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的红外图像电子变倍
1
作者 刘馨 张斌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2,共8页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 为了解决光电领域中低分辨率红外图像影响观瞄的问题,构建一种轻量级多尺度聚合网络算法来增强电子变倍时中心区域图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使用不同大小的尺度核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利用浅层残差结构将局部多尺度残差特征有效聚合在一起,以获得更强大的特征表示能力;然后采用基于对比度感知的通道注意层来聚合更多尺度特征信息,最终重构出具有丰富细节而清晰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子变倍方法在不引入额外参数的情况下能够提取出精细的多尺度特征信息,获得清晰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红外图像 电子变倍 多尺度聚合 对比度感知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俊举 常本康 +3 位作者 钱芸生 田思 邱亚峰 袁轶慧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2,共4页
为降低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功率损耗并减小其体积,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采用SOPC设计技术,在FPGA内部定制了可编程嵌入式处理器NiosII,实现了系统的任务管理和数据通信;设计了一种简洁的流水线结构,实现... 为降低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功率损耗并减小其体积,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采用SOPC设计技术,在FPGA内部定制了可编程嵌入式处理器NiosII,实现了系统的任务管理和数据通信;设计了一种简洁的流水线结构,实现了非均匀校正、盲元补偿和自适应图像增强等实时信号处理功能。对所设计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测试结果为噪声等效温差(NETD)小于80mK,成像质量清晰稳定。与传统结构相比,该系统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系统 红外技术 信号处理 FPGA 嵌入式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幕对红外成像探测干扰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遵宁 潘功配 +1 位作者 关华 朱晨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红外热成像探测、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原理及烟幕对红外热像探测的干扰机理研究,探讨了冷烟幕和热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原理。烟幕箱实验表明,红外热像的探测能力随红外烟幕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 红外热成像探测、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红外热像仪的探测原理及烟幕对红外热像探测的干扰机理研究,探讨了冷烟幕和热烟幕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原理。烟幕箱实验表明,红外热像的探测能力随红外烟幕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冷烟幕主要是通过烟幕粒子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干扰热像仪;而热烟幕除了具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外,还通过烟幕自身发射比目标强得多的红外辐射来屏蔽热像仪,从而起到干扰作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红外成像 烟幕 探测 干扰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提高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隋修宝 陈钱 陆红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7-379,385,共4页
分别研究了微扫描技术与虚拟电子微扫描技术在提高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方面的原理,指出了纯粹利用微扫描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微扫描技术与自适应虚拟电子微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红外图像的空... 分别研究了微扫描技术与虚拟电子微扫描技术在提高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方面的原理,指出了纯粹利用微扫描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微扫描技术与自适应虚拟电子微扫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红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空间分辨率 复合技术 红外图像 微扫描 虚拟电子微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层板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龙 王建华 +1 位作者 吴向宇 杜治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661,共5页
为了研究层板冷却特性,应用远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对一个真实尺寸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实验.层板的气膜孔、绕流柱及冲击孔直径分别为0.5,0.8,0.8 mm,内腔高及总板厚分别为0.8,2.6 mm,孔柱数比为1∶4∶1.为了准确测量表面温度,采用了高精度热... 为了研究层板冷却特性,应用远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对一个真实尺寸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实验.层板的气膜孔、绕流柱及冲击孔直径分别为0.5,0.8,0.8 mm,内腔高及总板厚分别为0.8,2.6 mm,孔柱数比为1∶4∶1.为了准确测量表面温度,采用了高精度热电偶校正法,建立修正关系;为了描述层板综合冷却效率,采用热像数字信号运算法,直接进行数据处理.实验在高温亚声速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展示了冷却介质注射量对层板冷却特性的影响,证明远红外热像技术用来研究层板冷却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层板结构 综合冷却效率 红外热像技术 图形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树分析法的专家系统在故障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蔡宗平 汤正平 闵海波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135-137,75,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电路板故障信息检测,电路板故障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并描述了此专家系统的基本设计构想及实现方法。该诊断方式新颖、具有直观、非接触性、成本低、诊断速度快和准确性高... 本文介绍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电路板故障信息检测,电路板故障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并描述了此专家系统的基本设计构想及实现方法。该诊断方式新颖、具有直观、非接触性、成本低、诊断速度快和准确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技术故障树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技术研究对流冷却系统电子元器件散热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桂翠 邹航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0-161,共2页
文中用红外热像技术研究了在对流冷却系统中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情况,为电子设备的热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红外热像 对流冷却 电子设备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Hadmard变换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亓洪兴 陈木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3-468,共6页
Hadmard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基于Hadmard变换光学基本原理,采用线阵探测器件实现高光谱成像,多通道探测优势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与推帚式高光谱成像相当水平的探测信噪比。本文在阐述Hadmard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类... Hadmard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基于Hadmard变换光学基本原理,采用线阵探测器件实现高光谱成像,多通道探测优势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与推帚式高光谱成像相当水平的探测信噪比。本文在阐述Hadmard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光机扫描成像和推帚式成像,论证了Hadmard变换成像光谱技术的探测信噪比优势,设计了一套基于线阵短波红外器件、DMD芯片和双Offner光栅光谱仪系统的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并简要论证了其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mard变换 成像光谱技术 短波红外 DMD芯片 双Offner光栅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平 董卫国 汤绍迁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11期55-57,6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电子内镜系统窄带成像技术(NBI)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各自的优缺点,为广大内镜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也为医院配备"电子染色"内镜系统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比OLYMPUS EVIS LUCERA SPECTRUM与FUJINON EPX-4... 目的对比研究电子内镜系统窄带成像技术(NBI)与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各自的优缺点,为广大内镜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也为医院配备"电子染色"内镜系统选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比OLYMPUS EVIS LUCERA SPECTRUM与FUJINON EPX-4400电子内镜系统结构组成原理,NBI与FICE的成像特点、临床应用,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结果NBI与FICE技术主要区别在于:NBI系统是在冷光源上多配置了一个窄带干涉滤光片,FICE系统是图像处理中心增加了光谱估计处理电路和相应程序。结论NBI与FICE作为当前"电子染色"内镜的代表,其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各有各优势,各大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来对这两种技术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智能分光比色技术 电子染色 电子内镜系统 光谱估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正交检波技术在主动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铭军 周彬 +1 位作者 胡永钊 曾晓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4,224,共4页
提出基于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应用单频调制的连续激光,对扫描式红外热成像目标进行有效探测的新方法。分析了光学系统的后向反射特性,针对回波信号特征,提出利用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采用直接采样的数字正交检波技术实现对低信噪比... 提出基于光学系统的“猫眼”效应,应用单频调制的连续激光,对扫描式红外热成像目标进行有效探测的新方法。分析了光学系统的后向反射特性,针对回波信号特征,提出利用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采用直接采样的数字正交检波技术实现对低信噪比回波信号的可靠检测,并在外场试验中应用该方案对实际目标回波信号获得了满意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电对抗 扫描成像系统 红外 “猫眼”效应 正交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在电子设备热设计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蕊 汪凯蔚 《环境技术》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在电子设备的研制和设计阶段,热测试与分析是热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电子设备关键部位进行热测试,检测电子设备内部温度分布情况,并与设计目标进行比较与纠正,从而达到热设计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热设计 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外扫描变像管
12
作者 刘宏波 赵宝升 +3 位作者 朱克正 张小秋 桂建保 邹远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组合红外阴极和静电聚焦电子光学系统的新型红外扫描变像管。组合红外阴极是利用电子俘获材料的快速红外上转换特性,并将其制成红外上转换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的。这种新型红外扫描变像管的波长响应范围可延伸至800~1... 介绍了一种采用组合红外阴极和静电聚焦电子光学系统的新型红外扫描变像管。组合红外阴极是利用电子俘获材料的快速红外上转换特性,并将其制成红外上转换屏与可见光阴极耦合构成的。这种新型红外扫描变像管的波长响应范围可延伸至800~1600nm,转换效率的峰值波长为1165nm,时间分辨率优于15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变像管 上转换屏 组合红外阴极 电子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抖动条件下跟踪数据的处理技术
13
作者 杨卫平 李吉成 沈振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95-1197,共3页
由于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抖动,这给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息处理带来了很 大困难,为此,本文针对图像抖动情况下目标的跟踪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抖动情况下跟踪数 据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地定位目标,使不经稳象就可对抖动图... 由于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抖动,这给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息处理带来了很 大困难,为此,本文针对图像抖动情况下目标的跟踪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抖动情况下跟踪数 据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地定位目标,使不经稳象就可对抖动图像进行处理成为可能,大大降 低了系统的设计成本,缩短了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抖动 数据处理 导引头 目标跟踪 导弹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的像质验收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春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7年第3期44-50,共7页
从满足使用要求出发论述了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像质的验收原理、性能参数和方法。指出了性能验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地对空导弹 红外导引头 光学系统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状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乐 《北方交通》 2006年第11期52-53,共2页
对桥梁健康状况检测的重要性,桥梁健康状况检测的主要背景作了一定的概述。并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桥梁健康状况检测技术如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光纤传感器检测技术、声探测技术、电磁波探测技术作了综合的介绍。
关键词 桥梁健康 检测技术 红外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非制冷热像仪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谢轲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0-524,共5页
为实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针对性的设计和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热像仪。该热像仪使用国产化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硬件采用FPGA处理器和LPDDR2存储器,程序上将硬件逻辑算法与NIOSⅡ软核相结合,实现了红外探测器的时序驱动... 为实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在手持设备上的应用,针对性的设计和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热像仪。该热像仪使用国产化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硬件采用FPGA处理器和LPDDR2存储器,程序上将硬件逻辑算法与NIOSⅡ软核相结合,实现了红外探测器的时序驱动、TEC控制、非均匀性校正、图像增强算法和多种对外接口。对热像仪进行测试:该系统成像质量较高,系统功耗最小1.4 W,延时量小于1 ms,且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拓展性,可在手持设备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技术 小型化 低功耗 非制冷热像仪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场提高红外图像质量研究
17
作者 何理 《电子测试》 2016年第7X期64-65,共2页
红外成像系统在外场复杂使用环境条件下,背景复杂,雾气水汽大,影响成像质量。本文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进行分析,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技术和红外图像增强技术综合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非均匀性校正 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的像质验收技术
18
作者 李春福 《上海航天》 1997年第3期17-22,共6页
从满足使用要求出发论述了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验收原理、性能参数和方法。
关键词 地对空导弹 红引导引头 光学系统 像质量 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FID技术及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智能查房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19
作者 宋新庆 谢建华 侯晴霏 《科学与信息化》 2023年第4期160-162,共3页
为了解决养老机构里老年人看护的需要与护理员夜间巡查人力不足或巡查频次低而导致服务质量不佳等现象,本应用从养老机构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RFID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而设计出一套智能查房系统,以减轻看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老人夜间... 为了解决养老机构里老年人看护的需要与护理员夜间巡查人力不足或巡查频次低而导致服务质量不佳等现象,本应用从养老机构的实际需求出发,基于RFID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而设计出一套智能查房系统,以减轻看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老人夜间的智慧化看护及提升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子标签 阅读器 红外热成像模块 智能查房系统 构建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对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彦坤 高超 +2 位作者 王澜 迟子锋 韩春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比较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IM—BPS)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优劣。方法2007--2008年间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40例食管癌和27例肺癌患者,使用IM—BPS和EPID测量其在左右、头脚、前后方... 目的比较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IM—BPS)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食管癌和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测量结果的优劣。方法2007--2008年间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40例食管癌和27例肺癌患者,使用IM—BPS和EPID测量其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行配对t检验和符合程度的X^2检验。结果用EPID每例患者摆位验证需10~12min,而IM—BPS仅需2~5min。IM—BPS和EPID测量的食管癌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3.49、3.19、3.31和4.03、3.41、3.43mm(t=5.17、1.88、1.57,P=0.000、0.060、0.119);肺癌患者的分别为4.23、3.51、3.39mm和4.85、3.53、3.74mm(t=5.63、0.28、3.88,P=0.000、0.780、0.000)。〉165%食管癌和≥55%肺癌患者两种测量结果在3个方向摆位误差差值为±1mm内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9,P=0.000和x。=53.35,P=0.000)。结论IM—BPS对食管癌及肺癌患者摆位误差的测量结果大部分优于EPID,虽然两种方法都能对患者治疗摆位进行较为准确测量和质量控制,但因IM—BPS应用直观、简便、耗时短、可实时监测校正而更易于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红外线跟踪摆位系统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食管肿瘤 肺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