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reening for Plant Toxins in Honey and Herbal Beverage by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1
作者 Qiaozhen Guo Yi Yang +2 位作者 Jiang Li Bing Shao Jing Zhang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2年第3期108-134,共27页
The standards of plant toxins were separated by a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with 0.1% formic acid/water (V/V) and 0.1% formic acid/acetonitrile (V/V) as mobile phase and acquired by ion mobility-quadrupole time... The standards of plant toxins were separated by a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with 0.1% formic acid/water (V/V) and 0.1% formic acid/acetonitrile (V/V) as mobile phase and acquired by ion mobilit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M-QTOF MS) in positive ion mode. A database of 308 plant toxins including retention time, collision cross-section (CCS) and its fragment ions was established. Honey dissolved in water or herbal beverage was extracted by acetonitrile and purified with PSA sorbent, and then acquired by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M-QTOFMS. The acquired data were process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database we established to confirm the target compounds. The average recoveries for samples at two levels ranged from 60.6% - 120.1%, 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n = 6) less than 25%.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for plant toxins ranged from 1 - 20 μg/kg. The developed screening method was used in determination of honey, herbal beverage and honey flavored tea beverag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rberine was detected in one honey with 1 μg/kg and caffeine was present in some beverag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from 200 and 5500 μg/kg. This method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rapid screening of plant toxins in honey and herbal beverag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oney and herbal beverage in enterprises or quality inspection departments. It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rapid screening of food pois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EENING Plant Toxins HONEY Herbal Beverage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Guangtongxiao decoction in rat bile based on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ynapt G2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2
作者 Deng Zhihao Yan Yan +4 位作者 Zhao Baoming Wang Rui Wang Xiaofeng Chen Haoxuan Wen Biny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0年第6期999-1006,共8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tabolites in rat bile after Guangtongxiao decoction(GTX)had been administered via the rectal route.METHODS:Drug-containing bi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a catheter ...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tabolites in rat bile after Guangtongxiao decoction(GTX)had been administered via the rectal route.METHODS:Drug-containing bi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a catheter in the bile duct and could be used 5 h after rectal administration.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rat bile following rectal administration of GTX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using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RESULTS:Positive and negative mode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and identify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in the bioactive fractions of GTX.Eight peak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compounds:berberine hydrochloride,dehydrocorydaline,tetrahydropalmatine,corydaline,magnoflorine,magnolol,obacunone and albiflorin.Furthermore,60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in rat bile based on mass-fragmentation behaviors,and 21 metabolites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CONCLUSION:Our findings provide a solid basis for further pharmacologic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G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BILE METABOLITES Guangtongxiao decoction
原文传递
阿苯达唑口服乳剂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张海波 陈蓓 +6 位作者 马运芳 文丽梅 李红玲 阮洁 袁圆 高惠静 赵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口服乳剂(E-ABZ)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5只绵羊单剂量、多剂量(连续10 d,1次/d)灌胃给予阿苯达唑口服乳剂(10 mg/kg体重),分别在单剂量给药前和给药后、多剂量第10天最后一次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4、...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口服乳剂(E-ABZ)在健康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5只绵羊单剂量、多剂量(连续10 d,1次/d)灌胃给予阿苯达唑口服乳剂(10 mg/kg体重),分别在单剂量给药前和给药后、多剂量第10天最后一次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4、8、12、24、36、48、60和72 h颈静脉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阿苯达唑(ABZ)、阿苯达唑亚砜(ABZSO)、阿苯达唑砜(ABZSO_(2))、阿苯达唑氨基砜(ABZSO_(2)-NH2)的浓度,应用Kinetica 5.1程序计算ABZSO和ABZSO_(2)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已报道的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比较。结果未获得ABZ和ABZSO_(2)-NH2的完整药代动力学分析。E-ABZ多剂量给药后ABZSO、ABZSO_(2)的蓄积因子(R)分别为0.58±0.19、2.64±1.71。与单剂量给药相比,健康绵羊多剂量给药后ABZSO的从给药至末次采血0~72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last)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显著降低(P<0.01),而清除率(CL)显著升高(P<0.01);ABZSO_(2)的达峰时间(Tmax)和MRT显著降低(P<0.05),而达峰浓度(Cmax)和给药间隔0~24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τ)显著升高(P<0.05)。与健康绵羊相比,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单剂量给药后ABZSO的Tmax、AUClast、从给药至无穷时间0~∞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tot)、MRT、从给药至末次采血0~72 h平均滞留时间(MRTlast)显著升高(P<0.05),外推AUC百分比(%AUCextra)、CL、表观分布容积(Vz)明显降低(P<0.05);ABZSO_(2)的Cmax、Tmax、AUClast、AUCtot、MRT、MRTlast显著升高(P<0.05),CL明显降低(P<0.01);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绵羊多剂量给药后ABZSO的MRT、MRTlast显著升高(P<0.05),其余参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绵羊多剂量口服E-ABZ后无ABZSO蓄积,而ABZSO_(2)存在一定蓄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验证了阿苯达唑口服乳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阿苯达唑 乳剂 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探讨高原鼠兔棕色脂肪低氧环境代谢分子机制
4
作者 薛华 何雨昕 +3 位作者 郭子旭 林凯歌 白振忠 曹学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4,共8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研究不同海拔下高原鼠兔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探讨BAT适应高原极端环境的代谢分子机制。方法:分别捕捉青海省果洛地区(4360 m)(MD组)和海北州门源地区(2900 m)(MY组)高原鼠兔各8只,利用UHPLC-QTOF-MS检测2组高原鼠兔BAT样本代谢产物,采用Simca软件对BAT代谢轮廓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合t检验、火山图分析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分析,构建气泡图。结果:PCA和OPLS-DA模式结果显示,2组BAT代谢组均表现出明显聚类型分布,这些代谢物参与体内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胆汁酸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其中,葡萄糖-6-磷酸、胆酸、ADP-核糖、腺苷、脱氧胞苷、L-苯丙氨酸等代谢物水平在MD组高原鼠兔BAT中明显上调(P<0.05);去甲肾上腺素、硬脂酸、尿素、鸟氨酸、丙硫氧嘧啶等代谢物水平明显下调(P<0.05)。富集通路分析发现BAT代谢与苯丙氨酸、磷酸戊糖途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通路相关。结论:高原极端环境影响机体的能量相关代谢通路有效激活BAT非颤抖产热,促进机体脂肪组织分化与白色脂肪褐变,增加BAT比重,以此适应高原极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 高原低氧 高原鼠兔 棕色脂肪组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甘油三酯的化学结构鉴定
5
作者 招振楠 王永华 +5 位作者 袁诚 许文东 刘菊妍 唐顺之 彭万才 梁北梅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为研究结构甘油三酯的复杂组成成分,综合红外光谱、核磁^(1)H-NMR和^(13)C-NMR谱分析对甘油三酯官能团和碳氢链结构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对结构甘油三酯进行分离和结构确证,共鉴定了68种甘油三酯分子组成,其中包括中链甘油三酯4种... 为研究结构甘油三酯的复杂组成成分,综合红外光谱、核磁^(1)H-NMR和^(13)C-NMR谱分析对甘油三酯官能团和碳氢链结构进行分析。通过UPLC-QTOF-MS对结构甘油三酯进行分离和结构确证,共鉴定了68种甘油三酯分子组成,其中包括中链甘油三酯4种,混合链甘油三酯36种,长链甘油三酯28种。本研究首次应用综合表征手段对结构甘油三酯进行表征鉴定,阐述了其复杂的化学组成成分,为结构甘油三酯原料和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甘油三酯 化学组成 核磁波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及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补阳还五汤灌胃大鼠前后血脑中成分差异
6
作者 温梦昕 李思媛 +3 位作者 刘颖芳 陈光宇 谢梦洲 李亮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50-258,共9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及灌胃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天然产物成分和内源性代谢产物差异,为该复方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大鼠平均分为2组,中药组(25.65 g·kg^(-1))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10只,每天给药1...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及灌胃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天然产物成分和内源性代谢产物差异,为该复方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大鼠平均分为2组,中药组(25.65 g·kg^(-1))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第4天给药2 h后,腹主动脉取血并断头取脑组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BYHWD、正常大鼠血清、脑组织和灌胃给药大鼠血清、脑组织天然产物及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从BYHWD中共指认出90个天然产物成分;大鼠灌胃BYHWD后,发现25个入血成分,10个入脑成分,其中5个成分能同时入血入脑。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血清内源性差异成分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脑组织内源性代谢差异成分主要涉及视黄醇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咖啡因代谢等9条代谢途径。结论通过分析BYHWD的天然产物成分、灌胃大鼠前后血脑中成分差异及相关代谢途径,可为阐明BYHWD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代谢组学 天然产物 内源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代谢组学解析3种中国东北苹果代谢物特征
7
作者 田永涛 刘焰 +3 位作者 滕宇 王歆然 洪利亚 王文蜀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207,共14页
本研究以红富士苹果为对照,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3种东北产苹果(塞外红、K9、龙丰)果皮、果肉的代谢物组成及差异,以探究3种东北产苹果果实代谢组轮廓及特征性成分。结... 本研究以红富士苹果为对照,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3种东北产苹果(塞外红、K9、龙丰)果皮、果肉的代谢物组成及差异,以探究3种东北产苹果果实代谢组轮廓及特征性成分。结果表明,4种苹果果皮、果肉中共检测到239种代谢物,分属酚类(种类数量占比为48.95%,后同)、糖类(15.06%)、萜类(13.81%)、维生素及脂肪酸(11.72%)、氨基酸类(7.11%)和核苷酸类(3.35%)。3种东北产苹果与红富士苹果果皮或果肉相同部位的代谢物数量、种类及代谢通路途径相近,表明4种苹果具有类似品质特征。4种苹果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具有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果皮、果肉各为一类,果皮或果肉相同部位在各组间明显分离,表明4种苹果果皮、果肉代谢物组成存在差异。塞外红vs红富士苹果果皮、果肉的特征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9、10个,K9 vs红富士苹果果皮、果肉的特征差异代谢物分别为22、16个,龙丰vs红富士特征差异代谢物分别为31、20个,龙丰与红富士苹果的果皮、果肉代谢物差异相较更大;塞外红vs K9的果皮、果肉间特征差异代谢物均为22个,塞外红vs龙丰果皮、果肉间特征差异代谢物均为21个,K9 vs龙丰的果皮、果肉间特征差异代谢物分别为31、15个。酚类是4种苹果果皮、果肉特征差异代谢物的主要组分,其中表儿茶素及其低聚体等黄烷醇在塞外红苹果中丰度最高,槲皮素糖苷等黄酮醇在K9苹果中丰度最高,绿原酸、新绿原酸等酚酸在龙丰苹果中丰度最高,可能分别是其特征代谢物和品种差异关键代谢物。研究结果揭示了3种东北产苹果代谢组特征,可为其现代精准开发及我国苹果种质资源培育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外红苹果 K9苹果 龙丰苹果 比较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应用场景中聚乙醇酸低聚物的迁移和形成机理研究
8
作者 刘胜峰 梁进欣 +5 位作者 尹甜 陈胜 段逸品 董犇 李丹 钟怀宁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2,I0005,共10页
聚乙醇酸(poly glycolic acid,PG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需关注PGA中乙醇酸低聚物迁移至食品中的风险。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法筛查分析食品模... 聚乙醇酸(poly glycolic acid,PG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用作食品接触材料时,需关注PGA中乙醇酸低聚物迁移至食品中的风险。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法筛查分析食品模拟液中PGA低聚物,并研究PGA样品在低温食品的包装容器或器具、短期储存的热罐装一次性容器以及热饮餐具及容器3种应用场景中在酸性食品、非酸性食品和含酒精饮料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当PGA样品用作低温食品包装容器时,在食品模拟物4%乙酸、10%乙醇和50%乙醇中均未检出PGA低聚物;而用作短期热罐装和热饮餐具及容器时,在3种食品模拟物中均检出多种线性低聚物及环状低聚物,且线性GA5-GA8和cyclic GA6-cyclic GA8的迁移量较高。上述低聚物可能的形成机理是:PGA的非结晶区是无定形状态,水分子逐渐扩散后酯键开始断裂,将链段断裂为长链低聚物,长链低聚物经过多次断裂降解为短链低聚物。由于短链低聚物的分子质量较小,更容易在非结晶区域迁移到模拟液中,同时短链低聚物能够自我重组,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容易形成链状和环状的低聚物。本研究表明,温度对PGA样品中低聚物的形成影响较大,应用场景温度越高,检出的低聚物种类越多且迁移量越高。因此,用PGA材料及其制品在高温场景下储存酸性食品、非酸性食品及含酒精饮料时,需要关注低聚物的迁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 聚乙醇酸 低聚物 迁移量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PLC-Q-TOF-MS的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研究
9
作者 姚利娟 徐云辉 +3 位作者 周靖 石辰风 王日晴 华茉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目的:研究中药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药效物质组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和水提液组分的化学成分。GC-MS选用HP-5MS UI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采用程序升温法、电子轰击电离(EI)源、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00;UPLC-Q-TOF-MS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采用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500。结果:健儿清解颗粒中挥发油组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涉及单萜、单萜醇和倍半萜类等;水提液部分共鉴定出98个化学成分,包括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有机酸类、黄酮及其苷类等。结论:确认了改良型新药健儿清解颗粒的主要药效物质组成,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儿清解颗粒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轮廓分析
10
作者 邹沛辰 刘鸿宇 +3 位作者 阿衣娜扎尔·艾合买提 朱亮 唐亚斌 雷绘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目的·探究KRAS靶向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特征及代谢重编程规律。方法·构建肺癌细胞H2122和H358的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H2122-SR和H358-SR细胞),并采用CCK-8法加以验证。应用超高效... 目的·探究KRAS靶向抑制剂索托拉西布(sotorasib)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的代谢特征及代谢重编程规律。方法·构建肺癌细胞H2122和H358的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H2122-SR和H358-SR细胞),并采用CCK-8法加以验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获得性耐药肺癌细胞及其同源亲本细胞的代谢轮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表征,筛选并鉴定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并对所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绘制热图比较分析主要差异代谢通路上的代谢物在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H2122和H358细胞的获得性耐药细胞模型,对索托拉西布的半数抑制浓度均较亲本细胞提升50倍以上。与亲本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代谢轮廓存在显著差异。H2122-SR与H2122细胞之间发现4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变量投影重要程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尿嘧啶、黄苷酸、吲哚-3-甲酸、烟酸、黄苷、黄嘌呤、N-甲基烟酰胺、次黄嘌呤、葫芦巴碱、半乳糖醛酸;H358-SR与H358细胞之间发现7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VIP值排名前10位的差异代谢物为还原型谷胱甘肽、黄苷、α-酮戊二酸、羧甲基赖氨酸、胸苷、嘌呤、核黄素、3-吲哚丙烯酸、吲哚-3-丙酮酸、二氢尿嘧啶。2种肺癌细胞系的差异代谢通路主要涉及嘌呤代谢和糖酵解/糖异生,其中嘌呤代谢变化最为显著。热图分析显示,耐药细胞嘌呤代谢途径多数代谢物水平升高。结论·索托拉西布获得性耐药的肺癌细胞嘌呤代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索托拉西布 耐药性 代谢轮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 嘌呤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冠心静化学成分分析
11
作者 刘阳 林文涵 +4 位作者 李雯雯 任海 赵娇 欧阳慧子 何俊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冠心静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MS),结合特征碎片和中性损失系统的表征鉴定冠心静中的化学成分。[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 [目的]对冠心静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MS),结合特征碎片和中性损失系统的表征鉴定冠心静中的化学成分。[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与文献数据,共从冠心静中鉴定出96个主要化学成分,包括29个萜类、29个有机酸类、11个苯酞类、13个黄酮类、14个其他类化合物。[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冠心静中的化学成分,为冠心静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静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
12
作者 何秀娟 王璇 +4 位作者 黄蓉 彭若威 李晓欣 刘永刚 谭鹏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分析何首乌生品、《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品(北京炮规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中国药典》品)之间的成分差异及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方法:基于UPLC-Q-TOF-MS法对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成分进行分析;测定1,1-二苯基-2-苦... 目的:分析何首乌生品、《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品(北京炮规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中国药典》品)之间的成分差异及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方法:基于UPLC-Q-TOF-MS法对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成分进行分析;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评价何首乌不同炮制品体外抗氧化能力;观察秀丽隐杆线虫脂褐素水平,分析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抗衰老作用。结果:鉴定出的何首乌不同炮制品成分共30种,3种炮制品共有成分20种。生品、《中国药典》品、北京炮规品的半数清除率分别为0.0069、0.0436、0.0330 mg/mL。生品组、北京炮规品组、《中国药典》品组秀丽隐杆线虫体内的荧光强度均低于空白组(P<0.001)。结论: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且北京炮规品优于《中国药典》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秀丽隐杆线虫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抗氧化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氧羰基取代毒品前体的质谱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翠梅 刘雪燕 +3 位作者 花镇东 唐皓 杜宇 贾薇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叔丁氧羰基(t-Boc)取代毒品前体是近期较常见的一类毒品前体化合物。通过分析N-叔丁氧羰基-4-(苯基氨基)哌啶(t-Boc-4-AP)、N-叔丁氧羰基-4-[(4-氟苯基)氨基]哌啶(t-Boc-4F-AP)、N-叔丁氧羰基-4-[(4-溴苯基)氨基]哌啶(t-Boc-4Br-AP)、N... 叔丁氧羰基(t-Boc)取代毒品前体是近期较常见的一类毒品前体化合物。通过分析N-叔丁氧羰基-4-(苯基氨基)哌啶(t-Boc-4-AP)、N-叔丁氧羰基-4-[(4-氟苯基)氨基]哌啶(t-Boc-4F-AP)、N-叔丁氧羰基-4-[(4-溴苯基)氨基]哌啶(t-Boc-4Br-AP)、N-叔丁氧羰基-去甲氯胺酮(t-Boc-norketamine)等4种t-Boc取代毒品前体在电子电离(EI)和电喷雾电离-碰撞诱导解离(ESI-CID)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推测其可能的裂解途径。在EI模式下,t-Boc取代毒品前体生成叔丁基离子(C4H9+)和碎片离子[M-C4H8]+、[M-C4H9O·]+、[M-C5H8O2]+;在ESI-CID模式下,生成丢失C4H8的碎片离子和进一步丢失CO_(2)的碎片离子。研究t-Boc取代毒品前体质谱碎裂规律有助于推断未知化合物结构,为鉴定该类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GC-MS)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毒品前体 叔丁氧羰基(t-Boc)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十八味丸中非法染色剂808猩红的测定
14
作者 王秋实 王婷婷 +1 位作者 李玲 陈乃江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0-15,共6页
目的建立清肺十八味丸中非法染色剂808猩红的检测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80∶20);检测... 目的建立清肺十八味丸中非法染色剂808猩红的检测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80∶20);检测波长为518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液相色谱柱为Poroshell 120 EC-C18(50 mm×3.0 mm,2.7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1%甲酸-乙腈(20∶80);进样体积为1μL;流速为0.2 mL·min^(−1);质谱离子源为正电子电喷雾电离(posi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结果HPLC法测得808猩红在6.875~343.75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22%(n=6)。LC/MS法测得供试品中相关离子峰及碎片特征与808猩红对照品一致。结论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十八味丸中808猩红的初步确认,LC/MS法操作快速,可用于清肺十八味丸中808猩红的进一步确认,上述2种方法结合可用于清肺十八味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十八味丸 808猩红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级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对硝酸咪康唑栓质量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银 廉向金 《广州化工》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对硝酸咪康唑栓的辅料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成分研究来探讨其对栓剂质量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定性分析,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相对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生产企业脂肪酸甘油酯成分差异。经... 对硝酸咪康唑栓的辅料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成分研究来探讨其对栓剂质量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混合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定性分析,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相对含量测定,比较不同生产企业脂肪酸甘油酯成分差异。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1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含等价碳原子数的可能的甘油三酯,除A厂家样品中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各成分比例基本一致外,其余厂家辅料的各成分比例批间差异大,质量均一性差。硝酸咪康唑栓中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的成分差异可能影响其融变时限,降低其质量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栓 脂肪酸甘油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快速筛查中兽药中302种药物非法添加
16
作者 关静渊 杨彦宁 +6 位作者 周大可 隆雪明 周灿 张港 张瑞祺 胡菊芳 李诗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8期107-11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用于中兽药中的302种药物非法添加的快速筛查方...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high resolution-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用于中兽药中的302种药物非法添加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建立了包含302种药物名称、分子式、精确质量数等信息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经过UPLC-Q-TOF-MS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当保留时间与数据库绝对偏差<0.2 min,质量误差<5 ppm,同位素比值偏差<5%,且主要特征碎片离子的库比对分数>80时,认为检出疑似阳性样品。结果该方法选择性较好,目标物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低至50 ng/mL(四环素类、青霉素类、雌激素类、及非甾体抗炎药检出质量浓度100 ng/mL;氨基糖苷类检出质量浓度200 ng/mL),实现了302种非法添加药物的高效筛查。实际样品筛查时,检出了7批疑似阳性样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筛查手段具有快速、广谱的特点,适用于多种中兽药中的非法添加药物的初步筛查,为中兽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 非法添加 化学药物 中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建数据库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定量测定玉米中5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艳婷 杨奉筠 +3 位作者 贾艳丰 张鑫宇 刘蓉 柳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0期279-287,共9页
目的基于自建数据库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交链孢酚(alternario... 目的基于自建数据库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腾毒素(tentoxin,TEN)5种负离子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净化、复溶后,采用Waters UPLC 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后在信息依赖型的扫描(information-dependent scanning,IDA)负离子模式采集。SCIEX OS Explorer条件下确定5种负离子真菌毒素精确数据录入数据库。在玉米基质中以筛查检出限作为主要参数验证方法。结果高分辨模式下采用加内标来改善基质干扰系数校正,在玉米基体中对真菌毒素类的基质效应θ进行计算,θ在0.84~1.10之间。基质匹配内标校准定量,5种负离子真菌毒素在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2~0.9993。5种负离子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2~5.0μg/kg。玉米基质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9.4%,相对标准偏差为2.39%~11.37%(n=6)。用此方法检测内蒙地区120份玉米中5种负离子真菌毒素都有检出,TeA和TEN检出率高达98.1%和95.6%。有3份玉米中ZEN超过100μg/kg限量标准,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重视。结论本方法具有高通量、精准、快速等优点,可以在无标准物质情况下对玉米中ZEN、AOH、AME、TeA、TEN的定性筛查,为玉米中这5种真菌毒素污染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自建数据库 玉米 负离子 真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用于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安丽 张静 +1 位作者 黄子沣 严小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方法。样品以饱和氯化钠作为分散剂(蜡质类样品以四氢呋喃分散),经乙腈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方法。样品以饱和氯化钠作为分散剂(蜡质类样品以四氢呋喃分散),经乙腈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18)柱(150 mm×3.0 mm,2.7μm)分离,以5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Targeted MS/MS模式采集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质谱信息,构建筛查数据库进行快速筛查,确证后的目标物通过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3~17.6μg/g,定量下限为1.1~58.8μg/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水剂、膏霜、乳类、粉类、凝胶5类化妆品基质的回收率为70.1%~13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5%。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好,可用于化妆品中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为化妆品风险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快速筛查 化妆品 前列腺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竹莲 蔡甜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92-95,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西布曲明和酚酞的分析方法。通过保留时间对西布曲明和酚酞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对保健食品中西布曲明和酚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药物标准品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西布曲明和酚酞的分析方法。通过保留时间对西布曲明和酚酞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标准曲线法对保健食品中西布曲明和酚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药物标准品的溶液浓度与检测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合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法 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露酒的非挥发性成分鉴定及抗疲劳效应
20
作者 陈颖 朱禹哲 +4 位作者 余美丽 刘方美 李存玉 郑云枫 彭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2,共7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HPLC-Q-TOF-MS/MS)法对复合露酒(38%vol)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将复合露酒灌胃至小鼠22 d,考察其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评价其抗疲劳的保健作用。结果表明,从复合露酒(0.225...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HPLC-Q-TOF-MS/MS)法对复合露酒(38%vol)中的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将复合露酒灌胃至小鼠22 d,考察其对小鼠负重游泳的影响,评价其抗疲劳的保健作用。结果表明,从复合露酒(0.2257 g生药/mL)中共鉴定出52种非挥发性物质,包括皂苷类24种、黄酮类6种、核苷类4种、氨基酸类4种、生物碱类3种、其他11种。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减少量均极显著减少(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极显著延长(P<0.01);低、中剂量组小鼠血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肝糖原(LG)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说明该款复合露酒非挥发性成分丰富,可增强身体对负荷的适应性,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效果,对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露酒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非挥发性成分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