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L/ASA药物控释系统结构拓扑优化及瞬态释药性能
1
作者 高扬 孟繁舒 +3 位作者 闵浩楠 剌焕军 陈磊 后振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以聚己内酯(PCL)为载体材料,阿司匹林(ASA)为待释放药物,提出一种PCL/ASA药物控释系统,以实现医工结合背景下药物控释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及释药量的参数化调节。首先,基于菲克扩散定律建立了PCL/ASA药物控释系统的释药模型,以设计域平均... 以聚己内酯(PCL)为载体材料,阿司匹林(ASA)为待释放药物,提出一种PCL/ASA药物控释系统,以实现医工结合背景下药物控释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及释药量的参数化调节。首先,基于菲克扩散定律建立了PCL/ASA药物控释系统的释药模型,以设计域平均浓度与目标浓度之差的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PCL/ASA药物控释系统的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其次,对所获得的拓扑优化结构进行几何重构,得到清晰的流道结构,并研究了不同药物储库形状和流道结构对瞬态释药性能的影响。最后,制备PCL/ASA药物控释系统并进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验证了优化方法和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几何重构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拓扑优化的流道结构,具备较高的可靠性。拓扑优化方法所获得的流道结构展现出较好的药物控释性能,药物释放趋势趋于零级释放。基于拓扑优化设计的PCL/ASA药物控释系统可以在35.03~43.86 mol/m3范围内实现ASA浓度的参数化调节,呈现出较好的释药量调节能力。该研究为医工结合背景下优化药物控释系统结构、实现按需给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拓扑优化 药物控释系统 几何重构 释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初始浓度优化
2
作者 张新明 黎潇 黄何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81,共15页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算法优化不同分数阶下的药物初始浓度,从而近似达到三种预期药物释放目标。对于正问题求解,主要结合Caputo导数和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建立了一种B样条小波方法的迭代求解格式;对于初始浓度优化问题,引入了反问题研究思路,将药物控释体系的优化设计问题归结为基于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参数辨识问题。为了实现参数反演控制,引入了小生境布谷鸟智能优化算法,反演计算控释体系中的初始浓度,有效地解决了布谷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针对恒速释放,线性降低释放和非线性释放三种释放目标,给出了最优控制参数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 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 B样条小波方法 小生境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凝胶因子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明 秦凌浩 +3 位作者 陈秋玲 吴进锐 陈小媛 胡巧红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10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合成一种自组装超分子有机凝胶因子——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C16-L-Phe-OMe),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质考察。方法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为母核、棕榈酰氯为酰化剂,合成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凝胶因子,采用IR、^1H-NMR、MS等手段... 目的合成一种自组装超分子有机凝胶因子——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C16-L-Phe-OMe),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质考察。方法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为母核、棕榈酰氯为酰化剂,合成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凝胶因子,采用IR、^1H-NMR、MS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熔点、在各种植物油中的最低胶凝浓度、相转变温度等凝胶行为。结果IR、^1H-NMR、MS等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物质的结构为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产率为73.40%,熔程为71.5~72.3℃,室温下在橄榄油、一级大豆油、葵花油、大豆油、花生油中的最低胶凝浓度分别为150、160、160、170、190g·L^-1,相转变温度随凝胶因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C16-L-Phe-OMe的制备工艺简单,在橄榄油、一级大豆油、葵花油中具有很强的胶凝能力,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凝胶因子,适于作为药物控释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控释载体 棕榈酰-苯丙氨酸甲酯 超分子有机凝胶 凝胶因子 最低胶凝浓度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药物控释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美珍 林一飞 范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在药物控释系统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 ,总结、归纳国内外人工神经网络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结果 人工神经网络能优化处方组成和工艺过程 ,使其在控释片剂、控释微粒以及透皮吸收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药物控释系统 处方优化 模型概述 A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药物释放的建模及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建敏 王文俊 +1 位作者 李伯耿 朱世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8-625,共8页
针对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的药物释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鉴反问题求解思路,利用混合Newton-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体系中初始药物浓度分布以及扩散系数分布,实现不同的目标药物释放。在固定扩散系数条件下,优化了实现拟恒速、速率线... 针对球形扩散控制体系中的药物释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鉴反问题求解思路,利用混合Newton-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体系中初始药物浓度分布以及扩散系数分布,实现不同的目标药物释放。在固定扩散系数条件下,优化了实现拟恒速、速率线性降低及先增后恒速的非线性释放目标的初始药物浓度分布;还优化了不同初始药物浓度分布条件下的体系扩散系数分布,以期达到拟恒速释放。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球形基质体系中药物的初始浓度分布或扩散系数分布,体系的药物释放可达到释放的目标要求;通过简单的外层无/少药物负载的初始浓度设计,优化扩散系数的体系可有效解决"突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扩散控制体系 药物释放 优化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控释片兔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宏安 俞发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4-24,共1页
本文以HPLC法,对自制酮康唑控释片在兔体内血药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制酮康唑控释片在兔体内血药浓度平稳,作用时间长,优于市售普通片。
关键词 酮康唑控释片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多层平板药物控释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家桥 张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105,共8页
多层平板药物控释体系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控释体系之一.为了使药物能够按照预期的释放速率释放到人体中,对多层平板控释体系中的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优化.首先借鉴数学反问题的求解思路,将基于多层平板体系药物扩散模型的药物释放优化问... 多层平板药物控释体系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控释体系之一.为了使药物能够按照预期的释放速率释放到人体中,对多层平板控释体系中的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优化.首先借鉴数学反问题的求解思路,将基于多层平板体系药物扩散模型的药物释放优化问题转化为扩散方程初值反问题的求解;然后基于紧算子奇异值系统理论,构造了一种新的正则化滤子函数,从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并给出了改进方法的渐进最优阶估计;最后采用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针对恒速、线性下降和先线性增加后恒速的非线性释放这3种目标释放要求,优化了多层平板体系中的药物初始浓度分布,使药物的释放曲线接近或达到所需的目标释放.结果表明:改进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能够使正则解的误差具有渐进最优阶,而且在多层平板控释体系的优化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采用改进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多层平板控释体系中的药物初始浓度分布,基本实现了体系中的拟恒速、拟线性降低以及拟非线性的药物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平板控释体系 药物释放 改进Tikhonov正则化 反问题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包合物膜控控释片的处方优化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娥 谭睿 +2 位作者 顾健 何黎黎 姚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制备葛根素包合物膜控控释片,考察影响其释药行为的因素,并探讨释药机制。方法:调整包衣液成分,研究单一因素对渗透泵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优处方。结果:葛根素包合物膜控控释片的释药行为受衣膜厚度、促渗剂... 目的:制备葛根素包合物膜控控释片,考察影响其释药行为的因素,并探讨释药机制。方法:调整包衣液成分,研究单一因素对渗透泵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确定最优处方。结果:葛根素包合物膜控控释片的释药行为受衣膜厚度、促渗剂、致孔剂的显著。结论:采用最优处方成功制备葛根素膜控控释片,释放行为符合零级释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膜控控释片 处方优化 体外释药
原文传递
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优化及体外释药研究
9
作者 张娥 谭睿 +2 位作者 顾健 何黎黎 姚峰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制备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考察影响其释药行为的因素。方法调整促渗剂的含量及包衣液的成分,研究单一因素对渗透泵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最优处方。结果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释药行为受促渗剂、衣膜厚度、... 目的制备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考察影响其释药行为的因素。方法调整促渗剂的含量及包衣液的成分,研究单一因素对渗透泵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最优处方。结果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释药行为受促渗剂、衣膜厚度、致孔剂的影响显著。结论采用最优处方成功制备葛根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释放行为符合零级释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处方优化 体外释药 野葛
原文传递
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晶 周苏 郭斌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589-1592,共4页
目的:优化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及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渗透压促进剂的种类和用量、致孔剂聚乙二醇含量和包衣膜增重率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优化盐酸阿米替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及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渗透压促进剂的种类和用量、致孔剂聚乙二醇含量和包衣膜增重率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最优处方为渗透压促进剂为乳糖,用量为190mg,聚乙二醇含量为10,包衣膜增重率为4;优化处方所制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符合零级释放规律。结论:优化处方合理,制剂体外释药缓慢、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米替林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体外释放 正交试验 处方优化
原文传递
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泼尼松的浓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延盛 栾心怡 +1 位作者 王艺霏 金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9-84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泼尼松的浓度,并运用该方法研究泼尼松控释片在健康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沉淀蛋白法,内标物为洛索洛芬;采用Venusil ASB C18...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泼尼松的浓度,并运用该方法研究泼尼松控释片在健康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沉淀蛋白法,内标物为洛索洛芬;采用Venusil ASB C18(2.1 mm×50 mm,3μm)色谱柱,以甲醇-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离子源为ESI源,采用负离子检测方式,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为m/z 357.1→m/z 327.1(泼尼松,待测物),m/z 245.0→m/z 83.0(洛索洛芬,内标物)。6只Beagle犬餐后0.5 h口服给予泼尼松控释片1片(5 mg),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口服给予泼尼松控释片后Beagle犬血浆中泼尼松的浓度。结果:犬血浆中泼尼松质量浓度在1.00~5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1.00μg·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8.9%,平均提取回收率在76.4%~87.5%之间,内标的提取回收率为90.6%,基质效应在87.1%~95.9%之间,内标基质效应为105.5%;结论:Beagle犬口服泼尼松控释片5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为(1.60±0.52)h,k_e为(0.47±0.15)h^(-1),C_(max)为(22.0±2.80)μg·L^(-1),T_(max)为(5.8±0.3)h,AUC_(0-16h)为(93.5±12.7)μg·h·L^(-1)。本文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泼尼松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择时释药制剂 实验Beagle犬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