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1
作者 Anju Mullath Murali Krishna 《World Journal of Meta-Analysi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emerging as a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ults.NAFLD can progress to steatohepa-titis and potentially ev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arly identifi...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emerging as a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ults.NAFLD can progress to steatohepa-titis and potentially ev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arly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at risk for progressive disease is crucial for managing NAFLD.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circular RNAs,and microRNAs as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These noncoding RNAs are involved in modulating several metabolic pathways such as hepatic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oxidative stress,and even carcinogenesis.Elevated levels of lncARSR and lncRNA 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 have been found in patients with NAFLD.In addition,lncRNAs such as PRYP4-3 and RP11-128N14.5 can distinguish patients with NAFLD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Increased MEG3 expression has been observed in both NAFLD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suggesting that it may help predict patients at risk for disease progression.With advances in transcriptomics,we may discover additional targets to help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ognostication of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noncoding rna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 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 Muscle-and adiposeassociated 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H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VT1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柳善伟 刘艳芬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孙宪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在首次确诊(T1)、早期强化治疗前(T2)、巩固治疗前(T3)、延迟强化治疗前(T4)、维持治疗前(T5)进行骨髓检查及lncRNA-PVT1检查。收集同期2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ALL组和对照组的lncRNA-PVT1表达情况。将ALL患儿按照T3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统计两组的lncRNA-PVT1表达变化。分析lncRNA-PVT1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L患儿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VT1诊断ALL的AUC为0.919(95%CI:0.863-0.975),最佳截断值为1.465,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8.80%。根据lncRNA-PVT1的中位值2.18将64例ALL患儿分为低表达组(lncRNA-PVT1<2.18)和高表达组(lncRNA-PVT1≥2.18)。高表达组存在更高的Day 33 MRD,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T3、T4、T5时,高危组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均P<0.01);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非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35(9-37)个月,高表达组为25(5-33)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Day 33 MRD(>10^(-2))、lncRNA-PVT1(≥2.18)是影响AL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PVT1参与儿童ALL的发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诊断价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杨静 刘华朋 +1 位作者 柳旎 朱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77-81,86,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INK4位点反义非编码RNA(lncRNA ANRIL)、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水平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确诊的ARDS患儿为患病组,另选取124例同期体...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INK4位点反义非编码RNA(lncRNA ANRIL)、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水平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4例确诊的ARDS患儿为患病组,另选取12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ARDS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4例)、中度组(42例)和轻度组(48例);ARDS患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5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清中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RDS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对ARDS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患病组的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的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I、呼吸频率、lncRNA ANRIL、lncRNA PVT1为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预测ARDS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0.737,截断值分别是11.35、4.3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7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优于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单独预测(P<0.05)。结论ARDS患儿的血清lncRNA ANRIL、lncRNA PVT1水平均上调,且lncRNA ANRIL、lncRNA PVT1为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INK4位点反义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 儿童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尹晓翔 赵森 +2 位作者 郭颖 刘梦雯 庄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 目的 探讨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 M1)表达水平及联合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GE-MR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18例即为研究组,随访一年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32例,无MACE组86例。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8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PVT1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ISA)检测FOXM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GE-MRI、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DBP、SBP、TG、TC、 LDL-C、GLU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血清中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DBP、SBP、TC、LDL-C水平显著升高, 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显著升高(P<0.05)。MACE组的LGE-MRI阳性数量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与LGE-MRI、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单独预测相比,三者联合预测MACE发生的AUC更高(Z=7.221,P<0.001;Z=7.737,P<0.001;Z=7.091,P<0.001)。结论 缺血性心脏病预后发生MACE的患者血清lncRNA PVT1和FOXM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联合LGE-MRI对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叉头框转录因子M1 心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 预后 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路晓辉 李文永 +1 位作者 王孟林 陈香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81-387,共7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41例DLBCL病人和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病人的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B淋巴细胞GM12878...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41例DLBCL病人和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病人的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B淋巴细胞GM12878和人DLBCL细胞(OCI-Ly3、U2932、TMD8),对TMD8细胞进行转染,将其分为control组(只转染Lipofectamine-2000)、si-NC组(转染si-NC)、inhibitor-NC组(转染inhibitor-NC)、si-PVT1组(转染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miR-145-5p inhibitor)、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si-PVT1和miR-145-5p inhibitor)。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VT1 mRNA和miR-145-5p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K6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TMD8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MD8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TMD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RNA pull dow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PVT1、miR-145-5p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的靶向关系。结果 DLBCL组织PVT1 mRNA、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RLH组织,miR-145-5p表达低于RLH组织(t=14.264~24.445,P<0.05)。与GM12878细胞比较,OCI-Ly3、U2932、TMD8细胞中PVT1 mRNA、CDK6蛋白表达均增加,miR-145-5p表达均减少(F=69.557~234.718,P<0.05)。6组细胞PVT1 mRNA、miR-145-5p、CDK6蛋白表达及增殖率、G0/G1期细胞比例、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9~319.150,P<0.05);与control组比较,si-PVT1组细胞PVT1 mRNA、CDK6蛋白、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miR-145-5p inhibitor组呈相反变化(P<0.05);下调miR-145-5p表达可减弱敲低PVT1对TMD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过表达PVT1 mRNA增高CDK6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的细胞比例(F=38.025~327.887,P<0.05)。miR-145-5p是PVT1的靶基因,且miR-145-5p可靶向下调CDK6表达。结论 敲低PVT1可抑制DLBCL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45-5p/CDK6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rna 长链非编码 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 miR-145-5p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患者血清lncRNA PVT1、miR-214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舒雯 赵雄飞 代昌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 (lncRNA PVT1)、微小RNA-214 (miR-214)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神内八科收治的280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 (lncRNA PVT1)、微小RNA-214 (miR-214)水平与继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神内八科收治的280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痫,分为单纯IS组(212例)和继发性癫痫组(68例),根据癫痫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癫痫组(19例),中度癫痫组(33例),重度癫痫组(16例)。另选取同时期来眉山心脏血管病医院神经八科体检的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lncRNA PVT1、miR-21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经Pearson法分析lncRNA PVT1与miR-214的相关性,及两者与IL-1 β、IL-6、TNF-α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S患者是否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有关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IS组和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lncRNAPVT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miR-21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IS组比较,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lncRNA PVT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miR-21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轻度癫痫组比较,中度癫痫组和重度癫痫组患者血清lncRNA PVT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miR-21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度癫痫组比较,重度癫痫组患者血清lncRNA PVT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miR-214水平明显降低(P <0.05)。继发性癫痫组患者血清lncRNA PVT1与IL-1 β、IL-6、TNF-α均呈正相关(P <0.05),血清miR-214与IL-1 β、IL-6、TNF-α均呈负相关(P <0.05),血清lncRNA PVT1与miR-214水平也呈负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1 β、IL-6、TNF-α、lncRNA PVT1及miR-214均与IS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有关(P <0.05)。结论lncRNA PVT1水平升高及miR-124水平降低与IS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有关,可作为评估IS患者发生继发性癫痫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继发性癫痫 长链非编码rna变异性浆细胞瘤异位1 微小rna-2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cRNA PVT1表达分析银杏内酯B对ITP患者B淋巴细胞及Treg/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
7
作者 雷蕊 杨亚丽 +2 位作者 张宝君 张丙寅 王金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157-3160,3167,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B淋巴细胞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reg/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依据双盲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B淋巴细胞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reg/Th17)免疫失衡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依据双盲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0例ITP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长春地辛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内酯B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ncRNA PVT1表达、B淋巴细胞亚群[CD19^(+)、B1淋巴细胞]比例、Treg/Th17免疫失衡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分析lncRNA PVT1表达与CD19^(+)、B1淋巴细胞比例以及IL-17、IL-2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失访7例,观察组失访5例,最终分组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lncRNA PVT1表达、IL-17、IL-21水平以及CD19^(+)、B1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ncRNA PVT1表达、IL-17、IL-21水平以及CD19^(+)、B1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优(P<0.05)。lncRNA PVT1表达与CD19^(+)、B1淋巴细胞、IL-17、IL-21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内酯B对ITP患者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其lncRNA PVT1表达、B淋巴细胞比例、Treg/Th17免疫失衡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银杏内酯B 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 B淋巴细胞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微小RNA-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崔欣 闫晓雯 +2 位作者 孙晓 付妍妍 陶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RA患者129例为疾病组,依据28个关节疾... 目的分析血浆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LncRNA PVT1)、微小RNA-143-3p(miR-143-3p)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RA患者129例为疾病组,依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疾病稳定组(n=28)、轻度活动组(n=42)、中度活动组(n=35)、重度活动组(n=24);根据治疗6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8)、预后不良组(n=41),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表达水平;通过Target Scan Human网站预测LncRNA PVT1、miR-143-3p的靶向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对R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浆LncRNA PVT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miR-143-3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疾病稳定组血浆LncRNA PVT1水平依次降低,血浆miR-143-3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人类白细胞抗原-DR4(HLA-DR4)阳性占比、DAS28、血浆LncRNA PVT1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浆miR-143-3p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ncRNA PVT1、miR-143-3p表达、HLA-DR4阳性、DAS28为R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PVT1与miR-143-3p有靶向结合位点,且两者呈负相关(P<0.05)。血浆LncRNA PVT1与miR-143-3p联合预测RA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优于LncRNA PVT1、miR-143-3p单独诊断(Z=2.159,P=0.031;Z=2.108,P=0.03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12%、78.41%。结论血浆LncRNA PVT1水平随RA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血浆miR-143-3p水平随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二者联合检测对RA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 微小rna-143-3p 疾病活动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基因提高胃癌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冰 黄宝俊 +1 位作者 解大龙 赵丹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084,1106,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PVT1)基因调控胃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RNA干扰靶向沉默SGC7901/ADR细胞中PVT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沉默效果。增强CCK8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ADR细胞的凋亡。结果 PVT1沉默能够显著降低阿霉素在SGC7901/ADR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在0.5μg/mL阿霉素的作用下,PVT1沉默能够抑制SGC7901/ADR细胞的增殖活力,阻滞细胞于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VT1沉默能够提高SGC7901/ADR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并提高阿霉素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VT1基因与胃癌的化疗耐药相关,PVT1沉默能够提高胃癌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胃癌 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V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伟 王华东 +2 位作者 郭宝印 李海波 孙凤亮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以下分别称DU145、RWPE-1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DU145、RWPE-1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以下分别称DU145、RWPE-1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DU145、RWPE-1细胞lncRNA PVT1 mRNA表达。将DU145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lncRNA PVT1 siRNA和Negative Control siRNA,经G418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采用RT-qPCR法检测lncRNA PVT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ncRNA PVT1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培养12、24、36、48、60、72 h细胞增殖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DU145细胞lncRNA PVT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RWPE-1细胞(t=7.938,P<0.01)。观察组lncRNA PV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053、18.110,P均<0.01)。观察组培养60、72 h时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均<0.01),而两组培养12、24、36、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穿膜细胞数和细胞迁移率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6.982、11.782,P均<0.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lncRNA PVT1高表达,下调lncRNA PVT1表达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LncRNA PVT1 ABCG2 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间关系及KM曲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亮 王杜娟 +2 位作者 谢倩 李松梅 黄述斌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异位变异基因1(LncRNA PVT1)、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间关系及KM曲线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术中留...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异位变异基因1(LncRNA PVT1)、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ABCG2)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间关系及KM曲线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术中留取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病灶2 cm),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表达,分析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结果:癌组织LncRNA PVT1(0.076±0.011)、ABCG2 mRNA(3.27±0.45)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003±0.001)、(0.82±0.26)(t=59.114、42.165,P<0.05);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复发者癌组织LncRNA PVT1(0.084±0.010)、ABCG2 mRNA(3.75±0.59)表达高于未复发者(0.074±0.009)、(3.13±0.47)(t=4.048、4.644,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高表达均为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高表达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LncRNA PVT1、ABCG2 mRNA异常高表达,且与病理特征及无病生存期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异位变异基因1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2 无病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VT1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晓婷 彭敦煌 房太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347-1349,共3页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亦很高,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社会负担。近年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了肝癌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对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lasm...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亦很高,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社会负担。近年的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了肝癌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对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gene 1,PVT1)概述的基础上,重点阐述lncRNA PVT1在肝癌的发生、进展、转移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码rna 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VT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明月 彭莎 +3 位作者 姚楠 任薇 胡子旋 黄丹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5期54-57,共4页
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相关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属于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是其中一种lncRNA,已有研究表明PVT1在骨... 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与老年人相关的骨科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属于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是其中一种lncRNA,已有研究表明PVT1在骨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肉瘤等骨科疾病的治疗靶点成为诊断、预后以及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国内外PVT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科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 PVT1和MINCR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婵丽 何冬梅 +1 位作者 刘革修 李扬秋 《安徽医学》 2017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和MINCR(MYC-induced long non-coding RNA)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PVT1、MINCR的小干扰RNA(siRNA)和无关对照siRNA(SC-siRNA)序... 目的探讨同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和MINCR(MYC-induced long non-coding RNA)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PVT1、MINCR的小干扰RNA(siRNA)和无关对照siRNA(SC-siRNA)序列。实验分为PVT1-siRNA组、MINCR-siRNA组、PVT1-siRNA+MINCR-siRNA组、无关对照组和细胞组(未转染的Raji细胞)。将各条siRNA转入Raji细胞后,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MINCR RNA表达水平;分别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MINCR-siRNA后MINCR表达下调,与无关对照组和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PVT1-siRNA联合MINCR-siRNA转染到Raji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c-Myc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与单用PVT1-siRNA组、MINCR-siRNA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下调PVT1和MINCR可以增强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MINCR 小干扰rna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和微小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玲 邵馨 +1 位作者 郭玲 杨亚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和微小RNA(mi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PVT1)和微小RNA(miRNA)-195-5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8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lncRNA PVT1和miR-195-5p的表达,分析这两个指标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相对表达量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而miR-195-5p相对表达量低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P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lncRNA PVT1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miR-195-5p相对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均P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与miR-195-5p表达呈负相关(r=-0.731,P <0.01)。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表达上调,而miR-195-5p表达下调,二者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对评估患者病情及确定治疗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体易位1 微小rna-195-5p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系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竟晓慧 李凌雪 +1 位作者 韩涛涛 史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8-235,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PVT1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小干扰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敲低PV...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PVT1)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方法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PVT1的表达;通过瞬时转染小干扰RNA,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敲低PVT1,然后与HP共培养,用qRT-PCR检测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及IL-8的表达情况;在敲低PVT1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VT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RNA下拉联合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能够与PVT1相互结合的蛋白,并用RNA下拉实验联合Western blot验证质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HP感染的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PVT1明显上调(t=7.160,P=0.019)。在胃癌细胞中敲低PVT1,再用HP感染,发现炎症因子TNF-α(t=3.899,P=0.011)、IL-1β(t=14.610,P=0.000)、IL-8(t=6.557,P=0.00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VT1敲低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无影响,但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PVT1可能与RPS8蛋白相互作用。结论PVT1可能作为促炎因子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在HP感染相关的胃癌中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多样异位基因1 炎症相关因子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平贯芳 熊万成 邓智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949-953,95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112例,采用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11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VT1 mRNA的表达;并分析PVT1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CRC细胞系LoVo和RKO细胞,待细胞融合度达70%以上时随机分为siPVT1组(转染PVT1干扰序列)和siRNA-对照序列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转染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oVo和RKO细胞中PVT1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和RKO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分析法检测LoVo和RKO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VT1 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61.61%(69/112)、44.64%(50/112),CRC组织中PVT1 mR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6.472,P<0.05)。CRC组织中PVT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siPVT1组LoVo、RKO细胞中PVT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培养0、24 h时,siPVT1组与siRNA-对照序列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72、96 h时,siPVT1组LoVo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培养0 h时,siPVT1组与siRNA-对照序列组RKO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48、72、96 h时,siPVT1组RKO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siPVT1组LoVo和RKO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5)。siPVT1组LoVo、RKO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均显著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P<0.01)。结论PVT1在CR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沉默LoVo、RKO细胞中PVT1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结直肠癌 小分子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浆中LncRNA PVT1、微RNA-31-5p表达水平与炎症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绍球 殷思纯 林沛基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65-2469,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微RNA-31-5p(miR-31-5p)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炎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80例CHB病人...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微RNA-31-5p(miR-31-5p)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炎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80例CHB病人为CHB组,所有病人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CHB病人炎症损伤程度分为G1组(66例),G2组(58例),G3组(41例),G4组(15例),根据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组,无明显肝纤维化(S0,S1)组(64例),明显肝纤维化组(S2,S3)(78例),早期肝硬化(S4)组(38例)。同时选取5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CHB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等指标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清中LncRNA PVT1、miR-31-5p表达水平进行检测,Pearson法分析LncRNA PVT1、miR-31-5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HB病人血清中LncRNA PVT1(1.52±0.31、1.93±0.47、2.57±0.63、3.42±1.0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23,且LncRNA PVT1表达水平随着炎症损伤程度加重而升高,miR-31-5p表达水平(0.85±0.22、0.79±0.18、0.63±0.14、0.50±0.11)低于对照组0.96±0.24,且miR-31-5p表达水平随着炎症损伤程度加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病人TNF-α(108.13±30.32)ng/L、IL-6(68.50±22.59)ng/L、IL-1β(358.92±36.80)ng/L、IL-10(75.25±18.99)ng/L、Hs-CRP(11.22±3.15)mg/L、ALT(57.13±9.34)U/L、AST(37.86±5.56)U/L、GGT水平(33.21±10.62)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49±19.88)ng/L、(19.12±3.21)ng/L、(169.05±5.24)ng/L、(16.56±2.34)ng/L、(1.68±0.56)mg/L、(24.62±7.95)U/L、(22.32±4.26)U/L、(26.94±8.32)U/L](P<0.05);CHB组病人血清中LncRNA PVT1表达与TNF-α、IL-6、IL-1β、IL-10、Hs-CRP、ALT、AST、GGT均呈正相关(P<0.05),miR-31-5p与TNF-α、IL-6、IL-1β、IL-10、Hs-CRP、ALT、AST、GGT均呈负相关(P<0.05);CHB病人血清中LncRNA PVT1、miR-31-5p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6,P<0.05)。结论CHB病人血清中LncRNA PVT1表达升高,miR-31-5p表达降低,且二者均与炎症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rna 长链非编码 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 rna-31-5p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 PVT1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奥 叶雅芬 朱正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21-1326,共6页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承担重要角色,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消化系统肿瘤...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承担重要角色,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调控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细胞自噬、血管生成、多药耐药及肿瘤代谢等过程,从而发挥致癌作用。本文主要就PVT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以及PVT1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致癌作用机制和多药耐药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Ⅰ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lncRNA PVT1和炎症因子表达与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迎爽 薛向东 +5 位作者 王大伟 程渊博 王利红 韩露 杜志辉 王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中浆细胞瘤多样性异位基因1(lncRNA PVT1)、炎症因子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激素治疗敏感性分为...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中浆细胞瘤多样性异位基因1(lncRNA PVT1)、炎症因子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激素治疗敏感性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各30例。采集两组患儿气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使用RT-PCR检测lncRNA PVT1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及siRNA沉默lncRNA PVT1前后原代培养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抵抗组血清及原代培养细胞lncRNA PVT1较敏感组高(P<0.05)。抵抗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较敏感组高(P<0.05)。抵抗组沉默前后原代培养细胞中IL-1β、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的差值较敏感组高(P<0.05)。lncRNA PVT1[OlR=0.145(95% CI:0.057,0.762),P=0.029]、IL-10[OlR=2.853(95% CI:1.542,5.969),P=0.017]及TNF-α[OlR=4.482(95% CI:1.404,13.858),P=0.031]为支气管哮喘患儿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lncRNA PVT1、IL-10与TNF-α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生激素治疗抵抗的敏感性为91.25%(95% CI:0.835,0.986),特异性为88.74%(95% CI:0.810,0.965),AUC为0.955(95% CI:0.903,1.000),且较单独指标预测的AUC高(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 PVT1可明显加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气管平滑肌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浆细胞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