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T4与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彩霞 王丽萍 +1 位作者 武建军 赵灵燕 《癌症进展》 2016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与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通过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ILT4、Ki67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与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通过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ILT4、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中,卵巢癌组织中ILT4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Ki67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ILT4阳性率35.14%(13/37)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84.85%(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Ki67阳性率表达81.08%(30/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45.4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ILT4水平表达降低,Ki67表达升高,可将其作为诊断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淋巴结转移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及CD3^+CD8^(low)T细胞中ILT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冉 司元全 +3 位作者 卞晓琨 刘英杰 王传新 张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的ILT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外周血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ILT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对照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65±0.674和6.234±0.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5);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217±0.433(n=66)和3.656±0.195(n=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P<0.01);肿瘤未侵及深肌层与侵及深肌层比较,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95±0.243(n=24)和7.316±0.404(n=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1,P<0.01)。胃癌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者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ILT3阳性率为(75.53±2.20)%和(12.8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和浸润程度有关。ILT3在胃癌患者CD3+CD8lowT细胞亚群的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 CD3^+CD8^low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4、Ki67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临床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莹 徐毅 杜德奇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11期1783-1785,1789,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LT4)、Ki67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标本(卵巢癌组)、60例符合要求的卵巢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LT4)、Ki67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学标本(卵巢癌组)、60例符合要求的卵巢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组标本中的LT4、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在不同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间的LT4、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结果卵巢癌组的LT4、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55.56%vs3.33%,71.11%vs6.67%)(P<0.05)。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的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P<0.05);Ⅲ期和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的LT4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高分化和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LT4蛋白、Ki67蛋白较正常组织表达上调,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 KI67蛋白 卵巢癌 淋巴结转移 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周恒 唐其柱 +3 位作者 邓伟 袁园 倪健 靳亚阁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8期24-28,共5页
目的构建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3,ILT3)过表达腺病毒载体,以期进一步研究ILT3基因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大鼠ILT3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行胶回收与PC... 目的构建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3,ILT3)过表达腺病毒载体,以期进一步研究ILT3基因功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大鼠ILT3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行胶回收与PCR产物纯化。使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与AgeⅠ对载体质粒以及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双酶切,将酶切后的PCR产物与载体连接,连接产物加入至感受态细胞培养后挑取菌落进行PCR鉴定、测序、比对及质粒抽提。将ILT3重组质粒与腺病毒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至HEK293细胞,获取病毒粗提液并进行扩增、纯化,终点稀释法进行病毒效价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病毒转染效率。结果 PCR与测序鉴定表明GV314-ILT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终点稀释法测得病毒效价为1×109PFU/m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病毒转染效率较高。结论携带ILT3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获取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效价与转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 质粒 腺病毒 过表达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刘鑫 李民 高兴春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2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5(ILT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92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同期取40例行正常脑组织切除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5(ILT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取92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同期取40例行正常脑组织切除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LT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ILT5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ILT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ILT5蛋白表达率均低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和肿瘤部位ILT5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ILT5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T5蛋白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1个月(95%CI:17.4~22.8个月),短于ILT5蛋白高表达患者的28.1个月(95%CI:25.3~31.0个月);ILT5蛋白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44.1%,高于ILT5蛋白低表达患者的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T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低表达,可能与年龄、WHO分级、肿瘤直径及预后等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胶质母细胞瘤诊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5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振飞 刘雨晴 +1 位作者 蒋珊 郑心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4,ILT4)的信使核糖核酸(Msessenger 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芪甲苷抑制非小细胞肺...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4,ILT4)的信使核糖核酸(Msessenger 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芪甲苷抑制非小细胞肺癌增殖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A549细胞常规培养于含血清DMEM培养基中,四唑盐(Methy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设置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与加药组(分别加入浓度为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00μmol/L的黄芪甲苷溶液),测其24 h、48 h、72 h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进而检测黄芪甲苷对A549细胞增殖影响;Transwell实验设置对照组(上室加入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与加药组(上室加入用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配制的浓度为40μmol/L的黄芪甲苷溶液),观察穿过小室的细胞数量的多少,进而检测黄芪甲苷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黄芪甲苷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传代后继续培养24小时,分为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与加药组(加入完全培养基稀释的浓度为40μmol/L的黄芪甲苷溶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qRT)-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法检测IL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Transwell实验、qRT-PCR、Western blot实验均证实,黄芪甲苷组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明显抑制了A549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且其作用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ILT4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因子4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侵袭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在白癜风严重程度判断以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熠 宋晗 田庆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8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在白癜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白癜风患者共88例,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3例,中度45例,重度20例,根据活动状态分为活动期40...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和炎症指标在白癜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白癜风患者共88例,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3例,中度45例,重度20例,根据活动状态分为活动期40例,稳定期48例。根据指南推荐方案进行临床干预,疗程为2个月。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和IgA,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和 CD8~+T 淋巴细胞百分比,ELISA 法检测 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K)-κB 和白细胞介素(IL)-1β。结果 随 着 严 重 程 度 增 加,血 清IgG、IgA、CD4~+和 CD8~+T 细胞百分比、TLR4、NK-κB和IL-1β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血清IgG、IgA、CD4~+和 CD8~+T 细胞百分比、TLR4、NK-κB 和IL-1β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干预后血清IgG、IgA、CD4~+和 CD8~+T 细胞百分比、TLR4、NK-κB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血清免疫和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生和发展,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状态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 TOLL样受体 核转录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研究进展
8
作者 蔡兆阳 俞淑文 《新医学》 2018年第6期377-381,共5页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是ILT超家族中的抑制性受体,特异性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传导抑制信号,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该文主要综述ILT3对免疫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白血病、...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是ILT超家族中的抑制性受体,特异性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通过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传导抑制信号,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该文主要综述ILT3对免疫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白血病、心脏和胰岛等器官移植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并探讨影响ILT3表达的因素,以期为ILT3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 免疫抑制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NF-κB调节人肾小管上皮细胞SIGIRR表达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克国 朱莉 +2 位作者 赵文曼 石瑞 王德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5,共8页
目的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内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反馈调控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子克隆法构建pLNCX2-G418-SIGIRR过表达载体,经PT67细胞包装后感染HKC细胞,构建SIGIRR过表达细胞和... 目的探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内核转录因子NF-κB(NF-κB)反馈调控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子克隆法构建pLNCX2-G418-SIGIRR过表达载体,经PT67细胞包装后感染HKC细胞,构建SIGIRR过表达细胞和对照细胞。使用IL-1β诱导,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SIGIRR可抑制NF-κB活化。使用NF-κB阻断剂和干涉NF-κB活性后,免疫荧光法验证活化的NF-κB可调控SIGIRR表达。在线工具预测SIGIRR启动子区存在NF-κB结合位点。分子克隆法从人基因组DNA内获取含有结合位点的SIGIRR启动子序列,连接至荧光素酶载体pGL3-Luc,构建pGL3-Luc-SIGIRR,并突变结合位点。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共同验证活化的NF-κB可结合在SIGIRR启动子区调控SIGIRR基因的表达。结果构建的pLNCX2-G418-SIGIRR逆转录病毒载体经酶切、测序验证后对比SIGIRR基因编码序列完全一致,重组体和对照载体经病毒包装后转入HKC细胞后成功构建HKC/SIGIRR实验组和HKC/Co对照组细胞系,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SIGIR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过表达SIGIRR细胞组相比对照组细胞可以减少IL-1β诱导的NF-κB的活化(P<0.001),抑制NF-κB活化和干涉NF-κB表达后,SIGIRR的表达出现下调。提取人基因组DNA后,分子克隆法获得SIGIRR目的启动子序列连接至载体,成功构建pGL3-Luc-SIGIRR荧光素酶载体并定点突变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验证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CHIP实验证实NF-κB可结合SIGIRR启动子区域,调控SIGIRR表达。结论HKC细胞中SIGIRR可以影响NF-κB的活化,活化的NF-κB可以结合到SIGIRR的启动子区域,调控SIGIRR的基因表达变化,形成一个反馈体系,控制NF-κB的过度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TLR样受体 核转录因子 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nhibitors of Second Signal of Lymphocyte Response in Human Renal Transplants: PD-L2, GITR, and ILT-2/3/5 Positive Cells from Aspiration Biopsies Associate with Acute Rejection-Freedom
10
作者 Paula D. P. Xavier José Gerardo G. Oliveira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1年第1期58-77,共20页
<p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Follow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span><span>,</span><span> the outcome of the encounter between an APC and a T lymphocyte is str... <p style="text-align:justify;"> <span>Follow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span><span>,</span><span> the outcome of the encounter between an APC and a T lymphocyte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presence of costimulatory and co-inhibitory molecules, the former associated with allograft rejection and the latter with allograft acceptance. We 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of PD-L2, GITR, ILT-2/3/5, and ILT-4 on graft-infiltrating cells procured by Fnab from human KTx under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s. Methods: Fnab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on days 7 or 14</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30 in stable KTx and on the day of acute rejection diagnosis. Cytopreparations were studied by the enzymatic avidin biotin complex staining. Results: Acute rejection group </span><span>showed a significant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PD-L2, GITR, and ILT-2/3/5 </span><span>as compared to stable group, while for ILT-4 we did not fi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ti-IL2</span><i><span>α</span></i><span>R and rapamicyn treatment trend to down-regulate ILT-4 expression, although meaningless. A significant</span><span>ly</span><span>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PD-L2 and GITR expression in Fnab. The PPV for acute rejection diagnosis for both PD-L2 and GITR w</span><span>as</span><span> clearly above 0.8.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point to an early entrance of cells expressing PD-L2, GITR and ILT-2/3/5 inside human KTx who are going to remain rejection-free. Both PD-L2 and GITR shared a high ability to rule-in and rule-out acute rejection.</span>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Presenting Cell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Kidney Transplant Programmed Death-Ligand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ntribution of oligodend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 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pair in multiple sclerosis: perspectives for remyelinatio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被引量:9
11
作者 Adriana Octaviana Dulame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939-1944,共6页
Oligodencrocytes(OLs) are the main glial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d in myelination of axons. In multiple sclerosis(MS), there is an imbalance between demyelination and remyelination processes, th... Oligodencrocytes(OLs) are the main glial cell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d in myelination of axons. In multiple sclerosis(MS), there is an imbalance between demyelination and remyelination processes, the last one performed by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 and OLs, resulting into a permanent demyelination, axonal damage and neuronal loss. In MS lesions,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ermeabilization of blood-brain barrier and initiation of OPCs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OPCs are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process is finalized by insufficient acummulation of OLs into the MS lesion. In relation to all these processes,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potential targets for remyelina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sclerosis oligodencrocytes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 DEMYELINATION REMYELINATION semaphorin basic helix-loop-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 leucin-rich repeatand immunoglobulin-like-domain-containing nogo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I canonical Notch signaling endocrine recep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T4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坤 潘云燕 +2 位作者 延俊元 杨香山 牛洪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推测其功能。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129例,并以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对照,以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病理组织中ILT4基因表达和检测,比较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基...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ILT4)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初步推测其功能。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129例,并以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对照,以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病理组织中ILT4基因表达和检测,比较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基因表达差异,并分析不同病理和临床特征与ILT4表达关系。结果:在卵巢癌患者中检测ILT4mRNA(1.85±1.52),ILT4蛋白(37.24±10.62),对照组中ILT4未检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间ILT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存在淋巴转移、不同高中低分化程度及不同肿瘤大小间ILT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T4高表达于卵巢癌患者,而在子宫肌瘤患者中不表达;ILT4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 卵巢癌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ILT及IDO在树突状细胞介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祥 邹萍(审校者)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6-100,共5页
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其表面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4的表达,抑制T细胞的活化,并形成“抑制性T细胞级联”,还可上调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表达,通过耗竭局部环境中色氨酸抑制T细胞功... 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其表面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4的表达,抑制T细胞的活化,并形成“抑制性T细胞级联”,还可上调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表达,通过耗竭局部环境中色氨酸抑制T细胞功能。对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T-4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喻红波 简明 +1 位作者 刘阳 胡梅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球蛋白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4,ILT-4)mRN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球蛋白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4,ILT-4)mRN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T-4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ILT-4mRNA表达水平(0.450±0.216)显著低于肝癌组(0.887±0.253,P<0.05),肝癌患者组在不同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1.061±0.12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0.693±0.215,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PBMCILT-4mRNA表达水平上调,检测PBMC的ILT-4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免疫球蛋白转录子4 实时相对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4在肾移植受者树突状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15
作者 贾利宁 田普训 +4 位作者 薛武军 丁小明 潘晓鸣 项和立 靳占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4(ILT3和ILT4)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移植免疫低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肾移植后存活5年以上肾功能稳定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受者各10例,分别作为肾功能稳定组和慢性...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4(ILT3和ILT4)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移植免疫低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肾移植后存活5年以上肾功能稳定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受者各10例,分别作为肾功能稳定组和慢性排斥组;另选择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培养获得DC.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C表面分子ILT3和ILT4的表达,并分析各组DC表达的差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T3和ILT4的配体HLA-G5的表达水平.结果 ILT3在肾功能稳定组DC中表达水平上调,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排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T4的表达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稳定组血清中HLA-G5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慢性排斥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存活的肾功能稳定受者外周血中高表达ILT3和其配体HLA-G,说明它们可能在外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4 肾移植 免疫低反应性
原文传递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诱导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钢 郭振涛 +6 位作者 田道锋 刘宝辉 朱晓楠 冀保卫 易伟 吴立权 陈谦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l(LRIGl)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传代培养U25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及实验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l(LRIGl)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传代培养U25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及实验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分别将磷酸盐缓冲液(PBS)、PEGFP-N1质粒体、PEGFP-LRIG1质粒体转染入各组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生长活性,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法经流式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中STAT3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B淋巴细胞/白血病-2( 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转染LRIG1,实验组细胞中LRIG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实验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48 h抑制率为(45. 12 ±0. 68)%,72h抑制率为(52. 24 ± 1. 77)%,总凋亡率由(2. 54 土0. 43)%增高至(22. 51 ±2. 12)%(P〈0. 05) ; 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明显升高。结论LRIG1可促进U25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STAT3信号通路,进而抑制STAT3激活的抗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司元全 张义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LT)家族表达于髓系和淋巴系细胞表面,包括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通过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发挥抑制或激活作用.配体包括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分子.由于抑制性受体与激活性受体特征相似,但在细胞内的功能却截然相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LT)家族表达于髓系和淋巴系细胞表面,包括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通过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发挥抑制或激活作用.配体包括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分子.由于抑制性受体与激活性受体特征相似,但在细胞内的功能却截然相反,因而研究ILT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临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 MHC-Ⅰ类分子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
18
作者 刘莹 孙玉萍 高爱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257-1264,共8页
目的总结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LT)4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功能及其最新临床转化研究进展,分析阻断ILT4在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耐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PubMed及ClinicalTrial.gov中以“ILT4、LILRB2、cance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 目的总结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LT)4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功能及其最新临床转化研究进展,分析阻断ILT4在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耐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PubMed及ClinicalTrial.gov中以“ILT4、LILRB2、cance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1998-01-01-2023-03-31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纳入标准:ILT4在肿瘤中表达的研究;ILT4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及潜在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ILT4参与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研究;ILT4单克隆抗体在实体肿瘤中的临床研究。排除标准:与恶性肿瘤无关的文献;数据不完整的文献;低质量和陈旧类文献。最终共纳入文献57篇。结果ILT4是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的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ILT4在恶性肿瘤的肿瘤细胞及微环境髓系细胞如单核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中高表达,促进了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构建了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直接或间接促进肿瘤进展。在临床前研究中,阻断ILT4能够抑制肿瘤的恶性增殖转移及免疫逃逸,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最终发挥抗肿瘤效应。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性的ILT4单克隆抗体研发出来并进入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初步证实阻断ILT4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并可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结论ILT4是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阻断ILT4为抑制肿瘤进展和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很有潜力的策略,但是后续临床应用面临的诸多挑战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 实体肿瘤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临床转化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卞晓琨 司元全 +3 位作者 陆楠 李英杰 郏燕飞 张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21,128,共6页
目的检测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2(ILT2)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病理组织中ILT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检测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2(ILT2)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病理组织中ILT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ACS流式细胞术检测6株高(MKN1)、中(SGC-7901,AGS)、低(MGC-803)及未分化(HGC-27,BCG-823)人胃癌细胞株ILT2的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92)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对HGC-27、MKN1两种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50例胃癌病理组织中ILT2表达阳性率为62.0%(31/50),正常胃组织不表达ILT2。在低分化型胃癌组织中ILT2表达阳性率为73.3%(22/30),在分化型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5%(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5);肿瘤直径>5 cm时胃癌组织中ILT2表达阳性率为84.2%(16/19),明显高于肿瘤<5 cm时患者阳性率48.4%(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6株人胃癌细胞均表达ILT2,ILT2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胃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细胞(P<0.05)。在不同效靶比下人PBMC及NK-92细胞对MKN1细胞(ILT2低表达)的杀伤能力高于对HGC-27细胞(ILT2高表达)的杀伤(P<0.05)。结论胃癌组织细胞ILT2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BMC和NK-92细胞对高表达ILT2的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降低。提示ILT2可能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并可作为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2 胃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GRP78/PERK/ATF4的泽泻汤改善脂质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梦瑶 谢治深 +7 位作者 徐江雁 丁婧 赵洁 孙意冉 张效威 王辉 王潘 张振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4,共7页
目的:基于GRP78/PERK/ATF4通路探讨泽泻汤改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及高脂饮食诱导高脂细胞及动物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ER与Ca^(2+)荧光共定位观察泽泻汤对ER-Ca^(2+)稳态的调... 目的:基于GRP78/PERK/ATF4通路探讨泽泻汤改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及高脂饮食诱导高脂细胞及动物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模型。ER与Ca^(2+)荧光共定位观察泽泻汤对ER-Ca^(2+)稳态的调节情况;流式细胞术及Tunel法检测泽泻汤对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ER核心信号1(Ern1)、转录激活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homologous protein,Chop)、Grp78、Perk、X-盒结合蛋白1(Xbp1)、热休克蛋白90β1(Hsp90β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0B(Tnfrsf10b)的mRNA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B细胞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GRP78/BIP)GRP78、类PKR的内质网激酶(PERK)、p-PERK和转录激活因子4(ATF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ER-Ca^(2+)明显失衡(P<0.05),肝细胞凋亡增加(P<0.01),Perk、Xbp1等ERS相关mRNA的表达上调(P<0.05),ERS伴侣标志蛋白GRP78、ATF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泽泻汤逆转了OA诱导的ER-Ca^(2+)失衡(P<0.01);显著改善OA及高脂饮食诱导的肝细胞凋亡(P<0.01);体内外下调ERS相关基因Ern1、Atf6、Chop、Grp78、Perk、Xbp1、Hsp90b1、Tnfrsf10b的表达(P<0.05);体内外逆转OA及高脂饮食诱导的ERS伴侣标志蛋白GRP78表达的显著上调(P<0.01),同时下调p-PERK及ATF4蛋白表达(P<0.05)。结论:泽泻汤抑制脂质诱导的ERS,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RP78/PERK/ATF4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B细胞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蛋白激酶R(PKR)样内质网激酶/转录激活因子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