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
1
作者 陈景新 李翰山 +1 位作者 刘云海 薛静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针对传统的目标毁伤计算时未详细考虑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从而导致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激光近炸引信弹目交会条件下基于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方法。推导了使引信处于最佳近炸位置的弹目交会近... 针对传统的目标毁伤计算时未详细考虑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从而导致对目标毁伤效能的计算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激光近炸引信弹目交会条件下基于最佳起爆延时的目标毁伤建模方法。推导了使引信处于最佳近炸位置的弹目交会近炸最佳起爆延时函数;在确定最佳起爆延时的基础上,结合对破片群飞散特性的分析,建立了激光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概率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近炸引信最佳起爆延时的影响。通过模拟近炸引信对目标的毁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激光近炸引信的起爆延时影响着最终的目标毁伤概率,这将为提高激光近炸引信的毁伤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弹目交会 最佳起爆延时 破片 毁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经纬仪子母弹多子弹轨迹交会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小勇 吴钦章 +1 位作者 高晓东 苏理云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8,共4页
本文根据两站交会的空间特性,在改进跟踪流程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解决多子弹匹配交会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帧轨迹交会,判断空间中的真实轨迹。避免了基于单帧匹配的传统方法造成的高匹配误差,从而提高了整个跟踪算法的精度。通过试验... 本文根据两站交会的空间特性,在改进跟踪流程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解决多子弹匹配交会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帧轨迹交会,判断空间中的真实轨迹。避免了基于单帧匹配的传统方法造成的高匹配误差,从而提高了整个跟踪算法的精度。通过试验证明,该光电经纬仪子母弹多子弹轨迹交会法具有精确、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光电经纬仪 交会 子母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进动周期雷达测量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丽华 王壮 +1 位作者 胡卫东 郁文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33,共5页
主要研究了利用雷达目标RCS序列提取弹道导弹进动周期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弹道导弹中段目标的进动模型,分析了目标RCS回波数据与进动周期的关系表达式,然后给出了利用目标RCS序列估计进动周期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 主要研究了利用雷达目标RCS序列提取弹道导弹进动周期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弹道导弹中段目标的进动模型,分析了目标RCS回波数据与进动周期的关系表达式,然后给出了利用目标RCS序列估计进动周期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估计目标的进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雷达目标识别 弹道中段 惯量比 进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主动段拦截导引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葛致磊 李宪强 郭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处于主动段的弹道导弹具有很大的纵向加速度,常规的制导律很容易因为提供的爬升能力不足,使拦截弹在拦截末端陷入尾追,而导致拦截失败,对此,文章分别设计了能够克服目标纵向加速度的中制导律和末制导律。在中制导律的设计中,首先采用了... 处于主动段的弹道导弹具有很大的纵向加速度,常规的制导律很容易因为提供的爬升能力不足,使拦截弹在拦截末端陷入尾追,而导致拦截失败,对此,文章分别设计了能够克服目标纵向加速度的中制导律和末制导律。在中制导律的设计中,首先采用了对基于零脱靶量的中制导律引入目标运动补偿项的方法,设计了一种中制导律,此外结合空基反导的特点,通过控制弹目相对高度差和相对偏航距离为零达到控制视线角速度的方法,设计了另一种中制导律。末制导律采用了滑模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以很高的精度拦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段拦截 导引律 空基反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雷达导引头地面雷达站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永强 秦玉亮 +2 位作者 陶永宽 王宏强 黎湘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98-2503,共6页
该文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对地面防空单元制导雷达站的识别问题,在天线电磁散射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天线的多特征融合识别算法。首先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然后采用多普勒波束锐化技术对目标进行2维成... 该文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对地面防空单元制导雷达站的识别问题,在天线电磁散射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天线的多特征融合识别算法。首先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然后采用多普勒波束锐化技术对目标进行2维成像以提高天线的检测概率并估计目标雷达天线的RCS序列,基于RCS序列的幅度特性与周期特性,构造了相控阵天线的4类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算法及融合识别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反辐射导弹 主动雷达导引头 相控阵雷达 天线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导弹拦截目标仿真的目标毁伤判别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云 刘兴堂 王学智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0-162,共3页
在建立了弹目遭遇段导弹相对速度坐标系中运动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引信启动点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圆条件坐标杀伤概率的方法判别目标毁伤情况,最后给出了计算步骤。这种方法在实际仿真中的应用表明,能够大大提高导弹拦截... 在建立了弹目遭遇段导弹相对速度坐标系中运动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引信启动点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圆条件坐标杀伤概率的方法判别目标毁伤情况,最后给出了计算步骤。这种方法在实际仿真中的应用表明,能够大大提高导弹拦截目标仿真的逼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目交会 引信启动点 目标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辐射战斗部毁伤影响因素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锋 石全 蔡新明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79,共4页
针对反辐射导弹战斗部毁伤效果影响因素多,为提高毁伤效率,需要分析其中主次因素。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仿真战斗部爆炸过程,获取战斗部破片静态散射角。根据动态散射角计算公式计算动态散射角,结合反辐射战斗部与相控阵天线间的弹目交... 针对反辐射导弹战斗部毁伤效果影响因素多,为提高毁伤效率,需要分析其中主次因素。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仿真战斗部爆炸过程,获取战斗部破片静态散射角。根据动态散射角计算公式计算动态散射角,结合反辐射战斗部与相控阵天线间的弹目交汇分析,得出破片散射密度。并根据战斗部影响因素,得到弹目交汇面积计算模型。依据模型和正交试验方法,编试验方案,获得各因素不同值条件下战斗部的毁伤效果数据。最后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得到各因素的重要度以及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对提高反辐射导弹战斗部毁伤效果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战斗部 数值仿真 弹目交汇 正交试验 毁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基反助推段导弹制导技术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荆武兴 杨彪 高长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共12页
为研究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的发展现状和拦截制导面临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对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由载机发射,对处于助推段飞行的导弹实施拦截,是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概述空基反助推段... 为研究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的发展现状和拦截制导面临的关键技术与挑战,对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空基反助推段导弹由载机发射,对处于助推段飞行的导弹实施拦截,是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概述空基反助推段系统、导弹和制导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典型系统方案的作战流程、拦截弹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国内外助推段拦截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空基助推段拦截制导面临的诸多挑战,体现在拦截弹能力有限、可用时间短、目标机动性强、拦截条件复杂和不确定性强等方面.然后提出了空基助推段拦截制导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系统配置、发射诸元快速解算、制导指令在线修正、中末制导交班方案和拦截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制导律等技术.最后总结未来空基助推段拦截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在线制导、高精度多模复合制导、智能化和协同制导.研究表明:空基反助推段导弹制导技术尚在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需研究解决,同时,自主规划、人工智能等理论可为关键技术的突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助推段导弹 制导技术 空基发射 拦截 目标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一体化制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学平 孟江浩 +1 位作者 许涛 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5-700,共6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新型一体化制导技术。采用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滤波算法实现机动目标跟踪,获取制导信息;采用最优导引律生成导引指令实现高精度制...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目标跟踪的新型一体化制导技术。采用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滤波算法实现机动目标跟踪,获取制导信息;采用最优导引律生成导引指令实现高精度制导;同时利用制导信息生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跟踪信号,实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在窄波束条件下的快速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实现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制导信息高精度提取及波束快速跟踪的一体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机动目标跟踪 “当前”统计模型 一体化制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闪烁对地空导弹末制导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俊超 张小宽 +1 位作者 刘廷广 吴盛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角闪烁是地空导弹导引头末制导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其受到天线方向图、目标局部照射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计算地空导弹末制导角闪烁实时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弹目交会模型,通过矩阵变换计算出弹目相对位置与雷达视... 角闪烁是地空导弹导引头末制导的主要误差来源。针对其受到天线方向图、目标局部照射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思想计算地空导弹末制导角闪烁实时仿真的方法,建立了弹目交会模型,通过矩阵变换计算出弹目相对位置与雷达视线角的关系,对目标角闪烁进行了实时仿真,结果表明角闪烁线偏差与导弹脱靶量和目标照亮区有直接关系,脱靶量越小,线偏差相对越大,且弹目距离较近时,由于照亮区的不同线偏差将出现较大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烁 近场 弹目交会 局部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预警系统多体制传感器综合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冰 易泰河 +1 位作者 申镇 易东云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提高天基预警系统对多目标的跟踪能力,提出扫描传感器纬度区间扫描模式和凝视传感器目标群跟踪模式,并基于此种模式设计基于聚类的扫描传感器纬度区间扫描调度方法和凝视相机目标群跟踪调度方法。由于诸多传感器的工作模式、探测频率... 为提高天基预警系统对多目标的跟踪能力,提出扫描传感器纬度区间扫描模式和凝视传感器目标群跟踪模式,并基于此种模式设计基于聚类的扫描传感器纬度区间扫描调度方法和凝视相机目标群跟踪调度方法。由于诸多传感器的工作模式、探测频率、测量误差、视场模型均不相同,推导不同探测频率、视线误差的多传感器联合观测跟踪的克拉美-罗下界计算公式。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建立多体制传感器综合调度优化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工作模式下的系统对多目标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预警卫星 多目标跟踪 传感器调度 后验克拉美-罗下界 主动段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反导与林肯实验室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史仁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81-1799,共19页
对林肯实验室55年来的工作——主要是导弹防御,包括反弹道导弹和反巡航导弹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简单介绍在1958年前实验室在防空领域,特别是远程雷达和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BMEWS)中的工作,重点介绍1958年至今在弹道... 对林肯实验室55年来的工作——主要是导弹防御,包括反弹道导弹和反巡航导弹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简单介绍在1958年前实验室在防空领域,特别是远程雷达和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BMEWS)中的工作,重点介绍1958年至今在弹道导弹防御(BMD)中,特别是在目标识别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后对实验室1977年重返防空,从事反巡航导弹方面的工作作了介绍,以图表形式对实验室的全面工作概貌作简单介绍。最后论述了作者的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肯实验室 雷达 反导弹防御系统 相控阵 目标识别 宽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弹载SAR相位域调制欺骗干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和小冬 唐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86,共6页
从相位域假目标调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弹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干扰信号产生方法。首先,干扰机根据侦察系统提供的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平台参数,将假目标模板按散射单元划分距离向单元,计算距离向单元内各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多... 从相位域假目标调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弹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欺骗干扰信号产生方法。首先,干扰机根据侦察系统提供的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平台参数,将假目标模板按散射单元划分距离向单元,计算距离向单元内各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多普勒频率的和函数、相位及幅度信息;其次,对截获的弹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按距离单元进行相位延时调整、假目标相位调制;然后,利用假目标模板获取的多普勒信号幅度信息进行雷达散射截面重建;最后,对各距离单元干扰信号求和后转发。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方法产生的干扰信号能够形成期望的假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干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调制 假目标模板 欺骗干扰 弹载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测量技术在弹道导弹防御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德纯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弹道导弹防御中雷达目标识别的基础是目标特性、参数的测量,目标识别要求雷达以尽可能高的精度和分辨力测量尽可能多的目标特性参数。文中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窄带雷达测量、宽带雷达测量、距离多普勒成像测量、相位距离测量、微多... 弹道导弹防御中雷达目标识别的基础是目标特性、参数的测量,目标识别要求雷达以尽可能高的精度和分辨力测量尽可能多的目标特性参数。文中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窄带雷达测量、宽带雷达测量、距离多普勒成像测量、相位距离测量、微多普勒测量等弹道导弹防御雷达目标测量技术。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弹道导弹防御 目标特性测量 距离多普勒成像 相位距离测量 微多普勒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军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技术体制的推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江华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隐身技术,战机典型RCS已经从0.1~1 m^(2)下降到-40 dBm^(2),隐身目标探测成为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有源相控阵导引头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解决空空导弹对隐身目标探测的先进技术...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发展隐身技术,战机典型RCS已经从0.1~1 m^(2)下降到-40 dBm^(2),隐身目标探测成为空空导弹雷达导引头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有源相控阵导引头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可能解决空空导弹对隐身目标探测的先进技术,但成本高,且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提升有限。本文结合美军近年来中距空空导弹改进项目以及从平台中心战转向网络中心战、体系中心战的大背景,通过对机载雷达、TVM(Track via Missile)雷达导引头以及Ku和Ka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在晴天和雨天条件下对典型隐身目标探测距离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美军可能在发展TVM雷达制导与主动雷达制导复合的制导方式。X波段TVM雷达导引头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机载雷达资源,提升导引头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相比有源相控阵导引头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主动雷达导引头 TVM雷达导引头 隐身目标 空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相控阵雷达转角控制策略
16
作者 唐晓兵 罗石麟 +1 位作者 孙国基 卫军胡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4,共4页
针对防空相控阵雷达转角控制策略对防空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防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转角对空中目标射击条件的影响,给出了防空战术指控中心判断下属火力单元是否需要实施转角控制的判断方法,结合防空目标分配过程建立了相控... 针对防空相控阵雷达转角控制策略对防空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防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转角对空中目标射击条件的影响,给出了防空战术指控中心判断下属火力单元是否需要实施转角控制的判断方法,结合防空目标分配过程建立了相控阵雷达责任方向转角控制策略优化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防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实施适当的转角控制策略,可较好地提高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目标分配 防空导弹系统 转角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周向探测系统回波功率建模和信噪比分析
17
作者 卢莉萍 张晓倩 +1 位作者 张艳 魏飞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25,36,共5页
为了提升激光周向扫描探测系统的探测稳定性,采用三发一收的激光周向扫描探测机理,根据弹目交会的时空关系,结合目标表面反射特性,建立激光周向扫描探测系统的激光回波功率计算模型;依据目标背景辐射特性、系统固有噪声和激光回波能量,... 为了提升激光周向扫描探测系统的探测稳定性,采用三发一收的激光周向扫描探测机理,根据弹目交会的时空关系,结合目标表面反射特性,建立激光周向扫描探测系统的激光回波功率计算模型;依据目标背景辐射特性、系统固有噪声和激光回波能量,推导了系统的信噪比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激光回波能量与弹目交会距离、激光入射角度的关系。通过模拟试验的结果,验证了在相同的弹目交会状态下,目标与导弹的距离越远,系统的信噪比越低;在相同的探测距离下,激光入射角度越大,激光回波能量越小,系统的信噪比越小;也说明了建立的激光周向扫描系统激光回波功率模型和信噪比模型是科学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向扫描 弹目交会 回波功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S序列的助推段弹道导弹识别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栋训 童创明 +1 位作者 王童 王伟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弹道导弹的助推段,通过低分辨率雷达得到RCS序列作为识别的重要信息。由于运动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RCS序列与其他目标相比具有可识别性,但需要对其RCS序列进行处理。基于目标识别技术,详细阐述能从RCS序列中... 在弹道导弹的助推段,通过低分辨率雷达得到RCS序列作为识别的重要信息。由于运动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RCS序列与其他目标相比具有可识别性,但需要对其RCS序列进行处理。基于目标识别技术,详细阐述能从RCS序列中提取出的特征参数,并通过直方图、N点截图等方法给出了直观的反映。最后,将弹道导弹助推段特征与飞机、燃料舱等典型目标进行对比,得到可以作为识别参量的特征参数,并通过类内类间距离验证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目标识别 助推段 RC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优先级下反导预警相控阵雷达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善超 田康生 +2 位作者 李宏权 周广涛 梁复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23,共9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跟踪多弹道导弹目标时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综合优先级下的价值优化调度算法。基于弹道导弹目标特性,构建目标威胁度模型;设计二维优先级表,结合目标威胁度和截止期进行综合优先级规划;基于任务优先级建立任务动态价... 针对相控阵雷达跟踪多弹道导弹目标时的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综合优先级下的价值优化调度算法。基于弹道导弹目标特性,构建目标威胁度模型;设计二维优先级表,结合目标威胁度和截止期进行综合优先级规划;基于任务优先级建立任务动态价值函数,并从调度及时性原则出发,构建任务调度的价值优化模型;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设置自适应选择、交叉、变异算子,并利用该算法求解调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提算法与传统工作方式优先级加截止期调度算法进行性能对比,对任务价值函数参数对调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调度算法,所提调度算法的调度时间偏移率减小了46%,实现价值率提升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反导预警 资源管理 任务调度 及时性 目标威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力 张树森 李军林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88,93,共4页
分析了陀螺漂移速率、目标运动、海面风场,以及末制导雷达搜索范围等因素对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用蒙特卡洛法对导弹目标捕捉概率进行了求解。得出了有用的结论。
关键词 反舰导弹 捕捉概率 自控终点散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