIC法、熵权法和TOPSIS法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证差异化评价模型.以2030年碳达峰目标为发展场景,分析模型对集中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绿色收益的影响,进而修正其发展规划,并提出绿证相关政策建议.所构建的绿证差异化分配模型可为我国绿证市场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绿证差异化 critic-熵权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