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of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被引量:13
1
作者 Yaxin Yu Jikun Liu +4 位作者 Bingliang Ye Gaohong Yu Xuejun Jin Liang Sun Junhua T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2-54,共13页
Currently, transplanting mechanisms for dryland plug seedlings in China are mainly semiautomatic and have low efficiency. The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ith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non-uniform intermittent ... Currently, transplanting mechanisms for dryland plug seedlings in China are mainly semiautomatic and have low efficiency. The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ith a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non-uniform intermittent transmission, and a concave and convex locking arc device, has a large rigid impac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a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a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of a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of incomplete eccentric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gears was proposed. Thi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times greater fluctu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in a cycle, and can achieve a non-uniform continuous driv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its kinematic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elf-developed computer-aided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oftware were used to obtain a set of parameters that satisfy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was designed, a virtual prototype of the mechanism was created, and a physical prototype was manufactured. A virtual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mechanism was performed, high-speed photographic kinematics tes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kinematic properties of the physical prototype were investigated, whereb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were verified. Further, laboratory seedling pick-up tests were conducted. The success ratio of seedling pick-up was 93.8% when the seedling pick-up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sm was 60 plants per minute per row, indicating that the mechanism has a high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io for seedling pick-up and can be applied to a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land plug SEEDLING transplanter Rotary SEEDLING PICK-UP mechanism TRANSMISSION ratio non-uniform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COMBINED non-circular gear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Non-circular Combined Gear Train Beating-up Mechanism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Jianneng YU Chennan +3 位作者 TONG Lin WANG Ying XIA Xudong ZHAO Xiong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1期8-14,共7页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a beating-up mechanism is that the dwelling time of the sley must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ft insertion.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a new non-circular combined gear train beating...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a beating-up mechanism is that the dwelling time of the sley must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eft insertion.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a new non-circular combined gear train beating-up mechanism which is composed of two-stage planetary gear trains is proposed. The first-stage is a Fourier planetary gear train and the second-stage is a non-circular planetary gear train. For designing of this new mechanism, the ideal kinematic equations of the sley are constructed first. Then the kinematic model of the first-stage Fourier planetary gear tra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verse solution for the pitch curves of the second-stage non-circular gears is deduced. With a computer-aided design program,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important parameters on the pitch curves of the second-stage non-circular gears are analyzed, and a set of preferabl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Finally, a test bed of this mechanism is develop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beating-up mechanism can achieve the designed dwelling time, namely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ting-up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ting-up mechanism FOURIER gear non-circular gear PLANETARY gear train KINEMA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stepless transmission utilizing noncircular gears
3
作者 张瑞 张爱梅 吴序堂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64-171,共8页
In view of the lack of systemic analysis for stepless transmission using noncircular gears, two basic noncircular gear units, an addition unit adopt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a multiplication unit applying a fixed... In view of the lack of systemic analysis for stepless transmission using noncircular gears, two basic noncircular gear units, an addition unit adopt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a multiplication unit applying a fixed gear train, are proposed. Then,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e noncircular gear pair of each unit, transmission ratio relationship, rotation angle relationship and key parameter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meanings are studied. The adjusting properties, composing strategy and varying range of transmission ratio etc.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for each unit. Following this, several examples of using a noncircular gear pair in the units and their manipulation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ircular gear stepless transmission fixed gear train differential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西兰花移栽机取苗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程胤 薛向磊 +3 位作者 郑航 叶云翔 俞国红 路胜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实现西兰花钵苗全自动移栽,提出一种基于精确位姿和轨迹控制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回转式取苗机构。根据取苗、投苗、入穴、出穴的位姿要求,确定约束栽植轨迹的4个精确位姿点,基于Burmester混合四位置直线轨迹生成平面四杆机构综合方法,... 为实现西兰花钵苗全自动移栽,提出一种基于精确位姿和轨迹控制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回转式取苗机构。根据取苗、投苗、入穴、出穴的位姿要求,确定约束栽植轨迹的4个精确位姿点,基于Burmester混合四位置直线轨迹生成平面四杆机构综合方法,以西兰花钵苗为作业对象,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设定优化目标,运用MATLAB开发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软件,通过优化得到满足要求的“鹰嘴”型理论轨迹的移栽机构参数,避免“甩苗”现象,建立三维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形成仿真轨迹,测试可得理论求解与实际试验的姿态和轨迹具有一致性,验证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对取苗机构进行轨迹测试试验,得到取苗试验轨迹,对比理论轨迹和仿真轨迹,这三者基本一致,验证西兰花移栽取苗机构设计的可行性。田间取苗栽植试验表明:平均取苗合格率为95.002%,平均栽植成功率为92.97%,验证移栽机构设计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钵苗 移栽机 取苗机构 精确位姿 轨迹控制 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茎式辣椒穴盘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朝阳 严伟 +4 位作者 纪要 李坤 周洵泽 张文毅 胡敏娟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针对目前取苗机构取投苗环节运动轨迹较复杂、取苗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利用连续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实现低速取苗和稳速投苗的“间歇”作业方式,设计一条适合夹茎式作业且取苗爪姿态、末端点速度可控、无回绕、无尖嘴的光滑... 针对目前取苗机构取投苗环节运动轨迹较复杂、取苗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利用连续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实现低速取苗和稳速投苗的“间歇”作业方式,设计一条适合夹茎式作业且取苗爪姿态、末端点速度可控、无回绕、无尖嘴的光滑“扇形”轨迹,并建立取苗机构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分析轨迹坐标对节曲线、传动比等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试制物理样机进行台架试验,通过测量并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和理论轨迹,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取苗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传动平稳,转速为60、70 r/min时,取苗成功率均为96.30%,投苗成功率由96.15%减至94.23%,未出现伤苗情况;转速为90 r/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0.74%,伤苗率为1.85%,投苗成功率为90.38%。研究结果可为辣椒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非圆齿轮 取苗机构 夹茎式 辣椒穴盘苗 姿态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秧侧向零偏移的空间轨迹再生稻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良 姜凯雯 +3 位作者 周斌 俞高红 崔荣江 薛向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插机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位姿点(取秧起始点、取秧结束点、推秧点)的空间轮系机构运动综合模型,利用关键位姿点求解机构杆长参数与空间交错轴信息,并通过优选二杆相对角位移参数实现机构传动比分配。将不完全非圆齿轮副引入空间行星轮系机构,利用间歇机构锁止弧约束行星轴,实现机构取秧过程侧向零偏移量、侧向零偏转角的平面轨迹段。通过仿真分析与机构样机试验验证了机构实际作业性能与理论设计相一致,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取秧侧向零偏移量,取秧侧向零偏转角,推秧侧向总偏移量为50.24 mm、取秧角为5.18°、推秧角为71.56°、推秧侧向角为16.26°、插秧穴口宽度为22.43 mm、轨迹高度为289.76 mm,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可实现等行距取秧口和既定机构回转中心下宽行(40 cm)与窄行(20 cm)间隔机插,满足再生稻宽窄行种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分插机构 零偏移量 零偏角 宽窄行 不完全非圆齿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王磊 方子辰 +3 位作者 王振涛 孙良 俞高红 崔荣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1-2220,共10页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机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模型,并利用同伦算法求解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给出了非圆齿轮传动比计算与分配方法,实现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将此运动综合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取苗机构的设计可满足蔬菜穴盘苗精准取放移栽要求,通过虚拟仿真分析、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混合多位姿 运动综合 取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株距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8
作者 王磊 吴启帅 +3 位作者 俞高红 鲍李旭 赵雄 崔荣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5,共12页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键时刻的位姿点,建立了平面2R开链杆组有限分离四位姿求解模型,获取了机构初始设计参数;基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运动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搭建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可视化辅助分析软件,最终设计得到一个轨迹较优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完成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的三维建模与拓扑优化,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将仿真轨迹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田间移栽试验,当机构转速为30 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120 mm/s时,试验株距测量值为120 mm,与理论设计株距一致,移栽效率为60株/min,5次试验植苗成功率为95.4%,表明了该植苗机构具备较高的作业性能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距移栽 植苗机构 非圆齿轮 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辛亮 孙铭翼 +3 位作者 李泽泽 朱轩卫 冯宇琛 李嘉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265,共10页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学理论模型;结合所提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开发了基于Matlab GUI的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得1组较优的机构设计参数组合。通过三维建模与装配以及ADAMS软件虚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机构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展栽植机构物理样机试制与试验台架系统开发研究,通过空转试验测试,验证了栽植机构实际作业轨迹、姿态与虚拟仿真及理论设计的一致性;开展栽植机构接苗与栽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机构在接苗与栽植各项试验指标均较为优秀,能够满足栽植机构预期设计要求与旱地移栽机械标准,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 栽植机构 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
11
作者 陆汤飞 俞亚新 孙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3-673,共11页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长期工作后因夹苗片松弛导致取苗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移栽机构展开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将不完全非圆齿轮等效为圆柱齿轮,采用改进势能法对两级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进行求解;建...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长期工作后因夹苗片松弛导致取苗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移栽机构展开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将不完全非圆齿轮等效为圆柱齿轮,采用改进势能法对两级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进行求解;建立移栽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完成移栽机构模态分析。然后,采用RecurDyn建立移栽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完成移栽机构模态仿真,获得了机构的前8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对夹苗片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夹苗片的应力变化。最后,测试并编制夹苗片的工作载荷谱,进行夹苗片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移栽机构前8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第1阶固有频率最小值为112.3 Hz,振型为夹苗片的弯曲变形;夹苗片的弯曲部分应力最大,为355.6 MPa;夹苗片的疲劳寿命为19.4 h,远低于实际使用要求;更换夹苗片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夹苗片疲劳寿命大于200.0 h,满足移栽机构长期工作的需求。该研究可为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移栽机构动态特性研究的进程,同时也为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构 不完全非圆齿轮 时变啮合刚度 模态分析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晓果 胡秀明 李亚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水稻插秧机的结构是否合理,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合理,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数学建模 作业优化 非圆齿轮行星系 分插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行星轮系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俞高红 俞腾飞 +3 位作者 叶秉良 贾德宝 王林伟 胡海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5-61,共7页
分析现有行星轮系机构,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偏心圆-不完全非圆齿轮间歇传动行星轮系机构,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实现行星轮相对行星架作非匀速间歇转动。介绍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学特性,建立行星轮系机构模型。开发该行星轮系机构的计算... 分析现有行星轮系机构,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偏心圆-不完全非圆齿轮间歇传动行星轮系机构,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实现行星轮相对行星架作非匀速间歇转动。介绍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学特性,建立行星轮系机构模型。开发该行星轮系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得出一组满足非匀速间歇传动的结构参数。基于该参数对该行星轮系机构进行设计及试验,并将该行星轮系机构成功应用于穴盘苗取苗机构的创新设计,并进行取苗试验,从而验证了该行星轮系机构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圆齿轮 不完全非圆齿轮 非匀速间歇传动 行星轮系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系蔬菜钵苗取苗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76
14
作者 俞高红 陈志威 +2 位作者 赵匀 孙良 叶秉良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2-39,共8页
在分析现有蔬菜钵苗取苗机构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于自动蔬菜移栽机的新型取苗机构——基于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的行星系蔬菜钵苗取苗机构。分析蔬菜钵苗取苗机构所要求的工作轨迹与设计要求,介绍该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分析现有蔬菜钵苗取苗机构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于自动蔬菜移栽机的新型取苗机构——基于椭圆—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的行星系蔬菜钵苗取苗机构。分析蔬菜钵苗取苗机构所要求的工作轨迹与设计要求,介绍该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学特性,建立该取苗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出该取苗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一组满足蔬菜钵苗取苗机构工作要求的结构参数。根据优化出的结构参数对该取苗机构进行三维建模、虚拟仿真、样机试验,试验发现:仿真结果、样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同时,进行该蔬菜取苗机构的取苗试验,该取苗机构能很好地完成取苗、持苗、放苗动作,进一步验证该取苗机构理论建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 取苗机构 椭圆齿轮 不完全非圆齿轮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取苗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65
15
作者 叶秉良 俞高红 +1 位作者 陈志威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 针对目前蔬菜移栽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日本自动移栽机的复杂结构、高制造成本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的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自动取苗机构。在分析该旋转式自动取苗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开发了基于Visual Basic6.0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对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法,得出了结构参数对取苗臂尖点运动轨迹和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进而优化得到满足蔬菜钵苗自动取苗要求的机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模型 优化 蔬菜移栽机 取苗机构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俞高红 张玮炜 +1 位作者 孙良 赵匀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 针对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应用于水稻插秧机后插式分插机构的设计中,研制出偏心齿轮-非圆齿轮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学特性,建立运动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优化方式对该分插机构进行参数优化,完成了该分插机构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并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插机构可以形成"海豚形"插秧静轨迹,满足步行式水稻插秧机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优化 设计 旋转式分插机构 行星轮系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运动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和丽 许纪倩 +2 位作者 周娜 赵亮 颜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77,共4页
为提高插秧机作业效率和质量,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机构运动数学模型,对该机构进行了位移和速度分析,求出了机构参数对分插机构秧爪的绝对运动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为采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 为提高插秧机作业效率和质量,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机构运动数学模型,对该机构进行了位移和速度分析,求出了机构参数对分插机构秧爪的绝对运动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为采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分插机构的高速插秧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分插机构 非圆齿轮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参数分析与反求 被引量:44
18
作者 陈建能 黄前泽 +3 位作者 王英 孙良 赵雄 武传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6,共9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基于MATLABGUI开发平台,编写了该栽植机构的参数反求设计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若干型值点对该机构栽植嘴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性能的影响。在型值点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以栽植机构栽植嘴理想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要求为目标,通过软件的人机对话功能调整型值点,优选机构参数,提高立苗率和降低伤苗率。与七杆式栽植机构、多杆式栽植机构和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相比,本栽植机构具有较优的作业性能和运动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运动学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参数反求 钵苗移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运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55
19
作者 俞高红 钱孟波 +1 位作者 赵匀 武传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84,共4页
简述了一种旋转式行星系分插机构,用于高速水稻插秧机前插式作业。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该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 简述了一种旋转式行星系分插机构,用于高速水稻插秧机前插式作业。分析了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了该分插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优化出满足高速插秧机插秧要求的结构参数为e=3 mm,R=19 mm,α0=-40°,φ0=36°,S=155 mm,H=18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插秧机 旋转式分插机构 偏心齿轮-非圆齿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样条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7
20
作者 左彦军 曹鹏 +4 位作者 赵匀 于晓旭 吕程 张智超 张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17,共8页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 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稻钵苗移栽机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该文作者发明了基于三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钵苗移栽机构。选取非圆齿轮节曲线上的13个型值点来控制和表达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形状,通过该移栽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在确定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的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转化为优化数学模型。利用MATLAB GU平台,开发出该移栽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优化软件,通过人机对话调整型值点,优化夹秧片姿态和尖点轨迹,从而获得了一组满足水稻钵苗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Admas进行虚拟样机仿真,验证了该移栽机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构 移栽 水稻钵苗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