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1、IL-6、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华威 戴基浩 +1 位作者 董和平 张皖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除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疾病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经甲氨蝶呤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托法替布,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络除痹法联合托法替布,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IL-1、IL-6以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RF、CRP、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降低炎症指标方面的优势。治疗前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的优势。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络除痹法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疾病活动指标,抑制IL-1、IL-6、TNF-α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除痹法 类风湿关节炎 IL-1 IL-6 TNF-Α 疾病活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0
3
作者 聂爱迪 吕正茂 谷亚玲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观察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配合"八段锦"治...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并结合临床观察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配合"八段锦"治疗有效率为94.44%。结论:药物配合气功"八段锦"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 抗风湿汤 八段锦 清热利湿 宣痹通络 健脾燥湿 豁痰搜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祛湿解毒通络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治法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明倩 何莉娇 +1 位作者 林笑颖 李海昌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3期472-474,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关节破坏和功能丧失。中医学认为,脾虚是RA发病的内在条件,湿浊是其进展的潜在诱因,毒邪是其病理基础,络阻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以运脾祛湿、解毒通络法为治疗RA的基本法则,健脾除邪以固本,解毒以... 类风湿关节炎(RA)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关节破坏和功能丧失。中医学认为,脾虚是RA发病的内在条件,湿浊是其进展的潜在诱因,毒邪是其病理基础,络阻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中医以运脾祛湿、解毒通络法为治疗RA的基本法则,健脾除邪以固本,解毒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通络可促进关节周围血液循环,预防及减轻关节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健脾 祛湿 解毒 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湿热疫毒”诊治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及体会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勇 谢颖桢 +2 位作者 王芳 金佳欣 韩璐瑶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总结自拟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效果,分析从“湿热疫毒”诊治及防治病情进展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至18日在北京市回民医院连续住院的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抗... 目的总结自拟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效果,分析从“湿热疫毒”诊治及防治病情进展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2月3日至18日在北京市回民医院连续住院的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程服用自拟协定方治疗。疗程6~14 d。通过体温、症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改变评价疗效。结果研究显示该病传染性强、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及肌肉酸痛、纳差、腹泻、舌红、黄腻苔为主要临床表现,属湿热疫毒、侵袭肺胃。24例患者中,15例发热患者平均热程(从开始发热到体温正常的时间)(6.23±3.67)d。呼吸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23例患者治疗前后复测血常规,入院时降低的WBC、NE及LY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50岁以上患者入院时NLR>3.13的5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明显吸收,3例经过治疗后,NLR降至2.90以下。22例入院胸部CT检查符合肺炎改变者,治疗后21例复测胸部CT。结果显示,6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明显吸收,11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部分吸收,3例患者CT无明显变化,CT好转率80.95%。2例CT有加重者均为60岁以上,NLR>3.13,出现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下降,1例转院,1例及时应用祛湿排痈化瘀药物显著好转,NLR下降至2.90,SpO2上升至95%以上,胸部CT显示大部分病灶范围缩小。由普通转重型1例占4.2%。结论依据“湿热疫毒”拟中药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效果显著。对素有络脉瘀阻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建议重视早期化瘀通络,有湿热蕴毒、闭肺趋势者,建议清利排痰消壅、解毒逐瘀通络防治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湿热疫毒 化瘀通络 排痰解毒 SPO2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胜湿通络法治疗慢性肾病疗效及对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微 张磊 +1 位作者 杜宇 田加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究祛风胜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对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究祛风胜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对肾功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降压、纠正贫血、肠道排毒、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风胜湿通络法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肾功能、钙磷代谢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39/43)高于对照组67.57%(25/37)(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钙(C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7/43)高于对照组10.81%(4/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胜湿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调节钙磷代谢,且未新增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胜湿通络法 骨化三醇 慢性肾病 肾功能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静 刘晓蕾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7期667-669,673,共4页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特征是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和变性。国内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患病人群为儿童。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更安全有效,突出了中医个体化的优势,多...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特征是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和变性。国内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且患病人群为儿童。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更安全有效,突出了中医个体化的优势,多从痰热毒瘀、阴阳气血的角度出发,予清热解毒、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等疗法,临床获效颇佳,相关临床研究亦取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辛凉透表 芳香化湿 活血通络 补肾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郭立霞 黄照国 +2 位作者 闫恒志 凌鑫 魏运菊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7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5例,西医组采用美洛昔康+甲氨喋呤...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5例,西医组采用美洛昔康+甲氨喋呤治疗,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通络方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IL-1、TNF-α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患者关节肿痛而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口渴汗出及尿黄、便干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PCS评分和MCS评分均高于西医组和治疗前(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ESR和RF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关节液TNF-α和IL-1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可有效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关节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关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清热利湿通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法临床应用综述 被引量:8
9
作者 鲁璐 田丙坤 《河南中医》 2017年第3期547-550,共4页
通络法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活血类药物、益气类药物、辛味药物、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近年来,络脉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久病、痛病运用各种通络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治疗大法,通络... 通络法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活血类药物、益气类药物、辛味药物、藤类药物和虫类药物。近年来,络脉理论深受学术界的重视,许多久病、痛病运用各种通络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络病的治疗均以"通络"为治疗大法,通络法总体可分为祛邪通络法如化瘀通络法、祛痰通络法、祛风通络法、祛寒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理气通络法、清热通络法、解毒通络法与扶正通络法如益气通络法、养血通络法、滋阴通络法、温阳通络法两大类12种。尽管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通络法的临床应用,然而对通络法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还缺乏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希望通络法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法 祛邪通络法 扶正通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常用治法述要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常健 陈谭升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19-521,共3页
对脂肪肝进行了治法学探讨 ,总结出以下诸法 :1化痰祛湿法 ,适用于痰浊壅盛型 ;2行气导滞法 ,可用于气滞郁阻型 ;3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活血通络法 ,可用于血瘀阻络型。同时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加用具有护肝、降酶、降... 对脂肪肝进行了治法学探讨 ,总结出以下诸法 :1化痰祛湿法 ,适用于痰浊壅盛型 ;2行气导滞法 ,可用于气滞郁阻型 ;3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活血通络法 ,可用于血瘀阻络型。同时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适当加用具有护肝、降酶、降脂药物。并提出了治疗中应该注意的 6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化痰祛湿法 行气导滞法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法论治放射性肺损伤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延龙 朱振刚 李文治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0期1471-1474,共4页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病机为热毒犯肺,早期以邪实为主,晚期以正虚为主,热毒贯穿疾病始终。由于火热毒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清法可分为清伏透热法、清金降火法、清肺通络法、清补气阴法等。对于放射面积小...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病机为热毒犯肺,早期以邪实为主,晚期以正虚为主,热毒贯穿疾病始终。由于火热毒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清法可分为清伏透热法、清金降火法、清肺通络法、清补气阴法等。对于放射面积小、放射剂量少、临床发现早、症状表现轻微的患者,火毒之势不著,火微宜凉,用药宜轻,以麻杏甘石汤为基础方。短时间大剂量放疗导致疾病骤发或反复放疗致疾病复发、加重者,病势较急,热势偏重,当治以清金降火,以银翘散为基础方。随着RILI病程进展,所形成的肺纤维化与瘀血密切相关,当在清肺基础上,治以活血通络,以当归活血汤加减为基础方。病至后期,当时刻顾护气阴,以益气养阴为主,辅以清热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清伏透热法 清金降火法 清肺通络法 清补气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豁痰通络温肾法对痰湿内阻型代谢综合征C-反应蛋白的影响
12
作者 练建红 刘美 +1 位作者 杨瑞兰 张玉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8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豁痰通络温肾法对痰湿内阻型代谢综合征(MS)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60例痰湿内阻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常规对症治疗(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豁痰通络温肾法方药... 目的观察豁痰通络温肾法对痰湿内阻型代谢综合征(MS)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60例痰湿内阻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常规对症治疗(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豁痰通络温肾法方药。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PG)、腹围、血脂、血压、CRP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腹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内阻型MS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豁痰通络温肾法 代谢综合征 痰湿内阻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癥通络法调节PPARγ相关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张欣 葛建立 +6 位作者 苏坤 张敏妹 张静 何建明 马云龙 孙云朝 楚信强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0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动脉硬化ApoE^(-/-)小鼠实验,探讨消癥通络法调节PPARγ相关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6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中药组(22只)、对照组(22只),12周后观察小鼠状态... 目的:通过动脉硬化ApoE^(-/-)小鼠实验,探讨消癥通络法调节PPARγ相关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6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中药组(22只)、对照组(22只),12周后观察小鼠状态,主动脉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变化、斑块面积,并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血管ox-LDL、PPARγ、CD36、AB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空白组小鼠状态良好,皮色光亮,活跃,饮食饮水正常;模型组大鼠状态较差,皮毛油腻、晦暗,神情萎靡,饮食稍差,饮水正常;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及对照组给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HE染色及油红O病理图片显示:空白组主动脉未见AS斑块;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S斑块面积显著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中药组AS斑块面积明显减小。(3)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ox-LDL、PPARγ、CD36、ABCA1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PPARγ、ABC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ox-LDL、CD3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主动脉PPARγ、ABCA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CD36明显降低(P<0.01),ox-LDL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通络法能够抑制PPARγ介导的CD36信号通路,促进ABCA1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改善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延缓AS进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癥通络法 PPARΓ CD36信号通路 ABCA1信号通路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通络除痹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蒋威 史扬 +3 位作者 宿家铭 宋佳殷 王金娥 柳红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讨通络除痹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多种古籍及现代文献,对络病理论进行概述。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病机进行理论探索,... [目的]探讨通络除痹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查阅多种古籍及现代文献,对络病理论进行概述。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病机进行理论探索,并以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学改变作为佐证。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络病病机,提出相应的治法,并探讨该治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结果]基于络病理论,肾络痹阻为糖尿病肾病的络病病机,通络除痹法为其关键治法。根据虚实不同,通络除痹法分为消通法和补通法两种,消通法主要适用于肾络实痹证,可分为清热利湿、降浊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消癥、搜风剔邪五种;补通法适宜于肾络虚痹证,可分为益气、补血、育阴、填精、温阳五类。[结论]通络除痹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治法,可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值得临床参考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糖尿病肾病 肾络痹阻 通络除痹法 消通 补通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胆囊炎 被引量:5
15
作者 蒲新宇 谢晶日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111-1114,共4页
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认为该病在病因病机上主要由情志、外伤、饮食或久病等因素引起肝络不通或不荣而致,临床上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及肝阴不足为主,在辨证方面则是以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内阻等为主,治... 谢晶日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认为该病在病因病机上主要由情志、外伤、饮食或久病等因素引起肝络不通或不荣而致,临床上以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及肝阴不足为主,在辨证方面则是以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内阻等为主,治疗上擅用疏肝理气兼理脾法、清热化湿法、化瘀通络法,并辨证论治,强调因人而异,并随症加减。着重强调利胆通腑、疏肝健脾、久病祛瘀的重要性,并在清湿热同时注重防止伤阴以及饮食情志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胁痛 胆胀 谢晶日 疏肝理气 清热化湿 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筠主任医师祛瘀通络法结合象思维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俞徽 张茹 +2 位作者 李桂霞 胡晓文 许筠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1期64-66,共3页
许筠主任医师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将中医"肾络"与象思维有机结合,运用中医象思维中"取象比类"法与虫类药物的外形、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及功效紧密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突出,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学在慢性肾脏... 许筠主任医师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将中医"肾络"与象思维有机结合,运用中医象思维中"取象比类"法与虫类药物的外形、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及功效紧密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突出,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学在慢性肾脏病诊治中的独特作用,也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祛瘀通络法 中医象思维 名医经验 许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6
17
作者 鲍鹏杰 南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20例,以解毒通络益肾导邪立法治疗,口服消渴肾衰安汤,外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30例,予海昆肾喜胶囊、黄葵胶囊联合口服治疗。2组...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20例,以解毒通络益肾导邪立法治疗,口服消渴肾衰安汤,外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30例,予海昆肾喜胶囊、黄葵胶囊联合口服治疗。2组患者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6%,优于对照组的62.56%(P <0.05)。结论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功能衰竭,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消除蛋白尿等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益肾导邪 消渴肾衰 一则八法 中药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珊珊 陆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32-434,共3页
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病机、辨证、遣方用药等方面,探讨金实教授诊治RA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金实教授认为RA的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之别,总病机是风湿痹络,故以祛风除湿通络为基本大法,自拟痹痛方为基础方,配合经... 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病机、辨证、遣方用药等方面,探讨金实教授诊治RA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金实教授认为RA的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之别,总病机是风湿痹络,故以祛风除湿通络为基本大法,自拟痹痛方为基础方,配合经方、时方,灵活变通,不拘一格,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实 痹痛方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痹络 祛风除湿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悦欣 田瑞娜 +2 位作者 赵越 朱琳 安晓飞 《河南中医》 2021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热湿瘀毒为标,临床中将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期和糖尿病肾病晚期,针对不同分期的特点,分别采取清热益气养阴、利湿化瘀通络、补肾活血降浊等治疗大法,可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热湿瘀毒为标,临床中将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肾病中期和糖尿病肾病晚期,针对不同分期的特点,分别采取清热益气养阴、利湿化瘀通络、补肾活血降浊等治疗大法,可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发挥中医特色,不断优化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寻找更有效的中药配伍和方剂,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肾脏损伤 脾肾亏虚 热湿瘀毒 清热益气养阴法 利湿化瘀通络法 补肾活血降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相须“益气祛湿通络”思想治疗急性期面瘫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瑞霞 陈晓彦 +1 位作者 彭颖君 李滋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经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李滋平教授积累了丰富的针药相须治疗面瘫的经验,在益气祛湿通络思想指导下,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本着守传统但不拘于传统的理念,打破传统思想中"早期忌补"的理论,总结了一套针药相须治疗急性... 经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李滋平教授积累了丰富的针药相须治疗面瘫的经验,在益气祛湿通络思想指导下,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本着守传统但不拘于传统的理念,打破传统思想中"早期忌补"的理论,总结了一套针药相须治疗急性期面瘫的有效疗法,通过毫针针刺、穴位注射、中药和西药的联合运用,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针药相须流派 益气祛湿通络 李滋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