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mixed-effects height to crown base and crown length dynamic models using the branch mortality technique for a Korean larch( Larix olgensis ) plan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Weiwei Jia Dongsheng Che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095-2109,共15页
Korean larch(Larix olgensis)is one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for aff orestation and timber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However,its timber quality and growth ability are largely infl uenced by crown size,structure and... Korean larch(Larix olgensis)is one of the main tree species for aff orestation and timber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However,its timber quality and growth ability are largely infl uenced by crown size,structure and shape.The majority of crown models are static models based on tree size and st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temporary sample plots,but crown dynamic models has seldom been constructed.Therefore,this study aimed to develop height to crown base(HCB)and crown length(CL)dynamic models using the branch mortality technique for a Korean larch plantation.The nonlinear mixed-eff ects model with random eff ects,variance functions and correlation structures,was used to build HCB and CL dynamic models.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95 sample trees of 19 plots in Meng JiaGang forest farm in Northeast Ch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CB progressively increases as tree age,tree height growth(HT growth)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growth(DBH growth).The CL was increased with tree age in 20 years ago,and subsequently stabilized.HT growth,DBH growth stand basal area(BAS)and crown competition factor(CCF)signifi cantly infl uenced HCB and CL.The HCB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S,HT growth and DBH growth,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CF.The C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S and CCF,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BH growth.Model fi tting and validation confi rmed that the mixed-eff ects model considering the stand and tree level random eff ects was accurate and reliable for predicting the HCB and CL dynamics.However,the models involving adding variance functions and time series correlation structure could not completely remove heterogeneity and autocorrelation,and the fi tting precision of the models was reduced.Therefore,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pplication,we should take care to avoid setting up over-complex models.The HCB and CL dynamic models in our study may also be incorporated into stand growth and yield model system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 Height to CROWN BASE CROWN LENGTH Branch MORTALITY technique nonlinear mixed-eff ects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Basal Area for Chinese Fir Plantation Using Two Kinds of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Two Levels)
2
作者 Fu Liyong Li Yongci +1 位作者 Li Chunming Tang Shouzhe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3期56-56,共1页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LMEM)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xed and random effects in the regression function.The NLMEM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nalyzing repeated measures data,the longitu...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LMEM)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xed and random effects in the regression function.The NLMEM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nalyzing repeated measures data,the longitudinal data and multilevel data.This paper chose two kinds of two-level nonlinear mixed model to analyze basal area growth for Chinese Fir(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odel 1 is a general two-level NLMEM and Model 2 is based on Model 1 to further consider the fixed effects parameters changes with a specific factor. First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models, this paper defined the basic model to build the two-level NLMEM.Secondly,665 kinds of models derived from Model 1 and 2 703 kinds of models derived from Model 2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or Model 1,there were 57 kinds of models converging,and when the formal parameter b<sub>0</sub> considered the block effects and plot effects,b<sub>1</sub> and b<sub>4</sub> only considered the block effects, the model fitted the best;and for Model 2,there were 24 kinds of model converging,and when the formal parameter bs considered the block effects and plot effects,b<sub>1</sub> only considered block effects and the fixed effects b<sub>0</sub> changed with any level of block level, Model 2 fitted the best.Finally,by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Model 1 and Model 2,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del 1 and Model 2 fitted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nonlinear regression, and Model 2 was best fitt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lmem) TWO-LEVEL nonlinear mixed-effect model BASAL area for Chinese Fir the best fitting model
原文传递
Study of Dominant Height for Chinese Fir Plantation Using Two-Level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3
作者 Fu Liyong Li Yongci +1 位作者 Li Chunming Tang Shouzheng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3期66-66,共1页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LMEM) is buil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ixed and random effects in the regression function.The NLMEM has an obv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alyzing the longitudinal data,repeated m...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LMEM) is built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ixed and random effects in the regression function.The NLMEM has an obv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nalyzing the longitudinal data,repeated measures data and multilevel data.Two-level NLM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ominant height for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The authors outline the two-level NLMEM and introduce the parameters estimation method of the model.Based on five common Richard and Logistic models,the mixed model is built.The modeling data are used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with 19 models derived from each based model,and 5 optimal mixed models are built.Compared the 5 optimal mixed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regression models,it is showed that the two-level NLMEM has a better fitting effect than the regress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LEVEL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DOMINANT HEIGHT Chinese FIR regression model
原文传递
硫酸镁防治子痫前期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4
作者 朱志峰 陶伟民 +1 位作者 徐振东 张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建立防治子痫前期的硫酸镁群体药动学模型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查询2018年7月—2023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ICU病区用硫酸镁防治子痫前期患者的病历,收集年龄、身高、体质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目的建立防治子痫前期的硫酸镁群体药动学模型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查询2018年7月—2023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ICU病区用硫酸镁防治子痫前期患者的病历,收集年龄、身高、体质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水平等以及同期用药(包括呋塞米、胰岛素、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人血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资料,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估算硫酸镁药动学模型参数和协变量,使用拟合优度图、自举法进行最终模型评价,使用最终模型模拟估算不同协变量人群的硫酸镁用量。结果共收集到101例患者的429个镁浓度,用一级消除二室模型拟合,镁浓度基线水平0.772 mmol/L,群体典型值CL、V1、Q和V 2分别为3.29 L/h、21.5 L、4.17 L/h和23.3 L,血清肌酐是影响患者硫酸镁CL的显著协变量。目标镁浓度2 mmol/L时,血清肌酐值<50、5090和>90μmol/L的硫酸镁维持用量分别为2、1.5和1 g/h。结论该群体药动学模型有助于临床精准使用硫酸镁防治子痫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子痫前期 群体药动学 血肌酐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东北红松树高-胸径关系
5
作者 李欣宇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3 位作者 王娟 张新娜 张春雨 赵秀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8,共11页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 【目的】构建红松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并对比分析不同抽样方法和不同抽样数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为研究红松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蛟河地区与黑龙江省凉水地区两块样地合计4 441组红松数据,将数据随机分为建模数据(80%)和检验数据(20%)。对常见的15个树高-胸径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效果最佳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并将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胸径加入基础模型,构建最优广义模型。同时,引入样方水平的随机效应,分别构建基础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并评价两个固定效应模型与两个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预测精度。使用检验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精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平均水平预测(FPA)、混合模型的总体平均响应预测(MPA)和主体响应预测(MPS)3种预测类型进行比较。此外,对混合模型在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抽胸径最小和抽取平均木(胸径接近平均值的样本)4种抽样方案下的预测精度和样本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Prodan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841、3.335 m、2.492 m),加入林分平均胸径、优势木平均高和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更高(R2、RMSE、MAE分别为0.914、2.449 m、1.816 m)。引入样方随机效应后,模型的精度显著提升(基础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61、1.652 m、1.231 m,广义混合效应模型R2、RMSE、MAE分别为0.958、1.719 m、1.288 m)。(2)通过检验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均表现为MPA>FPA>MPS,广义模型预测精度总体优于基础模型。(3)4种抽样方案中,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表现最佳,当抽取8株时,预测能力最优;在实际应用中,考虑人工成本与经济成本,抽取5株平均木测量树高以估计随机参数的方法亦合理可行。【结论】将林分因子和样方效应引入基础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红松树高-胸径模型的精度,采用抽取平均木的抽样方法预测精度更高。本研究探讨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下红松树高与胸径的关系,为精准预测东北主要建群种红松树高值以及后续实地调查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树高-胸径模型 广义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抽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S数据的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康义龙 贾炜玮 +2 位作者 王帆 刘奇峰 朱万才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24,R^(2)均在0.9以上,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与实测树高的RMSE均值为2.067,R^(2)均在0.650以上,相关性较弱;与实测树冠的RMSE均值为0.376,R^(2)均在0.8以上,相关性较强。在模型拟合方面,二次型函数的基础模型拟合和预估效果最好(R_(a)^(2)=0.528,RMSE=0.718,MAE=0.580,MAPE=0.157),引入林分平均胸径、高径比和每公顷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之和能够显著提升模型拟合检验精度。考虑样地作为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预测效果最好(R_(a)^(2)=0.655,RMSE=0.620,MAE=0.484,MAPE=0.130)。综上所述,结合BLS点云数据与测量数据构建冠幅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利用BLS辅助林业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红松 冠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云南松林树高曲线
7
作者 冯源 李贵祥 +5 位作者 和丽萍 毕波 覃阳平 王发平 胡滨显 尹久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0,共12页
【目的】云南松林是云南省最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构建云南松林树高曲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促进滇中地区乃至云南省云南松林科学经营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云南省楚雄市旧关林场9块典型云南松林样地调查数... 【目的】云南松林是云南省最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构建云南松林树高曲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促进滇中地区乃至云南省云南松林科学经营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云南省楚雄市旧关林场9块典型云南松林样地调查数据,选取12个基础模型拟合树高-胸径关系,筛选出最优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将树种组作为哑变量纳入模型,同时考虑林分变量的影响,并将样地作为随机效应,构建云南松林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结果】12个基础模型中,Schumacher模型表现最佳,被选为基础模型。在林分变量中,优势木平均高(Hd)和大于对象木断面积(BAL)与树高相关性显著,且具有生物学意义,因此被用于建立树高-胸径广义非线性模型。Hd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而BAL与树高呈负相关。最终建立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解释树高74%的变异,均方根误差为1.57 m。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过拟合现象,且残差无明显异方差。【结论】与传统基础模型相比,加入Hd和BAL的云南松林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云南松林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在森林经营实践中,可通过适地适树、调整林分密度和优化林分结构等措施降低林木个体竞争,从而促进林木树高生长。本研究为滇中地区云南松林树高曲线模拟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及技术支持,对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树高曲线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立地质量 林木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消除动力学模型构建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志峰 金剑 +2 位作者 陶伟民 徐振东 张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77-80,共4页
目的构建血清D-二聚体消除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或产科进行抗凝治疗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D-二聚体浓度及相关临床资料,使用非线性混合... 目的构建血清D-二聚体消除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或产科进行抗凝治疗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D-二聚体浓度及相关临床资料,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估算D-二聚体的清除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初始浓度典型值为3.73 mg/L,D-二聚体符合二级消除动力学模型,癌症患者的D-二聚体消除速率较慢。结论抗凝治疗期间D-二聚体清除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可使用模型预测患者D-二聚体降至阴性的时间,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动力学 血栓 抗凝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ian analysis of minimal model under the insulin-modified IVGTT
9
作者 Yi Wang Kent M. Eskridge Andrzej T. Galecki 《Health》 2010年第3期188-194,共7页
A 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minimal model was proposed where both glucose and insulin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under the insulin-modified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VGTT). The resulting model was implemen... A 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minimal model was proposed where both glucose and insulin were analyzed simultaneously under the insulin-modified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VGTT). The resulting model was implemented with a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setup using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DEs), which leads to precise estimation of population parameters by separating the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ayesian method applied to the glucose-insulin minimal model provided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with accurate parameter estimates which were numerically stable since the Bayesian method did not require approximation by line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 model BAYESIAN Analysis IVGTT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春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为构建一个能够准确估计树干从地面到任意部位高度的直径和材积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冷杉解析木数据为例,选择基于材积比方程和基于积分方法这2种方法来构建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在模拟时,采用3... 为构建一个能够准确估计树干从地面到任意部位高度的直径和材积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冷杉解析木数据为例,选择基于材积比方程和基于积分方法这2种方法来构建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在模拟时,采用3种参数估计方法来估计2个系统中的削度方程、全树干材积和商品材材积方程的参数,并考虑样木间的随机效应。选择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残差等指标,对精度进行比较。最后发展出一个能够准确预测树干任意高度的直径、全树干材积和商品材材积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结果表明,在2个相容性削度-材积系统中,采用削度方程参数估计方法提供了商品材材积和全树干材积的最差预测,似乎不相关参数方法在材积比方程方法构建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中的精度最高,商品材材积参数方法在积分方法构建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中的精度最高。2个相容性削度-材积系统中无论采用商品材材积参数估计方法还是削度方程参数估计方法,在考虑单木的随机效应后,模型的模拟和验证效果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基于积分方法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的模拟和验证精度要高于基于材积比方程方法的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的模拟和验证精度。总体来说,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系统可以保证削度方程、商品材材积方程和全树干材积方程在形式和算法上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削度方程 相容性削度-材积方程 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 混合效应模型 商品材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建立真实世界丙戊酸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
11
作者 万盼婷 王翠蓉 邱广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17-20,共4页
目的:基于NONMEM和MONOLIX 2种不同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建立真实世界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PPK),探索可能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潜在协变量,为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 目的:基于NONMEM和MONOLIX 2种不同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建立真实世界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PPK),探索可能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潜在协变量,为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7例癫痫患者239个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数据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n=111)与验证组(n=56)。2种群体药动学分析工具同时建立适合真实世界的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拟合度优度诊断、可视化预测检验对所得的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该群体药动学为一室模型,在使用NONMEM软件建立的最终模型中纳入了联合用药(DDI)-美罗培南和给药方式(ROUTE)作为协变量;而在使用MONOLIX软件建立的最终模型中纳入了联合用药(DDI)-美罗培南和体质量(BW)作为协变量。与此同时,与NONMEM相比较,MONOLIX软件所得到的最终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适用于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剂量指导的群体药动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 血药浓度 丙戊酸 群体药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思琪 宁金魁 +3 位作者 黄锦程 陈鼎泸 欧阳勋志 臧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的冠幅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备选模型中,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2)除胸径以外,有6个指标对冠幅有显著影响(P<0.05)。6个指标分别是地位指数、林龄、基尼系数(Gini系数)、林分密度指数、枝下高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添加协变量构建的广义模型较基础模型更优,R_(adj)^(2)增加了28.53%,E_(RMS)和E_(MA)分别下降了17.80%和15.72%。(3)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优于广义模型,R_(adj)^(2)增加了27.86%,E_(RMS)和E_(MA)分别降低了35.73%和51.87%。协变量和随机效应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冠幅模型的预测精度,且反映林木大小多样性的Gini系数在冠幅模拟中表现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类指标在其他类型人工林模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冠幅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基尼系数 林木大小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竞争指标的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
13
作者 黄宏超 庞丽峰 +2 位作者 符利勇 卢军 雷渊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GAMM)兼具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点,同时适于处理多层次分组数据。通过运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模拟胸径及树高之间关系,加入竞争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并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比较,能够为建立树高曲线及...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GAMM)兼具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点,同时适于处理多层次分组数据。通过运用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模拟胸径及树高之间关系,加入竞争因子作为辅助变量,并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比较,能够为建立树高曲线及提高模型精度提供新方法。根据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2块100 m×100 m次生混交林样地中的实测单木数据,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建模与验证数据。随机效应设定为林木分级,辅助变量选择大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之和(B_(AL))或简单竞争指数(Hegyi指数,H_(EG)),根据随机效应的设定位置共构建15个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对照模型以Logistic及Richard方程为基础模型,共构建6个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结果表明:所有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自变量与树高之间的关系,决定系数(R^(2))为0.8897~0.8998,相对均方根误差(R_(RMSE))为17.87%~18.74%,平均绝对误差(M_(AE))为1.7881~1.8745 m,赤池信息量(A_(IC))为4120.42~4162.23,均优于相同自变量下的非线性混合模型,R^(2)平均提高0.005,相对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赤池信息量分别平均降低0.46%、0.0587 m、41.49。对于验证数据的预测可以看出,模型5具有最小的预测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0.28%,同时具有最小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2.1038 m。但部分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的预测表现略差于非线性混合模型。综合考虑参数与非参数估计显著性、模型估计精度及预测能力,所有模型中的最优模型为模型5,即以B_(AL)为辅助变量,考虑唯一全局平滑函数并以具有相同扭曲程度的分组水平平滑函数为基础添加随机效应。竞争因子选择B AL作为辅助变量能够提升树高模型的精度,而选择Hegyi指数为辅助变量的促进效果不明显。研究建立的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树高胸径模型相较于传统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及预测效果,B AL适宜作为树高模型的辅助变量来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可加混合效应模型 竞争因子 树高曲线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树高-胸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刘宁 王彬 +2 位作者 郑淑霞 倪昊 王仙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为准确预估油松林木树高生长,探究样地间林分状况差异及样地内观测变量的相关性对树高生长预测的影响,以西宁南北山油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2016-2021年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从9个备选树高-胸径模型中选择最优基础模型,根据... 为准确预估油松林木树高生长,探究样地间林分状况差异及样地内观测变量的相关性对树高生长预测的影响,以西宁南北山油松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2016-2021年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从9个备选树高-胸径模型中选择最优基础模型,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加入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之和(BAL)、Shannon树种多样指数(H_(ba))、林分总断面积(BA)、坡率和坡向的组合项(SLC)构建广义模型,同时考虑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再构建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比较3种模型,确定最优树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均表现为广义混合效应模型最优,广义模型次之。广义混合效应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树高生长与BAL和H_(ba)呈负相关,与BA和SLC呈正相关;BAL、H_(ba)和SLC对树高预测的影响程度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BA对树高预测的影响程度随胸径的增加而减小;在胸径≤8 cm时树高增速最快,BAL、H_(ba)、BA越小且SLC越大,树高增速越快。本研究构建的油松树高-胸径广义混合效应模型可为西宁地区及相似生态区油松树高生长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的华东地区主要优势树种林分水平树高-胸径模型
15
作者 姜鹏 孙悦 +2 位作者 许佳明 郭含茹 徐奇刚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目的】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onlinear mixed-effects,NLME)方法建立华东地区林分水平树高-胸径模型,提供一个较大地域尺度的林分树高预测工具,并与传统非线性回归方法比较,探索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在构建树高-胸径模型上的表现。【方... 【目的】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nonlinear mixed-effects,NLME)方法建立华东地区林分水平树高-胸径模型,提供一个较大地域尺度的林分树高预测工具,并与传统非线性回归方法比较,探索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在构建树高-胸径模型上的表现。【方法】基于华东地区7个省级单元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构建主要优势树种哑变量,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建立林分水平树高-胸径模型。【结果】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在训练集与测试集上均表现优秀,训练集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偏差(MAE)分别为0.678 5、2.396 7 m和1.832 6 m,测试集R2、RMSE与MAE分别为0.673 8、2.352 0 m和1.798 5 m。与不加入随机效应的传统回归方法相比,混合效应模型在训练集中,R2提升了8.13%,MAE与RMSE分别下降了7.09%与6.87%;在测试集表现中,R2上升了7.75%,RMSE与MAE分别下降了6.61%和5.97%。【结论】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建立了华东地区主要树种的林分水平树高-胸径模型,最终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回归模型,模型适用的覆盖区域较广,能够为森林经营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 非线性回归 华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奥氮平PK参数分析
16
作者 李思民 孙红梅 +2 位作者 吴丹 聂彩霞 陈路琼 《广州医药》 2024年第6期608-615,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奥氮平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影响奥氮平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迈特思创、PubMed和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奥氮平”“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非线... 目的通过分析奥氮平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影响奥氮平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迈特思创、PubMed和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奥氮平”“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及“olanzapine pamoate”“olanzapine”“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harmacokinetic model”“nonlinear mixed effect”“NONMEM”为检索策略,检索建库至2023年5月所有关于奥氮平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4篇奥氮平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数研究将奥氮平的药代动力学描述为一个单室模型。成人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群体典型值吸收速率常数:(0.3~2.85)/h;表观分布清除率:(10.4~25.4)L/h;表观分布容积:(223~2390)L。儿童青少年模型群体典型值吸收速率常数:(0.142~0.758)/h;表观分布清除率:(13.6~16.8)L/h;表观分布容积:(322~899)L。年龄、体质量、性别、种族、吸烟状况、合并用药是影响奥氮平药动学参数的显著协变量。结论奥氮平药动学参数估计值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程度的个体间变异,未来应侧重于对特殊人群的研究。有必要对先前发表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便更准地的描述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群体药代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个体化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然天山云杉林树高-胸径模型
17
作者 石宇晶 龚丽春 +2 位作者 魏健新 杨秋丽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4-53,65,共11页
为深入研究新疆天山云杉的胸径与树高之间的生长模型,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并为天山云杉林分的生长预测及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方,每块大小为25 m×25 m天山云杉林调查数据,通过选... 为深入研究新疆天山云杉的胸径与树高之间的生长模型,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并为天山云杉林分的生长预测及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方,每块大小为25 m×25 m天山云杉林调查数据,通过选用34种生长方程来构建天山云杉树高-胸径生长模型发现,研究表明逻辑斯蒂模型H2表达式为H=1.3+a/(1+b-1 D-c)和混合模型表达式为H=1.3+1/(a+b D-c)拟合效果最佳,调整后的R 2为0.862,RMSE为4.768 m,MAE为3.625 m,SSE为10839.76 m。此外,本研究引入海拔和坡度最为随机效应,构建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比AIC、BIC和对数似然值发现基于海拔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效果较优,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天然林 立地因子 树高-胸径生长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新疆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种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2水平)对杉木林胸径生长量的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符利勇 李永慈 +1 位作者 李春明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3,共8页
选择2种2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对杉木林胸径生长量进行分析,其中模型1为一般的2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固定效应参数随某一特定因子水平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这2种模型的分析,首先确定构建2水平非线性混合... 选择2种2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对杉木林胸径生长量进行分析,其中模型1为一般的2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固定效应参数随某一特定因子水平变化而变化。本文通过对这2种模型的分析,首先确定构建2水平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对模型1衍生出的665种模型及模型2衍生出的2703种模型进行计算和比较:对于模型1,有57种模型计算收敛,当形参b0同时考虑区组和样地效应、而b4和b5只考虑区组效应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因此把该模型作为模型1的最佳拟合模型;对于模型2,有24种模型计算收敛,当形参b5同时考虑区组和样地效应、b1只考虑区组效应并且固定效应b0的取值与各区组水平有关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因此把该模型作为模型2的最佳拟合模型。最后对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模型1及模型2进行比较:模型1和模型2的拟合效果都比传统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好,且模型2的拟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2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杉木胸高断面积 最佳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符利勇 张会儒 +1 位作者 李春明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是针对回归函数依赖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非线性关系而建立的。一阶线性化算法(FO)和条件一阶线性化算法(FOCE)为2种计算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的常用线性化算法。本文基于FOCE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效应参数计...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是针对回归函数依赖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非线性关系而建立的。一阶线性化算法(FO)和条件一阶线性化算法(FOCE)为2种计算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参数的常用线性化算法。本文基于FOCE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效应参数计算方法,并利用树高生长数据和模拟数据对3种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FOCE算法得到的随机效应参数更能反映个体间的随机差异,并且拟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一阶线性化算法(FO) 条件一阶线性化算法(FOCE) 改进的FOC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树高-胸径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臧颢 雷相东 +2 位作者 张会儒 李春明 卢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6,共9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和云冷杉阔叶混交林24块固定样地中的2 598株红松为研究对象,利用Chapman-Richards方程建立了不含随机效应与含随机效应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模型拟合和检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调...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和云冷杉阔叶混交林24块固定样地中的2 598株红松为研究对象,利用Chapman-Richards方程建立了不含随机效应与含随机效应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模型拟合和检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调整决定系数(R_a^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于混合效应模型,设计了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的树、抽胸径最小的树和抽平均木4种抽样方案计算随机参数,通过对比4种抽样设计下模型的误差统计量,分析了不同抽样设计下样本数量和预测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拟合效果(简单模型的R_a^2在0.753~0.886之间,RMA在11.3%~15.1%之间,RMSE在1.38~2.01 m之间;广义模型的R_a^2在0.754~0.886之间,RMA在11.1%~15.0%之间,RMSE在1.38~2.01 m之间)优于不含随机参数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简单模型的R_a^2在0.502~0.868之间,RMA在12.2%~17.8%之间,RMSE在1.42~2.65 m之间;广义模型的R_a^2在0.711~0.877之间,RMA在11.6%~17.2%之间,RMSE在1.41~2.10 m之间);包含随机效应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拟合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树高-胸径关系在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因此不需要在树高-胸径模型中增加其他自变量;抽取平均木的抽样设计优于其他3种抽样设计,且抽取4株平均木时,预测精度提升最为明显,综合预测精度和调查成本的考虑,在实践中应用包含随机效应的红松树高-胸径模型时,推荐在样地中抽取4株平均木测量其树高来估计随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树高-胸径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抽样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