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Oracle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in Data Disaster Recovery
1
作者 WANG Yanji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5期478-481,共6页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data security, the adoption of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disaster recovery backup of the databa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data security. Oracle, as the main...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data security, the adoption of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disaster recovery backup of the databa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data security. Oracle, as the main database used at present, provides data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s such as DataGuard and GoldenGat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se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ies, and puts forward a scheme combining DataGuard and GoldenGate to realize disaster recovery of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It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data sharing, read-write separation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disaster recovery data synchronization dataGUARD GOLDEN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Business Expertise on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and Analytics Resilience (ISDAR) for 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2
作者 James A. Rodger Ganesh Bhatt +2 位作者 Pankaj Chaudhary Germaine Kline William McCloy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5年第4期223-229,共7页
Disaster recovery (DR)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BC) have been important areas of inquiry for both business managers and academicians. It is now widely believed tha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business continuity, a fir... Disaster recovery (DR)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BC) have been important areas of inquiry for both business managers and academicians. It is now widely believed tha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business continuity, a firm must be able to recover from both man-made and natural disaster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maintaining and recovering the lifelin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data.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h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there is not much known about how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Analytics Resilience (ISDAR) and the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lost information. In this research, we take a step in this direction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IS personnel expertise on ISDAR and investigate Information System (IS) personnel understanding of the firm’s competitive priorities, IS Personnel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policies and objectives, IS personnel’s ability to solve business problems, IS personnel initiatives in changing business processes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and attentiveness to focus on achieving confident leadership in data and analytics resilience. We collected data through a survey of IS and business managers from 302 participa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evidence to support our hypothesis and that there may indeed b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recovery BUSINESS CONTINUITY data ANALYTICS RESIL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Kun SU Rui-dan +2 位作者 LI Zeng-xin CAI Zhen ZHOU Li-hu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6年第1期170-174,共5页
Highly security-critical system should possess features of continuous service. We present a new Robus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Model (RDRSM).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afe communications, RDRSM guarante... Highly security-critical system should possess features of continuous service. We present a new Robus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Model (RDRSM).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afe communications, RDRSM guarantees the secure and reliable command on disaster recovery. Its self-supervision capability can monitor the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of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itself. By 2D and 3D rea-time visible platform provided by GIS, GPS and RS, the model makes the using,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easier. RDRSM possesses predominant features of security, robustness and controllability.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highly security-critical environments such as E-government and bank. Conducted by RDRSM, an important E-government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is verified by practice. We especially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some components of the model, such as risk assessment, 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 system supervision and robust communication sup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service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aster recovery high availability risk assessment data back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Data Guard构建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方案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民 曹阳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为解决医院信息系统异地容灾备份问题,提出方案。方法:通过Oracle Data Guard,采用最大性能模式,构建容灾备份系统。结果:实践表明,创建的物理备用数据库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结论:通过对比常用的容灾备份方案,表明采用Oracle Data... 目的:为解决医院信息系统异地容灾备份问题,提出方案。方法:通过Oracle Data Guard,采用最大性能模式,构建容灾备份系统。结果:实践表明,创建的物理备用数据库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结论:通过对比常用的容灾备份方案,表明采用Oracle Data Guard技术实现数据备份在资金、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GUARD 医院信息系统 容灾备份 高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Data Guard的容灾策略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剑 《科技广场》 2006年第11期71-73,共3页
本文阐述了Oracle中DataGuard技术,讨论了如何利用DataGuard技术来实现数据容灾备份,并给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容灾 备份 DATE GU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 Data Guard容灾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剑 王瑜 《现代计算机》 2012年第13期40-43,共4页
为了解决数据丢失或损毁,经过对容灾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Oracle Data Guard容灾技术的解决方案,介绍Data Guard容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特性,并实现物理备份数据库的构建和角色切换。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Oracle数据库的数据丢... 为了解决数据丢失或损毁,经过对容灾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Oracle Data Guard容灾技术的解决方案,介绍Data Guard容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特性,并实现物理备份数据库的构建和角色切换。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解决Oracle数据库的数据丢失或损毁问题,为数据的保护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灾 data GUARD 物理备份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 DataGuard容灾监控方案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靖 刘丽洁 《信息通信》 2012年第6期201-203,共3页
通信行业关键业务的数据多使用ORACLE Data Guard建立容灾,但企业容灾建立之后,容灾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处于失控状态,本文对容灾实现及容灾的监控行了分析、探讨,给出建议。
关键词 数据库容灾 容灾监控 data GUARD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acle Data Guard在图书馆的应用
8
作者 瞿金如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0-33,共4页
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工作的命脉,其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Oracle Data Guard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数据保护和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通过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中建立Oracle Data guard环境的方法,对主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能够有效... 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是图书馆工作的命脉,其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Oracle Data Guard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数据保护和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通过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中建立Oracle Data guard环境的方法,对主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 data GUARD 主数据库 物理备用数据库 灾难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acle Data Guard的数据库容灾方案的设计
9
作者 刘超 叶忠 《信息通信》 2019年第9期72-74,共3页
近年来数据库容灾技术是大型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对于重要部门的核心业务而言,严重的硬件故障或其他灾难性故障都是不可接受的。文章从Oracle数据库容灾技术提供数据保护的角度出发,探索Oracle数据库的容灾机... 近年来数据库容灾技术是大型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对于重要部门的核心业务而言,严重的硬件故障或其他灾难性故障都是不可接受的。文章从Oracle数据库容灾技术提供数据保护的角度出发,探索Oracle数据库的容灾机制,最后通过相应的实例来阐述容灾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灾技术 data GU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煤业公司数据中心容灾备份建设探讨
10
作者 冯清治 张善兵 《能源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宁夏煤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公司内部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日益增强,支撑着公司的正常运营。鉴于公司当前煤矿业务数据主要部署在同城A区主数据中心,煤化工业务数据主要部... 随着宁夏煤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公司内部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日益增强,支撑着公司的正常运营。鉴于公司当前煤矿业务数据主要部署在同城A区主数据中心,煤化工业务数据主要部署在同城B区分数据中心,且两数据中心有专网传输数据,具备互为数据中心灾备条件。为解决公司信息化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求,通过对数据中心容灾备份建设探讨,给出同城双中心解决方案,实现公司整体业务数据互为灾备,保障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容灾备份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吉森Uni-BRS智能灾备系统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彭涛 于洪涛 刘洪亮 《自动化博览》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工业数据安全的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满足等保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背景下康吉森Uni-BRS(智能灾备系统)有效应对策略及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分析Uni-... 随着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工业数据安全的现状、面临的威胁以及满足等保2.0(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背景下康吉森Uni-BRS(智能灾备系统)有效应对策略及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分析Uni-BRS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数据保护质量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研究发现,Uni-BRS通过全场景应用级灾备、微秒级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数据连续性保护)、自动化验证告警等功能,有效应对了备份环境复杂多样、数据验证难、应急容灾挑战大和重建恢复难度高等挑战。本文建议企业应重视灾备系统的建设,以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吉森 Un-BRS 等保20 灾备系统 工业数据安全 数据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地球物理数据共享与数字化转型设想
12
作者 董世泰 王兴 +2 位作者 崔兴福 王露 薛战芹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地球物理数据是油气田公司的核心数据资产,是可持续挖掘的宝贵数据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取了海量地球物理数据。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物理数据资产,挖掘数据潜力,提高数... 地球物理数据是油气田公司的核心数据资产,是可持续挖掘的宝贵数据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取了海量地球物理数据。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物理数据资产,挖掘数据潜力,提高数据价值,盘活数据资产,中国石油成立了地球物理数据与软件共享中心,对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统一实施异地备份和资产化共享管理,为海量数据超级计算奠定基础,促进地球物理数据共享使用,解决协同研究工作中的数据孤岛问题,助推地球物理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支撑服务油田公司上游业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数据 数据资产 数据共享 容灾 灾难备份 数字化转型 中国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与优化路径
13
作者 王曙光 徐辛迪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省所面临的极端自然灾害趋强趋重趋频,也呈现出风险隐患日益突出、应急管理基础薄弱、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等特点。本文围绕黑龙江省“8·3”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管理展开研究,运用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的方法...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省所面临的极端自然灾害趋强趋重趋频,也呈现出风险隐患日益突出、应急管理基础薄弱、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等特点。本文围绕黑龙江省“8·3”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管理展开研究,运用具体案例的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此次特大暴雨的灾情概况进行了汇总,并从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出发,对此次灾害进行了问题剖析。通过分析,明确指出了当前黑龙江省存在着城市韧性不足、灾害应急准备欠佳、城市应急响应效率低下和灾后恢复措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在自然灾害情况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预警能力、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黑龙江省 大数据技术 灾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铁路容灾数据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亮 李雁明 +1 位作者 王新宇 赵方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8期98-102,共5页
为满足中老(中国—老挝)铁路磨万(磨丁—万象南)段(简称:中老铁路)客票系统建设需求,提升其可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中老铁路容灾数据同步系统。结合层次化服务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和功能,重点研究了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以及... 为满足中老(中国—老挝)铁路磨万(磨丁—万象南)段(简称:中老铁路)客票系统建设需求,提升其可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中老铁路容灾数据同步系统。结合层次化服务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和功能,重点研究了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以及数据压缩、消息治理、自动化切换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数据库与缓存间双写操作中代码高度依赖、高并发环境下数据同步效率低、故障恢复迟缓等难题,为中老铁路的数据缓存同步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铁路 数据同步 高可用 容灾设计 松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组网方案研究
15
作者 陈苏 赵晟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89-96,共8页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主要的系统架构和容灾方案讨论,从安全可靠性、实施难度、建设和运营成本、配套设施需求和运维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组网方案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经论证,城市轨道交...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主要的系统架构和容灾方案讨论,从安全可靠性、实施难度、建设和运营成本、配套设施需求和运维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组网方案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经论证,城市轨道交通云计算平台采用两级架构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工程实施难度较小。但系统容灾方案需综合考虑外部因素,灵活采用分级混合部署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方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平台 云计算 资源整合 数据中心 系统容灾 同城双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缓存优化的数据去重策略
16
作者 裴世豪 刘颖 +1 位作者 李佳阳 郝欣哲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8期114-118,共5页
针对传统去重算法无法兼顾去重率和吞吐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相似聚类重复数据删除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相似性理论定义数据项间的相似度,将相似的数据项进行分类和标记,然后在缓存中保留每个聚类中的部分特征数据。当新数据录入时,算法... 针对传统去重算法无法兼顾去重率和吞吐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相似聚类重复数据删除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相似性理论定义数据项间的相似度,将相似的数据项进行分类和标记,然后在缓存中保留每个聚类中的部分特征数据。当新数据录入时,算法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聚类进行数据去重。此外,为高效利用有限的缓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缓存优化方法,用于优化去重过程中使用的指纹缓存,以提高缓存指纹的命中率。该缓存模型基于传统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并使用改进的烟花算法(ELU函数优化)对随机森林的超参数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应对数据量过大、指纹过多以及缓存利用有限的问题。实验验证表明,与基于数据相似原理的RMD和Shingle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去重率和吞吐量方面均提高了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去重 灾难备份 数据相似性 烟花算法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私有云的异地空管系统同步与灾备方案的研究
17
作者 张满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11期74-79,共6页
在国内各主要区域空管工程扩建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异地运行现场空管自动化系统间数据交互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云架构的异地空管自动化系统数据同步与灾备方案,该方案中采用西北空管局私有云平台,通过云端虚拟化飞行数据处理... 在国内各主要区域空管工程扩建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异地运行现场空管自动化系统间数据交互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云架构的异地空管自动化系统数据同步与灾备方案,该方案中采用西北空管局私有云平台,通过云端虚拟化飞行数据处理与同步系统的部署,来实现以云平台为中心的各运行现场的协同运行。这种基于私有云的同步架构使得异地系统之间数据同步模式更加灵活,大大提高了数据交互与应急接管能力。该方案可实施性强,适合区域内跨运行现场应用部署,具有一定的建设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云 空管自动化系统 飞行数据同步 运行模式 云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多源数据容灾存储算法
18
作者 崔建军 董馨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8期64-67,72,共5页
压缩后数据样本所占存储容量过大是导致主机元件无法完全容灾多源数据对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多源数据容灾存储算法。根据多源数据的压缩信道分段标准,确定寻优拟合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实现对数据容量的估计,完成... 压缩后数据样本所占存储容量过大是导致主机元件无法完全容灾多源数据对象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多源数据容灾存储算法。根据多源数据的压缩信道分段标准,确定寻优拟合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实现对数据容量的估计,完成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多源数据容量估算。利用容灾纠错后的多源数据样本,定义具体的LDPC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多源数据存储方案,实现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多源数据容灾存储算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作用下,数据样本压缩后所占存储容量被控制在5.0×10~7MB以下,解决了主机元件不能完全容灾多源数据对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拟合压缩 多源数据 数据容灾 数据存储 寻优拟合参数 数据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云灾备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19
作者 谢东 孟坤 +3 位作者 苗子聪 李伟泽 陈凯 周倩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8期84-88,共5页
在当今企业数字化大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而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与可用则至关重要。云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保护方式,在我国正逐步崭露头角。阐述了我国当前云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灾备环节存在的技... 在当今企业数字化大潮中,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而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与可用则至关重要。云灾备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保护方式,在我国正逐步崭露头角。阐述了我国当前云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灾备环节存在的技术难点、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产品适配需进一步加强等),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云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灾备 灾备即服务 数据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berattack Ramifications, The Hidden Cost of a Security Breach
20
作者 Meysam Tahmasebi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2024年第2期87-105,共19页
In this in-depth exploration, I delve into the complex implications and costs of cybersecurity breaches. Venturing beyond just the immediate repercussions, the research unearths both the overt and concealed long-term ... In this in-depth exploration, I delve into the complex implications and costs of cybersecurity breaches. Venturing beyond just the immediate repercussions, the research unearths both the overt and concealed long-term consequences that businesses encounter. This study integrates findings from various research, including quantitative reports, drawing upon real-world incidents faced by both small and large enterprises. This investigation emphasizes the profound intangible costs, such as trade name devaluation and potential damage to brand reputation, which can persist long after the breach. By collating insights from industry experts and a myriad of research, the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n the profound, multi-dimensional impacts of cybersecurity incidents. The overarching aim is to underscore the often-underestimated scope and depth of these breaches, emphasizing the entire timeline post-incident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fortified preventative and reactive measures in the digital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Business Continuity Case Studies Copyright Cost-Benefit Analysis Credit Rating Cyberwarfare Cybersecurity Breaches data Breaches Denial Of Service (DOS) Devaluation Of Trade Name disaster recovery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Identity Theft Increased Cost to Raise Debt Insurance Premium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al Disruption Patent Post-Breach Customer Protection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RP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RTO) Regulatory Compliance Risk Assessment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tuxnet Trade Secr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