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Model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New Energy and Electric Vehicles
1
作者 Chenxu Wang Jing Bian Rui Yuan 《Energy Engineering》 2025年第3期985-1003,共19页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grid conne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and the uncertainty of new energy and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load,a spatio-temporal decoupling strategy of dynamic reactive power o...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grid conne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and the uncertainty of new energy and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load,a spatio-temporal decoupling strategy of dynamic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based on clustering-local relaxation-correction is proposed.Firstly,the k-medoid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divide the reduced power scene into periods.Then,the discrete variables and continuous variables are optimized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Finally,the number of input groups of parallel capacitor banks(CB)in multiple periods is fixed,and then the secondary static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correc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continuous reactive power output device based on the stati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VC),the new energy grid-connected inverter,and th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a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a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is used to solve different types of variables,and an improved artificial hummingbird algorithm based on tent chaotic mapping and adaptive muta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olution efficienc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ecoupling strategy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optimization resultswhile strictly guaranteeing the dynamic constraints of discrete variables,and the hybrid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 dynamic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kmedoids clustering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Active and Passive Beamforming Design for Hybrid RIS-Aided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2
作者 Chu Hongyun Yang Mengyao +1 位作者 Pan Xue Xiao Ge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101-112,共12页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solve spectrum congestion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hybri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assisted downlink...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 is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solve spectrum congestion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hybri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assisted downlink ISAC system that simultaneously serves multiple single-antenna communication users and senses multiple targets. Hybrid RIS differs from fully passive RIS in that it is composed of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elements, with the active elements having the effect of amplifying the signal in addition to phase-shifting. We maximize the achievable sum rate of communication users by collaboratively improving the beamforming matrix at the dual function base station(DFBS) and the phase-shifting matrix of the hybrid RIS, subject to the transmit power constraint at the DFBS, the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 constraint of the radar echo signal and the RIS constraint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uiltin RIS-assisted ISAC design problem model is significantly non-convex due to the fractional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is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the coupling of the optimization variables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s. As a result, we provide an effective 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approach based on fractional programming(FP) with 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variables. Results from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hybrid RIS-assisted ISAC system outperforms the other benchmark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 optimization fractional programming hybrid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joint active and passive beamfor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with Wasserstein Distance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5
3
作者 Jun Liu Yefu Chen +2 位作者 Chao Duan Jiang Lin Jia Lyu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0年第3期426-436,共11页
The uncertainties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will not only introduc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to active power dispatch,but also bring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ORPD).To ... The uncertainties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will not only introduc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to active power dispatch,but also bring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ORPD).To address the influence of high penetration of RES integrated into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a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chance constraint(DRCC)-based ORPD model considering discret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or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proposed ORPD model combines a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based model at the nominal operation mode and a linear power flow(LPF)model to reflect the system response under certainties.Then,a 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WDRO)method with Wasserstein distance is utilized to solve the proposed DRCC-based ORPD model.The WDRO method is data-driven due to the reason that the ambiguity set is constructed by the available historical data without any assumption on the specific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uncertainties.And the more data is available,the smaller the ambiguity would be.Numerical results on IEEE 30-bus and 123-bus systems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other three-benchmark approaches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hance constraint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ORPD)
原文传递
阶梯碳交易配电网综合优化模型
4
作者 崔世庭 高遥 +2 位作者 常伟 谢华北 朱瑞金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7,共9页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考虑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支撑体系和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风、光、水、储等能源机组和民用、工业负荷,提出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的有功无功综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阶梯碳... 针对高渗透可再生能源并网所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考虑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多能互补的支撑体系和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基于风、光、水、储等能源机组和民用、工业负荷,提出一种考虑阶梯碳交易的有功无功综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阶梯碳价约束,以网损、电压差值、碳排成本为目标函数,引入莱默加权-多变异协作策略的差分进化(Lehmer weighted and multi-mutation cooperati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LW-MCDE)算法,基于莱默加权、改进多变异协作、更新种群的策略提升差分进化算法的综合寻优能力。其次,使用LW-MCDE算法求解有功无功综合优化问题。最后,通过3种常用的测试函数检验算法的性能,并在改进的IEEE9节点系统中验证模型有效性。算法性能测试表明LW-MCDE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优于其他算法;算例结果表明考虑阶梯碳交易,网损相较于优化前降低56.27%,碳排放量降低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无功综合优化 阶梯碳交易 碳排放 多能互补 莱默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LS-AUKF混合算法的主动配电网联合状态估计
5
作者 满延露 刘敏 《电子科技》 2025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响应负载和分布式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配置的经济性需求对配电网状态估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中提出了考虑PMU配置优化的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响应负载和分布式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配置的经济性需求对配电网状态估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中提出了考虑PMU配置优化的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Squares,WLS)-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traced Kalman Filtering,AUKF)的主动配电网联合状态估计。通过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Metropolis-Hastings Crossove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HCPSO)实现PMU优化配置,再结合WLS和AUKF提出联合状态估计。联合方式是WLS为AUKF馈送稳健的量测数据,AUKF为WLS提供先验预测值并补充量测冗余。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PMU数量下,MHCPSO算法比遗传粒子群算法(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估计精度更高。在相同状态估计误差情况下,MHCPSO算法配置的PMU数量比GAPSO算法可最多减少4个。在光伏(Photovoltaic,PV)/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并网无序充放电和某一时刻负荷突变情况下,WLS-AUKF算法均体现出了比UKF(Untraced Kalman Filtering)算法更好的估计性能。在PMU配置优化、PV/VE并网以及负荷突变3个场景中体现出了WLS-AUKF状态估计的高精度、经济性、抗差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联合状态估计 加权最小二乘法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PMU优化配置 改进粒子群算法 两点交叉法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遗传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MM-based Distributed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Regional AC Power Grid with Wind Farms 被引量:4
6
作者 Pengda Wang Qiuwei Wu +2 位作者 Sheng Huang Canbing Li Bin Zhou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2年第3期588-596,共9页
A distributed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DARPC)strategy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is proposed for regional AC transmission system(TS)with wind farms(WFs).The proposed DARPC s... A distributed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DARPC)strategy based on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is proposed for regional AC transmission system(TS)with wind farms(WFs).The proposed DARPC strategy optimizes the power distribution among the WFs to minimize the power losses of the AC TS while tracking the active power reference from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TSO),and minimizes the voltage deviation of the buses inside the WF from the rated voltage as well as the power losses of the WF collection system.The optimal power flow(OPF)of the TS is relaxed by using the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SDP)relaxation while the branch flow model is used to model the WF collection system.In the DARPC strategy,the large-scale strongly-coupl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decomposed by using the ADMM,which is solved in the regional TS controller and WF controllers in parallel without loss of the global optimality.The boundary information is exchanged between the regional TS controller and WF controllers.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PF method of the TS with WFs,the optim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can be improved.Moreover,the proposed strategy efficiently reduces the computation burden of the TS controller and eliminates the need of a central controller.The prote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rivacy can be enhanced.A modified IEEE 9-bus system with two WFs consisting of 64 wind turbines(WTs)is us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DARPC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 distributed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DARPC) optimal power flow(OPF)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SDP) wind farm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昌春 程增茂 +2 位作者 张关应 李源佳 储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学习机制,利用自动编码器建立极限学习机输入-输出的直接耦合关系,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有机结合,缩短训练模型的迭代过程;利用蒙特卡洛法基于分布式电源、负荷预测信息构建配电网运行场景,利用深度极限学习机挖掘运行场景优化运行与无功调压设备状态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电网运行场景与系统无功调压策略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无功优化方法不依赖实际系统潮流计算,能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跟踪和无功调节设备的优化调度,为配电网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无功优化 深度极限学习机 自动编码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并网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智军 袁轩 +2 位作者 邱文浩 黄礼才 何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规模化并网引起的无功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以主动配电网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系统稳定性最优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其次,基于PV曲线上、下半支解的接近程度,提出一种新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以改善系统电... 针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规模化并网引起的无功优化问题,首先建立以主动配电网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系统稳定性最优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其次,基于PV曲线上、下半支解的接近程度,提出一种新的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以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最后,采用具有交叉反馈机制的混合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提出一种基于Tent混沌映射和自适应变异算子的改进飞蛾扑火算法提高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电压波动的同时,还能提高系统稳定性,且该混合优化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求解混合整数的非凸、非线性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电动汽车 无功优化 主动配电网 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聚类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闫丽梅 丁泽华 《浙江电力》 2024年第2期58-68,共11页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传统优化方案无法有效平抑电压波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策略,该方法分为日前优化和日内实时优化两个阶段。首先,对离...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传统优化方案无法有效平抑电压波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优化策略,该方法分为日前优化和日内实时优化两个阶段。首先,对离散设备的时间耦合性进行解耦,以配电网网损、平均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严重程度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社交网络搜索算法的日前无功优化模型,确定离散设备静态最优档位序列;其次,通过谱聚类的方法进行耦合,确定离散设备动态最优档位序列,结合改进的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就地控制策略,建立日内实时优化模型,从而抑制日前预测数据偏差导致的电压波动;最后,基于改进后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运算难度、提高求解效率,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多时间尺度 动态无功优化 谱聚类解耦方法 社交网络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储能灵活性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鲁棒优化
10
作者 李鹏 李林媛 +3 位作者 王加浩 吴福保 杨波 陶以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3-311,共9页
提出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储能灵活性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储能四象限功率可调特性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模型;其次给出储能约束条件和交流潮流方程的线性化表征方式;然后利用盒式集描述风电出力的... 提出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和储能灵活性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鲁棒优化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储能四象限功率可调特性的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模型;其次给出储能约束条件和交流潮流方程的线性化表征方式;然后利用盒式集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鲁棒优化模型,并通过对偶变换得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形式的两阶段鲁棒主、子问题,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交互迭代求解;最后以IEEE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克服模型高度非凸非线性对其收敛精度和求解效率的影响,充分利用储能的无功调节能力,实现有源配电网有功无功协同鲁棒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鲁棒优化 储能 有源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潮流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
11
作者 张旭 刘伯文 王怡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解决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优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建立日前工况功率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大规模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 为解决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方案优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计及工况预测误差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无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使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建立日前工况功率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大规模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以调度时段内所有时间断面的多目标加权累加和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设计了一种变寻优粒子空间的改进引力搜索算法对日前无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根据历史工况预测误差评价指标调整寻优粒子空间各维度的上下限矩阵,从而抑制了当无功区域内工况预测误差较大时可控设备调度异常的缺陷。最后采用拓展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进行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日前无功优化调度 工况预测 分布式电源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改进引力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主动配电网日前调度
12
作者 袁桂丽 丁宁 +1 位作者 杨彪 戴冠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337-10347,共11页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动配电网具备对各类分布式能源组合控制的能力,是解决目前存在的新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需求响应作为控制负荷侧资源的有效手段,与主动配电网相结... 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动配电网具备对各类分布式能源组合控制的能力,是解决目前存在的新能源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需求响应作为控制负荷侧资源的有效手段,与主动配电网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影响。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以主动配电网收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电网安全、储能电池配置以及各组成单元的成本及约束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合理,能够降低有功网损,减小尖峰负荷,降低负荷峰谷差,提高配电网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动汽车 源网荷储 需求响应 储能系统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强化学习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焦昊 殷岩岩 +4 位作者 吴晨 刘建 徐春雷 徐贤 孙国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离线策略的安全强化学习方法,通过离线训练大量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摆脱了传统优化方法对完备且准确模型的依赖。首先,结合配电网络参数信息,建立了基于约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有功无功优化模型;其次,基于原始对偶优化法设... 提出一种基于离线策略的安全强化学习方法,通过离线训练大量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摆脱了传统优化方法对完备且准确模型的依赖。首先,结合配电网络参数信息,建立了基于约束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有功无功优化模型;其次,基于原始对偶优化法设计了新型安全强化学习方法,该方法在最大化未来折扣奖励的同时最小化成本函数;最后,在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根据配电网实时观测信息,在线生成满足复杂约束条件且具有经济效益的调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 安全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
14
作者 高金兰 刁楠 +2 位作者 侯学才 孙永明 薛晓东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19-23,共5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地区电压越限、有功网损增加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传统算法求解无功优化无法适应当代配电网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应用于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首先,建立有功损耗、电压偏移和、... 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地区电压越限、有功网损增加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传统算法求解无功优化无法适应当代配电网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应用于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首先,建立有功损耗、电压偏移和、节点最低电压值的多目标函数,通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将多目标函数转换为单目标。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种群集中度概念的惯性权重调整,并在算法的学习因子中引入正弦和余弦控制因子,利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最后,在改进的IEEE33节点上进行仿真,验证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无功优化 主动配电网 多目标 线性加权求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颖 尹茯颐 +1 位作者 冷嫄娴 李国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65例老年髋关节术患者,男89例,女76例;年龄60~75(66.43±5.48)岁;股骨颈骨折102例,股骨头坏死63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均进行血清D-D、FIB、PLT、CRP、PAI-1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结果:DVT组患者的D-D、FIB、PLT、CRP、PAI-1水平均高于非DVT组(P<0.001);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DVT与PLT、CRP、D-D、FIB、PAI-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382,0.213,0.410,0.310,0.35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PLT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因素(OR=0.038,0.960,P=0.032,0.011);D-D、FIB、PLT、CRP、PAI-1及五项联合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3、0.692、0.871、0.780、0.819、0.960,五项联合预测的AUC均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D-D、FIB、PLT、CRP、PAI-1在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发生DVT中具有一定效能,五项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髋关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自适应多目标无功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铎烔 俞靖一 +3 位作者 葛俊 程凯 许一泽 杨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9,共9页
针对传统固定权重多目标无功优化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复杂多变的工况时无法针对实时工况做出最合适的控制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多目标无功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以系统有功网损和并网点电压偏离量的加权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 针对传统固定权重多目标无功优化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复杂多变的工况时无法针对实时工况做出最合适的控制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多目标无功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以系统有功网损和并网点电压偏离量的加权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根据并网点电压的偏离情况自适应调节。首先,分析海上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波动与有功、无功输出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无功分配模型,并针对风电机组及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 nerator,SVG)的输入输出特性,建立相应的无功控制模型。此外,考虑海上运行的功率约束、安全运行约束等,采用变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无功控制策略进行求解。最后,在MATLAB中搭建海上风电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算例表明:相较于传统固定权重多目标无功优化,自适应多目标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网实时工况,迅速调整各优化目标的优先级,较好地实现有功网损和并网点电压的协调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电压主动支撑 多目标自适应 有功网损 电压偏离量 无功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事实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和有功无功协同控制的配电网电压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梓枭 崔明建 +3 位作者 张程彬 张剑 蔡木良 周求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86,共11页
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结构与控制方式发生改变。针对分布式电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通过调节系统中无功潮流与有功潮流的分布来维持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反事实多智能体策略梯度(counterfactual mu... 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结构与控制方式发生改变。针对分布式电源间歇性和波动性引起的电压越限问题,通过调节系统中无功潮流与有功潮流的分布来维持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提出了一种基于反事实多智能体策略梯度(counterfactual multi-agent policy gradients, COMA)算法的配电网电压协同优化方法,通过反事实基线解决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中的“信度分配”问题,实现有功出力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的联合优化调度。智能体通过局部观测值选定动作,减轻系统的通信压力,且不依赖精确的潮流模型,以实现配电网的实时优化控制。通过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和141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与经典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所提算法在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方面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资源灵活支撑的电网有功/无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涛 李文娟 +4 位作者 李雪峰 谢长青 朱其虎 向春勇 蔡昌春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1期52-55,59,共5页
电气化交通是交通电力耦合的重要场景,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对于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调度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无功支撑的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功率控制模型... 电气化交通是交通电力耦合的重要场景,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对于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调度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无功支撑的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功率控制模型,实现电动汽车并网接入的有序充电控制;其次,构建结合用户侧和电网侧因素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无功支撑双层优化模型,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间的有功/无功功率交互;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通过控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功率因素,能够大幅降低用户侧充电支出,同时还能有效改善电网负荷波动和降低网络损耗,为解决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资源 电动汽车 功率因素 有功/无功优化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分布式运行优化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斌 张裕 罗晨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高渗透率光伏和储能并网的现代配电网具有规模庞大、设备众多、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不再适用。与此同时,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等均为传统离散设备,导致配电网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呈现非凸特性,而当... 高渗透率光伏和储能并网的现代配电网具有规模庞大、设备众多、运行工况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的集中式优化方法不再适用。与此同时,有载调压变压器、并联电容器等均为传统离散设备,导致配电网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呈现非凸特性,而当前通用分布式算法仅适用于求解凸模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计及模型非凸特性的配电网分布式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方法。以提高配电网运行经济性为目标,利用随机规划理论进行光伏有功功率不确定性刻画,建立配电网分布式随机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模型。针对所建模型的非凸特性提出基于交替寻优过程的分布式算法,实现该模型可靠求解。最后通过PG&E6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分布式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分布式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有功无功功率协调优化 分布式优化 交替寻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荷波动时含固态变压器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20
作者 孙汝羿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7-945,共9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双向潮流导致网损增大以及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波动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等问题,文章基于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两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潮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 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引起的双向潮流导致网损增大以及分布式电源、负荷的波动导致节点电压波动等问题,文章基于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两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潮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含SST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模型;然后以多时刻的有功网损和电压波动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SST的一、二次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调制角和调制系数等多个控制变量进行求解;最后建立仿真模型并与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有源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在降低配电网网损和维持节点电压稳定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有源配电网 动态无功优化 多目标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