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头Amplatz left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樊延明 傅向华 +4 位作者 魏庆民 史永堂 张友良 王晓刚 林书坡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短头Amplatz left(SAL)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右冠状动脉(RCA)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经择期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RCA复杂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SAL组和Ampl... 目的:探讨短头Amplatz left(SAL)指引导管在经桡动脉右冠状动脉(RCA)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经择期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RCA复杂病变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SAL组和Amplatz left(AL)组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PCI成功率、PCI手术时间、指引导管到位成功率、指引导管到位平均耗时、X线透视时间、造影剂用量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术后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PCI成功率、指引导管到位率、指引导管到位平均耗时、PCI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AL组应用5in 6子母导管比例(16.7%对3.3%,P=0.033)、球囊锚定技术比例(25.0%对8.3%,P=0.027)及导丝数量(3.1±0.6对2.9±0.3,P=0.021)均高于AL组。SAL组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L组(10.0%对26.7%,P=0.034)。两组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AL指引导管的支撑力不及AL指引导管,但SAL导管同样能够完成大多数RCA复杂病变的治疗,且能够降低PCI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头Amplatz left指引导管 桡动脉 右冠状动脉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arileft指引导管在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患者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玲 李卫华 +4 位作者 谢强 唐蓉 姜毅 林开敏 韩俊愈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在右冠状动脉(冠脉)起源异常的患者中,分析Ikari left指引导管寻找异常右冠开口的优势。方法:回顾2010-07-2014-07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右冠起源异常的患者,均在Ikari left指引导管... 目的:在右冠状动脉(冠脉)起源异常的患者中,分析Ikari left指引导管寻找异常右冠开口的优势。方法:回顾2010-07-2014-07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右冠起源异常的患者,均在Ikari left指引导管的指引下成功寻找到右冠开口,其中30例为经皮冠脉介入(PCI)术治疗右冠病变,另外30例为右冠冠脉造影术。结果:4年内共计82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有80例合并右冠起源异常,发生率9.76%,其中30例在Ikari left指引导管的指引下完成起源异常的右冠狭窄病变PCI术,发生率为3.66%;另外30例患者右冠为非犯罪血管,2例起源于左冠窦,1例起源于主动脉前壁,均在该指引导管下成功找到右冠开口。其余20例患者均为单支冠脉,右冠为回旋支中段或远段发出的分支,均在左冠造影的同时诊断。观察以上患者12个月,均无再发心绞痛,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再次入院行冠脉血管化治疗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出现。结论:Ikari left指引导管的独特设计结构在寻找起源异常的右冠开口时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安全有效地运用在这些右冠病变的PCI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ri left指引导管 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