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T-HVA高黏改性沥青的超薄磨耗层性能研究
1
作者 袁万山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为了探索LT-HVA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以LT-HVA高黏沥青改性剂为原材料,同时引入TPS高黏沥青改性剂为对比项,对于超薄磨耗层用高黏沥青的性能展开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内聚力与黏聚力,并对高黏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及排水... 为了探索LT-HVA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以LT-HVA高黏沥青改性剂为原材料,同时引入TPS高黏沥青改性剂为对比项,对于超薄磨耗层用高黏沥青的性能展开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内聚力与黏聚力,并对高黏沥青超薄磨耗层的抗滑性能及排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T-HVA高黏改性沥青和TPS高黏改性沥青均具有出色的常规技术性能;TPS高黏改性沥青的最大应力峰值略高,且在拉伸过程中的强度损失率较小,但是优势并不明显;LT-HVA高黏改性沥青拥有更大的接触角,黏聚力更大;LT-HVA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与TPS高黏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具有相似的抗滑与排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hva TPS 高黏沥青 超薄磨耗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HVA高黏剂的用量对PAC-13结构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时宏为 郑雪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6期267-269,288,共4页
由于排水沥青路面PAC-13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推广应用,为了研究高黏剂HVA的用量对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经验法和试验法拟定了4组目标掺量,对应成型了HVA高黏剂掺... 由于排水沥青路面PAC-13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推广应用,为了研究高黏剂HVA的用量对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经验法和试验法拟定了4组目标掺量,对应成型了HVA高黏剂掺量6%、10%、14%、18%空隙率为21.7%的PAC-13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了原材料和PAC-13结构性能对比分析试验。试验结果显示:HVA掺量在范围约在10%,沥青的三大指标、动力黏度和混合料的析漏、飞散损失、TSR指标均符合要求,且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沥青 高黏剂 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改性沥青制备及高温流变性能
3
作者 张争奇 雷志坤 +2 位作者 张天天 石杰荣 杨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研究成型了4种不同类型的高粘改性沥青,对其流变性能和高温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4种改性剂均可提高基质沥青的粘弹性和高温性能,但是影响程度不同。F-SBS高粘沥青粘度最大,具有优异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最适合用于超薄磨耗层,但是... 本研究成型了4种不同类型的高粘改性沥青,对其流变性能和高温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4种改性剂均可提高基质沥青的粘弹性和高温性能,但是影响程度不同。F-SBS高粘沥青粘度最大,具有优异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最适合用于超薄磨耗层,但是在施工时需要对其流动性进行改善;TPS高黏沥青适合用于超薄磨耗层,但是其黏度和高温性能略逊于F-SBS高黏沥青;HVA高黏沥青与LY高黏沥青的流动性较大,但是其黏度较小,高温抗变形能力较差,在超薄磨耗层中适用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沥青 超薄磨耗层 改性剂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韧改性剂对高黏沥青及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马辉 杨振海 +3 位作者 任仲山 徐亚 李俊 李明亮 《公路工程》 2025年第1期207-213,共7页
研发了一种新型高强韧改性剂,用以提升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改善混合料综合性能、提高路面耐久性。设置了常规高黏剂、高强韧改性剂、掺配高黏剂3种改性剂方案,测试分析了不同类型改性剂对高黏沥青及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 研发了一种新型高强韧改性剂,用以提升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改善混合料综合性能、提高路面耐久性。设置了常规高黏剂、高强韧改性剂、掺配高黏剂3种改性剂方案,测试分析了不同类型改性剂对高黏沥青及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高强韧改性剂减小了高黏沥青的延度,削弱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使用掺配高黏剂改善高黏沥青和排水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的效果最好;相比常规高黏剂,采用掺配高黏剂一定程度提升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提高了累计耗散能约10%,改善了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高强韧改性剂可作为排水沥青混合料提升模量的一种改性剂材料,掺配比例需要结合工程需求进行配伍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混合料 高黏沥青 模量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再生低密度聚乙烯塑料改性制备高粘高弹道路沥青及性能
5
作者 蒋建国 孙天庚 +2 位作者 王训芝 王倩倩 侯曙光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塑料污染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安全主的要问题之一,突破和实现大掺量再生塑料制备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并规模化利用,具有可观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化学与物理复合改性方法,提升20%掺量再生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及储存稳定... 塑料污染已成为危害全球环境安全主的要问题之一,突破和实现大掺量再生塑料制备高粘高弹改性沥青并规模化利用,具有可观经济和环境效益。通过化学与物理复合改性方法,提升20%掺量再生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与基质沥青相容性及储存稳定性,实现高粘高弹道路沥青制备,并通过性能测试评估其路用价值,为再生塑料改性沥青在路面材料中规模化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改性沥青 相容性 储存稳定性 高粘高弹道路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响应分析的钢桥面铺装结构与材料的一体化
6
作者 李东旭 江照伟 +4 位作者 彭建 李高俊 孙强 张进 刘恒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4-2982,共9页
为解决钢桥面铺装耐久性不足问题,以两种双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 SMA)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典型桥面板最不利荷载位置,计算对比两种结构在该荷载位置下的力学响应,优选钢桥面铺装结构组合并... 为解决钢桥面铺装耐久性不足问题,以两种双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 SMA)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典型桥面板最不利荷载位置,计算对比两种结构在该荷载位置下的力学响应,优选钢桥面铺装结构组合并提出设计指标要求;其次,室内制备A、B两种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以沥青胶结料及混合料路用性能为考察标准,对比分析胶结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优选沥青胶结料类型;最后,借助室内拉拔及斜剪试验,对铺装层与钢板之间的层间黏结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体工程对最不利温度条件下铺筑层的黏结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跨中位置为钢桥面的最不利荷位,应以铺装层在该位置的拉应力、竖向位移及层底剪应力作为钢桥面铺装的主要设计指标;所设计的两种铺装结构力学响应规律一致,其中,结构2(SMA-13+SMA-10+沥青胶砂)的竖向位移及层底剪应力较小,宜作为优选结构;A、B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较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优势显著,又以A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性能最优,用其制备的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为优异;拉拔试验测试结果表明,25℃及60℃温度条件下铺装层-钢板间黏结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应用地区铺装结构层内温度呈周期变化规律,最高温度未超60℃,以该温度层间黏结强度作为设计指标科学合理,同时不利温度下实体工程各结构层间黏结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 铺装结构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温度场监测 层间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探讨
7
作者 申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2期303-307,共5页
讨论了现行多部排水(或透水)沥青混合料标准中关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真空毛细管法)、高黏度改性剂灰分含量技术要求、纤维材料的使用规定存在矛盾等问题,并分析了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计算公式错误的原因,推导出了正确的沥青用量和... 讨论了现行多部排水(或透水)沥青混合料标准中关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真空毛细管法)、高黏度改性剂灰分含量技术要求、纤维材料的使用规定存在矛盾等问题,并分析了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计算公式错误的原因,推导出了正确的沥青用量和沥青膜有效厚度计算公式。分析表明:真空毛细管法不适用于评价高黏度改性沥青的黏度;现行标准中的沥青膜厚度要求值应降低;高黏度改性剂的灰分含量不宜作为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沥青混合料 高黏度改性沥青 黏度 配合比设计 沥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SBS改性OGFC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赖文平 《福建建筑》 2025年第1期111-114,125,共5页
OGFC沥青混合料本身具有的开级配、大空隙特点,在沥青路面在抗滑性能、排水性能以及吸音降噪性能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在高温多雨、潮湿易滑、楼宅临立的交通路段中,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路面,对于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排水性能以及减少噪... OGFC沥青混合料本身具有的开级配、大空隙特点,在沥青路面在抗滑性能、排水性能以及吸音降噪性能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在高温多雨、潮湿易滑、楼宅临立的交通路段中,上面层采用OGFC沥青路面,对于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排水性能以及减少噪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国内诸多的工程设计及实践中,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方法及工艺进行实施,即采用专用的高粘度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进行OGFC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但是由于专用的高粘度改性沥青价格高昂,导致采用传统方法及工艺生产的OGFC沥青混合料在实施过程中造价居高不下,无法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试验研究和优化改良,有效地将高掺量SBS改性沥青运用到OGFC沥青路面的生产和实施过程中去,对于降低工程造价,促使OGFC沥青路面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GFC沥青混合料 高粘度改性沥青 高掺量SBS改性沥青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剂掺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吕晓晔 王军 +3 位作者 姚毅 李晓娟 郑明岩 周敦宏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融冰雪路面能够在寒冷环境下保障路表抗滑和道路通行能力。文中采用自制高黏改性沥青,基于填充体积等效置换法将矿粉替换为融雪剂,评估了不同融雪剂掺量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性能和集料飞散抵抗性能... 融冰雪路面能够在寒冷环境下保障路表抗滑和道路通行能力。文中采用自制高黏改性沥青,基于填充体积等效置换法将矿粉替换为融雪剂,评估了不同融雪剂掺量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性能和集料飞散抵抗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内掺融雪剂的蓄盐型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其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集料飞散抵抗性,均符合现行规范中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要求。当矿粉完全被置换为融雪剂时,需要加入抗剥落剂以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因此蓄盐型沥青混合料路面,建议融雪剂最佳掺入量为矿粉3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高黏改性沥青 融雪剂 蓄盐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A-8干法温拌高黏弹改性沥青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评价研究
10
作者 刘飞 韩书龙 +4 位作者 孟伟坤 岳浩 武文鑫 林江涛 樊亮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兼顾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经济成本及能耗,采用乳液型高黏改性剂进行EMA-8高黏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评价,并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EMA-8高黏弹改性沥青64℃车辙因子达到12kPa以上;LAS试验疲劳次数达到47389次,相对于市售SBS... 为兼顾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经济成本及能耗,采用乳液型高黏改性剂进行EMA-8高黏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制备与评价,并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表明:EMA-8高黏弹改性沥青64℃车辙因子达到12kPa以上;LAS试验疲劳次数达到47389次,相对于市售SBS改性沥青和高黏弹改性沥青,疲劳寿命分别增加了75.8%和20.7%;干法工艺下混合料具有温拌特性,相较于市售高黏弹改性沥青混合料降低施工温度近20℃;其混合料低温、水稳定性能与市售高黏弹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当,动稳定度超过市售高黏弹改性沥青混合料27.8%。工程实践表明,EMA-8高黏沥青混合料具有成本及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EMA-8 高黏弹改性沥青 超薄磨耗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SBR/HVA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吉书 冯德瑜 +1 位作者 肖田 靳灿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3,共6页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 以基质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国产高黏度添加剂HVA制备了适合排水路面使用的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以60℃动力黏度为主要控制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BS、SBR、HVA的最佳掺量。采用因素水平法与极差分析相结合,研究了3种改性剂对沥青60℃动力黏度的影响规律;采用软化点差法评价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零剪切黏度和高温下的车辙因子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采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高黏度改性沥青在低温下的蠕变速率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剂的微观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5%的SBS、质量分数2%的SBR和质量分数10%的HVA复合而成的高黏度改性沥青黏度高、高低温稳定性能强,且满足热储存稳定性要求;SBS、SBR、HVA与基质沥青共混,既存在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 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 丁苯橡胶 hva高黏度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ng effects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 被引量:2
12
作者 Wei Jiang Dongdong Yuan +5 位作者 Zheng Tong Aimin Sha Jingjing Xiao Meng Jia Wanli Ye Wentong Wang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23年第2期304-319,共16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aging effect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HVMA).First,the high-and low-temperatur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by a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and ...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aging effect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HVMA).First,the high-and low-temperatur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by a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and a bending beam rheometer,respectively.The aging mechanism was then tested using a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Besides,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aging effect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VMA,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CRMA),and neat asphalt(SK-90).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long-term aging on HVMA exceeded those of short-term aging.The complex shear modulus of the HVMA was improved by the aging in the whole frequency range.The complex shear modulus of the HVMA after the long-term aging was larger than after the short-term aging.Thus,the aging improved the high-temperature viscoelastic performance of HVMA.With a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from-12℃to-24℃,the low-temperature viscoelastic performance of HVMA decreased since its stiffness modulus and low continuous grading temperature increase.Both of the short-and long-term aging of HVMA were caused by an oxidation reaction,while modifier swelling also happened after long-term aging.Compared to CRMA and SK-90,aging had a limited influence on the high-and low-temperatur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V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asphalt Rheological properties high-temperature LOW-TEMPERATURE Ag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Effect of different high viscosity modifiers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igh viscosity asphalt 被引量:1
13
作者 Peipei KONG Gang XU +2 位作者 Xianhua CHEN Xiangdong SHI Jie ZHOU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90-1399,共10页
High viscosity asphalt(HVA)has been a great success as a drainage pavement material.However,the larger porosity of drainage asphalt mixtures weakens the cohesion and adhesion and leads to premature rutting,water damag... High viscosity asphalt(HVA)has been a great success as a drainage pavement material.However,the larger porosity of drainage asphalt mixtures weakens the cohesion and adhesion and leads to premature rutting,water damage,spalling and crack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HVA prepared using different high viscosity modifiers through conventional tests,Brookfield viscosity tests,dynamic shear rheometer tests and bending beam rheometer tests.The conventional performance results demonstrated SBS+rubber asphalt(SRA1/2)exhibited excellent elastic recovery and low-temperature flexibility.The 60℃ dynamic viscosity results indicated TPS+rubber asphalt(TRA)had the excellent adhesion.The rotational viscosity results and rheolog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RA-2 not only exhibited excellent 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workability,as well as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and rutting resistance,but also exhibited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and relaxation performance.Based on rheological results,the PG classification of HVA was 16%rubber+asphalt for PG76-22,20%rubber+asphalt for PG88-22,TRA and SRA-1/2 for PG88-28.From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as well as high/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HVA,SRA-2 was found to be more sui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rainage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viscosity asphalt rheological properties RUBBER MODIFIER viscosity
原文传递
高模量改性沥青的零剪切黏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应梅 区芷欣 +2 位作者 汤良麒 孙晓龙 吕建兵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零剪切黏度(Zero-shear Viscosity, ZSV)是表征沥青抵抗永久变形能力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为明确不同测试方法及计算模型对高模量改性沥青的ZSV计算值的影响及适用性,以推广高模量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应用,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基质沥青(... 零剪切黏度(Zero-shear Viscosity, ZSV)是表征沥青抵抗永久变形能力的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为明确不同测试方法及计算模型对高模量改性沥青的ZSV计算值的影响及适用性,以推广高模量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应用,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基质沥青(Base Asphalt, BA)和含不同质量分数改性剂的高模量改性沥青(K1-HMB)进行60℃频率扫描试验和60℃稳态流动试验,并采用Cross流变模型及Carreau流变模型分别拟合沥青的ZSV,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ZSV与软化点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BA及K1-HMB属于伪塑性流体,在加载频率作用下均呈现剪切变稀的特征;含0.6%改性剂的K1-HMB具有最高的弹性恢复能力,K1-HM改性剂的建议质量分数为0.4%~0.6%;60℃频率扫描试验结合Cross模型计算的ZSV拟合值具有最高的可信度,可作为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模量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零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填料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孙志林 彭勇 朱志航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探究赤泥填料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首先选择两种国产高黏改性剂PT-HVA和AR-HVA制备得到高黏改性沥青,并将成品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作为对照组,对三种改性沥青进行各项沥青性能试... 为探究赤泥填料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首先选择两种国产高黏改性剂PT-HVA和AR-HVA制备得到高黏改性沥青,并将成品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作为对照组,对三种改性沥青进行各项沥青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均为15%。接着以三种改性沥青为胶结料配制三种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填料为赤泥和矿粉),并进行各项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由赤泥制备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良好,其中AR-HVA高黏改性沥青+赤泥制备的混合料性能最优,动稳定度达11053次/mm,残留稳定度为91.46%,冻融劈裂比为89.60%,飞散损失为5.20%,老化系数为24.60%。同时,由赤泥制备而成的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和弯拉应变比由矿粉制备的混合料的小,这表明赤泥虽能有效地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性能、抗松散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但会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改性沥青 排水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赤泥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R/BBR对橡胶高黏沥青流变及疲劳性能研究
16
作者 韦万峰 张仰鹏 +2 位作者 韦宗 杨帆 孔令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7-1852,共6页
利用废旧轮胎胶粉、G型高黏剂、基质沥青制备一种高黏度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及疲劳性能,利用低温弯曲梁流变仪BBR测试沥青低温蠕变劲度和蠕变速率。结果表明,G型高黏剂可以有效调节橡胶沥青各组分的比例... 利用废旧轮胎胶粉、G型高黏剂、基质沥青制备一种高黏度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及疲劳性能,利用低温弯曲梁流变仪BBR测试沥青低温蠕变劲度和蠕变速率。结果表明,G型高黏剂可以有效调节橡胶沥青各组分的比例,提高其弹性比例成分,并在橡胶沥青中形成网络结构,改善其胶体稳定性,大幅度提升橡胶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延展性、弹性恢复能力、应力敏感性、疲劳等性能,G型高黏剂在橡胶沥青中合适掺量为8%。较橡胶沥青而言,橡胶高黏沥青的黏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疲劳性能等大幅增加,可有效保障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流变性能 疲劳性能 DSR BBR 橡胶沥青 高黏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剪切流变仪校准用标准物质研究分析
17
作者 苗娜 张正东 +2 位作者 林志丹 刘喆 王义旭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填补我国在动态剪切流变仪校准用黏度标准物质空白,对CANNON公司黏度标准物质N2700000SP进行成分分析、黏温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动力黏度测试方法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N2700000SP主要成分为聚异丁烯。为量化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为填补我国在动态剪切流变仪校准用黏度标准物质空白,对CANNON公司黏度标准物质N2700000SP进行成分分析、黏温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动力黏度测试方法研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N2700000SP主要成分为聚异丁烯。为量化温度对黏度的影响,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温度扫描,计算得到其在64℃附近黏温系数为-4.5%℃-1;采用剪切速率、温度扫描模式测定其黏温性和流变性能,明确N2700000SP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测试时必须采用合适的剪切速率或角频率。对毛细管法测得的动力黏度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细管测量方法可靠。研究可支撑我国动态剪切流变仪检校用标准物质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剪切流变仪 高黏度标准物质 沥青 流变性能 聚异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服役性能研究
18
作者 吴杰 郑红 +3 位作者 吴繁 赵元炎 赵明宇 丁庆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320-325,共6页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铺装工程对铺装层材料的性能需求,提出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开发出60℃黏度>70万Pa·s的过渡层材料专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油石比、不同级配、不同厚度的过渡层材料与组合结构的服役性能...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铺装工程对铺装层材料的性能需求,提出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开发出60℃黏度>70万Pa·s的过渡层材料专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油石比、不同级配、不同厚度的过渡层材料与组合结构的服役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富油型高黏高弹过渡层材料具备优异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在组合结构的形式中与混凝土桥面板的25℃的剪切强度、拉拔强度分别达到0.98、0.71 MPa.动态荷载下,随着油石比与厚度的提高,组合结构试件的初始裂纹出现、裂缝扩展速度降低,起到阻止裂缝传递与反射的作用,在0.2应力水平下铺装层组合结构疲劳寿命可达到10万次.超薄组合铺装结构服役性能优异,可有效防止铺装层出现推移、拥包、开裂等桥面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型沥青混合料 高黏高弹 桥面铺装 过渡层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微观试验与分子模拟的高黏沥青-集料界面黏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真明 李辉 詹武练 《广东公路交通》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结合宏观界面拉拔试验、优化水煮法试验和微观躺滴法试验,研究了高黏沥青和辉绿岩、石灰岩两种集料之间的界面黏附作用,所制备高黏沥青中高黏剂掺量为10%~15%且老化程度不同,并比较了宏微观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黏沥青与... 本文结合宏观界面拉拔试验、优化水煮法试验和微观躺滴法试验,研究了高黏沥青和辉绿岩、石灰岩两种集料之间的界面黏附作用,所制备高黏沥青中高黏剂掺量为10%~15%且老化程度不同,并比较了宏微观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黏沥青与辉绿岩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略好于石灰岩集料。随着高黏剂掺量的增加,界面拉拔黏结强度增大,水煮剥落率降低。老化后界面拉拔黏结强度降低,水煮剥落率增大。拉拔黏结强度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显著提升。高黏剂掺量的增加对界面黏附功的提升作用大于对界面剥落功的抑制作用。高黏沥青的老化对界面黏附功的降低作用大于对界面剥落功的提升作用。表征界面黏附作用的宏微观指标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分析了含水与无水环境中高黏沥青与集料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以表征界面黏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微观试验 高黏沥青 集料 界面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20
作者 宋世杰 李强 +2 位作者 曾宪辉 王家庆 付国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67-7873,共7页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微观形貌特征对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很小。在相同的掺量和生产工艺下,与常规的泰孚派克(Tafpack super,TPS)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热塑性树脂(thermoplastic resin,TPR)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低温抗裂性、相当的水稳定性和略差的高温稳定性,但是两者的路用性能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TPR改性剂掺量的提高可以明显提升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当以70#普通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ic block copolymers,SBS)改性沥青作为基质沥青时,TPR改性剂掺量分别达到13%和9%,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即可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总体上看,改性剂掺量和生产工艺对各项路用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改性剂掺量的影响大于生产工艺。从微观形貌角度证实采用直投法时沥青中存在颗粒结团,部分改性剂颗粒与沥青的不完全混融导致直投法的改性效率低于剪切法,因此采用直投法时应适当增加改性剂掺量。研究结果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高黏沥青 树脂改性剂 直投法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