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behavior of wet outflow deposition fly ash
1
作者 周德泉 赵明华 +2 位作者 刘宏利 周毅 严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58-62,共5页
The geological behaviors of wet outflow deposition fly ash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the feature of in-situ single and even bridge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curves, the change of the penetration parameters and va... The geological behaviors of wet outflow deposition fly ash we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the feature of in-situ single and even bridge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curves, the change of the penetration parameters and vane str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on and down the water level. Drilling, CPT and vane shear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silty clay, fine sand, and fly ash of the ash-dam. The CPT curves of the fly ash do not show a critical depth. The cone resistance (qc) of the fly ash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silty clay or sand;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filling silty clay, similar to that of deposition silty clay or more than that of fine sand; the friction ratio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filling silty clay, or more than that of deposition silty clay or much more than that of fine sand. The specific penetration resistance (ps) is similar to that of filling silty clay, or more than that of deposition silty clay. There is a clear interface effect between the deposition fly ash and the clay. Interface effect of ps-h curve at the groundwater table is clear, and ps of the fly ash reduces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table. The vane strength of the fly ash increases as the depth increases. The deposition fly ash with wet outflow is similar to silt in the geological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AL BEHAVIOR fly ash stratum cone penetration test(CPT) field VANE shear test(FV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粉煤灰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德泉 赵明华 肖宏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29,共5页
粉煤灰作为地层时的工程特性研究较少,直接影响粉煤灰场地的勘察与设计。采用钻探、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湿排沉积粉煤灰层的工程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粉煤灰的静力触探曲线呈锯齿状,没有临界深度;锥尖阻力比粉质粘... 粉煤灰作为地层时的工程特性研究较少,直接影响粉煤灰场地的勘察与设计。采用钻探、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湿排沉积粉煤灰层的工程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粉煤灰的静力触探曲线呈锯齿状,没有临界深度;锥尖阻力比粉质粘土和细砂小;侧壁摩阻力小于填筑粉质粘土、接近沉积粉质粘土、大于细砂;摩阻比小于填筑粉质黏土、大于沉积粉质粘土和细砂;比贯入阻力接近填筑粉质粘土、大于沉积粉质粘土;粉煤灰遇水软化,触探曲线在水位上下有明显的界面效应;十字板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增大,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粉煤灰地层宜用双桥静力触探进行勘察。该粉煤灰的工程特性接近于粉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察 粉煤灰层 静力触探 十字板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地层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玮健 周盛全 柯宅邦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32-37,共6页
为了探究粉煤灰地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采用基于小型振动台的室内模型试验,模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探讨饱和粉煤灰地层的液化判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地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类似流体的液化现象,孔隙水... 为了探究粉煤灰地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液化特性,采用基于小型振动台的室内模型试验,模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探讨饱和粉煤灰地层的液化判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地层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类似流体的液化现象,孔隙水压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而孔压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埋深处土层的孔压比在试验结束后都已经达到1.0或更高值,说明此时粉煤灰地层已经完全液化,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中有效利用粉煤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地层 液化 振动台 孔隙水压力 孔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地层浅埋大断面连拱隧道预加固方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宏 方晓峰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由于粉煤灰地层本身工程性质较差,隧道开挖时不同工序及支护方式的变化也极易影响掌子面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本文结合盐坪坝隧道埋深浅、跨度大、穿越不良地层粉煤灰地层的特点,对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层预加固方式做... 由于粉煤灰地层本身工程性质较差,隧道开挖时不同工序及支护方式的变化也极易影响掌子面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本文结合盐坪坝隧道埋深浅、跨度大、穿越不良地层粉煤灰地层的特点,对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层预加固方式做简要介绍并分析其适用性,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粉煤灰地层大断面连拱隧道的预加固技术,主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对穿越粉煤灰地段实施地表加固,从现场施工情况来看,盐坪坝隧道现已成功贯通,期间没有发生掌子面坍塌、地表沉陷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地层 浅埋暗挖 连拱隧道 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粉煤灰地层钻孔桩成孔技术探讨
5
作者 陆子海 谢小灵 +2 位作者 郭援柱 张厚云 石继荣 《广西城镇建设》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对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铁路南岸引桥戴家湖段粉煤灰地层钻孔桩在成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在工作平台内换填黏土、降低场地水位后,提高了粉煤灰场地的稳定性;通过改用冲击钻机作为成孔机具,改进泥浆指标、钻进方法等施... 通过对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铁路南岸引桥戴家湖段粉煤灰地层钻孔桩在成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在工作平台内换填黏土、降低场地水位后,提高了粉煤灰场地的稳定性;通过改用冲击钻机作为成孔机具,改进泥浆指标、钻进方法等施工工艺与参数,解决了护筒下沉、坍孔、缩径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成孔的效率,降低了成孔的风险和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地层 钻孔桩 成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区粉煤灰冲填带变截面箱梁现浇支架施工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刚 《铁道建筑技术》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结合武汉市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公路引线工程变宽度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的实例,对该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公路引线工程跨越戴家湖区,湖区内为冲填堆积的粉煤灰层。在淤积的粉煤灰地层上成功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是一个超前的突破。
关键词 湖区 粉煤灰地层 箱梁 变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地层大断面连拱隧道开挖进尺研究
7
作者 刘彩霞 王丽娟 +2 位作者 甘仁俊 朱智勇 叶来宾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粉煤灰地层具有结构松散、强度低、孔隙率大、物理不均匀等特点,隧道穿粉煤灰地层工程地质差因此施工难度大。本文依托盐坪坝隧道研究了开挖进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利用Rhinoceros建立盐坪坝隧道大断面连拱隧道的网格模型并导入FLAC3D... 粉煤灰地层具有结构松散、强度低、孔隙率大、物理不均匀等特点,隧道穿粉煤灰地层工程地质差因此施工难度大。本文依托盐坪坝隧道研究了开挖进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利用Rhinoceros建立盐坪坝隧道大断面连拱隧道的网格模型并导入FLAC3D软件中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当进行上台阶环形开挖时围岩变形出现突变,开挖进尺对隧道拱顶、拱肩位移影响较大,开挖进尺从2.0 m增加到3.0 m时拱顶变形增加1.09 mm,拱肩变形增加0.9 mm,远大于开挖进尺从1.0 m增加到2.0 m时的变形,考虑开挖安全和施工进度,最终选用2.0 m为施工循环进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地层 中导洞双侧壁预留核心土 开挖进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