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9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spoofing efficacy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Yue SUN Fuping +2 位作者 HAO Jinming ZHANG Lundong WANG X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238-1257,共20页
The spoofing capability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nfrontational capability for navigation security,and the success of planned missions may depend on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 The spoofing capability of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onfrontational capability for navigation security,and the success of planned missions may depend on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spoofing capability.However,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s face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 irrationality of previous weighting methods,inapplicability of the conventional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uncertainty existing in evaluation.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considering the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results,an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game aggregated weight model and a joint approach involv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GRA-TOPSIS)are firstly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cheme.Sta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are then obtained via a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an improved dynamic game method,to prioritize the deceptive efficacy of the equipment accurately and make pointed improvement for its core performance.The use of judging indicators,including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o on,combined with obtained evaluation results,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optimal scheme by the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ethods and vertical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results.Finally,the results of field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tter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existing methods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spoofing index system for spoofing strategy game aggregated weight model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GRA-TOPSIS)method dynamic gam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Jamm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Blind Search fo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ceiver 被引量:1
2
作者 Jining Feng Xiaobo Yang +1 位作者 Haibin Ma Jun W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0年第1期103-109,共7页
A novel subspace projection anti-jamm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blind search is proposed,which uses multiple single-constrained subspace projection parallel filters.I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of a satellite s... A novel subspace projection anti-jamm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 blind search is proposed,which uses multiple single-constrained subspace projection parallel filters.If the direction of arrival(DOA)of a satellite signal is unknown,the traditional subspace projection anti-jamming algorithm cannot form the correct beam pointing.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the traditional subspace projection algorithm,multiple single-constrained subspace projection parallel filters are used.Every single-constrained anti-jamming subspace projection algorithm obtains the optimal weight vector by searching the DOA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and uses the output of cross correlation as a decision criterion.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suppress the jamming effectively,and generate high gain toward the desired signal.The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beam anti-jamming algorithm based on subspace pro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ANTI-JAMMING SPATIAL BLIND search SUBSPACE PRO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ct and broad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ring antenna with wide beam-width for 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3
作者 Zhang Hong-Lin Hu Bin-Jie Zhang Xiu-Yi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521-525,共5页
A compact and broad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CP) annular ring antenna with wide beam-width is proposed for 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 in the L1 band. The annular ring is excited by two mo... A compact and broad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CP) annular ring antenna with wide beam-width is proposed for multipl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 in the L1 band. The annular ring is excited by two modified L-probes with quadrature phase difference. It has a 36.3% 1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 and a 13% 3-dB axial ratio bandwidth, because of the orthogonal L-probes with 90° phase difference. The measured peak gain of the antenna is 3.9 dBic. It can detect the satellites at lower elevation as its half power beam-width (HPBW) is 113° in both the x-z and y-z planes, achieving a cross-polarization level of larger than 25 dB. Noticeably, the antenna achieves 89% size red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half wavelength patch antennas. It can be used in hand-held navigation devices of multiple GNSS such as COMPASS, Galileo, GPS and GLON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nular ring antenna circular polarization wide beam-wid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n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with Analytic Constraints
4
作者 Thanh Trung Duong Nguyen Van Sang +1 位作者 Do Van Duong Kai-Wei Ch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7年第6期313-319,共7页
The integration of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s now widely used for MMS (Mobile Mapping System) and navigation applica... The integration of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s now widely used for MMS (Mobile Mapping System) and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to seamlessly determine position, velocity and attitude of the mobile platform. With low cost, small size, ligh weight and low power consumtion, the 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IMU and low cost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s are now the trend in research and using for many applications. However, researchs in the literature indicated that th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w cost INS/GPS systems is still poor, particularly, in case of GNSS-noise environment.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this research applies analytic contrains including non-holonomic constraint and zero velocity update in the data fusion engine such as Extended Kalman Filt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benefi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ill be demonstrated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data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NS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navigation analytic constra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
5
作者 何振宇 毛亿 +1 位作者 杨扬 陈武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8,共15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源雷达多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首先,在多个双基地几何配置下,采用长时间积累技术在距离-多普勒域聚焦目标能量;然后,将聚焦的目标能量投影到笛卡儿平...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无源雷达多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GNSS无源多基地雷达海上目标定位方法。首先,在多个双基地几何配置下,采用长时间积累技术在距离-多普勒域聚焦目标能量;然后,将聚焦的目标能量投影到笛卡儿平面进行联合检测和定位。为提高投影处理效率,提出一种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采用优劣势双种群协同进化策略,能够兼顾算法的收敛性和种群多样性。仿真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位和速度估计精度方面与现有算法相当,但计算耗时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无源雷达 长时间积累 投影处理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INS组合导航在飞行进近着陆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姝 韩宇康 加松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的轨迹并进行算法验证。结果显示进近着陆阶段的姿态角误差、速度误差和位置误差均值分别比巡航阶段减少98.95%、76.84%、60.65%。最后通过组合导航系统实验和Septentrio高精度GNSS接收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东向、北向及天向位置误差均值分别为0.503688 m、0.482033 m和1.774242 m,满足民航一类精密进近水平和垂直精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进近着陆 惯性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
7
作者 涂锐 李芳馨 +2 位作者 张睿 张鹏飞 卢晓春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实现全天候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但在遮挡环境下,定位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研究分析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组合定位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指出随着室内外连续无缝定位需求的增加,混合定位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且GNSS/5G组合高精度定位是一种新的技术,在诸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对GNSS/5G组合定位相关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给出GNSS/5G组合定位原理;然后对其数据处理涉及的观测模型进行归纳阐述,并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最后分析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挑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组合定位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和深度学习融合的水利工程边坡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宋锦焘 安辰策 +2 位作者 杨杰 马春辉 仝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边坡变形预测是水利工程边坡安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数据的质量和预测精度对评估边坡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GNSS数据噪声处理及变形序列高精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 边坡变形预测是水利工程边坡安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边坡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数据的质量和预测精度对评估边坡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针对GNSS数据噪声处理及变形序列高精度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AM)的边坡GNSS变形数据降噪与预测模型。利用VMD对原始变形序列进行滤波降噪处理,有效去除噪声干扰,提高数据质量;采用CNN从经过VMD处理后的序列中提取时变特征,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局部和全局模式;使用BiLSTM模型拟合由CNN提取的时变特征,通过双向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历史和未来信息,输出变形的拟合值。为了优化深度学习网络的重要参数,引入模拟退火(SA)算法进行最优分析,从而提升模型的整体性能和预测精度;BiLSTM输出的结果通过AM全连接层,结合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得到预测值。将该融合模型应用于某水利工程边坡的GNSS监测数据预测,结果表明:与经典深度学习组合模型相比,提出的融合模型在3个方向(h、x、y)上的预测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63.92%、62.06%和89.10%,为水利工程边坡GNSS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了新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预测模型 gnss 时序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选星算法在GNS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蔡光宇 崔先强 +1 位作者 蔡昌盛 张鹏飞 《全球定位系统》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多系统组合导航下可见卫星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观测数据冗余会使移动终端的定位效率降低,而高效的选星算法能够提高动态导航的实时性.本文根据选星算法的原理,将8种选星算法划分为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y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 多系统组合导航下可见卫星的数量显著增加,同时观测数据冗余会使移动终端的定位效率降低,而高效的选星算法能够提高动态导航的实时性.本文根据选星算法的原理,将8种选星算法划分为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y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最小的选星算法和基于空间几何分布的选星算法两类.在介绍各种选星算法原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实例验证各选星算法在GNSS四系统组合导航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星算法 gnss 几何精度因子(GDOP) 组合导航 单点定位(S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探测四号星载GNSS导航系统设计及在轨效能分析
10
作者 王振兴 王煜斌 +4 位作者 毛志毅 田晓彬 刘志佳 黄勇 邵明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 陆地探测四号01星(LT4A)是全球首颗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依赖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实现在轨导航,并首次工程化应用于地面精密定轨任务。对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的在轨表现和工程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星载BDS和GPS实测漏信号数据,进行了星载观测数据质量评估,并重点研究了利用星载高轨GNSS漏信号进行事后精密定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LT4A星载高轨GNSS导航接收系统可稳定捕获和跟踪BDS B1I和GPS L1频点的导航信号,满足卫星在轨实时和地面事后定轨精度需求。采用星载BDS+GPS联合精密定轨,重叠轨道内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7 m,三维优于3.07 m;外符合精度径向优于1.81 m,三维优于4.71 m。针对高轨导航收星特点及卫星应用时效性需求,定轨系统可全流程自动化运行,保证轨道平滑及连续性,控制勒让德高阶误差引入,相关成果可应用于中国后续搭载GNSS接收机的高轨对地观测卫星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探测四号01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事后精密定轨 在轨实时自主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遮挡与多路径环境下GNSS/INS组合定位方法
11
作者 周勇 王鹤 王剑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导航在城市遮挡与多路径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提升方案:结合改进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多路径及遮挡物环境下的信号干扰问题进行研...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导航在城市遮挡与多路径环境下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提升方案:结合改进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多路径及遮挡物环境下的信号干扰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的精度;然后通过改进自适应抗差滤波、新息异常判断及更合理地构建抗差因子,实现整合改进自适应滤波算法的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构建;最后在构建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整体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对系统关键技术包括改进的双窗口自适应滤波及新息占比的判断进行阐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姿态角精度的提升效果及N、E、U三向位置误差减少情况2个方面进行对比,提出的方案对GNSS/INS组合导航定位的定位精度提升效果明显,运行更加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导航 定位精度 松组合 新息异常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son-3和GNSS浮标的HY-2B测高数据质量分析
12
作者 毛万里 《北京测绘》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本研究针对我国海洋二号B(HY-2B)卫星的测高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综合利用同期的杰森3号(Jason-3)卫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的测高数据,采用了交叉点相对定标与GNSS浮标绝对定标两种方法,对HY-2B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 本研究针对我国海洋二号B(HY-2B)卫星的测高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综合利用同期的杰森3号(Jason-3)卫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的测高数据,采用了交叉点相对定标与GNSS浮标绝对定标两种方法,对HY-2B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HY-2B卫星数据的完整性为95.97%,其中第115周期的数据缺失最为显著,平均数据编辑比例达到6.01%。HY-2B卫星在自交叉点与互交叉点的海面高度异常差值分析中显示其数据质量良好,自交叉点海面高异常差值的平均值为0.02 mm,标准差为42.3 mm;互交叉点海面高异常差值的平均值为-4.4 mm,标准差为53.9 mm。此外,与GNSS浮标观测的海面高相比,HY-2B卫星测得的海面高差值在5.3~3.8 cm,表明其测高精度较高。综合以上分析,HY-2B卫星测高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及精度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海洋学、气候变化研究及相关领域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持,证明了其在全球海平面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二号B(HY-2B)卫星 交叉点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 海面高异常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浮标GNSS PWV的海洋降水量短时预测
13
作者 龚非非 《北京测绘》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基于18天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观测数据,对大气中的可降水汽含量(PWV进行了反演,并进行了精度验证。探讨了GNSS PWV与实际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引入了随机森林方法,基于PWV数据对降水期间的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浮标GNS... 本文基于18天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观测数据,对大气中的可降水汽含量(PWV进行了反演,并进行了精度验证。探讨了GNSS PWV与实际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引入了随机森林方法,基于PWV数据对降水期间的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浮标GNSS PWV与固定站GNSS PWV之间的差异较小,平均差值小于1 mm,标准差为0.4 mm,表明基于GNSS浮标进行PWV反演的精度较高。分析GNSS PWV与实际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降雨发生前,PWV值会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开始降雨;降雨期间,PWV呈现波动状态;降雨结束后,PWV值明显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集中降水期间PWV与降水量的相关性高达65.5%。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降水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高度一致,在降水量超过0.5 mm时,预测降水量的相对误差小于25%。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输入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WV对于海洋降水量预测的重要性远大于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水汽含量(PWV)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 降水量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频移的GNSS转发式欺骗源定位方法
14
作者 王朕 王文益 《现代导航》 2025年第1期25-30,36,共7页
欺骗式干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大多数定位欺骗源的方法依赖于多个已知位置且时间同步的静止接收机,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转发式欺骗源方法。该方法只需一个静止接收机,避免了同步时钟和多个接收机间通信... 欺骗式干扰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大多数定位欺骗源的方法依赖于多个已知位置且时间同步的静止接收机,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转发式欺骗源方法。该方法只需一个静止接收机,避免了同步时钟和多个接收机间通信的复杂性。同时接收机位置无需预先确定,仅通过观测欺骗信号,利用卫星的位置、速度及多普勒频移量定位欺骗源。本文推导了新算法的定位原理,并通过数值分析和模拟信号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转发式欺骗干扰 多普勒频移 欺骗源定位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GNSS反演海面风速的方法
15
作者 谢侃 《北京测绘》 2025年第3期263-269,共7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支持向量机(SVM)和顾及温度和湿度的多模态SVM在反演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数据中的海面风速表现,探讨其在海洋风场监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选取了CYGNSS卫星反演的海面风速数据,引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支持向量机(SVM)和顾及温度和湿度的多模态SVM在反演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数据中的海面风速表现,探讨其在海洋风场监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选取了CYGNSS卫星反演的海面风速数据,引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第五代版本(ERA5)再分析风速数据和浮标观测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多模态SVM模型显著提升了风速反演的精度,在所有测试浮标处的R²值均高于0.85,预测误差明显低于普通SVM模型,尤其在高风速条件下表现更为优越。此外,利用最优模型对研究区域内的春、夏、秋、冬季节风速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风速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春季北部风速较高,夏季风速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秋季中部风速最高,冬季整体风速达到最大值。多模态SVM模型在海面风速反演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海洋风场的准确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支持向量机(SVM) 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风速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东凯 谭传瑞 +1 位作者 王峰 李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3-1381,共9页
针对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时不同卫星对定位的误差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定位算法,理论分析目标位置估计量的克拉美罗界和统计特性,并计算卫星位置误差和地面站位置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 针对GNSS外辐射源雷达定位时不同卫星对定位的误差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基于高度角随机模型的定位算法,理论分析目标位置估计量的克拉美罗界和统计特性,并计算卫星位置误差和地面站位置误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不同GNSS卫星的直射、反射路径的伪距差测量值误差进行了合理分配,定位性能达到了克拉美罗界,且不会因为选星方案的改变而大幅恶化。对地面站位置误差和卫星位置误差的分析表明:地面站位置的标准差小于10 cm、卫星位置的标准差小于1 km时对定位总误差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角随机模型 gnss 定位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与AFSA的GNSS整周模糊度种群融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迎庆 詹洋 +3 位作者 张琰 王译那 徐赵东 李今保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6-2256,共11页
载波相位测量是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快速高精度定位的重要途径,而准确解算整周模糊度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收敛速度快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人... 载波相位测量是实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快速高精度定位的重要途径,而准确解算整周模糊度是其中的关键步骤之一.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收敛速度快但易陷入局部最优,人工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AFSA)全局优化性能好但收敛速度慢,因此融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GNSS整周模糊度种群融合优化算法(PSOAF).首先,通过载波相位双差方程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和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然后,采用反整数Cholesky算法对模糊度浮点解作降相关处理.其次,针对整数最小二乘估计的不足通过优化适应度函数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搜索性能.最后,通过PSOAF算法对整周模糊度进行解算.通过经典算例和试验研究表明:PSOAF算法可以更快地收敛于最优解,搜索效率也更为出色,解算的基线精度可以控制在10 mm以内,在短基线的实际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整周模糊度 粒子群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卫星轨道机动探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观文 王媛媛 +2 位作者 龙正鑫 秦志伟 张勤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针对轨道机动探测是各种空间任务的共性关键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轨定位数据处理的首要工作,在卫星导航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尤其是中国多星座构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轨道机动频繁,影响更为严重的现状,研究分析全球... 针对轨道机动探测是各种空间任务的共性关键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轨定位数据处理的首要工作,在卫星导航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尤其是中国多星座构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轨道机动频繁,影响更为严重的现状,研究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卫星轨道机动探测技术的进展:概述轨道机动的概念、机动方式和机动时间;归纳整理目前GNSS卫星轨道机动探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基于卫星轨道的探测方法、基于卫星广播星历的探测方法以及基于观测值的探测方法;总结各类卫星轨道机动探测方法的特点,并统计分析GNSS卫星的轨道机动频次与时段,指出随着GNSS卫星轨道机动探测方法的不断完善,实时及事后卫星轨道机动探测问题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GNSS服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最后,总结现有轨道机动探测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展望GNSS轨道机动卫星数据处理中尚须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轨道机动探测 轨道互差 广播星历 伪距/载波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SINS/视觉导航鲁棒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 柴洪洲 郑乃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和视觉传感器优势互补,3者信息融合可获得高精度、无漂移的导航定位信息.针对GNSS/SINS/视觉融合导航易...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INS)和视觉传感器优势互补,3者信息融合可获得高精度、无漂移的导航定位信息.针对GNSS/SINS/视觉融合导航易受运动速度、光照变化、遮挡等影响导致定位精度和鲁棒性降低问题,本文在图优化框架的代价函数中加入SoftLOne鲁棒核函数,设置量测值粗差检验程序,降低离群点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对量测值计算残差进行卡方检验,对超限残差降权处理,提高系统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不施加鲁棒核函数、不采用异常值剔除策略和卡方检验的传统算法,以及加入其他鲁棒核函数的算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能够较大程度提升GNSS/SINS/视觉导航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在大尺度环境下,未出现较大漂移误差,绝对位姿均方根误差0.735 m,绝对位姿误差标准差0.33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视觉 鲁棒算法 卡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线极化天线干涉信号反演土壤湿度算法测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杰 杨东凯 +1 位作者 洪学宝 王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4-885,共12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信号(GNSS-IR)测量土壤湿度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搭载低成本线性极化天线的智能手机可以方便快捷采集干涉信号信噪比(SNR)。分别仿真垂直和水平线性极化天线采集的GNSS干涉信号,给出2种极化方式下干涉信号SN...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信号(GNSS-IR)测量土壤湿度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搭载低成本线性极化天线的智能手机可以方便快捷采集干涉信号信噪比(SNR)。分别仿真垂直和水平线性极化天线采集的GNSS干涉信号,给出2种极化方式下干涉信号SNR波形和反射率随卫星高度角变化的结果。对于垂直极化分量,电磁波会在入射角65°~85°左右时发生全透射,导致干涉信号振荡效果消失,而水平极化不存在该现象。同时,分别仿真右旋圆极化(RHCP)直射和左旋圆极化(LHCP)反射天线采集的GNSS信号,并计算直反射信号的幅值比。在仿真基础上分别利用不同极化天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极化天线采集的GNSS干涉信号振荡效果几乎不受卫星高度角的限制,可以为土壤湿度反演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并且反演得到的土壤湿度与同位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者的相关性达到0.95。使用搭载圆极化天线的双通道接收机采集北斗系统卫星数据进行对比,相关性达到0.91。对于不同的设备,智能手机采集的GNSS数据占用空间相对比于双通道接收机降低1%,且反演结果相关性接近,由于干涉信号提取直反射信号需要一定的振荡周期,故反演结果的时间分辨率要低于双通道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涉信号 线性极化 信号幅值比 土壤湿度 圆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