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mmary of 32 Patients with Cardiac Syndrome X Treated by TCM Therapy of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毛静远 葛永彬 +13 位作者 王恒和 王强 张运 虞东玲 张宇 黄芪 赵志强 赵桂峰 王占武 马学鹏 张振鹏 李明 邵磊 赵春燕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qi Kuanxiong Huoxue method (宽胸活血,LK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eutic method for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qi Kuanxiong Huoxue method (宽胸活血,LK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rapeutic method for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ardiac syndrome X (CSX). Methods: The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as conducted on 51 selected patients with CSX, who were non-randomly assigned to 2 groups, the treated group treated with LKH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32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19 patients) like nitrate,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etc.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4 days. The changes of such symptoms as angina pectoris, TCM syndrome and indexes of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such symptoms as chest pain and stuffy feeling and palpitation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improved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n angina pectoris and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showed that the maximal metabolic equivalent (Max MET), the time of angina onset and ST segment depression by 0.1 mV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b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The LKH method could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attack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CS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syndrome X qi stagnation phlegm obstruction and blood stasis regulating qi relieving chest stuffines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method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体质辨识及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佳 薛博瑜 +4 位作者 方南元 王媛媛 邵龙刚 刘家云 付良凤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2期2120-2123,共4页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选取特定的体质类型,采用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进行干预研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收集211例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采用专业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目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选取特定的体质类型,采用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进行干预研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收集211例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采用专业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辨识结果中符合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患者,采用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进行干预作用研究,并观察其效果。结果:211例NAFLD中九种体质均有,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对象共有94例,经干预研究后,在痰湿质中,痊愈59例,占62.77%,显效14例,占14.89%,无效2例,占2.13%。湿热质中,痊愈16例,占17.02%,显效2例,占2.13%,无效1例,占1.06%。结论:NAFLD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为多,符合传统中医临床的认识,益肾运脾、化痰泄浊法对痰湿质、湿热质及夹杂气虚质的NAFLD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痰湿质 湿热质 气虚质 益肾运脾 化痰泄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则四法”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周颖 陈嘉斌 +1 位作者 余志红 柴可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50-553,共4页
[目的]总结柴可群教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门诊,整理相关医案,分析柴师对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和临证用药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 [目的]总结柴可群教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随师门诊,整理相关医案,分析柴师对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和临证用药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柴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肺、脾、肾虚损与气滞、血瘀、湿浊、痰毒等邪实互结,采用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的四则和健脾补肾、化痰解毒、疏肝解郁、温阳通络四法进行辨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肺脾肾虚、痰毒血瘀证,柴师拟补肺益气、健脾益肾、化痰解毒、活血化瘀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柴师运用四则四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显著,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四则四法 健脾补肾 化痰解毒 疏肝解郁 温阳通络 名医经验 柴可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绍周治疗癫痫病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迎树 《河南中医》 2012年第5期557-559,共3页
郑绍周教授认为癫痫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多是风、火、痰、瘀为患,肾虚是本病发病根本,痰瘀互结是主要病机,对本病的治疗应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开窍、镇惊除风为主。此外,郑绍周教授治疗本病还擅长使用对药和虫类药,灵活化裁,... 郑绍周教授认为癫痫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发病多是风、火、痰、瘀为患,肾虚是本病发病根本,痰瘀互结是主要病机,对本病的治疗应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化痰开窍、镇惊除风为主。此外,郑绍周教授治疗本病还擅长使用对药和虫类药,灵活化裁,验之于临床,每获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肾虚 痰瘀互结 补肾健脾 活血化瘀 化痰开窍 镇惊除风 郑绍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辨治抑郁症七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 2020年第5期704-706,共3页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方 补益心脾法 疏肝健脾法 滋阴清热法 清热化痰法 甘润缓急法 化痰解郁法 回阳益阴法 《金匮要略》 《伤寒论》 张仲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丑夫教授治疗胃心痛经验浅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曾艳 谭圣娥 程丑夫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7-48,52,共3页
程丑夫教授认为胃心痛多由情志不遂,忧思恼怒,饮食失调,或寒邪凝滞,使心胃气机郁滞发病,治疗以顺气解郁、开痹宽胸为法,配合祛瘀化痰、补虚健中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胃心痛 气滞 顺气解郁 开痹宽胸 补虚健中 祛瘀化痰 程丑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法论治脑病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陆娥 刘红权 《河南中医》 2021年第5期676-678,共3页
七窍为脑之门户,内通于脑且归属于脑窍,脑窍不用则诸窍失司。脑为清灵之脏,易虚易实,痰湿、热邪、血瘀等均可上犯巅顶,阻遏清阳,蒙蔽清窍而发为脑病,通窍法为其重要治法。脑病病因有气、血、痰、火、瘀等,故通窍法又有祛风通窍法、理气... 七窍为脑之门户,内通于脑且归属于脑窍,脑窍不用则诸窍失司。脑为清灵之脏,易虚易实,痰湿、热邪、血瘀等均可上犯巅顶,阻遏清阳,蒙蔽清窍而发为脑病,通窍法为其重要治法。脑病病因有气、血、痰、火、瘀等,故通窍法又有祛风通窍法、理气通窍法、化湿通窍法、化痰通窍法、化瘀通窍法、补气宣窍法、熄风通窍法等治法。中医常将脑的功能隶属于心,历代医家常从心治脑,需要注意的是,邪气壅塞脑窍与邪气闭阻心窍不同,前者通窍,后者开窍。通窍药物大多味辛走窜,若无清窍闭塞,则不能滥用通窍药物,以免破气耗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通窍法 祛风通窍法 理气通窍法 化湿通窍法 化痰通窍法 化瘀通窍法 补气宣窍法 熄风通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中医殷克敬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梅核气经验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若尘 殷克敬 +2 位作者 王瑞辉 杨欢 马怡林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顽固性梅核气病程日久,病机复杂,现代医学仅能对症处理,效果难以持久。名中医殷克敬认为梅核气的发病不外乎情志因素和体质因素两个方面,病机为痰气搏结阻于咽喉,气血阴阳运行受累,其发病主要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络脉... 顽固性梅核气病程日久,病机复杂,现代医学仅能对症处理,效果难以持久。名中医殷克敬认为梅核气的发病不外乎情志因素和体质因素两个方面,病机为痰气搏结阻于咽喉,气血阴阳运行受累,其发病主要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络脉的经气受制密切相关,脏腑涉及肝、脾、肾、肺、胃。顽固性梅核气的病机主要在肝郁脾虚,络脉瘀阻,邪气缠绵,病灶深入,病程久远,所以在治疗上殷老师主张针药结合,对相关经脉进行严密仔细的经络诊察,针刺摒弃“局部治疗”运用经络别通的方法,催气运针,补泻兼施,远达病所;中药特用藤类药以及淫羊藿搜利经络邪气并配合腊梅花、凌霄花、石菖蒲等开窍解郁之品,痰气并治,阴阳共调,虚实兼顾,共奏行气降逆、化痰散结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核气 针刺 开窍 解郁 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佳辨治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敏 朱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朱佳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病因不仅包括鼻炎、咽喉疾病,还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有一定关联。中医治疗当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变应性鼻炎(AR)导致的UACS以祛风抗敏、益气固表为纲;慢性鼻-鼻窦炎(CRS)所致UACS应以清胆泻热通窍... 朱佳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病因不仅包括鼻炎、咽喉疾病,还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有一定关联。中医治疗当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变应性鼻炎(AR)导致的UACS以祛风抗敏、益气固表为纲;慢性鼻-鼻窦炎(CRS)所致UACS应以清胆泻热通窍、宣肺止咳为首要治则;咽喉部疾患为病因者以理气化痰利咽为大法;GERC所致者则主以降逆止咳。不离乎肺,不止于肺,兼顾鼻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祛风抗敏 益气固表 清胆泻热通窍 理气化痰利咽 降逆止咳 朱佳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海江治疗内伤头痛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晓芳 吕海江 《河南中医》 2022年第4期533-536,共4页
吕海江教授在临床辨治内伤头痛时,首辨虚实,次辨不通、不荣则痛,实性头痛常选用通经活络药物;虚性头痛常选用荣养头窍药物。吕教授认为,经行头痛从天癸论治;瘀血头痛常选用通窍活血汤酌加全蝎、蜈蚣、水蛭,多用白芷加细辛、虫类药代替麝... 吕海江教授在临床辨治内伤头痛时,首辨虚实,次辨不通、不荣则痛,实性头痛常选用通经活络药物;虚性头痛常选用荣养头窍药物。吕教授认为,经行头痛从天癸论治;瘀血头痛常选用通窍活血汤酌加全蝎、蜈蚣、水蛭,多用白芷加细辛、虫类药代替麝香;痰浊头痛常选用健脾化痰法,酌配清肺化痰药;对于上实下虚之头痛,则从乙癸同源治疗;内伤头痛,则从郁论治,调畅情志,调和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伤头痛 从天癸论治 从瘀论治 通窍活血汤 健脾化痰法 吕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锦鹏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3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模式,试验组行...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模式,试验组行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辅助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肢体痉挛程度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行化痰法”论治胸痹心痛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铎 刘悦 +4 位作者 李佳 张哲 英哲铭 党博一 杨关林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065-2068,共4页
胸痹心痛病机复杂,痰浊作为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每与血瘀、气滞、阳虚、气虚等因素相兼为患。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痰证的方法不外乎在化痰的基础上加上理气、活血、健脾、清热、温阳之法。若在临证时能做到谨守病机,辨证准确,采用理气化痰... 胸痹心痛病机复杂,痰浊作为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每与血瘀、气滞、阳虚、气虚等因素相兼为患。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痰证的方法不外乎在化痰的基础上加上理气、活血、健脾、清热、温阳之法。若在临证时能做到谨守病机,辨证准确,采用理气化痰、活血化痰、健脾化痰、清热化痰、温阳化痰五种化痰方法,或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收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五行化痰法” 理气化痰 活血化痰 健脾化痰 清热化痰 温阳化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