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ro fiber composite-based ac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forced vibr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plate
1
作者 Peiliang ZHANG Jianfei W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5期869-884,共16页
Owing to their high flexibility and directional actuation capabilities,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s)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or the 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es,especially in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suppre... Owing to their high flexibility and directional actuation capabilities,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s)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or the 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es,especially in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suppression applications for large-scale flexible structures.In this paper,an MFC-based self-feedback system is introduced for the active control of geometrically nonlinear steady-state forced vibrations in functionally graded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FG-CNTRC)plates subject to transverse mechanical loads.Based on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and the von Kármán nonlinear strain-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the nonlinear vibration control equations of the plate with MFC sensor and actuator layers are derived by Hamilton's principle.These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and solved by the Newton-Raphson and direct iterative methods.A velocity feedback control algorithm is introduced,and the effects of the control gain and the MFC actuator position on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active control effectiveness are analyzed.Additionally,a nonlinear resonanc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carbon nanotube(CNT)volume fraction and distribution typ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vibration behavior.Furthermore,the appropriate selections of control gain and MFC position are crucial for the effective active control of the structures.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route of the active and efficient nonlinear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various thin-walle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 fiber composite(mfc) nonlinear re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 of Flexible Macro Fibre Composite (MFC) Actuator on Bragg Wavelength Tuning in Microstructure Polymer Optical Fibre Long Period Grating for Strain Sensing Applications
2
作者 Asok K. Dikshit Akhil Raj V. L. 《Journal of Sensor Technology》 2013年第3期75-83,共9页
The microstructure polymer optical fibre (mPOF) inscribed long period grating (LPG) offers a wide field of application in strain sensors arena within the materials elastic limit. Flexible innovative macro fibre compos... The microstructure polymer optical fibre (mPOF) inscribed long period grating (LPG) offers a wide field of application in strain sensors arena within the materials elastic limit. Flexible innovative macro fibre composite (MFC) actuator generates electromechanical force under DC driving voltage.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for Bragg wavelength blue shifting through stretch tuning of mPOF LPG in axial direction under applied DC voltage on attached MFC with LPG. The grating period of mPOF LPG changes refractive index and causes blue shift of Bragg grating fibre wavelength. The shifting governs on the values of generated electromechanically strain transfer from flexible MFC to mPOF LPG and the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strain sens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tructure POLYMER Optical FIBRE (mPOF) Long Period Grating (LPG) macro FIBRE composite (mfc) ACTUATOR Strain Sensing Blue Shif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of piezoelectric fiber composites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秀娟 周科朝 +1 位作者 张晓泳 张斗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8-107,共10页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capable of actuation and sensing and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smart devices and structures.Active fiber composite and macro fiber composite are newly developed types of piezoelec...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capable of actuation and sensing and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smart devices and structures.Active fiber composite and macro fiber composite are newly developed types of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and show superior properties to monolithic piezoelectric wafer due to their distinctive structures.Numerous work has focused on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the composites by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nstituent materials with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Various applications have been explored for the piezoelectric fiber composites,including vibration and noise control,health monitoring,morphing of structures and energy harvesting,in which the composites play key role and demonstrate the necessity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active fiber composite macro fiber composite MODELING smart applic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es of Composite Beam Bonded with MFC Actuator 被引量:1
4
作者 Ke Wu Houfei Fang Lan La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20年第2期75-86,共12页
Investigated by this study is an MFC actuator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a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composite beam to form a beam actuator system.Analytically cap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system i... Investigated by this study is an MFC actuator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a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composite beam to form a beam actuator system.Analytically cap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system is essential.A novel analytical methodology considering the transverse shear strain and active stiffening effect is proposed,which was newly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ic and dynamic behaviors of the beam actuator system.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the beam actuator system were obtained via generalized Hamilton’s principle.A distributed transfer function formulation was developed.Then,the closed form solution was derived by using the Green’s function.Frequency response,natural frequencies,and modal shapes of the beam actuator system were obtained.The solution is analytical without using any truncated series or admissible functions at any arbitrary boundary conditions.Finite Element Method(FEM)results were also obtained to compare with that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predictions of the analyses were verified experimentally,which shows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distributed transfer FUNCTION FORMULATION Green’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泵喷导管振动控制研究
5
作者 乌德木 严斌 吴文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构振动控制问题,开展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构建及验证的相关试验建模、算法优化设计、硬件平台搭建与试验等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优化设计中,通过试验对优化前后的算法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针对复合材料导管搭建模型辨识平台与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建模的方法获得控制模型并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谐波激励下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尝试将基于MFC的振动主动控制推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压电材料 泵喷推进器 振动控制 LQG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智能传感器的有限元预测与器件性能
6
作者 高裕昆 赵洁 +1 位作者 周晶晶 周静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21,共10页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高压电性、高柔韧性和低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民用和军事等领域.然而,目前MFC传感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材料应用,对于MFC传感器件仿真建模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工作分别...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高压电性、高柔韧性和低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民用和军事等领域.然而,目前MFC传感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材料应用,对于MFC传感器件仿真建模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工作分别建立了代表性体积元模型、直接模型和混合模型,从细节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对MFC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建模和分析.一方面通过等效体积元模型,掌握MFC内部的电场分布规律,为力-电耦合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模型和混合模型,对MFC的实体结构进行整体建模和边界条件的加载,为MFC贴片式传感和共振式传感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有效预测了MFC智能元件传感器的传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共振式传感器性能远优于贴片式传感器,当激振加速度为5 m/s^(2)、悬臂梁基板长度为80 mm时,计算得到的MFC共振式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为67 Hz,输出电压为4.17 V.实验结果表明,MFC传感器测试的谐振频率为74 Hz,输出电压为3.59 V,仿真计算结果与MFC传感器预测结果基本符合.此外,MFC传感器在低频工作时具有优异的传感灵敏度,传感灵敏度为7.35 V/g.可见,MFC在低频共振时具有优异的传感特性,构建的3种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预测MFC传感器的传感性能,为MFC传感器的性能预测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mfc) 传感器 性能预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一化模型的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盛贤君 周少征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采用基于平面应力假设和二维周期性位移场假设的均一化模型分析了P1型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致动器的宏观性质,研究了该模型对于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的适用性。ANSYS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析MFC悬臂梁静态变形,采用该均一化... 采用基于平面应力假设和二维周期性位移场假设的均一化模型分析了P1型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致动器的宏观性质,研究了该模型对于MFC悬臂梁静态变形分析的适用性。ANSYS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分析MFC悬臂梁静态变形,采用该均一化模型与不采用均一化模型相比,悬臂梁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77%,且该均一化模型中压电应力矩阵的e32分量对梁挠度的影响(e32效应)为次要因素。在采用该均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忽略其e32效应与原均一化模型相比,粱挠度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 均一化模型 宏观性质 压电悬臂梁 ANSY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的结构静态形状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宽 武文华 +1 位作者 周文雅 王晓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1-576,共6页
宏纤维复合材料MFC(Macro Fiber Composite)具有体积小、主动控制适用性强、作动效果好等特点。本文开展了宏纤维复合材料MFC对结构静态形状主动控制研究。建立了悬臂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载荷比拟法计算得到了MFC压电作动器的驱动... 宏纤维复合材料MFC(Macro Fiber Composite)具有体积小、主动控制适用性强、作动效果好等特点。本文开展了宏纤维复合材料MFC对结构静态形状主动控制研究。建立了悬臂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载荷比拟法计算得到了MFC压电作动器的驱动载荷。基于数值分析结果,搭建了悬臂梁结构主动控制实验平台,分析了不同加载电压下的悬臂梁的弯曲变形效果,进而分析MFC结构在静态形状控制中的力学性能。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静态电压加载下,结构的变形和加载电压近似呈线性关系;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中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其最大位移误差为12.45%。最后讨论了MFC压电作动器自身时间蠕变特性对静态变形控制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电压作用下MFC材料存在蠕变效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本文采用以悬臂梁为载体的实验和仿真研究方法对在其他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压电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材料 形状控制 载荷比拟法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层厚和叉指电极间距对MFC电输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谢焰 周静 +1 位作者 沈杰 杨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93-4197,共5页
采用层叠-切割法制备了不同纤维层厚度的高固含量MFC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其叉指电极间距,探讨MFC结构对其电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层厚度适当增加,叉指电极间距适当减小均能提高MFC俘能器的输出电压,改变纤维层厚度还可... 采用层叠-切割法制备了不同纤维层厚度的高固含量MFC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其叉指电极间距,探讨MFC结构对其电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层厚度适当增加,叉指电极间距适当减小均能提高MFC俘能器的输出电压,改变纤维层厚度还可以调节MFC的谐振频率。当纤维层厚度为0.3 mm、叉指电极间距为0.5 mm时,MFC悬臂梁俘能器在负载为1000 kΩ时的输出功率为4.8μW,功率密度为18 m W/m^2,且具有良好的输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电输出 悬臂梁俘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C致动器的动态迟滞模型辨识及补偿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荣华 陈特欢 +1 位作者 娄军强 崔玉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1-308,共8页
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柔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但MFC致动器驱动的柔性臂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系统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解决经典PI迟滞模型的缺陷(对称性);该... 压电宏纤维(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具有柔性好、变形能力强的优点,但MFC致动器驱动的柔性臂的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系统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具有非对称性的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解决经典PI迟滞模型的缺陷(对称性);该模型基于经典PI迟滞模型,叠加一系列不同权重、不同阈值的双边死区算子获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迟滞模型辨识结果表明,改进PI迟滞模型对MFC致动器的迟滞建模误差从PI迟滞模型误差的16.06%降到5.58%。另外,建立系统的离散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线性动态特性,并与改进PI迟滞模型串联得到组合模型,解决纯迟滞模型仅能描述低频、准静态情况下的迟滞特性问题。在前馈补偿下,对MFC致动的柔性臂进行正弦波轨迹跟踪试验,测得补偿后实测位移与期望跟踪位移基本吻合,跟踪精度达到93.62%以上。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改进PI迟滞模型、离散传递函数模型及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宏纤维(mfc) 迟滞非线性 双极性非对称 改进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 离散传递函数模型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的复合型仿生鱼尾的振动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官源林 李华峰 杨熙鑫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5-168,227,共5页
为了研制水下航行器来进行海洋探测,早期的研究以AUV为主,随着仿生学的出现,仿生水下推进器开始被研究,仿生鱼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克服目前仿生鱼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仿生鱼尾方案,选用驱动和基板材料分别为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为了研制水下航行器来进行海洋探测,早期的研究以AUV为主,随着仿生学的出现,仿生水下推进器开始被研究,仿生鱼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为克服目前仿生鱼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复合型仿生鱼尾方案,选用驱动和基板材料分别为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和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两种各向异性材料结合能使鱼尾像鱼一样产生各种复杂的动作。首先,制备玻璃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并测量材料的性能;其次,搭建了实验系统进行鱼尾振动性能测试。实验发现,当施加峰峰值电压为700V、频率为9Hz时,末端最大弯曲位移为7.122mm,摆动角度达到2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仿生鱼尾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C驱动主动反射器形面的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志荣 王晓明 周文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5-332,共8页
利用智能压电作动器可实现反射面天线的形面主动调整,提升形面精度和信号传输性能。常规的静态形面控制策略仅能估计作动器的末端电压值,实际电压加载过程易引发柔性反射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和残余振动,难以实现高精度动态形面控制效... 利用智能压电作动器可实现反射面天线的形面主动调整,提升形面精度和信号传输性能。常规的静态形面控制策略仅能估计作动器的末端电压值,实际电压加载过程易引发柔性反射面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和残余振动,难以实现高精度动态形面控制效果,且影响系统稳定性。为此,该研究以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驱动的抛物面形反射器为对象,研究有限时间的动态形面控制算法。首先,基于有限元模型推导控制方程,并将控制问题转化为有限时间的时变LQ终端控制和跟踪控制问题,进而通过求解微分Riccati方程组(differential Riccati equations, DREs)得到反馈–前馈时变控制律。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有限时间动态变形控制算法,可实现连续、平滑的反射器动态形面调整效果,避免了电压加载过程激发的结构附加振动,可有效提升这类主动反射器的静态、动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反射器 形面控制 宏纤维复合材料(mfc) 附加振动 有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MFC智能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自由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宽飞 郝育新 陈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8,204,共11页
在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之子函数影响的位移场。根据给定的位移场,利用瑞利-里兹法和切比雪夫多项式,考虑机电耦合特性,分别求出含有智能压电宏观纤维复合材料层(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 在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之子函数影响的位移场。根据给定的位移场,利用瑞利-里兹法和切比雪夫多项式,考虑机电耦合特性,分别求出含有智能压电宏观纤维复合材料层(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悬臂板在开路与通路两种电学边界条件下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讨论不同铺层方式、宽厚比、长宽比以及不同的外电压状态下,MFC智能层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FC智能层对所研究系统的固有频率影响显著,可以通过控制MFC智能材料的通电电压来实现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振动特性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子函数 瑞利-里兹法 固有频率 宏观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个MFC激励器的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模态测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丹丹 陈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响应特性,利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激励器对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进行模态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仿真值进行比较,分析风扇叶片不同MFC单独激励和组合激励下的响应特性。设计了MFC...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响应特性,利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激励器对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进行模态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仿真值进行比较,分析风扇叶片不同MFC单独激励和组合激励下的响应特性。设计了MFC激励器激励系统,采用MFC单独激励和组合激励的方法,实现快速正弦扫频激励信号激励,借助扫描式激光测振仪测量叶片上关注测点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MFC激励下风扇叶片的响应与MFC覆盖位置处对应的MFC纤维极化方向的应变大小、MFC纤维方向和测点选择有关;不同位置的MFC激励叶片,叶片各阶模态响应有差异。该结果可用于宽弦风扇叶片的MFC激励器/传感器控制方法的进一步研发和风扇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激励器 复合材料宽弦风扇叶片 模态测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_oC3的MFC驱动系统
15
作者 张本锋 李华峰 狄思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9-173,227,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PSoC3的用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驱动控制器。根据MFC对驱动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R2110的DC-DC驱动电源,供电电源输出最高电压为500V。主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全桥逆变拓扑结构,...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芯片PSoC3的用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简称MFC)的驱动控制器。根据MFC对驱动的要求,设计了基于IR2110的DC-DC驱动电源,供电电源输出最高电压为500V。主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的全桥逆变拓扑结构,实现电源的直流偏置功能。同时采用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驱动信号波形更接近纯正的正弦波形,谐波成分大大减小。将设计的驱动器应用于MFC仿生鱼尾,实验表明电路功耗小,匹配网络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 PSoC3 供电电源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技术 直流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MFC驱动的双极性任意波形驱动器设计
16
作者 张本锋 李华峰 李苏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723-3727,共5页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等容性负载的双极性,且各极性电压单独可调的高压驱动电源。主电路由两个单极性放大电路构成。通过耦合电桥,实现系统的双极性交流驱动信号输出。采用嵌入式芯片作为主处理器,结合数字合成技术,使... 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等容性负载的双极性,且各极性电压单独可调的高压驱动电源。主电路由两个单极性放大电路构成。通过耦合电桥,实现系统的双极性交流驱动信号输出。采用嵌入式芯片作为主处理器,结合数字合成技术,使得信号波形更纯正。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级及基于MOSFET的功率放大级组成,通过电压负反馈形成闭环控制;并通过multisim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将驱动电源应用于MFC仿生鱼尾。系统工作稳定,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材料 嵌入式芯片 数字合成技术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驱动的结构热变形物理模拟方法
17
作者 潘国港 孙士勇 杨睿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6-740,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的结构热变形物理模拟方法,建立了悬臂梁结构热变形与MFC驱动变形的相关性方程,并与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验证。面向复合材料层合板以结构热变形模拟为目标,利用优化的方法反求出MFC的驱动电压,从...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的结构热变形物理模拟方法,建立了悬臂梁结构热变形与MFC驱动变形的相关性方程,并与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验证。面向复合材料层合板以结构热变形模拟为目标,利用优化的方法反求出MFC的驱动电压,从而指导MFC驱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悬臂梁的弯曲变形,仿真结果与理论表达式一致;面向层合板的弯扭耦合变形、MFC驱动变形与热变形的测点位移误差均在5%内,验证了该文提出的物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物理模拟 热变形 驱动变形 弯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的悬臂梁振动抑制设计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毕凤霞 时军委 +1 位作者 史航 苏成利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4期493-497,共5页
为研究压电材料MFC在太阳电池翼等低频梁板结构振动抑制中的应用,搭建压电悬臂梁试验系统,辨识得到系统传递函数,分别设计了位移开关控制器、速度开关控制器以及根轨迹控制器,对控制器的实际振动抑制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阻... 为研究压电材料MFC在太阳电池翼等低频梁板结构振动抑制中的应用,搭建压电悬臂梁试验系统,辨识得到系统传递函数,分别设计了位移开关控制器、速度开关控制器以及根轨迹控制器,对控制器的实际振动抑制效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阻尼比由原来的4%分别上升为3%、6%和5%,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在压电悬臂梁的一阶弯曲模态振动抑制中控制效果明显,分析了三种控制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其中速度开关控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悬臂梁 振动抑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C在水中摆动时输出开路电压幅值研究
19
作者 胡一博 陈卫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669,共4页
利用柔性压电材料从流体的流动中获取能量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压电特性,建立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FC压电纤维片的压电输出机理得出影响MFC压电纤... 利用柔性压电材料从流体的流动中获取能量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一种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压电特性,建立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激励下的数学模型,并结合MFC压电纤维片的压电输出机理得出影响MFC压电纤维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大小的因素。最后设计搭建了MFC压电纤维片在水中摆动的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了MFC压电纤维片在不同摆动频率下的压电特性。结果表明,在摆角幅值为10°,摆动频率为1.75 Hz时,MFC的输出开路电压幅值取得最大值(600 mV),继续增大摆动频率,输出开路电压幅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 摆动模型 压电特性 试验研究 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预测
20
作者 李凯翔 乔洲 +2 位作者 张飞 李晖 韩清凯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传统的有限元模型存在计算成本高、黑箱操作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采用解析法研究基础谐波激励下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的预测问题;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机电耦合本构方程和能量法,建立基础谐波激励下MFC... 传统的有限元模型存在计算成本高、黑箱操作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采用解析法研究基础谐波激励下贴敷宏纤维复合材料(MFC)片的飞机壁板振动响应的预测问题;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机电耦合本构方程和能量法,建立基础谐波激励下MFC-壁板的解析模型;利用速度反馈法和模态叠加原理,实现对该激励条件下结构系统在主动控制前后振动响应的求解;结合文献和组建的振动测试系统获得的实验数据,对该解析模型及其预测结果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文献结果,模型等固有频率计算偏差最大不超过2%,模型预测获得的前两阶共振响应的最大误差不超过8.6%,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材料 解析法 飞机壁板 基础谐波激励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