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Cavitating Flow around a 2-D Hydrofoil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胜 何苗 +1 位作者 王超 常欣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cavitation on a hydrofoil, the state equations of the cavitation model were combined with a linear viscous turbulent method for mixed fluids i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cavitation on a hydrofoil, the state equations of the cavitation model were combined with a linear viscous turbulent method for mixed fluids i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FLUENT to simulate steady cavitating flow. At a fixed attack angl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and volume fractions of vapor at different cavitation number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on foil sections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addition, at the various cavitation numbers, the vapor fractions at different attack angles were also predicted. The vapor region moved towards the front of the airfoil and the length of the cavity grew with increased attack ang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of applying FLUENT to simulate cavitation is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hydrofoil cavitation model cavitation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交通流模型的余维2分岔分析
2
作者 范爽爽 刘丹阳 段利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2-494,共13页
交通流特性是混合交通流建模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流模型中的分岔现象是导致复杂交通现象的因素之一.交通流的分岔,涉及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且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了一个最优速度模型来研究驾驶员记忆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基于带有记忆的最优速... 交通流特性是混合交通流建模的一个重要因素.交通流模型中的分岔现象是导致复杂交通现象的因素之一.交通流的分岔,涉及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且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了一个最优速度模型来研究驾驶员记忆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基于带有记忆的最优速度连续交通流模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预测了复杂交通现象.推导了鞍结(LP)分岔存在条件,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余维1 Hopf(H)分岔、LP分岔和同宿轨(HC)分岔以及余维2广义Hopf(GH)分岔、尖点(CP)分岔和Bogdanov-Takens(BT)分岔等多种分岔结构.根据双参数分岔区域的特点,研究了记忆参数对单参数分岔结构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分岔结构对交通流的影响,并用相平面描述了平衡点附近轨迹的变化特征.选择Hopf分岔和鞍结分岔作为密度演化的起点,描述了均匀流、稳定和不稳定的拥挤流以及走走停停现象.结果表明,驾驶员记忆对交通流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动力学行为很好地解释了交通拥堵现象;考虑余维2分岔的影响,能更好地理解交通拥堵产生的根源,并为制定有效抑制拥堵的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维2分岔 单参数分岔 最优速度模型 相平面分析 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AND TWO-DIMENSIONAL COUPLED HYDRODYNAMICS MODEL FOR DAM BREAK FLOW 被引量:8
3
作者 YANG Fang-li ZHANG Xiao-feng TAN Guang-mi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6期769-775,共7页
1-D and 2-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am break flow we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laboratory. The 1-D and 2-D models were then coupl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 break flow from the reservo... 1-D and 2-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dam break flow we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 in laboratory. The 1-D and 2-D models were then coupl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am break flow from the reservoir tail to the dam site, the propagation of dam break waves in the downstream channel, and the submergence of dam break flow in the downstream town with the hydrodynamics method.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presented model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dam break flow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 construction. In simulation, different dam-break durations, upstream flows and water levels in front of dam were considered, and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am break flow were analyzed, which could be referenced i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hydropower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break flow hydrodynamics model 1-d and 2-d coupled model dam-break duration upstream flow water level before dam
原文传递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simul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parallel model
4
作者 张尚弘 吴昱 +1 位作者 荆柱 易雨君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632-641,共10页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simulations 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water depth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speed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real-time navigation. In this paper, a navigab...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simulations 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water depth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speed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real-time navigation. In this paper, a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simul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waterway management and shipping safety.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speed of 2-D hydrodynamic model, an explicit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Open MP are used to realize parallel computing. Two mesh schemes and two computing platforms are adopted to study the parallel model's performa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allel model achieves dramatic acceleration, with a maximum speedup ratio of 34.94?. The parallel model can determine the flow state of the navigable channel in about 4 min, efficiency is further improved by a flow simulation scheme database. The developed system can provide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for shipping safety, allowing ships to choose better routes and navigation areas according to real-time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hydrodynamic model finite volume method parallel computation OPENMP navigable flow condition
原文传递
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龚春生 姚琪 +2 位作者 赵棣华 吴云海 丰茂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从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出发,推导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控制方程,并与浅水流动方程耦合,建立相应的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的数学模型。运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推导出数学模型方程组的有限元公式,开发了实时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 从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出发,推导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控制方程,并与浅水流动方程耦合,建立相应的浅水湖泊平面二维水流-水质-底泥污染的数学模型。运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推导出数学模型方程组的有限元公式,开发了实时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玄武湖混合流、水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从而为浅水湖泊混合流、包含底泥污染的水质模拟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混合流 平面二维数学模型 水流-水质-底泥污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流横向输沙及河岸变形的平面二维扩展数学模型 被引量:34
6
作者 钟德钰 张红武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20,共7页
本文考虑弯道环流输沙效应,在泥沙运动基本方程中增加了反映环流横向输沙附加项,对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悬移质、推移质输沙方程和河床变形过程进行了扩展。借助土力学中关于边坡稳定性理论中的圆弧滑动法,并引入多杈树搜索方法,建立... 本文考虑弯道环流输沙效应,在泥沙运动基本方程中增加了反映环流横向输沙附加项,对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悬移质、推移质输沙方程和河床变形过程进行了扩展。借助土力学中关于边坡稳定性理论中的圆弧滑动法,并引入多杈树搜索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的河岸崩塌变形计算方法。经扩展后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能模拟环流横向输沙及由其引起的河床冲淤和河岸变形,并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弯道发生、发展过程,计算结果与已有的认识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维流动与泥沙数学模型 环流 横向输沙 河岸崩退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与流场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武男 朱维耀 +1 位作者 石成方 叶继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4-1382,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开发阶段非均质油藏内部渗流规律,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地层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分布特征,揭示流场变化与储层特征间的内在联系,对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有贡献的压力梯度控制区进行研究,建立有效流动单元划分原理及方法。首先... 为了研究不同开发阶段非均质油藏内部渗流规律,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地层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分布特征,揭示流场变化与储层特征间的内在联系,对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对产量有贡献的压力梯度控制区进行研究,建立有效流动单元划分原理及方法。首先,基于水动力学原理及流线簇方程,提出流量贡献率、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和流量强度差异系数3个概念,以流量非均匀分布曲线的导数为1作为区分高速与低速流动区的划分准则,并绘制不同井网模式下划分图版,划分高速与低速流动区。其次,基于流管模型并结合两相渗流理论,求取恒速注水单条流线的平均含水饱和度,建立平面饱和度分布模型,将含水率大于极限含水率的流管视为无效循环区,将储层划分为高速流动无效区、高速流动有效区、低速流动有效区和死油区4类有效流动单元,通过对反五点井网恒速注水理想模型并结合实际油藏的模拟计算,证明通过有效流动单元的划分能够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流动单元 渗流数学模型 流动单元划分 平面流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分汊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余新明 谈广鸣 +1 位作者 赵连军 王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证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因此可为分汊型河道的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有限元 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态对河工模型中弯道水流相似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艳芬 余明辉 吴卫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7,共5页
河工模型采用变态模型,其相似性会受到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变率使河工模型弯道水流在相似性上产生的影响。在河工模型的条件下,选取不同变态模型,对环流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变率对弯道水流的相似的影响,并给... 河工模型采用变态模型,其相似性会受到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变率使河工模型弯道水流在相似性上产生的影响。在河工模型的条件下,选取不同变态模型,对环流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变率对弯道水流的相似的影响,并给出了初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为在变态的河工模型中,弯道的水流动力轴线在弯顶附近会变缓,而且横向水面比降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模型 平面二维模型 变率 水流相似 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矩形沙坑影响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健 杨文俊 陈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80,共7页
应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典型河段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设置了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和沙坑几何边界条件,将本模型应用于几种工况的理想矩形河道中矩形沙坑影响模拟研究,计算表明采砂对河... 应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典型河段的计算,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设置了不同来水来沙条件和沙坑几何边界条件,将本模型应用于几种工况的理想矩形河道中矩形沙坑影响模拟研究,计算表明采砂对河道的正常演变产生影响,影响结果与离沙坑的距离、沙坑的深度和面积大小以及来水来沙情况等因素有关。初步分析了在采沙规划中可控制采沙影响后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模型 矩形河道 矩形沙坑 流场 河床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船舶操纵数学模型中水流力的模拟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宪卫 张庆河 +2 位作者 晋亚斐 李晓松 李君涛 《水道港口》 2020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内河水域通航水流条件复杂,尤其是在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进出闸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文章建立的模型考虑了船舶在船长方向上不同的水流流速,提升了船舶操纵模拟的精度,并将其应用到了旗杆咀船闸改造工程中,利用数值模拟与... 内河水域通航水流条件复杂,尤其是在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进出闸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文章建立的模型考虑了船舶在船长方向上不同的水流流速,提升了船舶操纵模拟的精度,并将其应用到了旗杆咀船闸改造工程中,利用数值模拟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的通航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方案,提出了改善通航条件的方法及平面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数学模型 平面布置 非均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数学模型及动态演示系统的初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细兵 龙超平 李线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3,28,共4页
为克服传统数学模型显示不直观的缺陷,采用FORTRAN和VB,V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研制了平面二维可视化数学模型及动态演示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计算全过程的可视化,能进行2D,3D图形显示和动态演示。采用该系统,对地形、流态复杂的长江口南北... 为克服传统数学模型显示不直观的缺陷,采用FORTRAN和VB,V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研制了平面二维可视化数学模型及动态演示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计算全过程的可视化,能进行2D,3D图形显示和动态演示。采用该系统,对地形、流态复杂的长江口南北支河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简洁,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数学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可视化 动态演示系统 平面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铜鼓滩航道整治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志舟 周华君 杨胜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90-292,共3页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二维数值模型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虹吸工程河段洪水与河床变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培斌 孙东坡 杨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4-69,共6页
本文利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采用水边界全区自动跟踪方法并考虑了河床局部冲刷与河道演变分析成果,对渠河交叉工程河段进行了洪水与河床变形的数值模拟。模型经过历史特征洪水验证,模拟计算了特征洪水的流场、交叉工程处的壅水及... 本文利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采用水边界全区自动跟踪方法并考虑了河床局部冲刷与河道演变分析成果,对渠河交叉工程河段进行了洪水与河床变形的数值模拟。模型经过历史特征洪水验证,模拟计算了特征洪水的流场、交叉工程处的壅水及冲刷,根据流场冲刷状况提出了工程优化修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河交叉 水沙数值模拟 床面冲刷 洪水 河床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监利河段河势变化预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杰 葛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监利河段是下荆江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该河段冲淤调整将更为明显。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监利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初期可能产生的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利... 监利河段是下荆江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三峡工程运用后,下泄含沙量减小,该河段冲淤调整将更为明显。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监利河段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初期可能产生的河床冲淤及河势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利河段总体河势变化不大,但河床冲淤较为剧烈,断面冲深扩大,局部岸段和乌龟洲右缘部位崩退,乌龟洲左汊萎缩右汊扩大,新沙洲边滩有切滩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河床冲淤 河势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与影响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耀华 李荣辉 何广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7,共8页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8年正式蓄水以来,汉江河口段河道总体冲刷下切,年内洪淤枯冲;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丹江口水库、长江与汉江顶托和天然节点与人工护岸等。(2)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汉江河口段上段流速趋于减小,下段流速趋于增加;河道流速分布趋于均化。(3)航道整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有限,最大洪水壅高9.4cm,优化方案的最大洪水壅高7.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河口段 航道整治工程 河道演变 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1 位作者 李大鸣 关建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9,共5页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库蓄水排沙预报的模拟计算中,通过综合对比,提出了水库现状泄流条件下最优清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冲淤演变 庙宫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老涧船闸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东培华 董佳 +1 位作者 尤薇 马洪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98,共5页
刘老涧船闸是位于京杭运河苏北段上的复线船闸。为解决船闸在二、三线同时泄水时,一线船闸下闸首反向水头过高而使人字门启闭机机构损坏的问题,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船闸上、下游水流条件进行计算,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刘老涧船闸是位于京杭运河苏北段上的复线船闸。为解决船闸在二、三线同时泄水时,一线船闸下闸首反向水头过高而使人字门启闭机机构损坏的问题,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船闸上、下游水流条件进行计算,并按照《船闸总体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判别改善方案通航水流条件的优劣,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工程措施。针对天然河道边界复杂等特点,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水流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二维数学模型 反向水头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平义 张继生 吴宋仁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47,共4页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Ⅴ级航道整治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了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通航条件能基本满足Ⅴ级...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Ⅴ级航道整治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了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通航条件能基本满足Ⅴ级航道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 整治工程 水流 二维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腔回流区水沙特性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耀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立了回流区水深平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提出了平衡输沙模式下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采用长江科学院空腔回流泥沙淤积水槽试验数据,验证了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通过数模计算分析,一方面加深了空腔回流... 建立了回流区水深平均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提出了平衡输沙模式下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采用长江科学院空腔回流泥沙淤积水槽试验数据,验证了回流区泥沙淤积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通过数模计算分析,一方面加深了空腔回流区环流结构及含沙量分布的机理认识,另一方面研究了模型变率对回流区水沙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回流区 水沙数模 泥沙淤积 河道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