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负载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
1
作者 于树友 盛恩聪 +1 位作者 徐明生 孙晓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用无差拍的思想对备选电压矢量控制集进行优化,降低电压矢量寻优的计算负担。然后,为了提高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设计降阶观测器对负载转矩进行实时观测,并将负载转矩观测值按比例前馈至电流环,补偿由负载转矩变化引起的电流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压矢量寻优策略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负担,降阶观测器的引入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负载扰动 降阶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调制的面装式PMSM的矢量控制仿真
2
作者 骆东松 梁亚鹏 苗鹏鑫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效率高、传动消耗小、噪音低、谐波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产生的电磁转矩精度高,常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同,转子采用永久磁钢... 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效率高、传动消耗小、噪音低、谐波少、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产生的电磁转矩精度高,常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其定子绕组与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同,转子采用永久磁钢,磁通恒定,对控制而言,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和转矩方程都较异步电动机简单。论文首先在建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之前做如下假设,忽略铁心饱和、涡流和磁滞损耗,忽略转子永久磁钢电导率,且定子侧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波形为正弦波。其次建立了二极面装式电压空间矢量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后续进行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搭建了仿真平台。得到了在不同的给定转速及负载下,电机速度、电磁转矩及各相电流的变化趋势与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面装式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 MATLAB仿真 电压电流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李百华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2期57-61,66,共6页
驱动电机数学模型建立的优劣直接影响驱动电机控制性能。通过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分析,提出1种矢量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对矢量方法控制原理的分析,利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实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的... 驱动电机数学模型建立的优劣直接影响驱动电机控制性能。通过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分析,提出1种矢量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对矢量方法控制原理的分析,利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实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磁转矩的恒定控制,从而建立电动汽车交流感应驱动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矢量控制模型包括转子磁场矢量控制模型、数字调节器和弱磁控制这三个部分。通过矢量控制模型的建立,实现电动汽车交流感应驱动电机的控制。以矢量控制理论为基础的交流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降低了驱动电机的研究难度、提升了驱动电机控制的准确性。该研究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数学模型建立方式和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交流感应电机 电机控制 矢量控制 矢量变换 电压空间脉宽调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Matrix Converter F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4
作者 Jamna Ayadathil Jamuna Venkatesa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10期3038-3053,共16页
In this paper, a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a matrix converter f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s presented. Since the wind speed may vary, output parameters like power, frequency and voltage may fluctuate. Hence i... In this paper, a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a matrix converter f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is presented. Since the wind speed may vary, output parameters like power, frequency and voltage may fluctuate. Hence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system that regulates output parameters, such as voltage and frequency, and thereby provides a constant voltage and frequency output from th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Matrix converter is used in the proposed solution as the main power conditioner as a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 whe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back-back converter structure. To control the output voltage, a vector modulation based refined control structure is used. A power tracker is included to maximize the mechanical output power of the turbine.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and clamp circuit input protec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protect the system from over current. It reduces the spikes genera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converter. The designed system is capable of supplying an output voltage of consta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within the expected ranges of input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matrix converter control using direct modulation method, modified Venturini modulation method and vector modulation method was simulat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it was inferred that vector modulation method was superior to the other two methods. With the proposed technique, voltage transfer ratio and harmonic profile have been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modulation techniques. The behaviour of the system is corroborated by MATLAB Simulink, and hardware is realized using an FPGA controller.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matching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Three Phase Matrix Converter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Over current/Clamp Circuit Protection FPGA contro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直接功率反步控制策略
5
作者 魏业文 白文静 李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 针对高频链矩阵变换器(HFLMC)电路前后级耦合导致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功率的非线性反步控制策略(BS-DPC)。首先,建立HFLMC非线性数学模型和有功、无功功率动态模型,分析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然后,在考虑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引入2个解耦控制分量,设计直流输出电流和无功功率反步控制器,实现电池不同工况下输出电流参考值的快速跟踪控制;最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HFLMC闭环系统全局渐进稳定性,并对比传统PI直接功率控制和BS-DPC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S-DPC策略控制HFLMC提高了输出电流的动态性能和电网波动及直流滤波电感变化下的鲁棒性,响应时间减少了约78%,网侧THD降低了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链矩阵变换器 双极性电流空间矢量调制 PI直接功率控制 直接功率反步控制 动态响应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离散空间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存刚 尹政 +3 位作者 张悦 罗魁 芮涛 冯壮壮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0,共8页
针对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对系数参数准确性高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FPCC)策略。该策略通过矢量合成,在每个控制周期应用两个基本矢量,提高了预测电流的准确性;通过峰谷采样,分别测量并存储上... 针对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对系数参数准确性高度依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FPCC)策略。该策略通过矢量合成,在每个控制周期应用两个基本矢量,提高了预测电流的准确性;通过峰谷采样,分别测量并存储上一控制周期两个基本矢量作用下的电流梯度;并建立电流梯度方程,从而根据应用矢量的电流梯度进一步更新剩余6个未应用矢量的电流梯度,结合当前时刻的电流采样值,实现未来时刻的电流预测,得到下一时刻最优的虚拟矢量。该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系统参数,且消除了传统MFPCC策略中电流梯度更新停滞现象,降低了输出电流谐波。最后,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 电流梯度更新 停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无参数预测电流控制
7
作者 谢宗楚 麻宸伟 +2 位作者 冯荣 郭冀岭 宋文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19-5327,I0025,共10页
针对传统电流梯度更新的无参数预测电流控制(parameter-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PFPCC)存在电流梯度更新停滞及电流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的PFPCC优化方法。首先... 针对传统电流梯度更新的无参数预测电流控制(parameter-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PFPCC)存在电流梯度更新停滞及电流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的PFPCC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电压矢量在α-β轴上的电流梯度关系,得到相邻两个控制周期内各电压矢量与电流梯度的数学关系;然后,在一个控制周期内更新所有电压矢量的电流梯度,有效减小了传统PFPCC中的停滞效应。为了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将DSVM引入到所提方法中。结合DSVM选矢量的方式,以较小计算量即可将所有的电流梯度更新,从而保证电流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PFPCC方法与基于模型的预测电流控制相比,具有类似的动静态性能。与单矢量PFPCC相比,DSVM-PFPCC方法在保证动静态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减小电流脉动,提高在实际系统中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参数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电流梯度 停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坐标系下六相PMSM单相开路容错MPC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凯 蒋云昊 +2 位作者 袁雷 郭勇 丁怡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5,共11页
目的目前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模型预测容错控制的研究已逐步成为热点,本文将对α-β和d-q2种坐标系控制下的故障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不同坐标系中下正常和故障容错运行模型的控制效果。方法基于矢量空间解耦坐标变换矩... 目的目前六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的模型预测容错控制的研究已逐步成为热点,本文将对α-β和d-q2种坐标系控制下的故障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不同坐标系中下正常和故障容错运行模型的控制效果。方法基于矢量空间解耦坐标变换矩阵不变原理,对A相开路进行故障模型的理论计算分析,分别在α-β和d-q这2种不同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模型预测控制容错建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2种坐标系下的电机正常运行和故障容错运行中的工作性能采用相同电机参数进行实时仿真。结果仿真结果显示,正常运行时,2种坐标系下总谐波失真(THD)值分别为2.09%和2.77%;故障运行时,d-q坐标系下的THD值比α-β坐标系小了13.15%;容错运行时2种坐标系下的THD值分别为1.19%和1.79%。结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d-q坐标系控制下的电机在故障时具有更稳定的性能,而在正常和容错运行状态下,2种坐标系下的控制效果几乎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 矢量空间解耦 开路故障分析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双平面SVPWM算法研究
9
作者 周长攀 钟润东 +1 位作者 黄钊 孙向东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9期35-39,共5页
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MSM)的双平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矢量空间解耦(VSD)模型,通过矢量合成的方法,分别在α-β和z_(1)-z_(2)平面构建虚拟矢量,构建的虚拟矢量在另外一个子平面的电压矢量幅值为零,从而实现对... 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MSM)的双平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基于矢量空间解耦(VSD)模型,通过矢量合成的方法,分别在α-β和z_(1)-z_(2)平面构建虚拟矢量,构建的虚拟矢量在另外一个子平面的电压矢量幅值为零,从而实现对α-β和z_(1)-z_(2)子平面参考电压矢量的独立控制,即可实现DT-PMSM双平面四维电流矢量控制,对六相逆变器死区效应等非线性因素进行补偿,与常用单平面四矢量SVPWM实现的二维电流矢量控制方法相比,明显降低了谐波电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电流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步进电机的位置伺服控制技术研究
10
作者 朱文龙 许宇翔 +2 位作者 邵桓 赵月鹏 魏邦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36-43,共8页
采用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代替混合式步进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电流环和速度环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 PI)调节部分,以解决传统PI调节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在速度环中,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对下一时刻速度的多次预测,得到速... 采用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代替混合式步进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电流环和速度环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 PI)调节部分,以解决传统PI调节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在速度环中,模型预测控制通过对下一时刻速度的多次预测,得到速度误差最小的dq轴目标电流.在电流环中,模型预测控制通过计算6组有效电压矢量的工作时间,得到电流误差最小的dq轴电压,并将其作用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混合式步进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最优电压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有源滤波器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65
11
作者 郭自勇 周有庆 +2 位作者 刘宏超 胡楷 曾晓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误差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给出最佳的电压矢量切换,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以内;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消除相间影响,并且其实现简...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电流误差矢量与参考电压矢量的空间分布给出最佳的电压矢量切换,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以内;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消除相间影响,并且其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矢量变换。在降低开关频率条件下,既有较好的电流响应速度,又能有效限制电流误差,改善电流跟踪性能。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电流跟踪 电压空间矢量 滞环电流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和APF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建勇 王杰 +1 位作者 梅军 王磊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相电流误差通过滞环比较器得到3组电流误差矢量,并通过对电流误差矢量和参考电压矢量扇区的判别输出最优电压矢量,从而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内。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相间影响...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相电流误差通过滞环比较器得到3组电流误差矢量,并通过对电流误差矢量和参考电压矢量扇区的判别输出最优电压矢量,从而使电流误差控制在滞环宽度内。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相间影响,并且能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有效地限制电流误差,既有较好的电流响应速度,又有较好的电流跟踪性能。设计了基于DSP-FPGA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极大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跟踪 电压空间矢量 滞环电流控制 DSP-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有源滤波器双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13
作者 申张亮 郑建勇 +2 位作者 梅军 王立峰 王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14,共7页
以同时减小开关频率和电流跟踪误差为控制目标,提出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电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在复平面上实施控制,能够准确给出参考电压矢量,并结合误差电流矢量与双滞环选择优化的开关状态输出。双滞环... 以同时减小开关频率和电流跟踪误差为控制目标,提出一种电力有源滤波器电压空间矢量双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在复平面上实施控制,能够准确给出参考电压矢量,并结合误差电流矢量与双滞环选择优化的开关状态输出。双滞环的运用,有效降低高次谐波分量的同时保证了电流响应速度;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精确合成参考电压矢量,在恒定开关频率的同时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该控制策略简单可靠,鲁棒性强,易于离散化实现。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证明了其可行性及良好的暂稳态补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跟踪控制 电压空间矢量 双滞环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的预测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自勇 周有庆 +2 位作者 郭利敏 欧阳帆 高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2,共4页
为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简单的预测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在当前采样时刻预测下一采样时刻参考电流值,计算出APF在下一采样时刻输出端参考电压值,再利用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得出控制开关信号,以达到电流跟踪控... 为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电流跟踪性能,提出一种简单的预测电流控制新方法。该方法在当前采样时刻预测下一采样时刻参考电流值,计算出APF在下一采样时刻输出端参考电压值,再利用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得出控制开关信号,以达到电流跟踪控制目的。稳态时,利用前一周期存储的参考电流历史数据预测下一采样时刻参考电流值;暂态时,利用二阶外推插值法得到下一采样时刻参考电流值。该控制方法可以消除采样、计算等带来的延时,有效降低开关频率波动范围,具有电压利用率高、开关损耗小、动态响应快的优点。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跟踪 电压空间矢量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控制型矩阵变换器抑制共模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必 林桦 +1 位作者 张晓锋 甄洪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90-96,共7页
目前对于传统的交–直–交变频器,已经提出了很多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而对于矩阵变换器这种新型的变频器,抑制共模电压的研究则进行的较少。在滞环电流和空间矢量复合控制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控制型矩阵变换器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抑制... 目前对于传统的交–直–交变频器,已经提出了很多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而对于矩阵变换器这种新型的变频器,抑制共模电压的研究则进行的较少。在滞环电流和空间矢量复合控制的基础上,针对电流控制型矩阵变换器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抑制共模电压控制策略。通过细分输入6区间,合理选择零矢量和适当调整开关顺序,使电流控制型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峰值下降了33.3%,有效值降低了50%以上,高频频谱也得到了抑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 矩阵变换器 电流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零矢量补偿的矩阵变换器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必 张晓锋 +1 位作者 林桦 涂方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53-57,共5页
在矩阵变换器普通滞环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采用18静止矢量控制会造成输入电流高频正负振荡和区间恒值为零的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电流复合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使用旋转矢量调制,将矩阵变换器等效为虚拟整流器和逆变器串接的形式,其虚拟逆... 在矩阵变换器普通滞环电流控制的基础上,针对采用18静止矢量控制会造成输入电流高频正负振荡和区间恒值为零的现象,提出一种新型电流复合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使用旋转矢量调制,将矩阵变换器等效为虚拟整流器和逆变器串接的形式,其虚拟逆变部分采用零矢量补偿的控制策略,消除了输入电流的高频正负振荡;其虚拟整流部分采用空间矢量调制以消除区间恒值为零,两者复合控制改善了输入和输出电流的品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电流控制 滞环控制 空间矢量调制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空间电压矢量PWM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安文 朱晓琳 郑定富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电流控制是异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力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直流调节分析出发,将电流调节器的输出转化为逆变器的电压参考值,并通过空间电压矢量PWM方法实现电压输出和电流的跟踪控制。该方法在13kW电梯专用变频器上得... 电流控制是异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力矩电流和励磁电流直流调节分析出发,将电流调节器的输出转化为逆变器的电压参考值,并通过空间电压矢量PWM方法实现电压输出和电流的跟踪控制。该方法在13kW电梯专用变频器上得到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SVPWM比SPWM具有更好的电流、电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 电流控制 电压控制/空间电压矢量 定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力有源滤波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黎建华 徐海利 唐志琼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7-31,共5页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根据现有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用于有源滤波器的改进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吸收了补偿电路的拓扑结构,利用此结构使有源部分不承受基波电压的特点,说明检测交流侧电压区域的不... 为提高有源滤波器的电流跟踪性能,根据现有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滞环电流控制方法,提出了用于有源滤波器的改进滞环电流控制方法。该方法吸收了补偿电路的拓扑结构,利用此结构使有源部分不承受基波电压的特点,说明检测交流侧电压区域的不必要性,不需要检测参考电压,通过判断误差电流所在区域触发合适的空间电压矢量。并与普通滞环电流方法及SVMHCC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 滞环电流控制 空间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空间矢量电流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伟 王文 +3 位作者 肖勇 孟金岭 李洲 罗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7,93,共6页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分析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方法。揭示了参考电流优化跟踪策略,该策略能保证在单个开关周期内,使误差电流矢量的幅值以最快的速度逼近于零,从而实现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基于参考电流优化...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分析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流控制方法。揭示了参考电流优化跟踪策略,该策略能保证在单个开关周期内,使误差电流矢量的幅值以最快的速度逼近于零,从而实现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基于参考电流优化跟踪策略,在充分考虑逆变器的实际电压输出能力的情况下,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进行精确计算,并通过在单位开关周期内输出多个基本电压矢量的方法合成该矢量,以保证误差电流微分矢量同时具有最优方向和最大幅值,从而在快速跟踪指令电流的同时,不会造成逆变器不可控,提高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控制 空间矢量 矢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被引量:67
20
作者 王宏佳 徐殿国 杨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5,共7页
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开关频率恒定、适于数字实现等特点。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对电机电感参数失配比较敏感。为此,提出一种改进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修改了电流偏差约束条件和输... 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电流预测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开关频率恒定、适于数字实现等特点。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对电机电感参数失配比较敏感。为此,提出一种改进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修改了电流偏差约束条件和输出电压预测方法。利用根轨迹法分析了算法鲁棒性与电感参数失配的关系。在电机电感参数发生失配情况下,能够维持系统稳定,实现电机电流的闭环控制,使实际电流跟随给定,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