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elastic-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study of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被引量:1
1
作者 Yulong Jin Zengguang Li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is a kind of huge dimension steel structure,which is the major equipment used for handling container at modern ports.With the aim to validat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rane under seis...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is a kind of huge dimension steel structure,which is the major equipment used for handling container at modern ports.With the aim to validat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rane under seismic loads,besides conventional analysis,elastic-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under rare seismic intensity is carried out.An ideal finite element(FEM) elastic-plastic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is presented by using ANSYS codes.Furthermore,according to elastic-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theory,deformation,stress and damage pattern of the structure under rare seismic intensity a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the established reliability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liability theory,together with 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Monte-Carlo simulation is applied to prac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is generally unstable under rare seismic intensity,and the structure needs to be reinfor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yside container crane elastic-p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seismic reliability elastic-plastic beam element earthquake 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velope Functions of Time Histories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and Scenario Earthquakes
2
作者 Shen Jianwen Yu Zhan Shi Shuzh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8年第3期297-303,共7页
It has been a period of time since the concept of scenario earthquake was proposed, but this concept has rarely been used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in China since then.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ies of ma... It has been a period of time since the concept of scenario earthquake was proposed, but this concept has rarely been used i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in China since then.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ies of magnitudes-distances pairs, there is large arbitrariness while determining the envelope function of time histories in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envelope functions of the time histories by introducing the most-likely combinations of magnitude and distance of the scenario earthquakes based on a probabilistic method, revise the software of the ellipse model for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and give a computation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nario earthquake Envelope functions of time history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ic and Inelastic Response of Structural Systems in Seismic Pounding
3
作者 N. U. Mate S. V. Bakre +1 位作者 O. R. Jaiswal K. K. Sayyad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50-73,共24页
The present paper address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adjacent single-degree-of freedom structures for elastic and inelastic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pounding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For the gap between three a... The present paper address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adjacent single-degree-of freedom structures for elastic and inelastic system with and without pounding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For the gap between three adjacent structures, the simulation is done by using linear spring element without damping. The entir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done in time domain by considering the inputs of four real ground mo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response of elastic system is much different to that of response of inelastic system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pounding, especially in lighter or more flexible structures. Elastic structures show much severe pounding response than inelastic structures. Modeling of colliding structures behaving inelastically is really need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curate structural pounding involved response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ounding Gap Element MDof elastic and Inelastic Stick System time history analysis Spectral Acceleration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设计法的L型不规则结构隔震设计
4
作者 滕振超 张家浩 +2 位作者 霍静轶 黄漪澜 计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17,共9页
为减少L型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探讨隔震设计中隔震层三种抗震缝设置方案对扭转效应的控制效果,提出针对L型不规则结构的整体设计流程。基于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某L型建筑建立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隔... 为减少L型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效应,探讨隔震设计中隔震层三种抗震缝设置方案对扭转效应的控制效果,提出针对L型不规则结构的整体设计流程。基于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某L型建筑建立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隔震装置的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比,并进行修正反应谱计算;在SAUSG中对最优方案补充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罕遇地震下支座极限位移与楼层位移角。结果表明,整体设计法以底部剪力比确定隔震目标,采用多计算模型包络,能更直观、方便地进行隔震设计。采取设置竖向抗震缝的方案将扭转位移比从1.60降低至1.16,位移角从1/212降低至1/505,有效控制了扭转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设计 扭转效应控制 整体设计法 SAUSG弹塑性时程分析 L型不规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超大型主井井塔结构设计
5
作者 黄斯拜 耿璐 +1 位作者 辛占德 崔小雄 《中国矿山工程》 2025年第1期44-49,62,共7页
以某特大型铁矿主井井塔为例,对井塔结构设计过程进行探讨。阐述了超大型井塔平面和竖向布置过程,介绍了井塔的荷载取值与工况组合,给出了该井塔抗震不利情况的优化措施,利用YJK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了验证,并以... 以某特大型铁矿主井井塔为例,对井塔结构设计过程进行探讨。阐述了超大型井塔平面和竖向布置过程,介绍了井塔的荷载取值与工况组合,给出了该井塔抗震不利情况的优化措施,利用YJK进行了小震弹性分析,采用MIDAS Building进行了验证,并以弹性时程分析作为补充计算。为后续超大型井塔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井塔 结构设计 小震弹性分析 小震弹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善某文化中心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6
作者 蒋涛 王凯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77-81,91,共6页
嘉善某文化中心高层建筑采用清水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剪力墙超长、平立面不规则等不规则因素,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采用YJK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等效弹性分析,采用ETABS进行了模型对比分析,采用SAUSAGE进行了罕... 嘉善某文化中心高层建筑采用清水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剪力墙超长、平立面不规则等不规则因素,属于超限高层建筑。采用YJK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的等效弹性分析,采用ETABS进行了模型对比分析,采用SAUSAGE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向指标均满足预期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关键构件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强措施,以确保大震下的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清水混凝土 弹塑性时程分析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隔震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张龙飞 刘翔宇 +2 位作者 董一桥 刘帮 刘志强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某特殊设防类建筑设计项目,介绍一种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的特殊设防类建筑一体化隔震设计方法。采用YJK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选取7条符合规范要求的地震动时程,借助ETABS分析平台对结构分别进行设防、罕遇与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特殊设防类隔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极限应力控制指标。分析发现:隔震技术有效降低了结构的水平向地震响应;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以及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应力与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隔震橡胶支座水平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隔震橡胶支座的拉、压力限值分别以1 MPa、20 MPa控制,结果偏于安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隔震结构达到了“设防地震不坏、罕遇地震可修、极罕遇地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设防类建筑 一体化隔震设计 极罕遇地震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地震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评价
8
作者 高东红 屈永倩 +1 位作者 郑林娜 朱瑞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提出在坝顶采用设置增模区、加筋及“U”型防浪墙的加固措施,并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动力时程法对大坝上、下游坝坡及坝顶防浪墙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加固措施后,大坝坝坡及防浪墙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改善,大坝抗震安全性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及分析方法对强震区修建高土石坝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强震区 拟静力法 动力时程法 坝坡 防浪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仿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9
作者 卓郅颖 余兴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内的某仿古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拥有大型坡屋面的仿古高层建筑项目的特点以及在设计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该建筑因建筑造型要求导致结构具有大开洞、跃层柱、体型收进、刚度不连续等抗震不利的特点,该项目... 以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内的某仿古高层建筑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拥有大型坡屋面的仿古高层建筑项目的特点以及在设计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该建筑因建筑造型要求导致结构具有大开洞、跃层柱、体型收进、刚度不连续等抗震不利的特点,该项目采用了YJK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分析,采用合并标准层的设计方法来避免软件出现不合理的薄弱层判定;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来补充计算结构顶层因抽柱形成空旷房间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结构设计合理,经济安全。文中列举了计算结果,分析阐述了针对设计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何在设计中调整各设计参数以避免结构被判定为超限建筑,从而实现缩短设计周期并满足现行结构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同类型项目提出了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弹性时程分析 跃层柱 体型收进 仿古屋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矮塔斜拉桥成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
10
作者 韩伟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现代桥梁往高墩大跨径方向发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矮塔斜拉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以某待建高墩大跨矮塔斜拉桥为例,应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供其他同类型项目参考。
关键词 高墩大跨 矮塔斜拉桥 动力特性 抗震能力 反应谱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own Gas Pipelines 被引量:2
11
作者 Aly El-Kafrawy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1期24-36,共13页
Pipelines have been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reliable, economic and efficient mea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gas and other commercial fluids such as oil and water. The designation of pipeline system as “lifelines” ... Pipelines have been acknowledged as the most reliable, economic and efficient mean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gas and other commercial fluids such as oil and water. The designation of pipeline system as “lifelines” signifies that their operation is essential in maintaining the public safety and well being. A pipelin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a linear system which traverses a large geographical area, and soil conditions thus, is susceptible to a wide variety of hazard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buried town gas pipelines. A computer model with a finite number of nodes is created to sim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real gas pipeline. The dynamic susceptibility method is applied for twenty mode shapes of this model, which utilizes the stress per velocity method and is an incisive analytical tool for screening the vibration modes of the system. It can be readily identified, which modes, if excited, could potentially cause large dynamic stres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lso two of the piping dynamic analyses, namely the effect of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an earthquake and the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a truck crosses the pipe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ING Vibrations MODAL analysis Dynamic SUSCEPTIBILITY time history Response SPECTRUM earthquak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时变性的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刚 郑钰 +3 位作者 邹友泉 吴必涛 王艺钦 黄云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7,共12页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 构件材料性能会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退化,并导致桥梁结构抗震性能存在时变性。为探讨不同服役期下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变化规律,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为例,通过分析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时变性,量化不同服役期构件力学分析模型参数,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等构件力学性能退化,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揭示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横桥向地震响应时变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发生退化,使中小跨径桥梁各构件抗震能力下降;相同水平地震作用下,中小跨径桥梁主梁及挡块位移响应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桥墩损伤程度加剧,构件震害程度与不考虑构件力学性能时变性时相差较大,其中板式橡胶支座刚度及摩擦系数时变性是关键。因此,在服役中小跨径桥梁抗震分析中,有必要同时考虑桥墩、挡块及支座力学性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径桥梁 时变性 抗震分析 性能退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建筑韧性目标的减隔震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滕振超 张家浩 +2 位作者 霍静轶 黄漪澜 计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为培养土木工程类学生防灾减灾设计能力,本文以《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核心内容,提出建筑物在遭受设防地震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并根据使用功能及损坏后果提出Ⅰ、Ⅱ类建筑性能目标。以预期抗... 为培养土木工程类学生防灾减灾设计能力,本文以《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为核心内容,提出建筑物在遭受设防地震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并根据使用功能及损坏后果提出Ⅰ、Ⅱ类建筑性能目标。以预期抗震韧性目标为导向,提出一种面向两区八类建筑的“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策略,以实现《导则》对Ⅰ、Ⅱ类建筑进行减隔震设计时正常使用要求,提高震后建筑维持和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选取某医技楼和学校作为Ⅰ类和Ⅱ类建筑的典型算例,以震后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指标提出预期韧性目标,并对其按照韧性设防策略进行隔震与减震设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采用SAUSG-RES提取工程需求参数进行韧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两区八类建筑采用韧性设防策略后,结构在遭受设防地震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经过简单修复后可恢复使用功能,达到韧性一星等级;在遭受罕遇地震后经过适度修复可恢复使用功能,达到高韧性等级。韧性设防策略不仅完善了传统抗震设防的不足,而且衔接《导则》要求与工程设计习惯,为抗震设计课程高阶性改革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设防策略 隔震技术 减震技术 韧性等级评价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rvoir water effects on earthquak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orul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14
作者 Alemdar BAYRAKTAR Murat Emre KARTAL Hasan Basri BASAGA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9年第1期43-57,共15页
This study presents earthquak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Torul Concrete-Faced Rockfill (CFR) Dam with two-dimensional dam-soil and dam-soil-reservoir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used with fl... This study presents earthquak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Torul Concrete-Faced Rockfill (CFR) Dam with two-dimensional dam-soil and dam-soil-reservoir finite element models. The Lagrangian approach was used with fluid elements to model impounded water. The interface element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lippage between the concrete face slab and the rockfill.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the 1992 Erzincan earthquake, with a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0.515g, was considered in time-history analysis. The Drucker-Prager model was preferred in nonlinear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slab, rockfill and foundation soil.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es and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in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were compared by the height of the concrete slab according to 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reservoir water. The changes of critical displacements and principal stresses with time are also shown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the effect of the reservoir water on the earthquake performance of the Torul CFR Dam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possible damage situation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of reservoir water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and principal stresses of the dam and reduces the earthquake performance of the dam. Although the 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arthquake causes a momentous damage to the concrete slab of the Torul CFR Dam, the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shows that no evident damage occurs in either reservoir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 dam-soil-reservoir interaction Drucker-Prager model interface element Lagrangian approach 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县6.0级地震城市建筑群震害模拟与震害机理分析
15
作者 潘毅 张兰林 +1 位作者 林旭川 张彪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6,共10页
结合建筑群震害调查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等手段,对城市建筑群的震害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泸县6.0级地震中泸县县城的建筑群震害仿真模型,并采用现场震害调查数据,从典型小区、城市整体两个层面,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震害仿真... 结合建筑群震害调查与精细化数值仿真等手段,对城市建筑群的震害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泸县6.0级地震中泸县县城的建筑群震害仿真模型,并采用现场震害调查数据,从典型小区、城市整体两个层面,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震害仿真模型,选取4条具有不同持时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比较不同地震动对泸县建筑群的破坏力特征,研究不同地震动破坏力随时间和峰值加速度(PGA)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对不同层数、不同类型建筑具有选择性破坏作用,进而影响城市建筑群损伤程度与分布;不同地震动在不同时刻破坏力差异很大,进而导致建筑群损伤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前期破坏力较低的地震动仍可能对在后期对建筑群产生严重破坏;对地震动的PGA进行归一化,当PGA较小时,不同地震动造成的建筑群损伤程度接近,随着PGA的放大,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群损伤差异不断增大,其损伤指数差异可达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震害模拟 泸县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震害机理分析 震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工人文化宫超限结构设计
16
作者 张卫 魏剑 +5 位作者 冯孝宾 罗俊 韩少楠 马维政 凌柯 吴岸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1-97,共7页
湖北工人文化宫的主要功能为职工培训和展览等,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不连续、局部跃层柱等不规则项,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对主要构件进行复核,采用YJK和MIDAS Building软件... 湖北工人文化宫的主要功能为职工培训和展览等,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不连续、局部跃层柱等不规则项,属于复杂超限高层建筑。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对主要构件进行复核,采用YJK和MIDAS Building软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弹性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抗震加强措施。在容易产生共振的大跨度预应力楼盖区域,以高阻尼橡胶减振垫作为减振材料,对楼盖在人行激励下和有节奏运动激励下的楼板舒适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楼板舒适度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工人文化宫 超限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化设计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抗震加强措施 舒适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作用下崩塌堆积体边坡动力模糊可靠性分析
17
作者 仝霄金 唐建政 +2 位作者 付艳青 陈训龙 舒苏荀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48,共6页
考虑崩塌堆积体边坡岩土体参数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地震力双向性,建立一种边坡地震动力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针对竖向地震力对崩塌堆积体边坡稳定可靠性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选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出双向地震工况下崩塌堆... 考虑崩塌堆积体边坡岩土体参数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地震力双向性,建立一种边坡地震动力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针对竖向地震力对崩塌堆积体边坡稳定可靠性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选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出双向地震工况下崩塌堆积体边坡的响应特征,并运用模糊理论对强度参数进行模糊性处理;然后,根据Mohr-Coulumb强度准则构建边坡安全系数与可靠度的时程计算模型;最后,采用边坡地震可靠性评价新方法,通过MATLAB编写相应程序,实现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快速输出。案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对工程而言也更加安全;竖向地震作用均对崩塌堆积体边坡整体可靠性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算例工况下,竖向地震对崩塌堆积体边坡的可靠性影响很小,仅使得可靠度降低3.55%,因此,可仅考虑水平地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堆积体边坡 可靠性 双向地震 动力时程分析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足球场整体模型分析与计算
18
作者 沈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上海浦东足球场整体结构由一层地下室结构、地上钢结构看台和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三部分组成,地上看台结构采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屋盖采用轮辐式张拉体系。屋盖和下部结构单独分析,不能体现上下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更可靠合理进... 上海浦东足球场整体结构由一层地下室结构、地上钢结构看台和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三部分组成,地上看台结构采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屋盖采用轮辐式张拉体系。屋盖和下部结构单独分析,不能体现上下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更可靠合理进行整体结构设计,采用了整体模型分析作为单体模型分析的重要且必要的补充。整体模型分析工作主要包括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下的弹性分析,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超长混凝土结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单体分析存在局限性,整体模型的足球场结构受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浦东足球场 整体模型分析 弹塑性时程分析 超长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框-筒结构组合减隔震抗震性能研究
19
作者 郭远翔 刘璐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9,52,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减震、隔震技术逐渐在高层结构中应用,并且提出了减震、隔震装置联合使用的新型组合减隔震技术。本文为研究高层组合减隔震结构中阻尼器布置位置对隔震效果的影响,针对高烈度区某框架-核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减震、隔震技术逐渐在高层结构中应用,并且提出了减震、隔震装置联合使用的新型组合减隔震技术。本文为研究高层组合减隔震结构中阻尼器布置位置对隔震效果的影响,针对高烈度区某框架-核心筒结构采取传统抗震、隔震、隔震-隔震层减震和隔震-非隔震层减震4种抗震方案,并选取7条地震波,通过Perform-3D软件对其分别进行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宏观指标发现:相比隔震结构,组合减隔震结构能有效降低地震响应;黏滞阻尼器设置在非隔震层的组合减隔震结构抗震效果最佳,提高了结构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减隔震 框架-核心筒结构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梁桥减隔震措施对比研究
20
作者 焦驰宇 曹跃 +1 位作者 阮良奉 乔宏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5期56-65,共10页
为适应交通路网发展需求,小半径曲线桥被广泛应用,其中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占据较高的比重。为确保地震区有轨电车的抗震安全,常采用减隔震装置以减小地震响应。然而,不同装置类型和布置方式对减隔震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深入... 为适应交通路网发展需求,小半径曲线桥被广泛应用,其中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占据较高的比重。为确保地震区有轨电车的抗震安全,常采用减隔震装置以减小地震响应。然而,不同装置类型和布置方式对减隔震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优化策略。本文以某典型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多个单一减震装置有机组合,依据边墩控制位移、中墩降低内力的组合减震理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减隔震装置,并选择适宜参数的摩擦摆支座(FPS)、铅芯橡胶支座(LRB)和液体黏滞阻尼器(FVD)三种减隔震装置,通过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探究了各装置关键参数对于曲线桥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对采用不同减隔震装置的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组合减隔震方案能够明显弥补单一减隔震装置的不足,达到更好的减隔震效果,值得在同类桥梁中推广应用;FPS与LRB对墩底内力控制效果较好,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结构的墩梁相对位移;FVD对墩梁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更好,但对墩底内力的控制效果比其他两种减隔震装置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小半径曲线梁桥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减隔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