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T3-L1前脂肪细胞中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晓燕 胡秀芬 +3 位作者 卢慧玲 吴静 王宏伟 杨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研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胆碱能系统物质mRNA的表达,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功能状态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AM)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脂肪细胞中非神经胆碱能系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性... 目的研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胆碱能系统物质mRNA的表达,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7功能状态对脂肪因子肾上腺髓质素(AM)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脂肪细胞中非神经胆碱能系统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3T3-L1前脂肪细胞和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是否有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nAChR α7三种胆碱能系统主要组分的mRNA表达;对前脂肪细胞及成熟脂肪细胞分别予不同水平的广谱nAChR激动剂尼古丁、特异性nAChR α7激动剂氯化胆碱及特异性nAChRα7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处理12、24、36h,并设立相应处理时间的空白对照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的表达。结果1.RT-PCR方法证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均有AChE、ChAT、AChR α7的mRNA表达。2.给予不同剂量的尼古丁和氯化胆碱,干预作用不同时间,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或P<0.01),但随干预作用时间延长,这种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减弱。二种激动剂以氯化胆碱的剂量依赖性上调效应更明显。而相同剂量下不同作用时间的处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a>0.05)。3.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对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M mRNA表达则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存在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其中nAChR α7调节脂肪因子AM mRNA的表达,脂肪组织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重要组分nAChR α7可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 肾上腺髓质素 3T3-L1脂肪细胞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L-3-n-butylphthalide on caspase-3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expression in primary basal forebrain and hippocampal cultures after beta-amyloid peptide 1-42 treat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Ruixia Wang Yong Zhang +12 位作者 Liangliang Jiang Guozhao Ma Qingxi Fu Jialong Li Peng Yan Lunqian Shen Yabo Feng Chunxia Li Zaiying Pang Yuanxiao Cui Chunfu Chen Yifeng Du Zhaokong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52-257,共6页
BACKGROUND: L-3-n-butylphthalide (L-NBP) can inhibit phosphorylation of tau protein and reduce the neurotoxicity of beta-amyloid peptide 1-42 (Aβ1-4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L-NBP... BACKGROUND: L-3-n-butylphthalide (L-NBP) can inhibit phosphorylation of tau protein and reduce the neurotoxicity of beta-amyloid peptide 1-42 (Aβ1-4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L-NBP on caspase-3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NF- K B) expression in a rat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cel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t the Central Laboratory of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August 2008. MATERIALS: L-NBP (purity 〉 98%) was provided by Shijiazhuang Pharma Group NBP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Aβ1-42, 3-[4,5-dimethylthiazolo-2]-2,5 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nd rabbit anti-Caspase-3 polyclonal antibody were provided by Cell Signaling, USA; goat anti-choactase and rabbit anti-NF- kB antibodies were provided by Santa Cruz, USA. METHODS: Primary cultures were generated from rat basal forebrain and hippocampal neurons at 17 or 19 days of gestation. The cells were assigned into five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he Aβ1-42 group (2 μmol/L), the Aβ1-42 + 0.1 μmol/L L-NBP group, the Aβ1-42 + 1 μ mol/L L-NBP group, and the Aβ1-42 + 10μmol/L L-NBP group. The neurons were treated with Aβ1-42 (2 μmol/L)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L-NBP (0.1, 1, 10 μmol/L) for 48 hours. Ce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cubated in PBS. MAIN OUTCOME MEASURES: Morphologic changes were evaluated using inverted microscopy, viability using the M-I-I- method, and the changes in caspase-3 and NF- k B expression using Western blot. RESULTS: Induction with Aβ1-42 for 48 hours caused cell death and soma atrophy, and increased caspase-3 and NF- K B expression (P 〈 0.05). L-NBP blocked these changes in cell morphology, decreased caspase-3 and NF- k B expression (P 〈 0.05), and improved cell viability, especially at the high dose (P 〈 0.05). CONCLUSION: AI3^-42 is toxic to basal forebrain and hippocampal primary neurons; L-NBP protects against this toxicity and inhibits the induction of caspase-3 and NF- K B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3-n-butylphthalide cholinergic neurons beta-amyloid peptide 1-42 CASPASE-3 nuclear factor kapp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cagon-like peptide-2 modulates the nitrergic neurotransmission in strips from the mouse gastric fundus
3
作者 Rachele Garella Eglantina Idrizaj +3 位作者 Chiara Traini Roberta Squecco Maria Giuliana Vannucchi Maria Caterina Baccar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40期7211-7220,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 influences the neurally-induced responses in gastric strips from mice, since no data are available. METHODS For functional experiments, gastric fundal strips w...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 influences the neurally-induced responses in gastric strips from mice, since no data are available. METHODS For functional experiments, gastric fundal strips were mounted in organ baths containing Krebs-Henseleit solution. Mechanical responses were recorded via forcedisplacement transducers, which were coupled to a polygraph for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isometric tension. 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EFS) was applied via two platinum wire rings through which the preparationwas threaded. The effects of GLP-2(2 and 20 nmol/L) were evaluated on the neurally-induced contractile and relaxant responses elicited by EFS.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 enzyme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In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s, 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EFS, 4-16 Hz) induced tetrodotoxin(TTX)-sensitive contractile responses, which were reduced in amplitude by GLP-2(P < 0.05). In the presence of the nitric oxide(NO) synthesis inhibitor L-NNA, GLP-2 no longer influenced the neurally-evoked contractile responses(P > 0.05). The direct smooth muscle response to methacholine was not influenced by GLP-2(P > 0.05). In the presence of guanethidine and carbachol, the addition of GLP-2 to the bath medium evoked TTX-sensitive relaxant responses that were unaffected by L-NNA(P > 0.05). EFS induced a fast NO-mediated relaxation, whose amplitude was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hormone(P < 0.05).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P < 0.05) in n NOS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nerve structures after GLP-2 exposur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 gastric fundal strips, GLP-2 influences the amplitude of neurally-induced responses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the nitrergic neurotransmission and increases n NOS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HISTOCHEMISTRY Gastric motility Glucagon-like peptide-2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新靶标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的分布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菊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non neuronalacetyl cholinesystem ,NNAs)广泛存在于各种非神经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中。非神经性ACh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 ,通过相应的受体参与细胞基本功能的调节 ,如基因表达、增生、分化、细胞骨架的组成、细... 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non neuronalacetyl cholinesystem ,NNAs)广泛存在于各种非神经支配的组织或器官中。非神经性ACh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 ,通过相应的受体参与细胞基本功能的调节 ,如基因表达、增生、分化、细胞骨架的组成、细胞间接触、细胞运动、迁移、液体的分泌与重吸收以及细胞的营养等功能 ,也对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系统急性炎症等方面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非神经性胆碱系统具有的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提示 ,非神经胆碱系统功能异常在一些疾病如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及系统感染以及肿瘤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NNAs已成为药物研究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生物学作用 乙酰胆碱 内皮细胞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在(前)脂肪细胞的表达及nAChRα7功能状态对前脂肪细胞Visfatin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5
作者 吴静 卢慧玲 +5 位作者 胡秀芬 梁晓燕 林汉华 王宏伟 杨杨 夏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03-809,共7页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体的非神经细胞和组织中,尤其是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中,均证实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体的非神经细胞和组织中,尤其是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中,均证实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各亚型在内的胆碱能系统组分的存在,其中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AChRα7)是烟碱样胆碱能抗炎通路(nicotin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中重要的分子核心机制,同时也是机体限制宿主防御反应扩大的内源性抗炎机制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前)脂肪细胞上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是否存在及初步揭示烟碱样胆碱能受体α7对前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的3种胆碱能系统主要组分的蛋白表达.另将前脂肪细胞分为给予广谱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尼古丁、特异性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激动剂氯化胆碱及特异性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干预12 h、24 h、36 h,并设立相应处理时间的空白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前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前脂肪细胞中AChE、ChAT及AChRα7均有阳性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进一步半定量证实了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中AChE、ChAT及AChRα7的蛋白表达;拮抗剂甲基牛扁亭碱(10^-6-10^-4mol/L)时间、剂量依赖性上调前脂肪细胞visfatin mRNA表达(1.3-1.55-fold,P〈0.01),与对应空白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加入不同剂量的尼古丁和氯化胆碱,则前脂肪细胞中visfatin mRNA表达水平与对应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以氯化胆碱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前脂肪细胞与成熟脂肪细胞中均存在有独立的胆碱能体系,其中AChRα7很可能在调节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及肥胖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胆碱能抗炎通路 内脂素 炎症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乳内动脉乙酰胆碱M受体亚型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吕航 迟超 +4 位作者 刘宗泓 张学峰 王柏春 张国伟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为了从胆碱能受体角度研究抑制围术期乳内动脉(IMA)痉挛的方法,对离体乳内动脉胆碱能受体亚型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3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内皮完整的离体乳内动脉血管段,根据应用不同浓度的拮抗剂处理,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为了从胆碱能受体角度研究抑制围术期乳内动脉(IMA)痉挛的方法,对离体乳内动脉胆碱能受体亚型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3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内皮完整的离体乳内动脉血管段,根据应用不同浓度的拮抗剂处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用拮抗剂)、阿托品组(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组(M1受体拮抗剂)和美索曲明组(M2受体拮抗剂)。分析不同浓度拮抗剂对血管舒张反应的影响,应用Scott比值法计算受体亲和力指数(pD2),应用Schild plot作图法求出拮抗指数(pA2)。结果乙酰胆碱介导氯化钾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乳内动脉是浓度依赖的舒张反应,其对乙酰胆碱的pD2为6.92±0.05。阿托品组、哌仑西平组、美索曲明组对内皮完整的乙酰胆碱介导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均是浓度依赖性的,随着拮抗剂浓度的增加,乙酰胆碱介导的剂量-效应曲线均明显右移(P<0.05)。阿托品、哌仑西平、美索曲明竞争性拮抗血管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其pA2分别为9.62±0.15,7.70±0.08和6.30±0.08。结论乙酰胆碱介导的内皮完整的乳内动脉舒张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根据不同拮抗剂的亲和力不同,离体乳内动脉乙酰胆碱介导的舒张反应是通过作用于非神经性乙酰胆碱M1受体亚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神经性乙酰胆碱能受体亚型 血管舒张 乳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上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温晓明 汪海 刘新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7-51,共5页
尽管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事实已广为人知,但近年来在淋巴细胞等非神经性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乙酰胆碱。淋巴细胞具备一个独立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包括: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乙... 尽管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事实已广为人知,但近年来在淋巴细胞等非神经性组织和细胞中也发现了乙酰胆碱。淋巴细胞具备一个独立的非神经性乙酰胆碱系统,包括: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和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等组分。免疫系统与淋巴细胞胆碱能系统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免疫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可增强胆碱能系统的表达;激活后的乙酰胆碱受体参与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淋巴细胞上胆碱能系统的这些发现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乙酰胆碱 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中的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娟 陈红专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8,共6页
本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及胶质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特点、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中存在完整、独立的胆碱能系统。与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相比,该系... 本文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及胶质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中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的特点、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综述。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中存在完整、独立的胆碱能系统。与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不同特点,如乙酰胆碱(ACh)的合成存在于整个细胞内;ACh可能储存于细胞中某种储存结构,也可能不需储存,而是按需合成并直接释放。免疫活性细胞中的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过程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该系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免疫性疾病、炎症/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病理生理和发现药物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活性细胞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1、M3、M5亚型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娟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克隆胶质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比较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蛋白质序列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细胞M1、M3、M5受体基因序列全长设计特异性探针,采用RT-PCR方法扩增胶质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 目的克隆胶质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比较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蛋白质序列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细胞M1、M3、M5受体基因序列全长设计特异性探针,采用RT-PCR方法扩增胶质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测序得到胶质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基因序列,与神经细胞比较,M1受体差异碱基4个,发生氨基酸改变的有1个;M3受体差异碱基有8个,发生氨基酸改变的位点有4个;M5受体差异碱基1个,发生氨基酸改变的有1个。结论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M1、M3、M5受体亚型在基因和蛋白序列上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性胆碱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基因克隆 多聚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明对IJP和NO-Cys、SNP所致大鼠胃底环形肌细胞超极化的影响
10
作者 连其深 北村惠司 栗山熙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研究数种钾通道阻断剂对电刺激(EFS)所致的抑制性接头部电位(IJP)以及S-亚硝基半胱氨酸(NO-Cys)、硝普钠(SNP)所致的大鼠胃底环形肌细胞超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胃底平滑肌的非肾上... 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研究数种钾通道阻断剂对电刺激(EFS)所致的抑制性接头部电位(IJP)以及S-亚硝基半胱氨酸(NO-Cys)、硝普钠(SNP)所致的大鼠胃底环形肌细胞超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胃底平滑肌的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元的递质可能是释放NO的物质而不是NO本身;EFS和NO-Cys是通过激活阿帕明敏感的和不敏感的钾通道而致超极化,而SNP仅是通过激活阿帕明不敏感的钾通道而致超极化。此外,NO-Cys和SNP可能通过激活颗粒性鸟苷酸环化酶而增加cGMP的合成,进而激活阿帕明不敏感的钾通道而致超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亚硝基半胱氨酸 硝普钠 阿帕明 Ca2+依赖性钾通道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电刺激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M_2、M_4亚型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娟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克隆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并比较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与神经元细胞M_2、M_4受体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间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元细胞M_2、M_4受体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M_2、M_4受体基因序... 目的:克隆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并比较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与神经元细胞M_2、M_4受体基因序列和蛋白质序列间的差异。方法:根据神经元细胞M_2、M_4受体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M_2、M_4受体基因序列全长的特异性探针,采用RT-PCR方法扩增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结果:通过RT-PCR方法扩增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基因序列,与神经元细胞M_2、M_4受体比较,M_2受体差异碱基17个,发生氨基酸改变的有8个;M_4受体差异碱基3个,发生氨基酸改变的有2个。结论:胶质细胞M_2、M_4受体与神经细胞M_2、M_4受体亚型在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神经性胆碱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基因克隆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分析 M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映驰 吴梦宇 +3 位作者 李洁 单婧 史新琛 徐海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暴露于二氧化硅中24 h,观察二氧化硅对A549细胞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关键分子的影响,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对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暴露于二氧化硅中24 h,观察二氧化硅对A549细胞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关键分子的影响,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使用改良Ellman法测定AChE酶活性,使用Real-time PCR法测定乙酰胆碱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CCK-8检测结果表明,1、2、4、8μg·cm^(-2)的二氧化硅刺激A549细胞24 h后,对细胞存活率均无影响(P均>0.05)。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8μg·cm^(-2)二氧化硅暴露组SOD活性下降、IL-6水平升高,8μg·cm^(-2)二氧化硅暴露组TNF-α水平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8μg·cm^(-2)二氧化硅暴露组AChE酶活性、CHRM5及CHRNA7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CHRNA9 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二氧化硅暴露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抗氧化失衡、引发炎性反应和改变AChE酶活性及乙酰胆碱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氧化应激 炎性细胞因子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标准物质GBW11104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新琛 徐海明 +3 位作者 郝艳星 张映驰 张鹏举 田大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靶细胞,探讨煤炭标准物质GBW11104对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关键分子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GBW11104,染毒时长为24 h... 目的以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靶细胞,探讨煤炭标准物质GBW11104对氧化应激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关键分子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方法将A549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GBW11104,染毒时长为24 h,通过CCK-8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随后选择对细胞活力无影响的剂量进行暴露实验,暴露结束后(24 h)通过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使用改良Ellman方法测定细胞中的AChE活性,通过Real-time PCR法测定乙酰胆碱受体CHRNA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50、100、200μg·mL^(-1) GBW11104刺激细胞24 h后,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1)暴露组SOD活性降低了15.4%(P<0.05)。暴露后各剂量组MD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100、200μg·mL^(-1)暴露剂量下IL-6水平分别升高了74.5%和77.9%(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1)暴露组AChE活性降低了12.2%(P<0.05)。50、100、200μg·mL^(-1)暴露剂量下细胞内CHRNA9 mRNA表达水平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231%、167%和71%(P均<0.05)。结论煤炭标准物质GBW11104暴露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具体表现为导致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同时影响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关键分子AChE及乙酰胆碱受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标准物质 氧化应激 炎症细胞因子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调控脓毒症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贵兵 刘书畅 +1 位作者 付伟 马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迷走神经作为机体的重要"守护者",其生理功能涉及心血管、呼吸道、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稳态调节。最新研究表明,迷走神经通过炎症反射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与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纤维分别能感知及调控炎症... 迷走神经作为机体的重要"守护者",其生理功能涉及心血管、呼吸道、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稳态调节。最新研究表明,迷走神经通过炎症反射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与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纤维分别能感知及调控炎症密切相关。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免疫反应失调为核心,且常以先天免疫系统的过度炎症反应为起始。近年来,为了扩展对脓毒症免疫失调的干预策略,研究者在迷走神经调节脓毒症炎症反应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本文重点概述了迷走神经参与炎症反射的机制,以及迷走神经在脓毒症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以期为寻找脓毒症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脓毒症 胆碱能抗炎通路 炎症反射 非神经性胆碱能系统
原文传递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增辉 崔新征 +5 位作者 刘玉凤 刘凡昭 刘萍萍 胡桂明 张清勇 杜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66-1369,共4页
目的 观察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NNA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取MG患者及对照组胸腺组织,提取总RNA,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亚型(α1、α2、α3、α4、α... 目的 观察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NNA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取MG患者及对照组胸腺组织,提取总RNA,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亚型(α1、α2、α3、α4、α5、α6、α7、α9、α10、β1、β2、β3、β4、γ)、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以及毒荨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亚型(m1、m2、m3、m4、m5)的表达;制作胸腺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了解nAChR、mAChR在胸腺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G患者胸腺组织α1、α9、m3的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52±1.38、13.39 ±0.69、14.40±1.5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 <0.05);α2、β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45±1.32、13.99±3.32,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α3、α5、α6、α7、α10、β1、β3、β4、、ChAT、m1、m2、m4、m5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α1、α9、m3、α2、β2在MG患者及对照组胸腺组织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胸腺组织的胞质与胞膜,偶尔也在胞核中表达.MG患者胸腺组织α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G患者胸腺组织α2、β2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α9、m3在MG胸腺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患者胸腺组织NNAS发生改变,为探讨MG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