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ste Management in Propylene Epoxidation Process with the Use of Supercritical Fluid Media 被引量:1
1
作者 F. M. Gumerov R. A. Kayumov +3 位作者 R. A. Usmanov A. A. Sagdeev I. Sh. Abdullin R. F. Sharafeev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12期950-957,共8页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olubility of the styrene, phenol, methylphenylcarbinol, acetophenone, ethyl benzene, propylene glycol and molybdenum as a complex with Trilon B in supercritical CO2 obtained using a dynamic (f...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olubility of the styrene, phenol, methylphenylcarbinol, acetophenone, ethyl benzene, propylene glycol and molybdenum as a complex with Trilon B in supercritical CO2 obtained using a dynamic (flow) method are presented. The obtained data are described in the framework of Peng-Robinson equ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ents on the extraction of organic components from waste formed in the olefin epoxidation process at Nizhnekam-skneftekhim Inc., on the analysis of extract composition, and on the testing of the extract as an epoxidation catalyst are presented. The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SCWO) process of epoxidation process waste was conducted in periodical and continuous mode.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reaction product are given. Pilot experiments on dry sediment formation were conducted using Radio Frequency (R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of low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rene Phenol Methylphenylcarbinol ACETOPHENONE Ethyl Benzene PROPYLENE GLYCOL Molybdenum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OLUBILITY Dynamic method Description of SOLUBILITY Peng—Robinson Equation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电子级没食子酸中的金属杂质含量
2
作者 常燕 高一鸣 +3 位作者 魏王慧 王勇 曹建雄 李春华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6期8-11,共4页
通过研究前处理方法和质谱干扰消除方案,建立了基于硝酸氧化消解—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电子级没食子酸中多种痕量金属杂质(Na、Pb、Mg、Al、Ca、Cr、Mn、Fe、Ni、Cu、Zn和K)的分析方法。利用标准加入法校正基... 通过研究前处理方法和质谱干扰消除方案,建立了基于硝酸氧化消解—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测定电子级没食子酸中多种痕量金属杂质(Na、Pb、Mg、Al、Ca、Cr、Mn、Fe、Ni、Cu、Zn和K)的分析方法。利用标准加入法校正基体效应,12种元素的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41~0.76μg/kg,测试精密度优于5%,加标回收率在92.2%~109.3%之间,满足集成电路用没食子酸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没食子酸 金属杂质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标准加入法 硝酸氧化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铝硅质耐火材料中氧化物含量方法验证的分析
3
作者 杨朝芳 李向亮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8期36-38,共3页
基于GB/T 6900—2016第17条的有关要求,通过测定正确度、精密度、检出限等特征参数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铝硅系耐火材料中8种氧化物含量进行了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各特征参数均符合要求,表明本实验室满足该检测方法... 基于GB/T 6900—2016第17条的有关要求,通过测定正确度、精密度、检出限等特征参数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铝硅系耐火材料中8种氧化物含量进行了实验室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各特征参数均符合要求,表明本实验室满足该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具备使用ICP-AES法测定铝硅质耐火材料中二氧化硅、氧化铁、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五氧化二磷的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扩大检测业务范围,为耐火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铝硅质耐火材料 氧化物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立军 马子贵 +1 位作者 姜进宪 于静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09年第3期5-9,共5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塑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即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并结合作者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塑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即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并结合作者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测试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转化ISO标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时间 氧化诱导温度 标准 试验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氧化诱导时间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苗小培 康鹏 +1 位作者 郭若海 者东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9-148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研究。将不同含量抗氧剂的LDPE与HDPE按一定质量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共混挤出,利用DSC研究了同种/不同种聚乙烯共混物及不同配比对氧化诱导时间(OIT)的影响...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耐热性进行研究。将不同含量抗氧剂的LDPE与HDPE按一定质量比,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共混挤出,利用DSC研究了同种/不同种聚乙烯共混物及不同配比对氧化诱导时间(OIT)的影响及二元聚乙烯共混物的熔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LDPE与HDPE共混后因两种共混组分不均匀、导致OIT偏低;HDPE与HDPE共混时因相容性好、混合较均匀,OIT与抗氧剂含量成正比。以不同温度下测得的OIT为基础,建立温度与寿命相关的Arrhenius方程,可快速推算聚乙烯共混物料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共混 聚乙烯 氧化诱导时间 Arrheniu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吓星 吴栋琳 +1 位作者 黄六莲 陈礼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5,共5页
为快速测定评价木塑复合材料(WPC)的热稳定性,建立WPC热稳定性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促进WPC的研究与发展,以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氧化诱导时间为测试指标,确定了试验仪器、实验温度、试样规格、试样质量、升温速率等测试条件... 为快速测定评价木塑复合材料(WPC)的热稳定性,建立WPC热稳定性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促进WPC的研究与发展,以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氧化诱导时间为测试指标,确定了试验仪器、实验温度、试样规格、试样质量、升温速率等测试条件;并采用所确定的测试方法测试了企业不同配方、不同成型工艺制备的WPC的热稳定性。建立了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测试温度为200℃,试样规格为粉状试样,试样质量为10 mg,升温速率为20℃/min。该方法测试过程简单,所需试样质量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代表性好,而且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经挤出法、注塑法、模压法制备的聚乙烯(PE)基、聚丙烯(PP)基及聚氯乙烯(PVC)基W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氧化诱导时间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荧光级氧化钇中痕量铈的研究
7
作者 吴金兰 袁甫 綦文娣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章描述了荧光级氧化钇中痕量稀土铈的测定方法,在溴酸钾存在下,5摩尔/升HNO_3介质中,以P507萃取微量铈,然后有机相用硝酸、过氧化氢反萃取、再将水相浓缩定容,然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同时用铈的离子选择电极以二... 文章描述了荧光级氧化钇中痕量稀土铈的测定方法,在溴酸钾存在下,5摩尔/升HNO_3介质中,以P507萃取微量铈,然后有机相用硝酸、过氧化氢反萃取、再将水相浓缩定容,然后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同时用铈的离子选择电极以二次标准加入法作第二种手段分析。样品溶液以乙醇预去溶方式引入等离子体,测定下限为2微克/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铈离子下限1×10~(-5)摩尔/升,回收率为94-101%,方法简单,结果满意、价格便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离子选择电极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衍生铜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CO研究
8
作者 王忠华 张忠源 +2 位作者 孙智垚 沈岳松 刘优林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1期50-54,共5页
采用蒸汽诱导法合成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通过浸渍法将铈引入Cu-MOF骨架结构中得到复合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出新型铜基复合氧化物。研究发现铈的掺杂可以调变铜基复合物的晶型结构,以此作为催化剂,考察铈负载量对铜铈... 采用蒸汽诱导法合成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通过浸渍法将铈引入Cu-MOF骨架结构中得到复合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制备出新型铜基复合氧化物。研究发现铈的掺杂可以调变铜基复合物的晶型结构,以此作为催化剂,考察铈负载量对铜铈复合氧化物催化效果的影响,并获得催化剂的最佳配伍。优化制备的复合催化剂在180℃和空速50000 h^(-1)条件下,CO脱除效率超过99%,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氧化CO活性。此外,在Cu-MOF合成中掺入TiO_(2),可以调变氧化铜形成,促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蒸汽诱导法 Cu-MOF 铈掺杂 铜复合氧化物 催化氧化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测试方法在覆铜板中应用
9
作者 杨中强 颜善银 +1 位作者 李杜业 李远 《印制电路信息》 2014年第8期26-27,54,共3页
文章介绍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测试原理和方法。结合作者在覆铜板工作的实际经验,指出了UL认证在研发工作中的局限性,并以简单例子阐述了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方法在覆铜板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氧化诱导时间 氧化诱导温度 覆铜板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法提取棉杆木质素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阿迪力江·居来提 何明宇 +4 位作者 于欣月 匡雨梦 买买提江·依米提 唐鹏 王秋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100,共5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法从废弃棉杆中提取了木质素,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离子液体种类及水和离子液体体积比对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对木质素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并探究了其作为抗氧剂对聚丙烯树脂(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 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法从废弃棉杆中提取了木质素,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离子液体种类及水和离子液体体积比对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对木质素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并探究了其作为抗氧剂对聚丙烯树脂(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离子液体为[Bmim]Cl、V(水)∶V(离)=0∶5时,木质素提取率为89.95%。红外光谱与工业木质素标准谱带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微观形貌呈多孔球形。当木质素质量分数为0.5%时,PP的氧化诱导时间提高了78.72%,拉伸强度为37.50 MPa,断裂伸长率为654.97%,10 min静态毛细管流变性能保持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离子液体 棉杆木质素 聚丙烯 氧化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SC法实验研究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小芹 周国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6-261,共6页
使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ress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DSC)法测定不同压力、氧气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氧化诱导时间(tonset)为响应值,进行了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压力、氧... 使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ressur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DSC)法测定不同压力、氧气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氧化诱导时间(tonset)为响应值,进行了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压力、氧气浓度和温度对山核桃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得到模型tonset=2019.496-0.833 A-1.935 B-28.105C+5.040×10^-3AC+1.470×10^-2BC+6.621×10^-4×A^2+9.859×10^-2×C^2,预测在常压、常氧、20℃条件下山核桃油的货架期为24 d。因此建议山核桃油贮存在低温、密封的条件下,并且避免在高压条件下处理,以保持山核桃油的良好品质。实验结果可用于预测山核桃油的货架期,为PDSC法测定油脂货架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油 高压差式扫描量热法 氧化诱导时间 响应面法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及其对Cu^(2+),Pb^(2+)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公婷婷 申书昌 +1 位作者 柏叶春 郭磊 《高师理科学刊》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铝,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不同温度下所得纳米氧化铝进行了表征.以固相萃取为富集方法,ICP-M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不同晶型、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铝对Cu2+,Pb2+的吸附性...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铝,以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等手段对不同温度下所得纳米氧化铝进行了表征.以固相萃取为富集方法,ICP-MS为检测手段,考察了不同晶型、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铝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降低,γ-氧化铝的吸附率大于α-氧化铝.Cu2+和Pb2+的检出限分别为10,1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铝 固相萃取 吸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测定氧化诱导时间试验方法标准综述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震环 《中国标准化》 2005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烯烃(PO)材料氧化诱导时间(OIT)主要使用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等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人日常进行热分析试验的工...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烯烃(PO)材料氧化诱导时间(OIT)主要使用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等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人日常进行热分析试验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使用OIT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转化ISO标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时间 国内外 标准综述 测定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差示扫描量热法 试验方法标准 IS0标准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工作经验 分析试验 聚烯烃 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氢钾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铑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磊 王勤隆 +3 位作者 王雷雷 杨太宝 黄长荣 李晶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69,共5页
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含有大量铑元素,回收催化剂中铑元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准确测定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铑元素含量至关重要。然而废铑氧化铝催化剂组成复杂,常规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方法无法完全溶解样品。实验采用0.1g废铑氧化铝催... 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含有大量铑元素,回收催化剂中铑元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准确测定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铑元素含量至关重要。然而废铑氧化铝催化剂组成复杂,常规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方法无法完全溶解样品。实验采用0.1g废铑氧化铝催化剂和3.0g硫酸氢钾在650℃下熔融4h,熔融物使用10mL 10%(体积分数)硫酸加热溶解,然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铑,建立了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铑的方法。ICP-AES工作条件为射频(RF)功率1.20kW、雾化气流量0.85L/min。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1mg/L,测定下限为0.1m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两个废铑氧化铝催化剂中铑,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52%~0.56%;加标回收率为99.6%~100.3%。实验方法用于测定两个废铑氧化铝催化剂模拟样品中铑,测定值和理论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氢钾 熔融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废铑氧化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极电感检测法的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官军 卢乙 +3 位作者 殷实 余豪杰 李先允 殷帆 《电气传动》 2021年第15期16-19,24,共5页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CMOSFET)凭借高工作温度、高开关频率和低导通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高温和高工作频率场合,但SiCMOSFET的短路耐受时间较小,仅为2~5μs,这对SiCMOSFET的短路保护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CMOSFET)凭借高工作温度、高开关频率和低导通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高温和高工作频率场合,但SiCMOSFET的短路耐受时间较小,仅为2~5μs,这对SiCMOSFET的短路保护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总结分析SiCMOSFET短路故障特性,然后基于源极电感检测法设计一款SiCMOSFET短路保护电路并简要分析其工作原理,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短路保护电路结构简单,当SiCMOSFET发生硬开关短路故障或负载短路故障时,保护电路能够在故障发生的1μs内关断器件,保证器件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短路特性 源极电感检测法 短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旭 朱彬彬 +3 位作者 邱伟 李伟丽 郑晓慧 徐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0-302,共13页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衍生物,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官能团丰富、易于改性等特点。在GO二维纳米片层上引入褶皱,可改变其形貌和结构,带来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在一些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综述了国...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的衍生物,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官能团丰富、易于改性等特点。在GO二维纳米片层上引入褶皱,可改变其形貌和结构,带来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在一些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褶皱氧化石墨烯(WGO)的制备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预拉伸法、溶剂诱导法、快速干燥法和pH值调控法等制备WGO的原理和特点,同时总结了WGO在智能器件、生物医药和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还分析了当前在WGO制备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氧化石墨烯 预拉伸法 溶剂诱导法 快速干燥法 pH值调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介质中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佳佳 朱振中 郑曼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测定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体系。对流动体系的油水体积比、流量、加入铜丝长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以不同氧化程度的橄榄油与p H 7的磷酸缓冲溶液(PBS)混合分离的水相为测量对象,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r GO... 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测定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体系。对流动体系的油水体积比、流量、加入铜丝长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以不同氧化程度的橄榄油与p H 7的磷酸缓冲溶液(PBS)混合分离的水相为测量对象,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r GO/GCE)为工作电极,利用交流阻抗法对其阻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油水体积比为1∶1,最适流量为1.68 m L/min,铜丝长度40cm;交流阻抗法能够灵敏地测量橄榄油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易溶于水的物质所引起的水相溶液阻抗的变化;交流阻抗法与国标法得到的氧化诱导时间的相对偏差小于5%,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通过建立的水相体系可以准确地对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时间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介质 植物油 氧化诱导时间 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氧化诱导期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祥艳 王雪蓉 +3 位作者 王倩倩 王康 周燕萍 刘运传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8年第6期427-430,437,共5页
以一种黑色聚乙烯颗粒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466.6-2009测定样品在220℃恒温时的氧化诱导期,探讨了样品质量、恒温温度、氧气流量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依据JJF1059.1-2012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以一种黑色聚乙烯颗粒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466.6-2009测定样品在220℃恒温时的氧化诱导期,探讨了样品质量、恒温温度、氧气流量等参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依据JJF1059.1-2012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氧化诱导期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测量重复性和恒温温度,氧气流量和样品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的该聚乙烯氧化诱导期的扩展不确定度U=1.5min(包含因子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氧化诱导期 差示扫描量热法 影响因素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线缆用XETFE绝缘材料的活化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孟康 曹丹 +3 位作者 徐伟 黄晓天 朱芸倩 李建喜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非等温氧化诱导法、热失重法和断裂伸长率法三种方法对航空线缆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绝缘材料进行活化能测试,分别得到了对应的活化能,并对活化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非等温氧化诱导温度法得到的活化... 采用非等温氧化诱导法、热失重法和断裂伸长率法三种方法对航空线缆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绝缘材料进行活化能测试,分别得到了对应的活化能,并对活化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非等温氧化诱导温度法得到的活化能Ea为120.10kJ/mol,热失重法得到5%失重时的活化能为172.00kJ/mol,断裂伸长率法得到的活化能为74.80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TFE 活化能 非等温氧化诱导法 热失重法 断裂伸长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巍巍 朱振中 向思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NRG)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交流阻抗法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新型测量体系。优化了电极组成和阻抗测量条件,研究了油脂阻抗值与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导电碳浆配方为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 构建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NRG)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交流阻抗法测量油脂氧化诱导时间的新型测量体系。优化了电极组成和阻抗测量条件,研究了油脂阻抗值与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导电碳浆配方为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鳞片石墨粉和四乙氧基硅氧烷(TEOS)质量比为0. 1∶0. 1∶1∶2,NRG修饰量3μL,支持电解质为p H 7. 0的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1∶2的乙腈与磷酸盐缓冲液(pH 7. 0)为萃取剂,油和萃取剂体积比1∶1,流量1. 5 m L/min,测量频率(5~8)×10~5Hz。在最优条件下,萃取剂能较快速高效地萃取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极性和弱极性氧化产物,所建立的测量体系能够灵敏地检测萃取相的阻抗值及其变化。由油脂氧化过程中阻抗值-时间曲线所得的氧化诱导时间,与由国标法所得的氧化诱导时间的相对偏差小于5%,F检验和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烯 丝网印刷电极 油脂 氧化诱导时间 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