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ENTRALIZED STABILIZATION OF LARGE-SCALE LINEAR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1
作者 余昭旭 孙继涛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0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The decentralized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for large-scale linear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some different decomposition cases of interconnection matrices, and a method... The decentralized stabilization conditions for large-scale linear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some different decomposition cases of interconnection matrices, and a method for designing the decentralized local memoryless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s was proposed. All of the considered delays are continuous function, and satisfy som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systems linear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time-varying delay decentralized stab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non-fragile control for discrete-delay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2
作者 吴忠强 李卓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4期481-485,共5页
Time-delays,due to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subsystems,naturally exist in large-scale system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delay is frequently a source of instabil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s of robu... Time-delays,due to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subsystems,naturally exist in large-scale system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delay is frequently a source of instabilit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s of robust non-fragile fuzzy control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discrete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with time-delay and controller gain perturbations described by T-S fuzzy model. An equivalent T-S fuzzy model is represented for discrete-delay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such non-fragile controllers is further derived via the Lyapunov function and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approach.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and the proper stabilization of the system in spite of controller gain variations and uncertain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fragile control discrete-delay nonlinear large-scale systems T-S fuzzy mode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fragile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for uncertain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被引量:1
3
作者 Dan Zhao Qingling Zhang +1 位作者 Heli Hu Chunyuan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635-642,共8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for uncertain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n state,control input and interconnections.A n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for uncertain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in state,control input and interconnections.A novel scheme,viewing the interconnections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as effective information but not disturbances,is developed.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of decomposing and magnifying matrices,a design method of the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ler for unperturbed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is proposed and the guaranteed cost is presented.The further results are derived for the uncertain case from the criterion of unperturbed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Finally,an illustrativ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al large-scale interconnected systems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guaranteed cost control time-varying delay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etup-PCTL:An Adaptive Setup-Based Two-Level Preconditioner for Sequence of Linear Systems of Three-Temperature Energy Equa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Silu Huang Xiaoqiang Yue Xiaowen Xu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SCIE 2022年第10期1287-1309,共23页
The iterative solution of the sequence of linear systems arising from threetemperature(3-T)energy equations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adiative hydrodynamic(RHD)problem.However,due to th... The iterative solution of the sequence of linear systems arising from threetemperature(3-T)energy equations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adiative hydrodynamic(RHD)problem.However,due to the complicated application features of the RHD problems,solving 3-T linear systems with classical preconditioned iterative techniques is challenging.To address this difficulty,a physicalvariable based coarsening two-level(PCTL)preconditioner has been proposed by dividing the fully coupled system into four individual easier-to-solve subsystems.Despite its nearly optimal complexity and robustness,the PCTL algorithm suffers from poor efficiency because of the overhead associated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etup phase and the solution of subsystems.Furthermore,the PCTL algorithm employs a fixed strategy for solving the sequence of 3-T linear systems,which completely ignores the dynamically and slowly changing features of these linear systems.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nd to efficiently solve the sequence of 3-T linear systems,we propose an adaptive two-level preconditioner based on the PCTL algorithm,referred to as αSetup-PCTL.The adaptive strategies of the αSetup-PCTL algorithm are inspired by those of αSetup-AMG algorithm,which is an adaptive-setup-based AMG solver for sequence of sparse linear systems.The proposed αSetup-PCTL algorithm could adaptively employ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each linear system,and thus increase the overall efficiency.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for 36 linear systems,the αSetup-PCTL algorithm achieves an average speedup of 2.2,and a maximum speedup of 4.2 when compared to the PCTL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of linear systems sparse linear solver preconditioning methods radiation hydrodynamics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中的快速算法与并行算法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建平 王正华 +2 位作者 朱星明 马怀发 李晓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8,共7页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 针对一套混凝土细观力学分析程序,在分析其计算方法与计算效率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采用稀疏矩阵与稀疏向量技术来高效实现有限元刚度矩阵装配过程的算法,并采用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技术与CG法相结合来高效地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之后,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个将有限单元分布与未知量分布有机结合的并行算法设计方案,并分别针对刚度矩阵装配、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稀疏矩阵与稠密向量相乘、稀疏向量相加等核心算法,进行了相应的并行算法设计。最后,在由每节点2 CPU的8个Intel Xeon节点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成的机群上,针对两个混凝土数值试样进行了数值实验,第一个试样含44117个网格点与53200个有限单元,第二个试样含71013个网格点与78800个有限单元;对第一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567次加载计算需要984.83小时约41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22531秒约6.26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3860秒约1.07小时。对第二个试样,原串行程序进行全程94次加载计算需要467.19小时约19.5天,采用文中串行算法后,模拟时间减少到11453秒约3.18小时,采用并行算法在16个CPU上的模拟时间进一步降为1704秒约28.4分钟。串行算法的改进与并行算法的设计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对加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细观力学 有限元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因子组合型并行预条件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建平 赵军 +3 位作者 马怀发 宋君强 张卫民 李晓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108,共5页
基于因子组合给出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并行预条件。在该方案中,应用基于邻接图的重叠区域分解,形成一串相互重叠的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可以采用任何不完全LU分解。之后,利用全局三角因子与全局下三角因子的乘积作为全局的并行... 基于因子组合给出一般稀疏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并行预条件。在该方案中,应用基于邻接图的重叠区域分解,形成一串相互重叠的子区域。对每个子区域,可以采用任何不完全LU分解。之后,利用全局三角因子与全局下三角因子的乘积作为全局的并行预条件,其中全局三角因子利用限制加性Schwarz思想对每个局部上三角因子的逆进行组合得到。分析表明,提出的预条件优于经典加性Schwarz和限制加性Schwarz,且能保持对称正定性。对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中线性方程组的实验再次表明,新方案优于经典加性Schwar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不完全分解 混凝土模拟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树分层的大电网潮流并行算法及其GPU优化实现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德扬 李亚楼 +1 位作者 江涵 徐得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69,共7页
针对大规模电网分析及能量管理系统对快速潮流计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基于道路树分层的稀疏矩阵直接分解算法,并结合该算法在GPU上实现了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为提高基于GPU的计算效率,首先在GPU上实现... 针对大规模电网分析及能量管理系统对快速潮流计算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基于道路树分层的稀疏矩阵直接分解算法,并结合该算法在GPU上实现了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为提高基于GPU的计算效率,首先在GPU上实现了潮流方程式右端项生成、雅可比矩阵生成、LU分解以及前推回代求解,减少了CPU和GPU之间的数据传输时间。其次,针对GPU中寄存器—缓存—显存多级存储架构,改进数据存储方式,减少了读取延迟。进一步,考虑GPU线程组织特点,优化任务分配,增加了计算并行度。最后,对比基于CPU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潮流计算模块,进行了数值仿真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节点数的增加,所提出的程序计算优势越来越显著,算例规模达到43 602个节点时可获得5.172倍的加速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并行计算 图形处理器 稀疏线性方程组 道路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型加权融合的Top-N电影推荐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汤颖 孙康高 +1 位作者 秦绪佳 周建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439-444,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推荐算法使用单一模型无法准确捕获用户偏好的问题,将稀疏线性模型作为基本推荐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户聚类的局部模型加权融合算法来实现电影的Top-N个性化推荐。同时,为了实现用户聚类,文中利用LDA主题模型和电影的文本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推荐算法使用单一模型无法准确捕获用户偏好的问题,将稀疏线性模型作为基本推荐模型,提出了基于用户聚类的局部模型加权融合算法来实现电影的Top-N个性化推荐。同时,为了实现用户聚类,文中利用LDA主题模型和电影的文本内容信息,提出了语义层次用户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此来实现用户聚类。在豆瓣网电影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局部加权融合推荐算法提升了原始基模型的推荐效果,同时又优于一些传统的经典推荐算法,从而证明了该推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模型融合 稀疏线性模型 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预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骆志刚 仲妍 吴枫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93,101,共6页
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高效求解是数值计算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包括预处理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技术分类的角度,总结了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预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填充元缩减策略,旨在减少求解过程中存储量的同时,仍能保持矩阵的稀疏结... 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高效求解是数值计算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包括预处理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技术分类的角度,总结了稀疏线性方程组求解中的预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填充元缩减策略,旨在减少求解过程中存储量的同时,仍能保持矩阵的稀疏结构;其次,介绍了不同结构系数矩阵的多种匹配技术,旨在获得矩阵的对角优势性;最后,介绍了具有天然并行性的因子分解近似逆预条件子构造方法和不完全分解预条件中的并行求解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处理技术 预条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系统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金库 吴瑾颖 刘光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31-1234,共4页
基于信号的稀疏表示理论提出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调频信号作为线性时不变系统激励输入信号,在利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辨识前利用稀疏分解算法对系统输出信号进行噪声处理.线性调频信号具有较好的时频聚集特性,线性... 基于信号的稀疏表示理论提出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调频信号作为线性时不变系统激励输入信号,在利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辨识前利用稀疏分解算法对系统输出信号进行噪声处理.线性调频信号具有较好的时频聚集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也将具有很好的时频特征,利用基于Gabor字典的稀疏分解将能有效地提取输出信号中的有效分量,滤除其中的噪声成分,提高系统辨识的精度.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辨识效果好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不变系统 系统辨识 稀疏表示 匹配追踪算法 Gabor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适合并行计算的TFQMR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杰 迟利华 +1 位作者 胡庆丰 李晓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35-1240,共6页
TFQMR算法是一种Krylov子空间算法,常用来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通过改变TFQMR算法的计算次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FQMR(ITFQMR)算法.对比TFQMR算法,ITFQMR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TFQMR算法相同,几乎没有增加计算量,但考虑了在MIMD并行机上... TFQMR算法是一种Krylov子空间算法,常用来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通过改变TFQMR算法的计算次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FQMR(ITFQMR)算法.对比TFQMR算法,ITFQMR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和TFQMR算法相同,几乎没有增加计算量,但考虑了在MIMD并行机上实现时并行算法的性能,其同步开销减少为TFQMR算法的一半,并且所有内积计算以及矩阵向量乘是独立的,没有数据相关性,可以进行计算与通信的重叠.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来讨论ITFQMR算法的性能,当处理机台数较多时,ITFQMR算法的计算速度快于TFQMR算法.实验说明了在有64台处理机机群上进行,最快的并行ITFQMR算法的计算速度大约比TFQMR算法快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QMR算法 同步开销 并行计算 机群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预处理子SOR-双共轭残量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汪祥 聂永明 李乐波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1年第3期281-284,289,共5页
研究了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迭代求解算法。结合Krylov子空间方法和SOR迭代,给出了一个新的求解算法,即变预处理子SOR-双共轭残量法,同时给出了算法的收敛性分析。数值实验显示了算法的快速收敛性。
关键词 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处理子 SOR迭代 双共轭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晓良 郑璇 韩渭敏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48,共14页
针对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求解问题,文中提出两个改进的迭代重加权最小范数解算法(IRMNS)及一个光滑的0函数算法.其中,第一个算法基于q(q∈(0,1])范数提出的,当q较小的时候,算法可以增强恢复稀疏解的能力;第二个算法是直接由0范... 针对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求解问题,文中提出两个改进的迭代重加权最小范数解算法(IRMNS)及一个光滑的0函数算法.其中,第一个算法基于q(q∈(0,1])范数提出的,当q较小的时候,算法可以增强恢复稀疏解的能力;第二个算法是直接由0范数最小化问题提出的,它可以看做是第一个算法在q=0时的拓展;第三个算法是通过用一个光滑函数来近似0范数从而将原问题进行转化求解的.数值例子表明这三种算法都是快速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线性方程组 迭代重加权(?)~q(q∈(0 1])最小化 光滑的(?)~0函数算法 稀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分解和混沌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一红 祝长生 赵耀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针对数字锁定放大器中稀疏分解算法检测精度受限的缺点,结合非线性方法进行补偿,采用混沌检测联合稀疏分解的算法设计了数字锁定放大器。数字锁定放大器借助稀疏分解算法估计信号参数,根据估计得到的参数设计对应混沌系统;利用混沌系统... 针对数字锁定放大器中稀疏分解算法检测精度受限的缺点,结合非线性方法进行补偿,采用混沌检测联合稀疏分解的算法设计了数字锁定放大器。数字锁定放大器借助稀疏分解算法估计信号参数,根据估计得到的参数设计对应混沌系统;利用混沌系统检测信号的过程中产生间歇性混沌状态,并通过测量间歇性混沌状态的周期,精确检测信号。最终,在信号的信噪比低至-20 d B时可以成功检测信号,频率精度达到0.05 Hz,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微弱信号检测 稀疏分解 混沌系统 数字锁定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高效准确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建平 宋君强 +1 位作者 张卫民 赵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66-2273,共8页
图的Fielder向量在许多应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矩阵重排、图的分割、蛋白质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网络搜索等.但一般认为,计算Fiedler向量是很耗时的,因为其牵涉到特征值问题.文中提出了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 图的Fielder向量在许多应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矩阵重排、图的分割、蛋白质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网络搜索等.但一般认为,计算Fiedler向量是很耗时的,因为其牵涉到特征值问题.文中提出了计算Fiedler向量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收缩技术与反幂法,将Fiedler向量的计算转化为缩减矩阵最小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的计算.其次,引入了一种预条件方案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在该方案中,可以采用任何一种针对线性方程组求解的预条件技术.对从UF稀疏矩阵集下载下来的几个稀疏矩阵对应的图,对新方法进行了实验,并与已知的最新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中,采用了对角预条件,且对算法利用MPI和OpenMP混合编程来实现并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相对于已有方法,在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上都具有优势.对图二分的应用实验也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文中算法给出的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dler向量 特征值问题 并行计算 稀疏线性方程组 共轭斜量法 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动态系统稀疏编码的异常事件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洋 李一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0-305,共6页
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结合稀疏编码实现异常事件检测。线性动态系统可有效地捕捉动态纹理在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信息,描述视频的时空小块。然而,线性动态系统属于非欧氏空间,无法直接用传统的稀疏编码进行异常检测。基于约束凸优化公式,将相似... 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结合稀疏编码实现异常事件检测。线性动态系统可有效地捕捉动态纹理在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信息,描述视频的时空小块。然而,线性动态系统属于非欧氏空间,无法直接用传统的稀疏编码进行异常检测。基于约束凸优化公式,将相似性变换与稀疏编码结合,可实现线性动态系统稀疏编码的优化求解。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编码 异常事件检测 线性动态系统 相似性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静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程序中的并行算法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星明 吴建平 +1 位作者 马怀发 涂彬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491,共6页
对混凝土进行静动力学分析的数值模拟程序,从多个方面考虑了其中的并行算法设计。首先,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个将有限单元分布与未知量分布有机结合的整体并行算法设计方案。之后,分别针对刚度矩阵装配、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 对混凝土进行静动力学分析的数值模拟程序,从多个方面考虑了其中的并行算法设计。首先,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个将有限单元分布与未知量分布有机结合的整体并行算法设计方案。之后,分别针对刚度矩阵装配、双门槛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条件、稀疏矩阵与向量相乘、稀疏向量相加等核心算法,提出了相应的高效并行算法。在由8台奔腾4微机组成的机群上对一采用44117个网格点与53200个有限单元的混凝土断裂过程数值模拟表明,加速比可以达到6.92,与单机算法改进效果相结合后,一次加载的计算时间从原程序的11443s减少到了13s。在有4个CPU的一台Sun HPC上对采用71013个网格点与78800个有限单元的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串行算法改进与并行算法的设计也使得整个过程所需的计算时间从原串行程序的约15d减少到只要12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有限元 稀疏线性方程组 预条件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MP:基于约束等距的压缩感知匹配追踪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志鹏 陈松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压缩感知包括压缩采样与稀疏重构,是一种计算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方法.大规模快速重构方法是压缩感知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匹配追踪算法CSMP,采用迭代式框架和最佳s项逼近以逐步更新信号的支集与幅度.基于约束等距性质进行收敛分析,... 压缩感知包括压缩采样与稀疏重构,是一种计算欠定线性方程组稀疏解的方法.大规模快速重构方法是压缩感知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匹配追踪算法CSMP,采用迭代式框架和最佳s项逼近以逐步更新信号的支集与幅度.基于约束等距性质进行收敛分析,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为3s阶约束等距常数小于0.23,松弛了匹配追踪重构s稀疏信号的约束等距条件,加快了收敛速度.为适用于大规模稀疏信号重构,提供了可进行随机投影测量子集与稀疏基子集选择的矩阵向量乘算子,可利用离散余弦变换与小波变换,避免了大规模矩阵的显式存储.在220随机支集的稀疏高斯信号,512×512Lenna图像上进行压缩采样与稀疏重构实验并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快速稳健,适用于大规模稀疏信号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线性方程组 稀疏解 约束等距常数 最佳s项逼近 收敛分析 矩阵向量乘算子 子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近似逆预条件子及其并行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迟利华 刘杰 李晓梅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文中使用范数极小技术 ,提出一种构造稀疏矩阵并行近似逆预条件子的方法 ,所构造的稀疏矩阵近似逆的稀疏结构和系数矩阵的转置矩阵相同 ,计算量和存储量小 ,其求解过程易于并行 ,且并行计算不影响其收敛效果 .通过试算表明 ,该方法对很... 文中使用范数极小技术 ,提出一种构造稀疏矩阵并行近似逆预条件子的方法 ,所构造的稀疏矩阵近似逆的稀疏结构和系数矩阵的转置矩阵相同 ,计算量和存储量小 ,其求解过程易于并行 ,且并行计算不影响其收敛效果 .通过试算表明 ,该方法对很多应用问题的求解具有明显的加速效果 .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并行算法 ,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配算法来解决负载平衡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方程组 稀疏近似逆 预条件子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改善ICGS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宪禹 谷同祥 王佳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2,共4页
通过考察Yang等提出的ICGS(Improved Conjugate Gradient Squared)方法的推导过程,对ICGS方法进行了改善.改善后的ICGS方法相对于ICGS方法,减少了一个内积的计算,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改善后的方法与原方法具有相同的数值稳定性,同时又使得... 通过考察Yang等提出的ICGS(Improved Conjugate Gradient Squared)方法的推导过程,对ICGS方法进行了改善.改善后的ICGS方法相对于ICGS方法,减少了一个内积的计算,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改善后的方法与原方法具有相同的数值稳定性,同时又使得并行效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所用处理机台数越多,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非对称线性方程组Krylov子空间方法 ICGS方法 全局通讯 分布式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