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pile spacing on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d raft in soft clay: centrifuge modeling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Jun Yang Min Chen Haib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719-733,共15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 uence of pile spacing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d raft in soft clay, a series of shaking table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geotechnical centrifug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ccelerat...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 uence of pile spacing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d raft in soft clay, a series of shaking table test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a geotechnical centrifug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cceleration, displacement and internal forces was examined.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responses of models are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e surrounding soil surface in the period ranges of 2–10 seconds. Foundation instant settlements for 4×4 and 3×3 piled raft (with pile spacing equal to 4 and 6 times pile diameter) are somewhat close to each other at the end of the earthquake, but reconsolidation settlements are greater for 3×3 piled raft. The seismic acceleration of superstructure,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maximum bending moment of pile are relatively lower for 3×3 piled raft. Successive earthquakes lead to the softening behavior of soft clay, which causes a reduction of the pile bearing capacity and thus loads are transferred from the pile group to the raft. For the case of a 3×3 piled raft, there is relatively smaller change of the load sharing ratio of the pile group and raft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bending moments at the pile head is more un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d RAFT PILE SPACING soft clay dynamic CENTRIFUGE model test seismic response SUBSIDENCE load sharing bending mo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式桁架臂式工程起重机起升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光复 张立山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为了精确地描述起重机在起升过程中产生的动载荷及起升加速度对动载荷的影响.方法采用动力学有限元法,针对起升机构的特点,提出并构建了非线性的起升机构运动单元,对臂架结构则采用标准节单元,对大型自行式桁架臂式工程起重机起升... 目的为了精确地描述起重机在起升过程中产生的动载荷及起升加速度对动载荷的影响.方法采用动力学有限元法,针对起升机构的特点,提出并构建了非线性的起升机构运动单元,对臂架结构则采用标准节单元,对大型自行式桁架臂式工程起重机起升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在吊重离开地面时刻,绳内拉力及主臂内弯矩变为动应力,最大峰值一般发生在吊重起升后1~3s内.结论吊重起升加速度对起重机动载荷的影响较大,特别对主臂内的动弯矩的激励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起重机 自行式 动力学分析 臂式 桁架 计算机仿真 动载荷 有限元法 起升机构 机构运动 臂架结构 加速度 非线性 标准节 吊重 动应力 单元 弯矩 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海洋载荷作用下深水海洋立管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雪峰 王璐 方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108,131,共6页
立管长期在水面以下工作,除了时刻承受着风、浪、流等载荷作用,立管顶部还受上部平台运动的影响。基于Stokes波浪理论,运用Abaqus中的AQUA模块,建立TTR立管的有限元模型。考虑立管在顶张力、波浪载荷以及海上平台运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立管长期在水面以下工作,除了时刻承受着风、浪、流等载荷作用,立管顶部还受上部平台运动的影响。基于Stokes波浪理论,运用Abaqus中的AQUA模块,建立TTR立管的有限元模型。考虑立管在顶张力、波浪载荷以及海上平台运动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立管进行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得到3种工况下立管的变形情况和各个参数对管内弯矩的影响,为工程实际中海洋立管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R立管 波浪理论 波浪载荷 动力响应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荷载作用下露天矿采空区顶板安全厚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邓鹏宏 王海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空区的存在对露天矿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而顶板是决定空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弓长岭露天矿已探明采空区进行了顶板安全厚度分析。建立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采空区顶板的力学模型,推导了顶板的振动方程,获得了其安全厚度计算式... 采空区的存在对露天矿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而顶板是决定空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弓长岭露天矿已探明采空区进行了顶板安全厚度分析。建立了车辆荷载作用下的采空区顶板的力学模型,推导了顶板的振动方程,获得了其安全厚度计算式。结合弓长岭露天矿采空区实际情况,分析了车速、车质量、顶板厚度和跨度对顶板岩梁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计算了不同顶板抗拉强度、跨度组合和不同车质量时的顶板最小安全厚度值,并据此分析了安全厚度的变化规律,对该矿区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顶板岩梁中的动弯矩与车速、车质量以及顶板跨度近似呈线性关系,且随顶板厚度增加而减小,顶板厚度越小,动弯矩减小幅度越大;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其抗拉强度增大而减小,随其跨度、车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铁矿 空区顶板 车辆荷载 动弯矩 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方型系数船舶的船体波浪载荷综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雪荣 汪战军 彭亚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1,共5页
从船级社规范对于不符合主尺度比要求的船舶船体梁波浪载荷的规定出发,采用理论预报和船模试验2种综合方式,进行了小于0.6方型系数、高航速、高海况目标船的波浪载荷研究。从规范对波浪载荷的线性理论预报值进行的非线性修正,修正后中... 从船级社规范对于不符合主尺度比要求的船舶船体梁波浪载荷的规定出发,采用理论预报和船模试验2种综合方式,进行了小于0.6方型系数、高航速、高海况目标船的波浪载荷研究。从规范对波浪载荷的线性理论预报值进行的非线性修正,修正后中拱和中垂波浪弯矩绝对值之和与线性理论预报极值全幅值相等出发,阐述所研究船特殊主尺度比下的模型试验结果、三维非线性水弹性理论预报结果显示出的波浪载荷非线性行为;同时综合模型试验与理论预报的共同规律,研究不同波高、航速、浪向等非常规船型船体波浪载荷的强非线性行为,从而认为规范基于的线性理论预报值进行非线性修正的统一规定太过笼统,进而建议规范对波浪载荷的非线性修正予以进一步的明确区分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载荷 船模试验 水弹性 非线性 砰击弯矩 波浪动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荷载对微型桩深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春景 卜一鸣 +1 位作者 王金星 梁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动荷载对临近桥梁微型桩深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贡献项目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Ubisa-Shorapani(F3)标段工程为主要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列车荷载对基坑土体、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 为研究动荷载对临近桥梁微型桩深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贡献项目格鲁吉亚E60高速公路Ubisa-Shorapani(F3)标段工程为主要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列车荷载对基坑土体、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列车荷载,考虑列车荷载作用下近侧桩体最大位移和土体最大沉降分别增大14.5%、20%,基坑整体安全系数减小0.1,在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列车荷载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列车荷载施加方式下,首道支撑所受影响显著,各道支撑轴力变化幅度随开挖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列车荷载距离基坑边界5 m时近列车侧土体最大沉降比20 m条件下增大3.61 mm,且当距离为20 m时土体沉降几乎不受列车荷载影响,基坑稳定性较好。动荷载时速为120 km/h、距离为5 m情况下桩体内力受荷载影响较大,弯矩及最大弯矩位置深度随荷载距离减小逐渐增大,最大弯矩相比无列车荷载时增大210 k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微型桩 数值模拟 动荷载 水平位移 土体沉降 支撑轴力 桩体弯矩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动载荷试验的某大桥性能分析
7
作者 林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31期61-62,共2页
文章以贵州某大桥为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单元法并结合静、动载荷试验方法,评定该大桥的使用性能。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桥梁最不利受力面和主桥1阶模态自振频率和主桥前3阶模态振型。选取该桥拱顶最大正弯矩截面,主拱圈1/4最大正弯矩截面... 文章以贵州某大桥为分析对象,通过有限单元法并结合静、动载荷试验方法,评定该大桥的使用性能。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桥梁最不利受力面和主桥1阶模态自振频率和主桥前3阶模态振型。选取该桥拱顶最大正弯矩截面,主拱圈1/4最大正弯矩截面,主拱圈拱脚最大负弯矩截面作为试验加载截面;动载试验选取桥梁拱顶截面和L/4截面进行脉动试验,以测试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静、动载荷试验 弯矩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荷载下中小跨径连续梁桥负弯矩冲击系数计算模式
8
作者 周勇军 薛宇欣 +4 位作者 杨小刚 范凯翔 焦晨凯 赵煜 王业路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73,共11页
为明确中小跨径连续梁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负弯矩冲击系数,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中小跨径连续梁桥负弯矩冲击系数研究。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推导了两等跨连续梁在多个移动集中力作用下负弯矩冲击系数的解析表达... 为明确中小跨径连续梁桥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负弯矩冲击系数,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中小跨径连续梁桥负弯矩冲击系数研究。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推导了两等跨连续梁在多个移动集中力作用下负弯矩冲击系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不同标准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选用空间三轴车辆模型,基于负弯矩截面荷载效应相等原理,将设计车道荷载等效为准设计状态的重车荷载谱;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车辆-桥梁耦合数值仿真振动分析模型,开展了桥梁频率、桥面不平整度和车辆行驶速度对负弯矩冲击系数影响的显著性分析;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统计,以桥梁结构频率为自变量,以桥面不平整度为分项标准,提出了负弯矩冲击系数计算模式及其建议取值,并与国内外规范值展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径相同但跨数不同的中小跨径连续梁桥的负弯矩冲击系数最大相差38%;随着桥面不平整度等级的降低,负弯矩冲击系数逐渐增大,B级和C级桥面不平整度的负弯矩冲击系数平均值分别为A级对应平均值的2.07倍和4.15倍;车辆行驶速度对负弯矩冲击系数有较大影响,但并未表现出显著规律;在B级和C级桥面不平整度时,各国规范均不同程度地低估了负弯矩冲击系数,建议中小跨径连续梁桥负弯矩冲击系数设计值取为0.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中小跨径连续梁桥 车-桥耦合振动 负弯矩冲击系数 准设计状态 计算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兵 周腊吾 +2 位作者 陈浩 邓宁峰 田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5,共8页
由于风速的随机性、风电机组参数的时变性以及复杂的变桨系统引起的时滞性,随着风力机桨叶长度的不断增加,叶片受力拍打振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造成输出功率不稳定.为改善风机变桨系统在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本文依据风力机空气动... 由于风速的随机性、风电机组参数的时变性以及复杂的变桨系统引起的时滞性,随着风力机桨叶长度的不断增加,叶片受力拍打振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造成输出功率不稳定.为改善风机变桨系统在运行区域内的动态性能,本文依据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原理、风剪切特性和塔影效应,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自适应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变桨系统未知的非线性函数,通过Lyapunov方法导出神经网络自适应率,在线调整神经网络权值来改善独立变桨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设计风电机组的独立变桨控制模型进行相关实验,证明基于RBF神经网络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可以有效稳定输出功率,降低桨叶、轮毂、机舱、塔架等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载荷 叶素 自适应率 动态性能 叶根弯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