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的μ-EDM多目标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莫远东 连海山 +2 位作者 王雅芝 黄舒琦 钟佳俊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1-908,共8页
针对微孔的入口、出口和形状加工精度指标要求,提出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运用熵权法,对三个加工精度指标进行分析,并得到对应的权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并对... 针对微孔的入口、出口和形状加工精度指标要求,提出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运用熵权法,对三个加工精度指标进行分析,并得到对应的权重。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并对H62黄铜进行加工试验,计算出试验结果序列的各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采用熵权法和GRA法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试验序列的灰色关联度,并对其进行均值分析,实现了多目标优化向单目标优化的转变。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工艺参数的实验结果与灰色关联度最大的H-22组试验结果相比,其入口过切量EnOV、出口过切量ExOV及锥度TA分别降低了8.97%、4.11%、8.33%,微孔的加工精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正交试验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46Al合金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绍服 邵骏灵 +2 位作者 李君 孙伦业 朱延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5,共3页
应用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在Ti-46Al合金试件上进行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小孔试验,研究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对小孔出、入口直径、小孔扩孔量、表面再铸层覆盖范围的影响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电火花电规准及电解加工等工艺参数,能够获... 应用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在Ti-46Al合金试件上进行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小孔试验,研究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对小孔出、入口直径、小孔扩孔量、表面再铸层覆盖范围的影响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电火花电规准及电解加工等工艺参数,能够获得加工质量较好、无再铸层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电解复加工 TI-46AL 微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绍服 张茜熙 +1 位作者 张建翔 李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针对Ti60单一电火花、电解加工微小孔时,电火花加工后微小孔表面存在再铸层及电解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方法,并利用自制的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装置,进行了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的... 针对Ti60单一电火花、电解加工微小孔时,电火花加工后微小孔表面存在再铸层及电解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方法,并利用自制的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装置,进行了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火花-电解双电源的加工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及微小孔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 微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溶液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微小方孔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吉帅 曾永彬 《电加工与模具》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综合电火花加工快速蚀除材料与电解加工溶解重铸层的优势,提出了在低电导率的NaNO3溶液中使用电极逐层往复式铣削加工微小方孔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并研究了电解液浓度、电压和电容参数对微小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 综合电火花加工快速蚀除材料与电解加工溶解重铸层的优势,提出了在低电导率的NaNO3溶液中使用电极逐层往复式铣削加工微小方孔的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并研究了电解液浓度、电压和电容参数对微小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浓度与加工电压对微小方孔加工质量影响较大,电容影响相对较小。选用最优加工参数在100μm厚的321不锈钢片上加工微小方孔,得到的方孔加工质量好、侧壁表面无重铸层,且工具电极相对损耗仅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方孔 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 重铸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低电极损耗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健 张彦 +2 位作者 MD Rashedul Islam 纪磊 王国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9年第6期18-21,共4页
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高速制孔加工过程中,因电火花放电而导致的工具电极快速损耗,严重影响了微小孔的加工精度。针对该问题,研究基于溅射补偿的低电极损耗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机理,通过实验验证采用中性盐浓液可促进溅射补偿速率、降... 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高速制孔加工过程中,因电火花放电而导致的工具电极快速损耗,严重影响了微小孔的加工精度。针对该问题,研究基于溅射补偿的低电极损耗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机理,通过实验验证采用中性盐浓液可促进溅射补偿速率、降低工具电极损耗,从而有效改善微小孔加工精度。通过电火花高速穿孔加工和电火花-电解复合高速制孔加工的对比实验发现,当采用中性盐浓液作为工作液时,工具电极端部工件材料成分含量比电火花高速穿孔加工多了7.34%,工具电极的损耗减少了14.7%。此外,优化实验表明,采用工作液电导率为10 mS/cm,脉冲宽度为15μs,脉冲间隔为38μs,峰值电流为8 A的工艺参数组合,可高效促进溅射层的形成,且工具电极损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 电极损耗 溅射补偿 微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ak gravitational lensing of quantum perturbed lukewarm black holes and cosmological constant effect
6
作者 Hossein Ghaffarnejad Mojtaba Amir Mojahedi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7-36,共20页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study weak gravitational lensing of quantum (perturbed) and classical lukewarm black holes (QLBHs and CLBHs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cosmological parameter A. We apply a numerica...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study weak gravitational lensing of quantum (perturbed) and classical lukewarm black holes (QLBHs and CLBHs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cosmological parameter A. We apply a numerical method to evaluate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bending light rays, image locations θ of sample sourceβ = π- 4, and corresponding magnifications μ. There are no obtained real values for Einstein ring locations θE(β = 0) for CLBHs but we calculate them for QLBHs. As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our calculations, we choose mass M of 60 types of the most massive observed galactic black holes acting as a gravitational lens and study quantum matter field effects on the angle of bending light rays in the presence of cosmological constant effects. We calculate locations of non-relativistic images and corresponding magnifications. Numerical diagrams show that the quantum matter effects cause absolute values of the quantum deflection angle to be reduced with respect to the classical ones. The sign of the quantum deflection angle is changed with respect to the classical value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This means dominance of the anti-gravity counterpart of the cosmological horizon on the angle of bending light rays with respect to absorbing effects of 60 local types of the most massive observed black holes. Variations of the image positions and magnifications are negligible when increasing dimensionless cosmological constant ∈ = 16AM2 /2The deflection angle takes positive (negative) values for CLBHs (QLBHs) and they decrease very fast (slowly) by increasing the closest distance x0 of bending light ray and/or dimensionless cosmological parameter for sample giant black holes with 0.001 〈 ∈ 〈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ational lensing weak - strong - micro - stars black ho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Micro Structures by Ultrashort Voltage Pulse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7
作者 Chenxue Wang Weiyu He Yan Xiao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235-243,共9页
The machining of small holes and array holes ha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machining field. Tiny hole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field, for instance, fuel injection nozzles, spinneret holes for synthetic fibers an... The machining of small holes and array holes ha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in machining field. Tiny hole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field, for instance, fuel injection nozzles, spinneret holes for synthetic fibers and wire drawing d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to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 structures. There are obvious limi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such as electrode wear, unstable discharge condition and low machining efficiency. The effects of EDM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such as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and frequency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applied to electrode. Micro holes were machined with Pt electrode made by focused-ion-beam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FIB-CVD) and Cu electrode made by wire-electrode cutting. The comparison experiments between EDM and ECM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indicated that the processing of ECM has serious stray current corrosion and poor machining precision. Moreover, the workpiece vibration was firstly proposed to be utilized in the micro-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maximum machine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the amplitude ratio of 76%, which was an appropriate par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dm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micro-holes ULTRASHORT VOLTAGE PUL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正交实验与CNN方法的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精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莫远东 王雅芝 +1 位作者 黄舒琦 钟佳俊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72,共12页
针对改善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精度问题,提出一种集成正交试验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研究进给速度、主轴转速、脉冲占空比和脉冲频率4个因素对微细电火花加工H62黄铜微孔入口过切(En-OV)、出口过切(ExOV)和锥度(TA)的... 针对改善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精度问题,提出一种集成正交试验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首先,利用正交试验研究进给速度、主轴转速、脉冲占空比和脉冲频率4个因素对微细电火花加工H62黄铜微孔入口过切(En-OV)、出口过切(ExOV)和锥度(TA)的影响规律及其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然后,采用基于PyTorch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微孔加工入口过切,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脉冲占空比、脉冲频率、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对于微孔加工出口过切,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进给速度、主轴转速、脉冲占空比和脉冲频率;对于微孔加工锥度,各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进给速度、脉冲占空比、主轴转速和脉冲频率。综合考虑并分析各因素之间关系,通过验证实验得到微孔加工精度最优组合参数:进给速度为0.02mm/s、主轴转速为1000r/min、脉冲占空比为60%、脉冲频率为3000Hz。微孔加工入口过切、出口过切和锥度的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吻合程度较高,两者相对误差均小于12%。基于PyTorch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满足实际生产加工需求,为微细电火花微孔加工精度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也为实际生产加工指导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正交实验 卷积神经网络 H62黄铜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加工航空油嘴精密流量孔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冀霞 罗金星 +3 位作者 柳荣俊 刘丽丹 陈云维 罗斌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4,39,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油嘴精密流量孔的加工需求,分析了工具电极损耗变化过程,发现工具电极端部在稳定损耗状态下可加工多个微小孔。通过试验研究了开路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及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微小孔加工的影响,得到最优加工工艺参... 针对航空发动机油嘴精密流量孔的加工需求,分析了工具电极损耗变化过程,发现工具电极端部在稳定损耗状态下可加工多个微小孔。通过试验研究了开路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及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微小孔加工的影响,得到最优加工工艺参数组合为开路电压70 V、脉冲宽度0.5μs、脉冲间隔3.5μs、进给速度10.0 mm/min。采用优化工艺参数加工出18个平均直径为(0.128±0.002)mm的油嘴零件,孔壁陡直无锥度,表面质量较好,满足精密流量孔的加工要求,验证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小孔 油嘴 精密流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大深径比微孔电火花加工研究现状
10
作者 岳晓明 李国栋 +2 位作者 聂维梁 林晋宇 吴兆云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针对大深径比深微孔加工面临单一维度下大深径比高导致的排屑难等问题,综述了利用电火花技术加工深微孔的方法及演变。从工具电极的结构设计、运动规划和能场辅助方式等常用方法论述了目前电火花加工深微孔现状,同时介绍了提升深微孔加... 针对大深径比深微孔加工面临单一维度下大深径比高导致的排屑难等问题,综述了利用电火花技术加工深微孔的方法及演变。从工具电极的结构设计、运动规划和能场辅助方式等常用方法论述了目前电火花加工深微孔现状,同时介绍了提升深微孔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方法,最后探讨了当前电火花加工深微孔面临的瓶颈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大深径比微孔 排屑 加工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与灰关联度的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37
11
作者 贾振元 顾丰 +1 位作者 王福吉 周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67,共5页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参数设计中的信噪比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具有强干扰特性的电火花微细加工过程中参数对加工工艺目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出各项参数对工艺指标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减小工艺性能的波动性为目的,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参数设计中的信噪比方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具有强干扰特性的电火花微细加工过程中参数对加工工艺目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出各项参数对工艺指标影响的主次关系。以减小工艺性能的波动性为目的,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将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灰关联度的优化问题,得到电火花微小孔加工的多项工艺指标要求下的参数优化组合。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信噪比和灰关联度的优化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微细电火花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孔 电火花 信噪比 灰关联度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机床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贾宝贤 赵万生 +1 位作者 王振龙 胡富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为了将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到微机械制造中,分析了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开发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该机床由精密进给装置、主轴、线电极磨削装置、微细电火花加工电源、花岗石工作台、伺服控制系统等构成.该机床具有三轴联动... 为了将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到微机械制造中,分析了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开发了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该机床由精密进给装置、主轴、线电极磨削装置、微细电火花加工电源、花岗石工作台、伺服控制系统等构成.该机床具有三轴联动数控功能,各轴的进给分辨率均为0.1μm.主轴的回转跳动〈1μm,转速为1000-25000r/min,可以连续变速.该机床小到可以放在一张桌面上.在这台机床上进行了初步工艺实验,稳定地加工出了直径〈15μm的微细轴和25μm的微细孔,还加工出了微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细轴 微细孔 微三维结构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深小孔的微细超声电火花加工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振龙 迟关心 +1 位作者 狄士春 赵万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本文分析了钛合金深小孔加工的技术难点 ,研究了超声振动在深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机理 ,并据此研制出了四轴联动微细超声电火花加工机床。在所研制的机床上 ,成功地在 TC4钛合金上加工出了直径为 Φ0 .2 mm,深径比为 1 5的深小孔。
关键词 钛合金 深小孔 超声振动 微细电火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及其工艺技术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勇 赵航 +2 位作者 张广玉 王振龙 赵万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开发了一套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加工微细轴、微细孔,还能实现微三维结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研究了针对该系统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了放电电压、放电电容等工艺参数,主轴转速,以及工作液介质对微细电火花加工效率... 开发了一套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加工微细轴、微细孔,还能实现微三维结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研究了针对该系统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了放电电压、放电电容等工艺参数,主轴转速,以及工作液介质对微细电火花加工效率、相对电极损耗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旋转削边电极技术大大提高了进行大深径比微细孔加工时的加工效率。进行了大量的加工实验,加工出了最小直径为6μm的微细轴以及最小直径为10μm的微细孔;通过对电极损耗的在线补偿策略研究,实现了微三维结构的加工,加工出了外径为4mm、具有24个叶片的微型涡轮盘及具有微三维结构的微细梁,充分证实了该系统的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微细轴 微细孔 微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喷油孔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文卓 颜国正 于云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设计开发了一台高精度、高性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细孔电火花喷孔加工机床。该机床采用卧式布局旋转主轴,主轴转速可调。采用基于压电陶瓷与步进电机结合的宏微伺服进给系统,能实现电极的微步距振动式进给。配有制作微细工具电极... 设计开发了一台高精度、高性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细孔电火花喷孔加工机床。该机床采用卧式布局旋转主轴,主轴转速可调。采用基于压电陶瓷与步进电机结合的宏微伺服进给系统,能实现电极的微步距振动式进给。配有制作微细工具电极的反拷系统,能够在线获得所需的各种尺寸的工具电极。该机床能稳定加工各种柴油机喷嘴的喷孔,尤其适合加工孔径为0.05~0.20mm的喷孔,加工精度达0.001—0.005mm,加工效率达到20~50s/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喷油孔 电火花加工 机床 宏微驱动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8
16
作者 赵万生 李文卓 王振龙 《电加工与模具》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设计并研制了一个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横轴布局V型陶瓷结构旋转主轴系统、带有压电陶瓷的宏、微伺服进给系统、制作微细工具的反拷系统和读数显微镜及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 ,应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加工出了直径仅为4 .5 μm... 设计并研制了一个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横轴布局V型陶瓷结构旋转主轴系统、带有压电陶瓷的宏、微伺服进给系统、制作微细工具的反拷系统和读数显微镜及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 ,应用该系统已成功地加工出了直径仅为4 .5 μm的微细轴和直径仅为8μm的微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加工 电火花加工 压电陶瓷 微细轴 微小孔 微细电火花加工系统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深径比微小孔快速电火花加工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振元 任小涛 +1 位作者 刘巍 郑新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55-3061,共7页
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快速加工大深径比微小孔存在散热困难、排屑不畅、电极损耗大及加工过程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为此,在分析电火花加工机理及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台用于快速加工大深径比微小孔的电火花机床。该设备采用立式布局,通... 用电火花加工技术快速加工大深径比微小孔存在散热困难、排屑不畅、电极损耗大及加工过程不易控制等技术难点,为此,在分析电火花加工机理及加工特点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台用于快速加工大深径比微小孔的电火花机床。该设备采用立式布局,通过应用电极旋转、工件振动的旋振式机构,实现了加工过程中快速散热和排屑;通过采取工业控制计算机搭载数据采集卡和运动控制器的方式,实现了加工过程的检测控制功能一体化。针对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放电信号严重畸变以及放电状态不稳定导致加工状态难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两级模糊逐级映射放电状态检测方法,同时为了实现机床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设计了双闭环加工控制系统。实验表明,该机床适合于深径比超过10,小孔直径为60~200μm的微小孔快速加工,且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 大深径比微小孔 放电状态检测 加工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余祖元 郭东明 贾振元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7年第3期214-220,共7页
微细电火花加工(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 EDM)作为微细加工技术的一种,可以在任何导电材料上加工高精度、大深宽比微细三维型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微小型化需求。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微细电... 微细电火花加工(Micro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Micro EDM)作为微细加工技术的一种,可以在任何导电材料上加工高精度、大深宽比微细三维型腔,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微小型化需求。针对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微细电极损耗与补偿、大深径比微孔加工,本文着重介绍部分研究结果,以期在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应用中,提供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工具损耗补 CAD/CAM 大深径比微孔 电极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强 朱国征 白基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4-1239,共6页
为了实现我国具有微细阵列孔结构的工业级精密微喷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围绕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研制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细电火花机床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分析了工作台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我国具有微细阵列孔结构的工业级精密微喷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围绕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研制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细电火花机床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MAC运动控制卡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分析了工作台控制系统、线电极磨削控制系统、电火花脉冲电源控制系统、工作液控制系统、软件系统设计等部分的相关组成及控制方案。该系统可实现较高的机床运动精度,满足了微细电火花加工中对脉冲电源信号控制和反馈的具体加工需求,保证了微细电极的在线制作以及微细阵列孔的加工,对我国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 微细阵列孔 PMAC卡 开放式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的电沉积制备技术及其在微细电火花深孔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津 王元刚 +1 位作者 赵福令 刘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48-1852,共5页
微细电火花深孔加工中电极的损耗变形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分析了造成电极形状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增强电极侧面抗电蚀能力的方法,通过复合电镀技术,在电极侧面电沉积Cu-ZrB2复合镀层,制成的复合电极在电火花机床上加工深孔,结果表明,Cu-Z... 微细电火花深孔加工中电极的损耗变形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分析了造成电极形状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增强电极侧面抗电蚀能力的方法,通过复合电镀技术,在电极侧面电沉积Cu-ZrB2复合镀层,制成的复合电极在电火花机床上加工深孔,结果表明,Cu-ZrB2复合镀层提高了电极的抗电蚀能力,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电极端面的等损耗,减小加工孔的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电火花加工 深孔加工 电沉积技术 电极损耗 抗电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