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igent direct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based on adaptive immunity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rui Wang1,2, Yuan-han Wang1, Xiao-feng Jia3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2.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473004,China 3.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473004,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9年第1期22-30,共9页
Because of complexity and non-predic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the problem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has become a main obstacle to theoretic... Because of complexity and non-predic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the problem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has become a main obstacle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analysis in tunnel engineering. During design, it is a frequent practice, therefore, to give recommended values by analog based on experience. It is a key point in current research to make use of the displacement back analytic method to comparatively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where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ssesses an exceptionally strong capability of identifying, expressing and coping with such complex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The parameters can be verified by searching the optimal network structure, using back analysis on measured data to search optimal parameters and performing direct computati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direct analysis is performed with the biological emulation system and the software of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FLAC3D. The high non-linearity, network reasoning and coupling ability of the neural network are employed. The output vector required of the training of the neural network is obtained wit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 overall space search is conducted by employing the Adaptive Immunity Algorithm. As a result, we are able to avoid the shortcoming that multiple parameters and optimized parameters are easy to fall into a local extremum.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uting speed and efficiency are increased as well. Further, in the paper satisfactory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at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direct-back analysis on the monitored and measured data at the Erdaoya tunneling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e intelligent direct-back analysis proposed in the current paper hav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recommended values in the original prospecting data. Thi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appraisal of stabilit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desig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immunity algorithm BP neural network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surrounding rock direct-back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隧道湖相沉积软土工程特性研究
2
作者 吴建 周志芳 +2 位作者 王浩 陈波 王锦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0,共8页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太湖湖底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和土体参数分布规律,收集了太湖隧道沿线湖底软土的大量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范围、变异性、概率分布模型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湖湖底软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异系数高,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函数变化规律;塑限和液限满足正态分布,密度和干密度近似正态分布,其他参数不符合正态分布;与强度参数最显著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呈指数或幂函数关系;对比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和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干密度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各土层中黏土变形参数与强度参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淤泥质土与粉质黏土次之,粉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抗剪强度 工程特性 太湖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效应影响下的海相软土静力学特性试验
3
作者 芮瑞 田子衿 +3 位作者 杨海青 黄腾 蒙庆辉 王金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20,共9页
弄清温度作用下海相软土的力学变化对海底管道的建设与长期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广东汕尾海相软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对其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弄清温度作用下海相软土的力学变化对海底管道的建设与长期运行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广东汕尾海相软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对其矿物成分、元素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温控三轴仪对其开展了等向固结与偏压固结条件下的固结不排水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向应变较小时,环境温度和固结应力比Kc对饱和广东软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影响表现为环境温度越高或固结应力比越小,其割线模量越大,且其割线模量与固结应力比呈反比,与环境温度呈幂函数关系。轴向应变增大时,其峰值强度受环境温度和固结应力比共同影响,而其峰值孔压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小。试样初始干密度会对等向固结土(Kc=1.00)的不排水剪切特征产生影响:试样初始干密度越大,峰值孔压越小,峰值强度越大,且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强度的下降幅度越大。固结应力比会影响不同环境温度下饱和广东软土的峰值强度与有效应力路径:当Kc=1.00、0.67时,环境温度上升对饱和广东软土起软化作用;当Kc=0.50、0.40时,环境温度上升则对其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软土 物理力学参数 微观结构 三轴试验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边坡力学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石广斌 周泽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215,共14页
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降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滑坡等变形破坏现象。归类和分析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得出块石尺寸和含石量是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主... 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在降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滑坡等变形破坏现象。归类和分析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得出块石尺寸和含石量是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特性主要因素,块石排列可以忽略不计;雨水和冻胀等能够显著改变土石胶结介质力学参数,降低率约为20%;通过对比多种稳定性分析方法,认为离散单元法或数值流形法、连续—非连续耦合方法能够更有效分析具有强烈非均质体的土石混合体边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考虑土石混合体介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和此类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即:①在获取土—石胶结接触面力学参数相关特性指标上,缺少精密的试验设备或仪器,无法准确地测得接触面参数;②在土—石胶结接触面力学模型构建上,忽略了土体与块石间存在嵌入等情况,无法充分反映土—石胶结接触面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③目前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关注坡体力学特性以及降雨等作用下的相关参数变化,很少涉及多应力场(如降雨、地震、低温等组合作用)下的土石混合体边坡数值模拟,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问题的相关需求;④现阶段构建三维土石混合体边坡数值模型上,仅有少数考虑结合数字图像等计算机技术还原真实块体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块石接触面差异分布、超大粒径块石模拟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边坡 力学特性 稳定性分析方法 土—石胶结接触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砂岩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研究
5
作者 王文 曹学文 +2 位作者 洪磊 雷钧祺 周青山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8,共11页
目的为研究砂岩在多次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方法对砂岩进行200~600℃下高温-水冷却循环试验。通过超声波纵波波速测试、物理参数测量、单轴压缩试验,分析高温-水冷却循环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损伤特征... 目的为研究砂岩在多次高温-水冷却循环作用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损伤特征,方法对砂岩进行200~600℃下高温-水冷却循环试验。通过超声波纵波波速测试、物理参数测量、单轴压缩试验,分析高温-水冷却循环对砂岩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损伤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温度低于400℃时,砂岩试样质量损失较少,高于400℃时,质量损失较严重;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水冷却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质量损失率增加,纵波波速降低;砂岩试样的弹性模量和峰值抗压强度在600℃时迅速下降,500~600℃时,存在影响砂岩试样弹性模量和峰值抗压强度的温度阈值;温度升高,砂岩试样损伤加剧,200℃时,随着高温-水冷却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强度提升,温度高于200℃时,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损伤加剧;砂岩试样单轴破坏模式以剪张复合破坏为主,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砂岩试样由斜向剪切破坏向锥形剪切破坏过渡,温度越高,砂岩试样锥形破坏块体越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水冷却循环后,砂岩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严重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砂岩 物理参数 水冷却循环 应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标贯击数与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及微观机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荣誉 倪万魁 +3 位作者 聂永鹏 任思远 陈家乐 拓文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2-1199,共8页
为了补充西安市黄土塬区利用标贯击数预测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以西安市长安区黄土塬地基土为例,通过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对地基土的标贯击数值与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一元和多元相关性分析,给出了拟合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并... 为了补充西安市黄土塬区利用标贯击数预测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方法,以西安市长安区黄土塬地基土为例,通过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对地基土的标贯击数值与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一元和多元相关性分析,给出了拟合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并利用电镜扫描及PCAS图像处理技术,从黄土微观结构角度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塬地基土的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液限、黏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均与标贯击数N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地基土的湿陷系数与标贯击数N的线性相关性良好,可用N值对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预测。研究成果可为西安黄土塬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黄土塬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标准贯入 相关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后三种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桂才 徐坤 +1 位作者 尚明召 曹雅恒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0,共11页
在TBM掘进过程中,TBM刀盘会与岩石剧烈摩擦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热,使TBM刀盘温度升高。【目的】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利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来预测岩石耐磨... 在TBM掘进过程中,TBM刀盘会与岩石剧烈摩擦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热,使TBM刀盘温度升高。【目的】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利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来预测岩石耐磨性,同时探究岩石CAI值随温度变化规律。【方法】以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三种岩性为例,对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岩石分别开展Cerchar磨蚀试验和岩石物理力学测试,分别获得三种岩石的CAI值、密度、里氏硬度、波速、孔隙度、导热系数、抗拉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然后,基于线性回归方法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性质方面,里氏硬度、纵波波速与CAI值之间相关性较好,花岗岩、砂岩、大理岩里氏硬度与CAI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4、0.714、0.885,三种岩石纵波波速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5、0.835、0.891。岩石孔隙度与CAI值之间相关性很低,花岗岩和砂岩相关系数R~2分别只有0.171、0.657。(2)高温处理后岩石力学性质方面,岩石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与CAI值相关性很好,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抗拉强度与CAI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4、0.888、0.95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系数R~2可高达0.962、0.996、0.877。【结论】结果表明:(1)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与耐磨性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且下降幅度因岩石类型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于导热系数存在明显不同,因而影响高温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与耐磨性变化规律。(2)在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之间相关性评价研究中,岩石力学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明显优于物理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在物理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中,纵波波速最好,而孔隙度较差;力学指标模型中,抗压强度要略优于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岩石耐磨性 CAI 物理力学参数 线性回归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冻融环境下岩体爆破漏斗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博 苟永刚 +2 位作者 叶明珠 潘懿 拾立振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8,110,共10页
相比常规岩体,高寒区冻融环境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及破碎特征均存在显著变化,其矿岩爆破开挖也难以直接应用传统设计参数,开展冻融环境下的爆破工艺参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巨龙铜矿为依托,在分析冻融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基础上... 相比常规岩体,高寒区冻融环境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及破碎特征均存在显著变化,其矿岩爆破开挖也难以直接应用传统设计参数,开展冻融环境下的爆破工艺参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巨龙铜矿为依托,在分析冻融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冻融环境下矿岩的单孔和双孔同段爆破漏斗试验,测定了爆破漏斗几何参数和块度分布,采用拟合方法确定了爆破设计的合理参数,并对比分析了该矿山四种不同岩性条件下的爆破漏斗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显著衰减,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幅度可达40.6%、54.0%;不同岩性条件下冻融矿岩的单孔爆破最佳埋深比为0.678~0.789,最佳药包埋深与漏斗半径比值分布在0.875~1.076范围内。针对知不拉矿区炮孔孔径152 mm,矽卡岩孔网参数为4.5 m×3 m,炸药单耗0.56 kg/m^(3);凝灰岩孔网参数为5 m×4 m,炸药单耗0.63 kg/m^(3);针对巨龙矿区孔径310 mm,凝灰岩爆破孔网参数为7 m×5 m,炸药单耗0.61 kg/m^(3);花岗斑岩孔网参数为8 m×5 m,炸药单耗0.6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冻融环境 岩体爆破 爆破设计参数 物理力学特性 爆破漏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分维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
9
作者 韩震宁 郝喆 +1 位作者 宁方舟 杨青潮 《矿业工程研究》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探究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分维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对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获取并分析土壤分维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本文选取本钢集团歪头山铁矿尾矿库现场4个不同台阶的土壤作... 为探究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分维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对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获取并分析土壤分维特征及其与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本文选取本钢集团歪头山铁矿尾矿库现场4个不同台阶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取土体微观结构,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土壤孔隙比、渗透系数、密度、内聚力、内摩擦角等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检测,据此分析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分形维数与其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分形维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天然密度呈正相关,土壤分形维数对天然密度影响较显著;土壤分形维数与渗透系数呈不显著相关,与孔隙比、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植物修复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植物修复区土壤 分形维数 物理力学参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道路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解析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吕维光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对市政道路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对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土岩组合边坡勘探线、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置,对主要岩土层及岩体结构面均提供了满足工程需要的边坡力学参数,对土岩组合边坡稳定... 对市政道路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对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土岩组合边坡勘探线、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置,对主要岩土层及岩体结构面均提供了满足工程需要的边坡力学参数,对土岩组合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全方位评价,对边坡可能存在的各种破坏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计算分析,解决了工程实践中如何进行土岩组合边坡勘察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其可为类似土岩组合边坡勘察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组合边坡 勘察要点 结构面产状 边坡力学参数 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岩物理化学作用的库岸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研究——以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为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明 胡瑞林 +3 位作者 崔芳鹏 谭儒蛟 于进庆 余文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699-3704,共6页
以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为例,阐述在考虑水岩物理化学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型原位推剪试验求取堆积体天然状态下和与库水反应后的力学参数c,φ值,并利用所求得的参数建立随库水位上升时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在只考... 以金沙江下咱日堆积体为例,阐述在考虑水岩物理化学作用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型原位推剪试验求取堆积体天然状态下和与库水反应后的力学参数c,φ值,并利用所求得的参数建立随库水位上升时边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值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在只考虑水岩力学作用和考虑水岩力学、物理化学作用2种情况下,边坡的稳定系数随库水位上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是先减小,后升高,但是后者的稳定系数比前者有相当程度的降低,下降程度可以达到35.34%,甚至更多。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只考虑水岩力学作用计算出来的稳定系数是不可靠的,误差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库岸堆积体 物理化学作用 力学参数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层滑参数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本亮 孙岩 +2 位作者 朱文斌 郭继春 温世红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通过对上扬子区内川东华蓥山地区沉积盖层的系统采样 ,全面测试分析岩石力学参数和物性参数 ,按层滑基本理论 ,将其中∈1q、S1l—O3w、T1j—J2 l和J2 s—J3p这五个具有岩性强度低、物性参数小的泥页岩、膏盐岩或煤层段 ,划分为滑动层位 ... 通过对上扬子区内川东华蓥山地区沉积盖层的系统采样 ,全面测试分析岩石力学参数和物性参数 ,按层滑基本理论 ,将其中∈1q、S1l—O3w、T1j—J2 l和J2 s—J3p这五个具有岩性强度低、物性参数小的泥页岩、膏盐岩或煤层段 ,划分为滑动层位 ,其余层段为非滑动层位。把整个扬子区块内的上、中、下三部分 ,用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抗剪强度、强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岩石力学参数及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岩石密度等物性参数进行比较 ,发现整个扬子区块的滑动层位具有一致性。且滑动层位可以作为区域性油气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层滑参数系统 岩石力学 非强干层 物性参数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中煤岩层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的研究 被引量:57
13
作者 王永秀 毛德兵 齐庆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将数值模拟确认为相似模拟的一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一种用以确定数值模型中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较为有效实用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使得数值模拟参数合理化,使模拟结果接近真实... 将数值模拟确认为相似模拟的一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一种用以确定数值模型中煤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较为有效实用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可以使得数值模拟参数合理化,使模拟结果接近真实的反映煤岩层变形和破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煤岩体 物理力学参数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进参数用于香港复杂风化花岗岩地层的界面识别 被引量:25
14
作者 谭卓英 蔡美峰 +2 位作者 岳中琦 谭国焕 李焯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939-2945,共7页
在采用仪器钻进系统对复杂风化花岗岩地层界面进行成功识别的基础上,在复杂风化花岗岩场址的勘探中进行进一步应用和检验。在该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强风化与中等风化花岗岩交错,地层特征相当复杂。试验采用R–20液压回转式钻机,并安装数... 在采用仪器钻进系统对复杂风化花岗岩地层界面进行成功识别的基础上,在复杂风化花岗岩场址的勘探中进行进一步应用和检验。在该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强风化与中等风化花岗岩交错,地层特征相当复杂。试验采用R–20液压回转式钻机,并安装数字式钻孔过程监测系统,在钻孔过程中对穿孔参数进行自动采集。对穿孔参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在此地层中,有效轴压力、钻具转速、冲洗压力、钻头位移及穿孔速率等监测参数在界面处亦具有明显的涨落,说明这些参数与界面处岩石强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响应特征,能可靠地揭示复杂地层的变化。同时,采用变斜率法对地层中的主、次界面进行识别。t检验表明,仪器钻进系统对岩土界面识别的置信度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仪器钻进系统 穿孔参数 复杂风化花岗岩 界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桩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6
15
作者 张建新 叶洪东 +1 位作者 杜海金 谭燕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22-1225,共4页
从嵌岩桩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指出了现行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对设计方法、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的取值及桩的载荷试验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按桩的承载方式进行设计、从承载力和变形双向进行控制、参数取值应符合桩... 从嵌岩桩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指出了现行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对设计方法、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的取值及桩的载荷试验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按桩的承载方式进行设计、从承载力和变形双向进行控制、参数取值应符合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等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嵌岩桩 设计 载荷试验 标难 桩基 变形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中物性参数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22
16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1-65,共5页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 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思想,将渗流力学与岩土力学相结合,阐述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将油藏开来过程中的物性参数视为应力与温度的函数,并根据体积应变的概念,导出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求解所需的孔隙度、孔隙压缩系数及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动态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实现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最后,利用导出的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证明在油藏开采过程中流固耦合效应强烈,对物性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油藏的开采动态,从而检验了流固耦合油藏数值模拟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渗流力学 流固耦合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表征储层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静 韩晨 +2 位作者 周汉国 郭建春 范作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火成岩岩石种类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精确表征火成岩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利用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特征等多种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Hsh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岩性... 火成岩岩石种类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精确表征火成岩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利用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特征等多种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Hsh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岩性是火成岩储层物性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凝灰岩和安山岩的渗透率、孔隙率较大,裂缝发育,为有利的储层岩性,其次是玄武岩;多参数综合分析法可以较准确地识别岩石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火成岩 岩性 储层物性 交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声波速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5
18
作者 孟召平 张吉昌 Joachim Tiedemann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05-1510,共6页
通过超声-时间动态测试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煤系沉积岩石纵波和横波速度,计算了煤系岩石动弹性力学参数,同步测试了煤系岩石的静态力学参数,建立了煤系沉积岩石动弹性力学参数与静弹性力学参数之间和煤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其声波速度之间... 通过超声-时间动态测试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煤系沉积岩石纵波和横波速度,计算了煤系岩石动弹性力学参数,同步测试了煤系岩石的静态力学参数,建立了煤系沉积岩石动弹性力学参数与静弹性力学参数之间和煤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其声波速度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岩石的动弹性模量与岩石的纵波或横波速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泊松比不具有这种正相关关系.煤系岩石的动弹性模量要大于其静弹性模量,而动泊松比要小于其静泊松比,它们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煤系岩石密度、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与其纵波或横波速度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它们分别服从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岩石 声波速度 物理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北部地区岩石物性参数测试和区域层滑系统的确定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岩 贾承造 +2 位作者 姜永基 王良书 勾佛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60-671,共12页
为了定量地研究塔里木北部地区区域的层次结构.拆离构造,特别是同油气地质、圈闭构造密切相关的沉积盖层中的层滑倾滑和推覆滑覆等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沉积盖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物性和岩石力学标本采集和测试(包括三轴参照... 为了定量地研究塔里木北部地区区域的层次结构.拆离构造,特别是同油气地质、圈闭构造密切相关的沉积盖层中的层滑倾滑和推覆滑覆等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沉积盖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物性和岩石力学标本采集和测试(包括三轴参照实验).依其参数结构特点和地质、物探资料,划分出4套7层区域性层滑系统,并与研究程度较高的中、下扬子区的物性参数、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对比.最后还进一步阐明了塔里木北部地区特征的前列式冲断构造和含油气局部构造等,均受到这7层区域层滑系统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物性参数 层滑系统 塔里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测试地下岩土平均热物性参数方法 被引量:34
20
作者 于明志 方肇洪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2,共4页
平均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为了能够在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平均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套现场测量设备测量了对地下埋管回路施加的热流与回路中循环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 平均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为了能够在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平均热物性参数 ,利用一套现场测量设备测量了对地下埋管回路施加的热流与回路中循环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使用自行开发的软件 ,采用参数估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测试 地下岩土 平均热物性 参数方法 地热换热器 测量方法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