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CO_(2) absorption during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_(2) and NO_(x) by wet scrubbing process 被引量:1
1
作者 Peng Lu Xianhui Yan +4 位作者 Lyumeng Ye Dingsheng Chen Dongyao Chen Jianhang Huang Chaoping C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34-545,共12页
The co-removal of CO_(2)while removing SO_(2)and NOxfrom industrial flue gas has great potentia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ut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ing.In this study,a wet scrubbing process with various urea sol... The co-removal of CO_(2)while removing SO_(2)and NOxfrom industrial flue gas has great potentia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but related research is lacking.In this study,a wet scrubbing process with various urea solutions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as explored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O_(2)absorp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ea-additive solutions were efficient for NOxand SO_(2)abatement,but delivered<10%CO_(2)absorption efficiency.The addition of Ca(OH)_(2)dramatically enhanced the CO_(2)absorption,remained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unfortunately restricted the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Among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pH of solution played a determining role during the absorption.The contradictory pH demands of CO_(2)absorp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observ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A higher pH of solution than 10 was favorable for CO_(2)absorption,while the oxidizing of NO to NO_(2),NO_(2)^(-)or NO_(3)^(-)by NaClO_(2)was inhibited in this condition.When7<pH<10,it was favorable for the conversion and absorption of NO and NOx.However,the conversion of HCO_(3)^(-)to CO_(3)^(2-)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hence preventing the absorption of CO_(2).Large part of Ca(OH)_(2)became CaCO_(3)with a finer particle size,which covered the unreacted Ca(OH)_(2)surface after the reaction.Ki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_(2)absorption in urea-NaClO_(2)-Ca(OH)_(2)absorbent was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 in early stage,then by ash layer diffusion in later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absorption Synergistic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et scrubbing process Urea-NaClO_(2)-Ca(OH)_(2)absorbent carbonat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发展阶段化技术特征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智晓 吴凡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百余年来,伴随人类社会和科技日新月异,污水生化处理技术也在实现快速发展与不断迭代,新工艺与新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与新生化代谢途径不断被提出、发现和解析,并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升级。回顾了过去百余年污水生化处理... 百余年来,伴随人类社会和科技日新月异,污水生化处理技术也在实现快速发展与不断迭代,新工艺与新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与新生化代谢途径不断被提出、发现和解析,并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升级。回顾了过去百余年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就典型污水生化工艺,结合技术研发进展、技术成熟度及案例应用情况,给出了不同生化处理工艺代际划分与技术发展期“S曲线”,分析了近些年来新涌现出的一些革新性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特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工艺技术特征、技术优势与总体效能,从工艺强化、绿色低碳与集约高效等方面总结了未来污水处理发展的技术趋势,以期为“双碳背景”下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未来国内前瞻性污水厂工艺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工艺强化 好氧颗粒污泥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低碳依赖性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钙基脱硫剂改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尹金城 彭贝贝 +3 位作者 谷志卿 鞠朋 吴维成 张静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51,共6页
目前,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在全国仍占有较大比重,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背景下,为实现工业尾气的超低排放,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工业生产中的脱硫脱硝效率已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应用于工业中的湿法/半干法... 目前,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在全国仍占有较大比重,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背景下,为实现工业尾气的超低排放,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工业生产中的脱硫脱硝效率已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应用于工业中的湿法/半干法脱硫技术现在很难经济有效地满足目前的排放标准,此外还存在维护费用高、技术工艺复杂、产物处理困难等问题。在众多脱硫脱硝方案中,干法钙基脱硫剂因其易回收、占用体积小、价格低廉、热量损耗少等优势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干法钙基脱硫剂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分类总结了脱硫剂的不同改性方法,分析了掺杂金属氧化物、蒸汽活化、掺入脱硝添加剂这三种常见改性策略的研究进展及机理。结果表明:在脱硫剂中单一掺杂或引入多种金属氧化物(如Fe_(2)O_(3)、MgO等)能够明显促进脱硫剂的脱硫反应;在脱硫剂制备或反应过程中使用蒸汽活化,可延长脱硫剂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在脱硫剂中加入KMnO_(4)等增强脱硝的添加剂或在脱硫过程中引入O_(3)条件均可改善脱硫剂的脱硝性能,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脱硫过程能够促进脱硝反应的进行,同时还证实了脱硫脱硝一体化的可行性。上述三种方法采用优化反应条件、调控脱硫剂的结构或组分,实现降低脱硫反应的活化能,增加反应活性中心,增大脱硫剂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从而改善脱硫剂的脱除效果。干法钙基脱硫剂的改性策略建议结合使用,通过优化脱硫剂的比表面积等重要参数,合成出既能脱硫又能脱硝的高效脱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脱硫 钙基脱硫剂 掺杂改性 蒸汽活化 脱硝添加剂 脱硫脱硝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全蜡油硫化技术应用总结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勤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分析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开工全部使用蜡油硫化方案的可行性。某公司首次采用全蜡油硫化对新鲜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全蜡油硫化可节省装置开工时间16 h,减少装置开工柴油使用量,减少产生不合格蜡油720 t,在低温硫化阶段蜡油硫化的上硫率更... 分析了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开工全部使用蜡油硫化方案的可行性。某公司首次采用全蜡油硫化对新鲜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全蜡油硫化可节省装置开工时间16 h,减少装置开工柴油使用量,减少产生不合格蜡油720 t,在低温硫化阶段蜡油硫化的上硫率更高,硫化更均匀。对比分析了全蜡油硫化与分阶段硫化的催化剂性能,在工艺条件、原料性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两种不同方式硫化后的催化剂杂质脱除率同样高,活性相当。使用全蜡油硫化的催化剂运行周期相对较长,说明全蜡油硫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较高。全蜡油硫化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资源、还原活性好等优点,对于其他同类装置具有借鉴意义,为今后同类装置开工优化预硫化操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装置 氧化态 催化剂 预硫化 全蜡油硫化 脱硫率 脱氮率 脱残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活性炭对烧结烟气硫硝脱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孟令一 石焱 +1 位作者 胡长庆 王健雄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7,共10页
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能高效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_(2)和NO_(x)。该技术在实验阶段SO_(2)和NO_(x)的脱除率可达到95%以上,且具备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少、节能环保的理想效果,在工业烟气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微波在烧结... 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能高效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_(2)和NO_(x)。该技术在实验阶段SO_(2)和NO_(x)的脱除率可达到95%以上,且具备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少、节能环保的理想效果,在工业烟气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微波在烧结烟气中的传播加热特性及活性炭的良好吸附性,二者协同促进催化还原反应发生,组成一套高效的烧结烟气处理工艺。本文将微波辐照活性炭烟气硫硝脱除技术与传统烧结烟气处理技术进行对比,总结该工艺的优势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该工艺的技术细节和反应机理,找到该工艺在能源消耗、副产物处理、污染协同处理和研发成本中存在的现有不足,深入剖析该工艺应用于实践领域存在的弊端和制约因素,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下一步研究指明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烧结烟气 脱硫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钢永通公司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艺优化实践
6
作者 申海峰 王迎坤 王景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8期189-191,共3页
烧结烟气在基准φ(O_(2))为16%的条件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需分别不高于10 mg/m^(3)、35 mg/m^(3)、50 mg/m^(3)。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铁管有限责任公司为响应新要求,对其105 m^(2)烧结机进行了技术升级,淘汰原有... 烧结烟气在基准φ(O_(2))为16%的条件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需分别不高于10 mg/m^(3)、35 mg/m^(3)、50 mg/m^(3)。安钢集团永通球墨铸铁管有限责任公司为响应新要求,对其105 m^(2)烧结机进行了技术升级,淘汰原有湿法脱硫工艺,新建一套活性炭烟气脱硫脱硝净化装置。活性炭脱硫脱硝净化装置投用前期运行良好,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逐渐出现净化塔温度超温、净化塔床层阻力过高、制酸效率低等问题,制约烧结生产。后通过工艺升级和设备优化改造,实现了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的稳定运行,并显著提高了脱硫脱硝效率,降低了烧结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为类似企业的烟气治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脱硫脱硝 工艺优化 运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流活性炭工艺的钢铁烧结废气模块化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7
作者 孟佳钰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164-166,共3页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传统的脱硫脱硝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基于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采用逆流式活性炭工艺对钢铁烧结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应用结果表明,...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然而传统的脱硫脱硝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基于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采用逆流式活性炭工艺对钢铁烧结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研究技术使脱硫率达到极大值,为92.3%,其平均脱硫率最高为85.5%。相比于其他常用脱硫技术,逆流式活性炭技术可更有效脱硫,并可有效减少钢铁烧结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钢铁烧结 二氧化硫 脱硫脱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垃圾焚烧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
8
作者 段飞飞 朱传强 +3 位作者 杨林 扈明东 尹晓龙 韩昊 《环境卫生工程》 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
垃圾焚烧发电厂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在垃圾焚烧炉炉膛中同时喷入脱硝剂和脱硫剂,从污染物产生源头脱除NOx和SO_(2)。本研究以大容量垃圾焚烧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无任何脱硫脱硝工艺,单独使用高温脱硝剂、高温... 垃圾焚烧发电厂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处理技术是在垃圾焚烧炉炉膛中同时喷入脱硝剂和脱硫剂,从污染物产生源头脱除NOx和SO_(2)。本研究以大容量垃圾焚烧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无任何脱硫脱硝工艺,单独使用高温脱硝剂、高温脱硫剂,采用“高温脱硫+半干法脱酸”工艺及协同使用脱硫剂、脱硝剂条件下,对NOx和SO_(2)的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传统工艺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经济成本。结果表明:在750 t/d炉膛中同时喷入0.5 g/m^(3)脱硝剂和0.9 g/m^(3)脱硫剂,脱硝效率、脱硫效率分别可达74%以上和84%以上,可实现NOx排放指标日均值低于100 mg/m^(3)、SO_(2)日均值低于50 mg/m^(3);当采用“高温脱硫+半干法脱酸”工艺、固定石灰浆流量2000 L/h时,可稳定控制烟囱出口SO_(2)排放浓度低于20 mg/m^(3)。技术及经济性分析表明,与传统锅炉尾部烟气处理工艺相比,炉内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技术系统简单、造价较低,不仅可以降低药剂消耗,而且可以降低90%的投资成本和59%的运营成本,在NOx和SO_(2)排放源头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大容量 脱硫脱硝一体化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活性炭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运行实践
9
作者 孙佳 刘伟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4期172-173,共2页
汉钢公司引进应用了国际先进的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该工艺活性炭体量大,存在调整滞后,安全风险大。烧结厂结合原料混匀矿配比,采取厚料层烧结,不断探索运行管控,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系统稳定顺行。
关键词 活性炭 颗粒物 脱硫脱硝系统 烟气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砂反硝化系统调试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何玉婷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8期192-194,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某污水厂提标改造三期工程中活性砂反硝化系统的调试技术。研究目的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特别是在脱氮除磷方面,采用了碳源投加、混凝加药及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确保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文章不仅讨论了系统... 文章详细介绍了广东省某污水厂提标改造三期工程中活性砂反硝化系统的调试技术。研究目的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特别是在脱氮除磷方面,采用了碳源投加、混凝加药及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确保出水水质满足要求。文章不仅讨论了系统的装配和运行调试,还强调了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滤砂沉降速度监测和清洗水流速调试。研究表明,合理的调试和操作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高效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砂反硝化系统 反硝化型连续流砂过滤器工艺 脱氮除磷 碳源投加 混凝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马双忱 赵毅 +3 位作者 马宵颖 郭天祥 刘皓磊 姚为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21-125,共5页
针对我国电厂烟气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该方法具有同时脱除烟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能力。利用微波装置和活性炭研究了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利用此技术可以将96%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一步... 针对我国电厂烟气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微波诱导催化还原脱硫、脱硝实验研究。该方法具有同时脱除烟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能力。利用微波装置和活性炭研究了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利用此技术可以将96%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一步分解为环境友好的氮气和可以回收的有价值的单质硫。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一些主要反应参数对脱硫脱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脱硫 脱硝 活性炭 微波 诱导催化还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改性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马双忱 马宵颖 +1 位作者 郭天祥 赵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在用浓硝酸、氢氧化钾化学改性活性炭的基础上,使用专门设计的微波发生器对活性炭进行热处理,制备了一种高效的活性炭吸附剂用于烟气脱硫脱硝。改性活性炭对模拟烟气的吸附实验表明,活性炭经微波改性后的脱硫吸附量明显提高,氢氧化钾浸... 在用浓硝酸、氢氧化钾化学改性活性炭的基础上,使用专门设计的微波发生器对活性炭进行热处理,制备了一种高效的活性炭吸附剂用于烟气脱硫脱硝。改性活性炭对模拟烟气的吸附实验表明,活性炭经微波改性后的脱硫吸附量明显提高,氢氧化钾浸泡加微波改性的脱硫效果最好,浓硝酸浸泡加微波改性的活性炭对氮氧化物也有比较好的吸附效果,NO的吸附容量可达到36.8×10-3。扫描电镜(SEM)显示,微波改性后的活性炭微孔充分,有利于污染物的脱除。此外,还对各种改性方法提高活性炭脱硫脱硝性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脱硫 脱硝 活性炭 吸附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共存成分对微波辐照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双忱 靳义净 +4 位作者 金鑫 姚娟娟 张博 董松 石荣雪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研究了O2、CO2以及水蒸气等各种烟气共存成分对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对烟气脱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烟气中水蒸气会抑制脱硫,低浓度水蒸气含量使脱硝效率上升,但高浓度水蒸气使脱硝效率下降;O2和CO2的存在可在... 研究了O2、CO2以及水蒸气等各种烟气共存成分对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对烟气脱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烟气中水蒸气会抑制脱硫,低浓度水蒸气含量使脱硝效率上升,但高浓度水蒸气使脱硝效率下降;O2和CO2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脱硫脱硝,但高浓度的O2和CO2会造成活性炭的损耗,从而抑制与脱硫和脱硝有关的还原反应。采用此方法可有效脱除烟气中SO2和NOx,其脱除效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活性炭 脱硫脱硝 烟气共存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双忱 高莉 +2 位作者 金鑫 姚娟娟 赵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4,共5页
在国内外众多实验研究中,微波技术的许多特性都得以证实,如利用微波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成本、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量和选择性活化。文章介绍了微波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背景、基础化学原理及应用。微波的诱导催化作用结合活性炭的吸附与还... 在国内外众多实验研究中,微波技术的许多特性都得以证实,如利用微波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成本、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量和选择性活化。文章介绍了微波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背景、基础化学原理及应用。微波的诱导催化作用结合活性炭的吸附与还原作用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此外,论文也指出了微波脱硫脱硝技术的主要缺点,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向。最后介绍了活性炭催化剂在微波脱硫脱硝技术中的应用。随着对机理和实验研究的深入,相信微波脱硫脱硝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脱硫脱硝 活性炭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活性炭脱硫脱硝过程中炭损失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双忱 金鑫 +1 位作者 姚娟娟 张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4-1188,共5页
微波辐照结合活性炭的吸附和还原性能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但该过程中活性炭会产生一定的质量损失。通过实验研究微波功率、氧含量、活性炭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质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升高,活性炭损耗率增加... 微波辐照结合活性炭的吸附和还原性能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硫脱硝效率,但该过程中活性炭会产生一定的质量损失。通过实验研究微波功率、氧含量、活性炭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质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升高,活性炭损耗率增加;辐照时间延长,活性炭质量损耗率增大,150 s内活性炭损耗严重;氧含量升高,活性炭损耗率升高,氧含量在2%~4%浓度范围内活性炭损失明显;活性炭质量增加,其损耗率下降,且呈线性关系。BET结果表明,微波辐照条件下活性炭比表面积略有减小,平均孔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活性炭 脱硫脱硝 炭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负载TiO_2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赵毅 韩静 马天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制备了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为载体,TiO2为光催化剂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上,用可见光为激发光源,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了影响光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若干因素。... 为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制备了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为载体,TiO2为光催化剂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上,用可见光为激发光源,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了影响光催化剂同时脱硫脱硝的若干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烟气湿度、氧气含量等是影响脱硫脱硝光催化的主要因素,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energy spectrometer,EDS)分析了反应前后光催化剂的微观性质,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尾气吸收液的成分,探讨了光催化剂脱硫脱硝的反应机理。在最佳反应温度为100℃,烟气湿度为0.006m3/m3时,SO2和NO的脱除效率分别为97.5%和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TiO2光催化反应器 同时脱硫脱硝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的烟气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石清爱 于才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低温吸附模拟烧结机烟气中的SO2和NO,研究了质量分数3%的HNO3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及其吸附烟气中SO2和NO的性能。Boehm滴定结果表明:浸渍时间6 h,干燥温度130℃,干燥时间2 h得到的活性炭碱性基团增加最多,... 采用浸渍法改性活性炭,低温吸附模拟烧结机烟气中的SO2和NO,研究了质量分数3%的HNO3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及其吸附烟气中SO2和NO的性能。Boehm滴定结果表明:浸渍时间6 h,干燥温度130℃,干燥时间2 h得到的活性炭碱性基团增加最多,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相符。改性后的最佳活性炭,前60 s的脱硫率维持在90%以上,脱硝率在前20 s也达90%以上,再生后改性活性炭脱硫脱硝能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改性 脱硫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A/O工艺碳氮比对脱氮除碳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德豪 谢文玉 +1 位作者 刘勇弟 凌洪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1-464,共4页
依据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碳工艺原理,设计了一体化生物膜法A/O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12h,COD进水浓度处于150~500mg/L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均在90%... 依据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碳工艺原理,设计了一体化生物膜法A/O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取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12h,COD进水浓度处于150~500mg/L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且出水均在40mg/L以下;当C/N比为8.5以下时,NH3-N去除率高于90%,其出水浓度小于5mg/L;当C/N比为7.5左右时,具有较高的总氮脱除效果,TN去除率可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A/O 工艺碳氮比(C/N)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基吸附剂脱除FCC柴油中硫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晶晶 冯丽娟 +1 位作者 王振永 李春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3,共4页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活性炭基脱硫剂,采用动态吸附法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过渡金属的活性炭基吸附剂对FCC柴油中的硫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脱硫温度为80℃、空速为2.0 h^(-1)、...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活性炭基脱硫剂,采用动态吸附法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过渡金属的活性炭基吸附剂对FCC柴油中的硫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脱硫温度为80℃、空速为2.0 h^(-1)、油剂比为1.0时,脱硫剂的脱硫率可达46.89%;活性炭经硝酸预处理后负载活性组分,其脱硫性能明显提高,脱硫率最高可达59.73%;活性炭基吸附剂主要脱除了柴油中加氢脱硫难以脱除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柴油 吸附过程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的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平 卢冠忠 肖文德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7期343-347,355,共6页
简单而系统地介绍了燃煤烟气中 SO2 和 NOx 的分别脱除技术 ,着重讨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 ,分析和比较几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 ,并结合我国国情 ,阐述对我国选择烟气脱硫脱氮一体化工艺的看法。
关键词 燃煤烟气 脱硫 脱氮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