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梁素海湖冰完整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霍璞真 卢鹏 +3 位作者 解飞 王庆凯 李志军 ARVOLA Laur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冰的完整生消过程。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最大冰厚达到41.7 cm,初冰日和终冰日分别为2015年11月21日和2016年3月25日,冰期为126 d。②对于水深较浅而冬季日照充足的乌梁素海,气温是影响冰厚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次之,两者的昼夜周期循环显著影响冰层的厚度和温度;当冰面有雪覆盖时,积雪的低导热和高反照率会明显削弱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冰层的影响。③即使缺失现场观测数据,采用气象数据和遥感反演的初始模拟日期仍能准确地表征现场真实冰雪的完整演变过程。该研究可为中纬度干旱区季节性冰封浅水湖冰的计算和湖冰生消的年际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完整生消过程 再分析数据 卫星遥感 HIGHTSI模型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卫星影像遥感指数批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张萌 黄澈 +3 位作者 徐祥 王状 周鹿扬 王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针对日益增长的高分卫星影像数据文件量和批量化计算处理其遥感指数的需求,采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基于分层架构和事件驱动模型,设计和开发具有图形用户界面、不依赖ENVI软件、可跨平台独立运行的高分卫星影像遥感指数批量处理系统,实... 针对日益增长的高分卫星影像数据文件量和批量化计算处理其遥感指数的需求,采用交互式数据语言IDL,基于分层架构和事件驱动模型,设计和开发具有图形用户界面、不依赖ENVI软件、可跨平台独立运行的高分卫星影像遥感指数批量处理系统,实现影像读取、指数计算、数据输出的批量化、可视化、流程化处理,简化从繁芜复杂的高分影像数据文件中提取多种遥感指数的手工操作过程。在农业遥感业务中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稳定运行,高效地处理大批量的高分卫星影像文件,精准计算多种遥感指数,避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操作繁琐、重复劳动、频繁等待等问题,不仅极大提升了农业遥感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对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系统的成功设计实现与应用,显示出了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模型与IDL语言的结合对农业遥感领域信息系统开发和实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遥感指数 批量处理 交互式数据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地L1近地小行星监测微卫星任务概述
3
作者 泰米尔 罗保睿 +6 位作者 安诗宇 朱玥 张冀鹞 张磊 黄家和 韦明川 霍卓玺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地基天文望远镜观测近地小行星因逆光而存在视野受限的问题,在类金星轨道或日地L1点进行观测能获得更好的可见范围。本文提出了利用微卫星飞抵日地L1点进行近地小行星监测的任务,描述了任务微卫星的总体设计,详细分析了转移方案轨道设计... 地基天文望远镜观测近地小行星因逆光而存在视野受限的问题,在类金星轨道或日地L1点进行观测能获得更好的可见范围。本文提出了利用微卫星飞抵日地L1点进行近地小行星监测的任务,描述了任务微卫星的总体设计,详细分析了转移方案轨道设计,给出了载荷设计方案。通过本任务可以验证深空大速度增量电推微卫星总体设计、深空低能转移轨道设计、天文数据高性能在轨处理等多项深空微卫星关键技术,探索低成本深空探测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行星防御 卫星总体设计 微卫星 数据在轨处理 日地L1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以日照市莒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振国 王锦辉 张海建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 随着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林草生态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分析林草生态监测现状可确定目前林草生态监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过程,由于遥感图像分析能力不足,造成监测结果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采集遥感图像,完成3D标定及预处理工作。通过纹理特征提取与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林草生态环境遥感影像进行判读。应用多源遥感技术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林草地图斑监测。将图斑带入马尔科夫矩阵模型中,获取林草生态综合变化监测结果。至此,基于地理模型和多源遥感的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方法设计完成。通过实验证实,此方法的遥感图像分类精度以及监测精度均优于当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模型 多源遥感技术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林业调查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卫星数据处理 日照市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生态空间识别及演化分析
5
作者 褚加计 张致远 +2 位作者 金中昊 乔翔宇 宁立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南太行地区是华北平原的生态屏障,通过多期遥感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归并法对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的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研究区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明显,生态空间规模锐减,非生态空间迅速扩张;(2)各类型生态空间在不同时期内均有不同幅度的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农地空间是减幅最大的地类,研究区非农化趋势明显,而生态绿地空间小幅度减少,面积占比较为稳定,保证了研究区生态空间的平稳;(3)自然因素长期影响生态空间格局,而人文因素如城镇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对研究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短时间尺度上造成生态空间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识别 演化进程分析 生态空间动态度 遥感解译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技术赋能遥感卫星数据在轨处理
6
作者 王家耀 颜军 +7 位作者 吴佳奇 邓剑文 董文岳 张强 龚永红 蒋晓华 张建辰 胡胜华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4年第6期551-570,共20页
遥感卫星数据在轨智能处理已成为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实现“星数天算”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主流的数据在轨智能处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行业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天地一体的智慧星座系统架构,构建了一种集固有处理、信... 遥感卫星数据在轨智能处理已成为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实现“星数天算”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主流的数据在轨智能处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行业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天地一体的智慧星座系统架构,构建了一种集固有处理、信息提取、知识生成功能于一体的卫星数据在轨智能处理系统,探索了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及算法以及星地一体化处理系统实施在轨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方法。为验证上述系统框架和方法,利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了船舶检测和林火火点检测及预警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是可行的,提出的在轨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方法是有效的。提出的系统架构为卫星在轨信息提取及知识生成并最终赋予卫星在轨思考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卫星在轨思考的能力取决于在轨处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AI模型和算法,而算法的好坏将依赖卫星数据地面计算中心对其的不断优化和长期的迭代。无疑,卫星在轨处理系统将对卫星地面系统的架构和算力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长远来看,这将助力“星数地算”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在轨处理 智慧星座 AI模型和算法 星地一体化处理系统 信息提取 知识生成 星数天算 星数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平台设计及实现
7
作者 史佳荣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13期77-80,共4页
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及产品关联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其建设目标是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着眼区域应用需求和产业发展,按照集成化、平台化、标准化的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国家军队已有高分遥感资源和应用成果,创新体制机... 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及产品关联数据处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其建设目标是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着眼区域应用需求和产业发展,按照集成化、平台化、标准化的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国家军队已有高分遥感资源和应用成果,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一套数据中心运营服务体系,打造长三角可信可靠的高分数据技术与服务平台,在支撑应用示范项目的同时,催生孵化技术优势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好服务保障。该项目顺利竣工,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遥感卫星数据 数据处理平台 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计算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小涓 石涛 +3 位作者 胡玉新 佟继周 李冰 宋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3-1568,共6页
针对空间科学卫星探测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框架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方法。首先,根据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特点对数据流进行抽象分析;然后,对各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最后,基... 针对空间科学卫星探测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框架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方法。首先,根据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特点对数据流进行抽象分析;然后,对各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最后,基于流计算框架Storm设计数据流处理并行结构,以适应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的要求。对应用该方法开发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数据处理时间比原有系统缩短了一半;数据局部性策略比轮询策略具有更高的吞吐率,数据元组吞吐率平均提高29%。可见采用流式计算框架能够大幅缩短数据处理延迟,提高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计算 数据流 STORM 空间科学卫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环境星数据的甘蔗收割过程遥感监测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尚杰 裴志远 +3 位作者 汪庆发 郭琳 梁自力 滕冬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产地,种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约60%。及时、准确地监测广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开展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示范研究。选...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产地,种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约60%。及时、准确地监测广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开展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示范研究。选取从2009年11月5日到2010年2月19日共四个时相CCD图像,逐时相提取甘蔗信息,通过叠加运算,得到相邻两个时相期间甘蔗收割范围和收割面积,完成对2009/2010榨季甘蔗种植和收割情况的遥感监测。研究表明,1)在适当的时相下,HJ-1A、B星CCD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波段设置和辐射分辨率,能够满足县域及以上区域尺度下地物复杂地区进行大宗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和面积估算的应用需求;2)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能够监测甘蔗收割过程,可以满足时相要求较高的农业资源调查统计遥感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B星CCD图像 多时相 甘蔗收割过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遥感卫星与遥感影像实时服务 被引量:47
10
作者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86-1594,共9页
传统的卫星遥感系统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模式无法满足卫星遥感影像大众化和实时化的应用需求,亟须发展智能遥感卫星系统,以解决遥感影像在轨处理和智能服务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遥感卫星的发展;然后对智能遥感卫星在轨处理架构、... 传统的卫星遥感系统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模式无法满足卫星遥感影像大众化和实时化的应用需求,亟须发展智能遥感卫星系统,以解决遥感影像在轨处理和智能服务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遥感卫星的发展;然后对智能遥感卫星在轨处理架构、服务模式和在轨处理所涉及的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珞珈三号01星的设计和研制,探讨了珞珈三号01星的服务场景和服务模式,并对5G、6G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能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遥感卫星 空间信息网络 在轨处理 实时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赤潮遥感自动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乾坤 陶邦一 +1 位作者 雷惠 张正龙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4,共7页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了一套赤潮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接收和处理遥感数据,并利用赤潮水体的光谱和固有光学量特征自动提取赤潮信息。在实际业务化应用中,该系统被国家监测部门采用,在2013年4月至9月东海赤潮高发期间,该系统制作了55期赤潮遥感监测产品,用于指导船舶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利用本系统对近年来东海发生的27次大型赤潮事件进行了发生位置和面积的提取,并与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系统对大部分赤潮范围的识别有较好的效果,对赤潮识别准确度大概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卫星数据处理 赤潮 赤潮自动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秋季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玉金 赵红 +3 位作者 刘文 刘欣 张璇 薛晓萍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1期65-67,77,共4页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2002年山东省秋季干旱进行监测和服务,其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热惯量法。为了提高土壤水分模式的计算精度,将全省分为4个区域,对利用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订正。在地理信息系统支...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2002年山东省秋季干旱进行监测和服务,其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热惯量法。为了提高土壤水分模式的计算精度,将全省分为4个区域,对利用卫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植被指数等环境因素订正。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农田受旱面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遥感监测 极轨气象卫星 资料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CRA-40)卫星遥感资料的收集和预处理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旻燕 姚爽 +6 位作者 姜立鹏 刘志权 师春香 胡开喜 张涛 张志森 刘景卫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卫星资料对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可用于1979年以来全球大气再分析的卫星资料,来源于80余颗卫星的约60种星载传感器,卫星观测资料数据格式的标准化、长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和均一化处理技术难点多。在推进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 卫星资料对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可用于1979年以来全球大气再分析的卫星资料,来源于80余颗卫星的约60种星载传感器,卫星观测资料数据格式的标准化、长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和均一化处理技术难点多。在推进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CRA-40,1979—2018年)研发时,已优先开展并全面完成了83.5TB的1979年以来53种115个子类气象卫星资料的收集整合。介绍了面向我国全球大气再分析所用卫星资料的收集整合情况、对应于10年再分析试制产品CRA-Interim(2007—2016年)的数据格式标准化和卫星资料数据质量预评估等观测资料预处理情况。近年发布的重处理卫星数据产品已替换了原同期业务产品。所收集整合的这些历史和实时卫星资料,已逐步通过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归档和提供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析 CRA-40 卫星遥感资料 收集整合 预处理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航天遥感系统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治中 张庆君 吕科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4年第3期244-258,共15页
大数据在诸多热点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信息通信领域的压缩感知理论、LDPC码、Turbo码、频分复用等调制技术及大气激光通信技术,海量数据存储领域的云存储技术和NoSQL数据库技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MapReduce、FPGA和GPU计算技术,... 大数据在诸多热点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信息通信领域的压缩感知理论、LDPC码、Turbo码、频分复用等调制技术及大气激光通信技术,海量数据存储领域的云存储技术和NoSQL数据库技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MapReduce、FPGA和GPU计算技术,数据挖掘领域的关联规则法、分类法、聚类法及第四范式的科学思维,可视化展示领域的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本文从星地数据传输、数据存储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应用、结果展示可视化等航天遥感系统的关键环节出发,分析了航天遥感系统的技术现状,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研究方法解决航天遥感系统所面临的数据规模庞大、类型复杂、增长速度快等大数据难题,满足海量遥感数据的获取、存储、应用等需求,促进航天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遥感 大数据 星地数据传输 海量数据存储管理 高性能计算 遥感数据应用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一号小卫星及其数据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童庆禧 卫征 《航天器工程》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结合小卫星技术介绍了北京一号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计划和项目进展情况,综述了北京一号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性能,并结合其数据特点,介绍北京一号遥感影像的示范应用和重点应用,探讨、分析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北京一号小卫星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数据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文平 刘素红 +2 位作者 屈永华 柏延臣 唐海蓉 《科技资讯》 2016年第34期252-252,共1页
"全球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研究"收集了1981年以来全球10多种卫星原始数据、6种卫星高级数据产品、气象生态台站网络和各种地面观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格式转换,该题经统计、收集、整理和汇编总量近60... "全球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研究"收集了1981年以来全球10多种卫星原始数据、6种卫星高级数据产品、气象生态台站网络和各种地面观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格式转换,该题经统计、收集、整理和汇编总量近600TB的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方法,辅以时空先验知识和时空连续性,实现全球多年MODIS和AVHRR地表反射率数据云雪监测和时空滤波,生成多年时空连续的高质量地表反射率数据。针对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产的原始数据、预处理数据、中间产品数据和产品数据,客观地进行数据的分级和编目,构建全球陆表特征参量数据集成平台,实现数据全生产链路有效性检测和数据完整性检测。建立陆表特征参量产品在线分发服务系统,并于2012年12月22日在地球观测组织(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GEO)第9次全会上面向全球用户公开发布。同时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数据处理中心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Global Land Cover Facility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的数据查询、检索和下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数据 预处理 遥感数据库 数据分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机制的卫星遥感信息智能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国金 张晓美 +5 位作者 焦伟利 胡德永 王威 李国靖 程博 项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4期1911-1915,共5页
以北京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监测为对象,借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最新成果,从对遥感数据的信息论分析出发,探讨适合于农业应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研究试验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遥感信息农业应用过程中数据处理和... 以北京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监测为对象,借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最新成果,从对遥感数据的信息论分析出发,探讨适合于农业应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研究试验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遥感信息农业应用过程中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能力与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卫星遥感 智能处理 农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遥感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进明 钱建梅 林曼筠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2-477,共6页
为满足大型业务发展需要,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已成为一种共识。根据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UI)的划分,数据中心从基础级、冗余部件级发展到可并行维护级和容错级,其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针对大容量遥感资料对于数据传输和处理高... 为满足大型业务发展需要,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已成为一种共识。根据国际正常运行时间协会(UI)的划分,数据中心从基础级、冗余部件级发展到可并行维护级和容错级,其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针对大容量遥感资料对于数据传输和处理高时效、系统计算负载和存储容量高增长的要求,在研究新一代数据中心(NDC:NewDataCenter)六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对自动化动态资源部署、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统一的基础设施管理、完善的资源和数据保护、信息技术架构的可扩展性、节能技术和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应用与实践,促进了新一代遥感数据中心的成功建设。文章结合新型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系统的建设实践,阐述了新一代遥感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新一代数据中心 绿色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数据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荣荣 徐佳 +1 位作者 许康 林晓彬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立体卫星测绘的空白,可以提供优于5m地面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论文提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流程,重点对影像纠正、影像配准、影像融合、影像镶嵌等关键步骤进行研究,并通... 资源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立体卫星测绘的空白,可以提供优于5m地面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论文提出基于资源三号卫星遥感数据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流程,重点对影像纠正、影像配准、影像融合、影像镶嵌等关键步骤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遥感影像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同化的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建清 胡勇 +2 位作者 祝善友 尹球 巩彩兰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86,共2页
本文研究的是多颗气象卫星的多信息源的数据同化问题,主要应用于城市温度分布状况的监测系统,在使用多源数据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同化处理。同化的方法是对不同卫星探测辐射值进行直接对比,然后进行投影变换几何粗校正和图像平移精校... 本文研究的是多颗气象卫星的多信息源的数据同化问题,主要应用于城市温度分布状况的监测系统,在使用多源数据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同化处理。同化的方法是对不同卫星探测辐射值进行直接对比,然后进行投影变换几何粗校正和图像平移精校正,使多源数据在几何位置上能得以高精度的配准。设计了软件流程,编写了ActiveX组件,同化工作在服务器端完成,使用ODBC对数据库存取,最后利用实际遥感数据对系统进行了检验,获得的结果符合反演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处理 数据同化 极轨气象卫星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