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Dispatch in Power Systems with Intermittent Power Sources
1
作者 Lai Peng 《Computational Wate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0年第4期101-107,共7页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intermittent power sources (IPSs) into the power system, the uncertainty of IPSs requires solution and current dispatch system needs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generate the opti...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intermittent power sources (IPSs) into the power system, the uncertainty of IPSs requires solution and current dispatch system needs improv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generate the optimal dispatch plan for day-ahead scheduling and real-time dispatch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optimal power flow (COPF). The integral time period represented by the median load point and the heavy and light load point with simplicity and accuracy. Simulation case studies on a 30-bus system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r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resented, which shows that COPF is an effective model to generate the optimal dispatch plan for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I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ittent Power sources dispatch System Characteristic Optimal Power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t Optimization Modeling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Smart-Grid Using SCADA
2
作者 Nafisa Islam Warsame H. Ali +4 位作者 Emmanuel S Kolawole John Fuller Pamela Obiomon John O. Attia Samir Abood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2021年第2期51-67,共17页
In recent times,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s an alternative way to fulfill the increased energy demands. However,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rate places more pressure, leading to the... In recent times,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s an alternative way to fulfill the increased energy demands. However, the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rate places more pressure, leading to the termination of conventional energy resources. However, the cost of power generation from coal-fired plants is higher than the power generation’s price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his experiment is focused on cost optimization during power generation through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and wind power plant. The entire modeling of cost optimiz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two par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was done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while the hydro and wind power plant’s emul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designer implementation.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ranges of generated power from both power sources.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output power and cost from both generators is determined via MATLAB simulation within the assumed generated output power range. Secondly, the hydro-generator and wind generator’s emulation were executed individually through synchronizing the grid to determine each generator’s specification using SCADA designer, which provided the optimum power generation from both generators with the specific speed, aligning with results generated through MATLAB. Finally, the operational power cost (with no losses consideration) from MATLAB was compared with the local energy provider to determine the cost-efficiency. This experiment has provided the operational cost optimization of the hydro-wind combined power system with stable wind power generation using SCADA, which will ultimately assist in operations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s, remotely minimizing multi-area dynamic issues while maximizing the system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Grid Cost Optimization Economic dispatch SCADA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elerat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Controlling Virtual Power Plant Consisting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3
作者 Jan Ivanecky Daniel Hropko Miroslav Kovac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7期1408-1414,共7页
RE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suffer from their stochastic nature that is why their behavior on market is very delicate. In order to diversify risk, a concept of VPP (v... RES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ind and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suffer from their stochastic nature that is why their behavior on market is very delicate. In order to diversify risk, a concept of VPP (virtual power plan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VPP is composed of several RES, from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m is fully controllable. Because the production of noncontrollable RES can not be forecasted perfectly, therefore an optimal dispatch schedule within VPP is need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 APSO (accelerat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 used to solve the constrained optimal dispatch problem within VP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 provides high quality solutions while meeting constra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power plan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optimal dispa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有源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源荷储协同优化调控
4
作者 李鹏 钟瀚明 +3 位作者 马红伟 李建锋 刘洋 王加浩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7-1502,共16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配电网源荷储协同是促进高比例风光能源消纳的有力措施。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具有无模型、自适应等特点,可以自主学习风光能源及负荷的复杂不确定性,对有源配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配电网源荷储协同是促进高比例风光能源消纳的有力措施。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具有无模型、自适应等特点,可以自主学习风光能源及负荷的复杂不确定性,对有源配电网优化调控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该文考虑源荷功率预测精度特点和设备运行调控特性,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有源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智能优化调控方法。其中,日前阶段制定储能系统和柔性负荷的调控计划,以实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减小对上级电网造成的调峰压力,并针对多节点多时段状态空间设计相应的特征提取方法;日内阶段将优化调度问题转换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设计表征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和灵活性资源日前计划跟踪效果的奖励函数,实现了对全调控时段内的功率波动平抑及跟踪日前计划效果的统筹优化。最后通过修改后的IEEE 33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优化调控 源荷储协同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Actor-double-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源-网-荷-储实时优化调度方法
5
作者 徐业琰 姚良忠 +4 位作者 廖思阳 程帆 徐箭 蒲天骄 王新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526,I0010,共15页
为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针对模型驱动调度方法存在的调度优化模型求解困难、实时决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Actor-double-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源-网-荷-储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通过构建考虑调节资源运行... 为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针对模型驱动调度方法存在的调度优化模型求解困难、实时决策求解速度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Actor-double-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源-网-荷-储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通过构建考虑调节资源运行约束和系统安全约束的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和引入Vickey-Clark-Groves拍卖机制,设计带约束马尔科夫合作博弈模型,将集中调度模型转换为多智能体间的分布式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然后,提出多智能体Actor-double-critic算法,分别采用Self-critic和Cons-critic网络评估智能体的动作-价值和动作-成本,降低训练难度、避免即时奖励和安全约束成本稀疏性的影响,提高多智能体训练收敛速度,保证实时调度决策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约束。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可大幅缩短实时调度决策时间,实现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源-网-荷-储实时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 实时调度 带约束马尔科夫合作博弈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可再生能源波动的灵活电炉负荷调控模式
6
作者 徐峰达 王铖 潘远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鉴于铁合金产品生产流程较短、工艺相对简单,对温度、压强等环境因素精度要求较为宽松,提出一种通过控制电炉生产过程调节功率需求,以响应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联合调控模式。通过构建多阶段用电功率物理模型及日前-日内两阶段调控模式... 鉴于铁合金产品生产流程较短、工艺相对简单,对温度、压强等环境因素精度要求较为宽松,提出一种通过控制电炉生产过程调节功率需求,以响应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联合调控模式。通过构建多阶段用电功率物理模型及日前-日内两阶段调控模式,利用仿真模拟验证联合体的盈利机制和获利空间,发现铁合金负荷企业可依靠低价风电降本增效,同时维持非风电部分功率平稳,避免给电网造成额外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负荷调度 电弧炉 灵活性负荷 源荷协同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热网不同运行状态下灵活性供给能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7
作者 张玉敏 尹延宾 +3 位作者 吉兴全 叶平峰 孙东磊 宋爱全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102,共15页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系统净负荷的波动问题日渐突出,对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灵活性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热网不同运行状态下灵活性供给能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电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优化思...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使得系统净负荷的波动问题日渐突出,对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灵活性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热网不同运行状态下灵活性供给能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首先,针对风电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间优化思想确定系统次小时运行灵活性需求;其次,通过剖析热负荷和电净负荷的4种变化关系对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影响,并计及热网动态特性下的热电联产机组上/下行灵活性供给机理,推导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热网灵活性供给模型;然后,明晰储能装置充电、放电、非充非放等运行状态以及能量限额特性,推导储能提供次小时运行灵活性的数学模型,确立综合能源系统小时尺度优化调度决策和次小时运行灵活性约束间的协调关系,从而构建计及源-网-储多环节运行灵活性的IES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以综合能源E6-H8和E57-H16系统为例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模型可以通过优化储能及热网灵活性资源,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源-网-储 运行灵活性 优化调度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储能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8
作者 周奕辰 解勇 +2 位作者 孙昱淞 徐伟栋 郭良梅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针对多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以及电、热、气等能源输出的协调调度问题,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特性和储能系统的灵活充放电特性,建立了基于多源储能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储能的多能源系统。系统分为... 针对多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以及电、热、气等能源输出的协调调度问题,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特性和储能系统的灵活充放电特性,建立了基于多源储能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储能的多能源系统。系统分为供应侧、能量转换单元和负载侧这三个部分。利用“储-热-气-电”协调运行,抑制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然后,以系统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多能源系统经济优化的调度模型。最后,以东北某地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该研究既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又能使多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储能 多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最优调度 消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域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求解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问题
9
作者 吴亮红 王维 +1 位作者 张红强 贾睿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100,共12页
针对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中冷热负荷和机组效能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多面体不确定模型描述调度模型中的鲁棒变量.然后,针对建筑冷热负荷不确定性,采用对偶原理将双层优化模型等价为... 针对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中冷热负荷和机组效能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双重不确定性的鲁棒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多面体不确定模型描述调度模型中的鲁棒变量.然后,针对建筑冷热负荷不确定性,采用对偶原理将双层优化模型等价为单层优化模型;对于机组效能不确定性,采用场景法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多目标优化约束处理方法处理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同时,为更加高效、准确求解所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邻域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NAPSO).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与经验运行策略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可分别减少7.22%和5.55%的系统运行成本,是一种解决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鲁棒优化调度 邻域自适应 粒子群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设备变负载率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协同优化调度策略
10
作者 王义军 齐岩 +3 位作者 蔡亦浓 李梦涵 周琦 倪斌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30,共8页
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忽略设备变负载率特性建模而导致调度方案经济性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设备变负载率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协同优化调度策略。文章基于对系统“源-储”两侧设备运行特性的研究,建立了设备的变负载率模... 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忽略设备变负载率特性建模而导致调度方案经济性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设备变负载率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协同优化调度策略。文章基于对系统“源-储”两侧设备运行特性的研究,建立了设备的变负载率模型,以减少传统恒定效率模型带来的调度误差;引入主从博弈理论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供需两侧之间的交互过程,建立了计及设备变负载率特性的供需两侧主从博弈模型,进而证明了所提模型存在唯一博弈均衡,并提出相应求解流程;最后,对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协同运行,提升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变负载率 优化调度 主从博弈 源-荷-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核电灵活参与调峰的多源联合运行低碳经济调度
11
作者 吴熙 陈康文 +2 位作者 郭其胜 刘奕晨 岳付昌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在含高比例核电机组和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沿海地区电网,系统调峰压力严峻。为了满足系统调峰需求,充分挖掘核电调峰潜力,建立核电灵活出力参与调峰的核-光-储-蓄-火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核电灵活出力的非线性特性,采用0-1变量... 在含高比例核电机组和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沿海地区电网,系统调峰压力严峻。为了满足系统调峰需求,充分挖掘核电调峰潜力,建立核电灵活出力参与调峰的核-光-储-蓄-火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模型。首先,针对核电灵活出力的非线性特性,采用0-1变量进行线性化有效约束;然后,充分考虑各电源的运行特性及成本,建立完整的系统运行约束;最后,在传统的以经济调度为优化目标的基础上,引入不同碳交易机制,并兼顾系统新能源消纳水平。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模型充分实现了核电的灵活出力,有效缓解了系统调峰压力,减少常规火电机组的频繁启停,并有效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使系统运行更加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核电调峰出力 多源联合运行 调峰策略 碳交易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多源系统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宏 陈燕楠 +3 位作者 王洪坤 常喜强 赵咪 严冬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6-1456,I0014-I0020,共18页
“双碳”目标下,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源端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以及荷端供给需求和种类的多样性使得系统源荷平衡受到极大影响,给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以风电-光伏-光热-火电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 “双碳”目标下,以风电、光伏、光热发电为主的源端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以及荷端供给需求和种类的多样性使得系统源荷平衡受到极大影响,给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以风电-光伏-光热-火电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分别基于鲁棒理论和模糊理论对多源系统源荷不确定因素建模,同时构建鲁棒模糊数学模型并推导其等价确定模型;其次,综合考虑各种环境经济因素,构建多源系统鲁棒模糊动态综合环境经济调度模型;然后,根据其等价确定转化思想对模型进行转化并采用基于差分进化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最后,基于新疆哈密电网实际数据和改进IEEE-39节点系统,验证所建模型的寻优效果在环境经济上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系统 环境经济调度 双重不确定性 鲁棒理论 模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侧柔性负荷调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席昌远 吴迪 +3 位作者 李桂强 韩中合 张玉龙 赵旭东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81-89,共9页
引入柔性电热负荷参与到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中,综合考虑源荷两侧,供能侧构建了由光伏机组、能量转化装置和储能系统组成的多能源系统模型,需求侧构建了可平移、可转移和可削减柔性电负荷与耦合室内外温度的柔性热负荷模型。以系统日运... 引入柔性电热负荷参与到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中,综合考虑源荷两侧,供能侧构建了由光伏机组、能量转化装置和储能系统组成的多能源系统模型,需求侧构建了可平移、可转移和可削减柔性电负荷与耦合室内外温度的柔性热负荷模型。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分别对供能侧与需求侧设备出力和柔性负荷的用能时间与负荷大小进行了优化。对北京市某社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柔性负荷参与调度能够降低负荷波动,热负荷峰值由原来的3876.80 kW下降到3822.11 kW,减少了54.69 kW;电负荷的峰谷差从1488.81 kW下降到1382.69 kW,波动率下降了7.1%;源荷两侧共同参与优化调度能够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系统成本比原来降低了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负荷 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两侧 优化调度 电负荷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出力相关性的多能源微网仿射实时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飞雄 郭奕鑫 +3 位作者 邵振国 郑翔昊 胡昆熹 林炜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8-3257,I0064-I0068,共15页
为计及新能源出力相关性对多能源微网运行的影响,并响应源荷实时变化,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出力相关性的多能源微网仿射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多能源微网中引入Kalina循环,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经济输出。其次,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以... 为计及新能源出力相关性对多能源微网运行的影响,并响应源荷实时变化,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出力相关性的多能源微网仿射实时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多能源微网中引入Kalina循环,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经济输出。其次,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以及风光出力相关性对多能源微网运行的影响,构建并求解计及风光出力相关性的多能源微网仿射优化模型。再次,在获得优化方案变化范围的基础上,实时计算各仿射噪声元的取值,从而获取多能源微网实时调度轨迹。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充分计及不确定性和相关性的双重影响,有效应对源荷实时变化,并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微网 源荷不确定性 新能源出力相关性 仿射优化 实时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电-热互联系统仿射优化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飞雄 蔡明杰 +1 位作者 郭奕鑫 邵振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715-4731,I0010,共18页
热网动态特性带来能量传输延时的同时,使得空间上的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差异,导致电-热互联系统日前调度转变为复杂的时空耦合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仿射优化法。首先,利用流量分段法与... 热网动态特性带来能量传输延时的同时,使得空间上的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差异,导致电-热互联系统日前调度转变为复杂的时空耦合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动态特性的仿射优化法。首先,利用流量分段法与节点网络模型,构建计及能量传输延时且适用于环网的热网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仿射算法与牛顿-拉夫逊能流计算原理,通过线性化建模方式与模型凸化方法,构建仿射凸优化模型。其次,利用仿射优化法解决电-热互联系统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实现对源荷不确定性传播轨迹的跟踪及其影响的量化分析。最后,33节点电-热互联系统仿真算例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揭示网络动态特性下源荷不确定性影响机理,并获得具有低保守性、高经济性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互联系统 热网动态特性 不确定源跟踪 仿射算法 日前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演化与安全高效运行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16
作者 盛万兴 刘科研 +2 位作者 李昭 白牧可 贾东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从形态演化路径、多维度耦合关系以及核心研究手段3个维度梳理总结相关研究,并初步提出新型配电系统未来演化规律与演进方向构想。然后,对新型配电系统演进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即故障保护与自愈技术、振荡分析与抑制技术、系统稳定控制技术与协同调度技术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关键技术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明确了现阶段技术现状与未来需求的差距。最后,对新型配电系统相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分布式资源 源网荷储 形态演化 故障与保护 振荡 协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新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飞 主晓琨 +2 位作者 李沛东 张盛林 张恒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2期166-170,共5页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的能量协调管理与优化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能量控制优化策略。通过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柴储充微电网模型,从而优化新能源发电和负荷功率的分布。以维持微电网稳定为控制目标,考虑微电... 针对能源互联微电网的能量协调管理与优化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微电网能量控制优化策略。通过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的风光柴储充微电网模型,从而优化新能源发电和负荷功率的分布。以维持微电网稳定为控制目标,考虑微电网的经济性以及分布式微源的在线率,建立了分布式微源与负荷平衡方程。同时依据微源运行约束方程构建了等耗量微增率函数,并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优化微电网风光柴储充功率的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实现了能源互联微电网的功率平衡控制,当负荷为18 kW时采用该策略使得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提升约12.2%,微电网发电成本则降低约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微电网 分布式微源 优化调度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必晶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0-717,共8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阐述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对其中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优化调度方法。首先,阐述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对其中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进行设计;继而,设计了基于异步优势策略梯度算法的模型求解流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自适应源、荷不确定性,达到与传统数学规划方法相近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不确定性源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备用风险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协同安全经济调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惠娟 宋煜钧 +2 位作者 陈俐 彭春华 姜治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2,共8页
为合理利用源侧备用资源,提出基于随机潮流和半不变量法的备用风险评估指标,以准确量化因备用不足而造成的潮流越限风险;为了实现源侧备用资源和网侧可控资源的协同优化,将网侧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组无功补偿装置纳入决策变量,以系... 为合理利用源侧备用资源,提出基于随机潮流和半不变量法的备用风险评估指标,以准确量化因备用不足而造成的潮流越限风险;为了实现源侧备用资源和网侧可控资源的协同优化,将网侧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组无功补偿装置纳入决策变量,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和系统运行越限风险指标值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计及备用风险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源网协同安全经济调度模型;将布朗运动和莱维飞行随机游走机制融入多目标微分进化算法,设计新型的布朗-莱维多目标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高效求解。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风险性 随机潮流 源网协同 越限风险 安全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育飞 李可铭 +2 位作者 薛花 于艾清 米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 针对极端事件导致的配电网大面积停电现象,在路-电耦合背景下,提出一种考虑移动式储能调度的配电网灾后多源协同孤岛运行策略。首先,基于路-电耦合背景下的灾后运行框架,以加权切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交通流量的变化对移动式储能调度过程的影响,建立多源协同孤岛运行模型;然后,根据所建模型的特点以及决策需求,基于两阶段优化框架制定孤岛运行决策流程,确保失电孤岛区域与含本地电源区域负荷恢复的协调进行;最后,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与29节点交通路网相耦合的算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孤岛运行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各电源在配电网灾后恢复时的协同能力,实现了有限电能的最优分配和转移,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灾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移动式储能系统 调度 路-电耦合 多源协同 孤岛运行 两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