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mining technology for residual coal of end slopes 被引量:10
1
作者 CHE, Zhaoxue YANG, Ho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2期266-270,共5页
Give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ual coal from the boundary of a flat dipping open-pit mine,which uses strip areas mining and inner dumping with slope-covering,we propose an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integrated mining tech... Give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ual coal from the boundary of a flat dipping open-pit mine,which uses strip areas mining and inner dumping with slope-covering,we propose an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integrated mining technology for residual coal of end slopes.In the proposal a conveyance road and ventilation conveyance near the slope are built,corresponding to the pit mining area and the surface coal mine dump,as well as an interval haulage tunnel and air-inlet tunnel.The outcome shows that such mining method may reduce the effect to slope stability from underground mining,it does not affect the dumping advance and has a high recovery rate of residual coal resources.The working face is timbered by single hydraulic props,transported by a scraper conveyor and supported by coal walls.This method of mining is one of layered top coal caving,with high resource recovery,low production cost where positive economic benefit can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open-pit and underground mining end-slope resource recovery economic benefit surface coal 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rib pillars in highwall mining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in open‑pit coal mine 被引量:5
2
作者 Haoshuai Wu Yanlong Chen +3 位作者 Haoyan Lv Qihang Xie Yuanguang Chen Jun G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20-135,共16页
The retained coal in the end slope of an open-pit mine can be mined by the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However,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reserved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loads of mining haul trucks and static l... The retained coal in the end slope of an open-pit mine can be mined by the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However,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 of the reserved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loads of mining haul trucks and static load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s not clear,which restricts the safe and efcient application of highwall mining.In this study,the load-bearing model of the rib pillar in highwall mining was established,the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and the safety coefcient of the rib pillar were considered,and the criterion equations of the rib pillar stability were proposed.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the limit stress of the rib pillar was analyzed,and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of plastic zone width of the rib pillar in highwall mining were obtained.Based on the Winkler foundation beam theory,the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odel composed of the rib pillar and roof under the highwall mining was established,and the calculation equations for the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were develop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ib pillar width,the total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decreases nonlinearly,and the compression of the rib pillar caused by static load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and trucks has a decisive role.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ere also performed in this study.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coal seam with a buried depth of 122 m and a thickness of 3 m is mined by highwall mining techniques.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ib pillar instability model of the highwall mining system,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mining opening width is 3 m,the reasonable width of the rib pillar is at least 1.3 m,and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rib pillar is 1.3.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which verif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ib pillar stability.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rib pillars under highwall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pit coal mine Dynamic and static loads Highwall mining Rib pillar Catastrophe in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en-pit Coal Mi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3
作者 ZHANGXiaobo XUYuanyuan ZHANGZhijie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141-144,共4页
In recent years, goaf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harm, high governance difficulty and long governance cycle. At present, the proportion of open-pit mines in China is far lower... In recent years, goaf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great harm, high governance difficulty and long governance cycle. At present, the proportion of open-pit mines in China is far lower than the international average level. Although the impact of open-pit mining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restricted, there are still many cases of well leakage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gained some experience in the restoration of goaf through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pit coal mine mining technology coal m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Open-pit Coal Mining on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4
作者 ZHANGXiaobo ZHANGZhijieXUYuanyuan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4期194-198,共5页
Because the coal mine rocks are sensitive to water environment, the presence of groundwater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strength of the rock mass, thus redu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n-pit slop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 Because the coal mine rocks are sensitive to water environment, the presence of groundwater will greatly reduce the strength of the rock mass, thus reduc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n-pit slop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afe production of open-pit mines. Therefor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nside the open pit slop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strength of the slope rock mass and the final slope stability.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safety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ine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trinsic safety of the m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sump and drainage pipe at the bottom of the open-pit coal mine stope are eliminated, the open-pit drainage system is simplified,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oal mine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pit coal mine coal mining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5
作者 陶珑 郭燕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方法。在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乘子交替方向法迭代求解,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应用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等效分解,得到匹配目标信号特征的等效滤波器,通过内积变换原理快速提取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不同强度的特征分量提取效果均较好,准确性和抗噪性良好,处理通风机实测振动信号的耗时为0.008165 s,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相比,特征提取速度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机 振动信号 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 变分模式分解 等效滤波器 内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掘进机在非煤矿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葛秦龙 《煤矿机械》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煤矿掘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部分煤矿已经步入信息化和智能化,而非煤矿开采仍以凿岩爆破为主,存在安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煤矿与非煤矿在地质条件、矿石特性、采掘工艺等方面的差异,对悬臂式掘进机在非煤矿应用时面临的关键问题... 煤矿掘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部分煤矿已经步入信息化和智能化,而非煤矿开采仍以凿岩爆破为主,存在安全性差、效率低等问题。针对煤矿与非煤矿在地质条件、矿石特性、采掘工艺等方面的差异,对悬臂式掘进机在非煤矿应用时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工程应用中得到验证,为更多煤矿机械在非煤矿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煤矿 非煤矿 应用 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连续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与发展
7
作者 高文远 杨仁树 +8 位作者 韩文成 贺建强 向平 杨阳 徐继业 杨正华 李灿 康一强 张耕豪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23-41,72,共20页
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机械化连续开采作为非煤矿山传统钻爆法的最具潜力替代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化开采技术在非煤矿山中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本研究综述了当前非煤矿山机械... 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机械化连续开采作为非煤矿山传统钻爆法的最具潜力替代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连续化开采技术在非煤矿山中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本研究综述了当前非煤矿山机械开采中常用的刀具类型及机械设备的研究进展和现状,重点分析了悬臂掘进机、全断面掘进机和滚筒割煤机三种设备在非煤矿山连续化开采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讨论了机械化连续开采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本研究能为非煤矿山连续机械化开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机械开采 机械设备性能 地质条件 矿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煤柱开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育峰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为解决Y型通风条件下工作面沿空留巷瓦斯浓度易超限的问题,以寺河煤矿二号井973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沿空留巷漏风情况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提出以顶板高位钻孔抽采为主、采空区埋管抽采为辅,同时加强沿空留巷漏风管理以减少巷道... 为解决Y型通风条件下工作面沿空留巷瓦斯浓度易超限的问题,以寺河煤矿二号井9731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结合沿空留巷漏风情况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提出以顶板高位钻孔抽采为主、采空区埋管抽采为辅,同时加强沿空留巷漏风管理以减少巷道漏风率、调整主辅进风巷巷道配风比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采取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后,沿空留巷瓦斯浓度均未超限,97224巷瓦斯涌出量占比下降了9.8%,沿空留巷瓦斯综合治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沿空留巷 瓦斯治理技术 高位钻孔抽采 采空区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走向长壁工作面局部充填无煤柱开采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伍永平 皇甫靖宇 +2 位作者 王红伟 胡博胜 罗生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97,共18页
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采场围岩结构及应力环境异化,工作面不同位置“支架-围岩”系统的构成因素及灾变模式不同,导致工作面安全事故频发、煤炭采出率较低、巷道掘进率高。通过对大倾角采场围岩采动力学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大倾角走向长壁工... 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采场围岩结构及应力环境异化,工作面不同位置“支架-围岩”系统的构成因素及灾变模式不同,导致工作面安全事故频发、煤炭采出率较低、巷道掘进率高。通过对大倾角采场围岩采动力学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大倾角走向长壁工作面局部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构想,工作面走向推进过程中沿倾向对采空区下部进行局部充填,充填体既与巷旁支护作用形成沿空巷道,取消区段保护煤柱,实现大倾角煤层无煤柱开采,又增大了工作面倾向下部充填压实区长度,加强了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根据大倾角走向长壁采场特点,优选确定了大倾角膏体局部充填工艺,设计了大倾角局部充填回采系统、采充工艺。并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数值计算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局部充填对大倾角走向长壁采场围岩采动力学行为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充填体影响基本顶岩梁的变形破坏及采场倾向下侧煤岩体承载特征,基本顶、运输巷顶板变形量及运输巷倾向下侧煤岩体所受约束均随充填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为防止采空区未充填区悬顶灾害,充填长度不应超过工作面长度的1/3。局部充填体限制了工作面下部区域顶板破断,降低覆岩关键域形成层位,形成稳定的巷帮,减小沿空留巷围岩变形量;同时工作面倾向下部充填区长度增大,中、上部围岩结构不稳定区域的长度缩小,“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提升。充填体改变了采场围岩应力传递路径,承担了部分覆岩载荷,工作面下侧支承压力及超前支承压力均随充填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工作面倾向下部充填区域的超前支承压力降幅最大,沿空巷道及工作面应力状态得到改善。大倾角走向长壁工作面局部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具有提高资源采出率、降低掘进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加强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无煤柱开采 局部充填 沿空留巷 采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控技术研究现状、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运敏 李刚 +1 位作者 刘建国 金龙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矿业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采矿过程伴随众多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并基于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煤矿山职... 矿业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采矿过程伴随众多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造成极大影响。采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访谈交流等方法,并基于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控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危害主要涉及粉尘、噪声、高温等7类因素,存在“点多、面广、源强”的显著特点,防治难度大;在7类职业危害因素中,粉尘危害最为突出,且爆破粉尘、强疏水性微细粉尘、井下喷浆粉尘与高寒、低气压、超大规模开采粉尘防治是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非煤矿山职业健康防护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为健全非煤矿山职业危害监管体系、强化职业危害控制科技创新与实践、推行职业危害防控专业化社会服务、坚持职业危害个性化与综合防治、探索职业危害智能化防治技术,逐步形成以监管落实为驱动、科技创新为抓手、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科学发展模式,切实提高非煤矿山职业危害因素防治效果,保障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职业健康 尘肺病 粉尘防治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of Reclamation for Coal Mining Subsided Land with High Phreatic Level in East China: A Case Study
11
作者 卞正富 郑南山 翟广忠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1期38-43,共6页
In east China , a great amount of water-logged land is caused by coal mining subsidence,which results in arduous reclamation tasks. Taking Hanqiao Coal Mine in Xu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reclama... In east China , a great amount of water-logged land is caused by coal mining subsidence,which results in arduous reclamation tasks. Taking Hanqiao Coal Mine in Xu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reclam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suhsided land caused by coal mining with high phreatic level in east China. The new method consists of two respects: 1 ) engineering reclamation measure is a non-filled method which mainly applies dredging approach ; 2 ) biological reclamation measure is a high beneficial pattern, which mainly makes use of dikes and ponds. The new engincering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of reclamation have been used widespreadly in Xuzhou mining area.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have been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mining subsided LAND non-filled RECLAMATION technique reclaimed LAND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泉市石灰岩矿整合成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艳 尚贵福 +1 位作者 李铭 李丽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3期67-69,共3页
阳泉市石灰岩分布广泛,开采时间长,矿山分布多、规模小。结合阳泉市石灰岩矿产资源分布,本文分析非煤矿山整合前后的石灰岩矿采矿权设置,提出整合后矿山建设建议。随着非煤矿山的整合,石灰岩矿数量压减近50%,生产规模大幅提升,基本实现... 阳泉市石灰岩分布广泛,开采时间长,矿山分布多、规模小。结合阳泉市石灰岩矿产资源分布,本文分析非煤矿山整合前后的石灰岩矿采矿权设置,提出整合后矿山建设建议。随着非煤矿山的整合,石灰岩矿数量压减近50%,生产规模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开采规范化、管理流程化与产业集群化。阳泉市石灰岩矿业发展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矿 整合 非煤矿山 阳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非平稳Transformer的液压支架立柱压力预测
13
作者 杨艺 Aimen Malik +1 位作者 袁瑞甫 王科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液压支架立柱压力预测是回采工艺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围岩稳定的基础信息之一。然而,液压支架立柱压力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却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且在回采过程中,支架不接顶、顶板破碎、传感器检测误差等带来大量的随... 液压支架立柱压力预测是回采工艺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确保围岩稳定的基础信息之一。然而,液压支架立柱压力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却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且在回采过程中,支架不接顶、顶板破碎、传感器检测误差等带来大量的随机噪声,使得压力数据劣化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给压力的预测带来的很大的困难。本文在Transformer基础上,提出一种差分非平稳Transformer模型,在Transformer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分别引入差分归一化和反归一化操作,以提升序列的平稳性。同时,在Transformer中采用去平稳注意力机制,计算序列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增强模型的预测能力。在真实的煤矿支架立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差分非平稳Transformer的预测效果达到0.674,表现明显优于LSTM、Transformer和非平稳Transforme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工作面 液压支架 压力预测 非平稳Transformer 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运动致灾机制
14
作者 朱卫兵 郭春雷 +3 位作者 罗讯 柴发英 谢建林 柴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会显著影响采场顶板破断结构形式,进而对工作面矿压显现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揭示甘肃某矿深部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大能量事件发生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钻孔探测及内部岩移监测方法,研究了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顶... 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会显著影响采场顶板破断结构形式,进而对工作面矿压显现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揭示甘肃某矿深部特厚煤层开采顶板大能量事件发生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钻孔探测及内部岩移监测方法,研究了非均厚特厚煤层开采顶板破断结构形式及致灾机制。结果表明:40 m累计采厚区域的裂隙发育高度远大于20 m采厚区域,导致后者上方易形成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确定该结构破断运动是造成顶板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得到了模拟结果的验证。根据4个地面钻孔钻进过程中的冲洗液漏失及掉钻情况,发现首采4 m厚油页岩解放层的裂隙发育高度仅为75 m,位于亚关键层2底界;煤二层20,40 m采厚区域的裂隙发育高度分别为289,504 m,大致位于亚关键层4和主关键层底界,揭示了不同采厚区域顶板采动裂隙发育差异,进一步证实了高位组合悬臂板结构的客观存在。结合ZY1地面钻孔内部岩移光纤断点高度变化与大能量事件之间的关联,明确了高位组合悬臂板破断结构运动引发采场强矿压显现的致灾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非均厚煤层赋存或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厚开采 特厚煤层 组合悬臂板 顶板灾害 深部开采 内部岩移监测 关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水面水稻种植创新实践与未来研究重点
15
作者 袁亮 张世文 +4 位作者 王世森 胡少银 胡睿鑫 吕逸杰 申礼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4,共14页
目的高潜水位粮煤复合区生态修复是世界性难题,探索非传统耕地资源沉陷水面水稻种植对于协调粮食和能源双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国内外水面水稻种植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采煤沉... 目的高潜水位粮煤复合区生态修复是世界性难题,探索非传统耕地资源沉陷水面水稻种植对于协调粮食和能源双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国内外水面水稻种植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采煤沉陷水面水稻种植的创新实践与成果,探讨了限制水面水稻种植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结果水面水稻种植有效的利用了采煤沉陷水资源,实现了水稻的丰收,绿旱639水稻品种亩产最高可达960斤/亩;水稻种植后水体总氮含量为0.558±0.08mg/L,总磷含量为(0.186±0.04)mg/L,相比种植前含量分别降低了17.68%和66.08%,显著改善了研究区水质;在种植模式构建、种植环境控制、水稻品种遴选与基质研制、机械化自动装填设备研发和信息化田间管理技术五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针对未来水面水稻种植应用推广遇到的瓶颈问题,如机械化程度不高、循环机制不清和投入偏高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三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提升、种植基础理论研究、水稻增产优产以及“水稻+”产业化探索等多途径解决方案。结论研究可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以期推动煤炭开采与耕地保护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水面水稻 非传统耕地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布载荷条件下端帮开采支撑煤柱参数设计方法
16
作者 姜聚宇 张玉龙 +4 位作者 曹兰柱 王东 王来贵 李广贺 侯成恒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7,共15页
应用端帮采煤机开采工艺回收端帮滞留煤资源过程中,合理地设计支撑煤柱参数,是端帮开采安全、高效进行的前提。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确立了端帮开采支撑煤柱失稳充要条件;建立了采硐顶板-煤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研究了煤柱... 应用端帮采煤机开采工艺回收端帮滞留煤资源过程中,合理地设计支撑煤柱参数,是端帮开采安全、高效进行的前提。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确立了端帮开采支撑煤柱失稳充要条件;建立了采硐顶板-煤柱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研究了煤柱局部失稳后顶板应力、变形空间演化规律,提出了采硐顶板垮落失稳判据,以此作为非均布载荷条件下支撑煤柱失效判据;研究了不同煤柱留设宽度下顶板极限垮落距与煤柱失稳区段长度变化规律,提出了非均布载荷下支撑煤柱参数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煤柱失稳的充要条件为分叉集Δ<0;采硐顶板的失稳判据为最大拉应力σtmax大于抗拉强度σtl;煤柱的失效判据为煤柱失稳区段长度lmax大于采硐顶板极限垮落距l2max;设计了山西某露天煤矿端帮开采煤柱宽度最终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布载荷 端帮开采 支撑煤柱 煤柱失效 煤柱失稳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浸没式超滤技术净化处理煤矿矿井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兰莹 耿安朝 +2 位作者 耿策 单以停 李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6,共8页
采用非浸没式超滤(NSUF)技术净化处理煤矿矿井水,从NSUF陶瓷膜的操作参数与性能、膜污染清除、超滤浓水加药絮凝以及污泥压滤脱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控制超滤产水率在70%条件下,NSUF“膜面流”操作方式与在线物理清洗相结合... 采用非浸没式超滤(NSUF)技术净化处理煤矿矿井水,从NSUF陶瓷膜的操作参数与性能、膜污染清除、超滤浓水加药絮凝以及污泥压滤脱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控制超滤产水率在70%条件下,NSUF“膜面流”操作方式与在线物理清洗相结合,可以清除滤层堵塞和膜污染,使膜通量与跨膜压差得到恢复,NSUF装置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超滤浓缩产生的30%浓水在添加PAC和PAM后,沉降比达到4.3%,澄清液返回到超滤单元。絮凝污泥通过板框压滤进行脱水处理,滤饼含水率约75%。采用三级NSUF—絮凝沉淀—污泥压滤组合工艺,系统总产水率可以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浸没式超滤 陶瓷膜 煤矿矿井水 超滤净化 絮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期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情况及未来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欣奇 张传亮 +2 位作者 苏军 李欣 金凯明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60-69,共10页
非煤矿山的开采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非煤矿山行业也产生了较多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为探讨我国非煤矿山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搜... 非煤矿山的开采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非煤矿山行业也产生了较多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为探讨我国非煤矿山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了我国“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数据,分别从事故发生区域、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开采方式、矿种类型、所属行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非煤矿山中小型矿山以40%左右的产能酿成了超过90%的事故,安全生产基础总体薄弱;2)如内蒙古、湖南、广西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形势仍严峻;3)地下矿山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非煤矿山事故总量的50%以上,以冒顶坍塌为主的10类事故死亡人数较大。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仍然较弱、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仍需提升、我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事故重灾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程度总体较低。只有进一步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及监管监察部门装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从矿山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生产流程及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才能实现“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现状 事故统计分析 安全生产问题 对策措施 地下矿山 露天矿山 金属矿山 非金属矿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械用690MPa级高强钢不预热焊接技术
19
作者 董贵斌 潘高祥 +4 位作者 顾晔 刘硕 林轩艺 赵小婷 王红鸿 《宝钢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Q690是煤矿机械装备向着高强和大规格发展所必需的高性能钢铁材料,为解决高强钢需要焊前预热以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技术难题,也为解决焊前预热带来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行业困难,宝钢研制生产了煤矿机械用不预热焊接钢Q690HP,采用超低碳... Q690是煤矿机械装备向着高强和大规格发展所必需的高性能钢铁材料,为解决高强钢需要焊前预热以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技术难题,也为解决焊前预热带来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行业困难,宝钢研制生产了煤矿机械用不预热焊接钢Q690HP,采用超低碳当量设计,使其具备了优良的焊接性、实现不预热焊接。通过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评价了特定温度环境下冷裂纹敏感性与不预热焊接工艺可行性;通过不预热焊接接头试验,系统评价不预热焊接条件下接头使用性能,得到Q690HP不预热焊接技术匹配的焊丝和焊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环境温度5℃不预热条件下,采用不同焊丝焊接的小铁研试样焊缝均无裂纹,Q690HP钢板具有优异的抗裂纹敏感性;环境温度5℃不预热条件下,线能量为7~12 kJ/cm且层间温度控制在100~150℃时,选用2#和5#焊丝进行不预热气保焊焊接,得到的焊接接头性能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用钢 Q690HP 冷裂纹 不预热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在非煤地下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中的应用
20
作者 廖鑫 黄惠勇 +2 位作者 杨百顺 黄泽 王东升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3期232-234,共3页
我国非煤地下矿山数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部分矿山开采历史久远,基础资料缺乏,存在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辨识不清、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研究表明瞬变电磁法具有施工便捷、低阻敏感、探测距离较深等技术特点,... 我国非煤地下矿山数量大、类型多、工艺复杂,部分矿山开采历史久远,基础资料缺乏,存在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辨识不清、各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研究表明瞬变电磁法具有施工便捷、低阻敏感、探测距离较深等技术特点,可以查明地下矿山历史采空区位置、范围、边界和含水性等信息,科学高效支撑非煤地下矿山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非煤地下矿山 隐蔽致灾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