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属性权重未知picture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韩二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57-3661,3672,共6页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picture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cture模糊熵和picture模糊加权对称交叉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基于余弦函数提出一类新的picture模糊熵,并验证该熵值满足picture模糊熵的公理化定义;其次,针对标准化处... 针对属性权重未知的picture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cture模糊熵和picture模糊加权对称交叉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基于余弦函数提出一类新的picture模糊熵,并验证该熵值满足picture模糊熵的公理化定义;其次,针对标准化处理后的picture模糊决策矩阵,以picture模糊熵确定各属性权重,同时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次,分别计算各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的picture模糊加权对称交叉熵,考虑决策者的主观评价倾向以模糊折中值得到各备选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将所提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创新型项目遴选,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picture模糊集 picture模糊加权对称交叉熵 创新型项目遴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对称交互熵的对偶犹豫模糊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曲国华 栗赟余 +2 位作者 曲卫华 董丹琪 叶佳蒙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顺应绿色新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生态文明,提升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企业环境行为指标已逐渐被纳入投资者考量范围。本文针对第三方国际环境审计平台对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问题,研究面向对偶犹豫模糊评价信息的聚类方法。首先,定... 顺应绿色新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生态文明,提升企业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企业环境行为指标已逐渐被纳入投资者考量范围。本文针对第三方国际环境审计平台对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的问题,研究面向对偶犹豫模糊评价信息的聚类方法。首先,定义对偶犹豫模糊相对熵与对称交互熵,并基于信息论角度提出一个新的对偶犹豫模糊相似度公式;然后,构造相似系数矩阵,并基于编网聚类方法对对偶犹豫模糊集进行聚类。最后,以不同指标权重下评价企业环境行为优劣程度为例进行计算,并与使用传统相关系数聚类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在考虑决策者提供的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本文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分辨率高,是一种更加灵活、全面的多层次评价方法,为完善企业环境评价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行为 对偶犹豫模糊集 对称交互熵 相似度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熵权的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邵磊 陈郁 张树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 提高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分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以对下一步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对风险源进行分级实时监控提供有力依据。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熵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得到主观权值;再利用熵权法对主观权值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值;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得到跨界突发性大气环境风险源的风险等级。采用熵权来调整主观赋权法给出的权重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运用此法对大连市T化学有限公司30 t液氯储罐、X化工厂8 t液氯储罐和S化工厂200 t液氨储罐3个潜在跨界大气环境风险源以瞬时爆炸事故排放情形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其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风险源 跨界污染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磨损模式识别的SFCE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培林 李兵 +1 位作者 任国全 梁淑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4,共4页
针对发动机磨损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磨粒数量特征信息进行了模糊化。引进了信息论中一种新的模糊子集间的距离度量——对称模糊交互熵(SFCE)的概念,并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对称模糊交互熵的发动机... 针对发动机磨损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磨粒数量特征信息进行了模糊化。引进了信息论中一种新的模糊子集间的距离度量——对称模糊交互熵(SFCE)的概念,并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对称模糊交互熵的发动机磨损模式识别方法。计算结果表明,SFCE方法能够实现发动机油样磨损模式的分类,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对称模糊交互熵 模糊相对权重 磨损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多属性决策的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丰雪 白子卉 +2 位作者 战丽媛 解影 李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3,共9页
为探究不同深埋秸秆量和灌水下限对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影响,对温室番茄进行了小区试验。选取反映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5个相关指标,利用TOPSIS法、夹角度量法、对称交互熵排序法进行综合生产效果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为探究不同深埋秸秆量和灌水下限对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影响,对温室番茄进行了小区试验。选取反映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的5个相关指标,利用TOPSIS法、夹角度量法、对称交互熵排序法进行综合生产效果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均得到当秸秆量为4.5×10^4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时(T9)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最佳,无秸秆、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时(T16)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最差。3种评价方法得到的贴近度中,排在第2位的均不相同:TOPSIS法贴近度排在第2位的是T7(秸秆量为3.0×10^4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处理,夹角度量法排名第2的是T2(秸秆量为1.5×10^4kg·hm^-2、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0%)处理,而对称交互熵排名第2的为T14(无秸秆量、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0%)处理。评价过程中TOPSIS法和夹角度量法帖近度都会出现数值相同无法排序的问题,但对称交互熵排序法得到的帖近度差异明显。说明当只选取最优、最劣方案时,3种评价方法都适用,秸秆量最多、灌水下限最高时为最优管理模式;无秸秆、灌水下限较低时为最差管理模式。对称交互熵排序法克服了TOPSIS、夹角度量评价方法的不足,可以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全面的综合评价,为合理的深埋秸秆量和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对温室番茄综合生产效果评价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TOPSIS 夹角度量 对称交互熵 秸秆量 灌水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识别的SCE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培林 李兵 +1 位作者 任国全 王正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32,共4页
针对发动机润滑油中典型磨损磨粒的智能识别,引入了信息论中对称交互熵的新概念,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转换为一种相似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交互熵的磨粒智能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 针对发动机润滑油中典型磨损磨粒的智能识别,引入了信息论中对称交互熵的新概念,结合模糊相对权重对其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其转换为一种相似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交互熵的磨粒智能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识别中。实例计算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为发动机典型磨损磨粒智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磨损磨粒 智能识别 对称交互熵(SCE) 模糊相对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犹豫模糊熵应用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冠中 周志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3期26-30,86,共6页
构造了新的区间犹豫模糊熵、交叉熵公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犹豫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过程中。构建了一种新的区间犹豫模糊熵公式,并证明其满足区间犹豫模糊熵的公理化条件;给出了区间犹豫模糊距离... 构造了新的区间犹豫模糊熵、交叉熵公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犹豫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过程中。构建了一种新的区间犹豫模糊熵公式,并证明其满足区间犹豫模糊熵的公理化条件;给出了区间犹豫模糊距离测度的公理性定义,研究了区间犹豫模糊距离测度和区间犹豫模糊熵、交叉熵的关系,并构建了区间犹豫模糊加权交叉熵公式。在区间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区间犹豫模糊熵、交叉熵以及交叉熵贴近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属性权重未知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过程中,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犹豫模糊元 加权熵 距离测度 加权交叉熵 多属性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萌 秦松松 +2 位作者 谢佳恒 张奉冰 李刚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且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同时考虑相似度和接近度,确定每一属性的决策者权重。为了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和避免区间直觉模糊矩阵的渐进性,引入了决策者风险... 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且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同时考虑相似度和接近度,确定每一属性的决策者权重。为了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和避免区间直觉模糊矩阵的渐进性,引入了决策者风险偏好系数,将集结后的综合决策矩阵转换成区间数矩阵。然后,为了客观地求出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环境下属性的权重,构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的属性权重目标规划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评价值的偏差,也强调了评价值自身的可信度。最后,通过研发项目选择问题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决策 区间直觉模糊集 决策者风险偏好 不完全属性权重信息 交叉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熵的ITFN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付亚男 毛军军 徐丹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0期218-222,共5页
针对属性值为直觉梯形模糊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的决策方法。给出期望值的方法将直觉梯形模糊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进而提出直觉模糊数的交叉熵等概念及相关性质。基于各方案与正理想方案的总区别... 针对属性值为直觉梯形模糊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的决策方法。给出期望值的方法将直觉梯形模糊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进而提出直觉模糊数的交叉熵等概念及相关性质。基于各方案与正理想方案的总区别信息最小化原则,建立非线性模型,求出属性权重。用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梯形模糊数 多属性决策 交叉熵 直觉模糊数 正理想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agorean模糊对称交叉熵及加权投影的多属性决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二东 李占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4,共10页
在Pythagorean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以欧式距离等距离测度为基础计算各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可能产生与正理想解距离更近的待选方案却与负理想解的距离也更近,导致所得方案排序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各备选方案的优劣程度。为有... 在Pythagorean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以欧式距离等距离测度为基础计算各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可能产生与正理想解距离更近的待选方案却与负理想解的距离也更近,导致所得方案排序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各备选方案的优劣程度。为有效克服决策结果的逆序问题,提出满足对称性、有界性的Pythagorean模糊对称交叉熵,进而给出Pythagorean模糊加权对称交叉熵的定义;针对规范化的Pythagorean模糊决策矩阵,以得分函数确定正、负理想方案,通过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方案的对称交叉熵并依据各属性的灰色关联贡献度确定各属性权重;分别求出各备选方案到正、负理想方案上的加权投影值,将两类加权投影值标准化处理,通过各方案的贴近度实现方案的排序择优。最终将该决策方法应用于R&D项目优选决策问题,并经对比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agorean模糊集 Pythagorean模糊对称交叉熵 标准化加权投影 R&D项目优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熵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愿 毛军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5-89,共5页
提出了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这种交叉熵充分考虑了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非隶属度以及犹豫度。给出一种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区间直觉模糊熵的公理化体系,并且基于直觉模糊交叉熵公式给出一种区间直觉模糊熵的具体... 提出了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这种交叉熵充分考虑了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非隶属度以及犹豫度。给出一种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区间直觉模糊熵的公理化体系,并且基于直觉模糊交叉熵公式给出一种区间直觉模糊熵的具体测度公式。利用区间值直觉模糊集的加权相关系数,将提出的熵公式应用于解决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值直觉模糊集 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 区间直觉模糊熵 加权的相关系数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的距离测度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国祥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7,共6页
通过借用Shannon信息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信息测度的模糊对称交互熵(FSCE)这一距离测度。接下来证明了它是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满足非负性、对称性、三角不等式三个条件。最后利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在模糊模式识别中,FSCE与常见... 通过借用Shannon信息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基于模糊信息测度的模糊对称交互熵(FSCE)这一距离测度。接下来证明了它是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满足非负性、对称性、三角不等式三个条件。最后利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在模糊模式识别中,FSCE与常见的模糊贴近度可以得到一致的识别结果,并有其优势和实际意义,为模糊模式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对称交互熵 三角不等式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贴近度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子迪 毛军军 赵愿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22-27,共6页
为了全面反映区间直觉模糊集的不确定性,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集的3种不确定性因子,即直觉因子、模糊因子和跨度因子;基于这3种不确定性因子,给出了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并且证明了交叉熵的相关性质;利用区间直觉模糊集的交叉熵,... 为了全面反映区间直觉模糊集的不确定性,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集的3种不确定性因子,即直觉因子、模糊因子和跨度因子;基于这3种不确定性因子,给出了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并且证明了交叉熵的相关性质;利用区间直觉模糊集的交叉熵,提出一种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并且根据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加权相关系数,给出了具体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集 区间直觉模糊交叉熵 属性权重 加权相关系数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及其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香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5期234-237,共4页
在区间直觉模糊(IVIF)环境下,利用连续有序加权平均(COWA)算子定义了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间的交叉熵,即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依据提出的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定义了直觉模糊数间的连续交叉熵距离。基于TOPSIS的思想得到备选方... 在区间直觉模糊(IVIF)环境下,利用连续有序加权平均(COWA)算子定义了一种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间的交叉熵,即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依据提出的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定义了直觉模糊数间的连续交叉熵距离。基于TOPSIS的思想得到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加权距离,并且计算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依据相对贴近度选择最优方案。其中,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以区间直觉模糊连续交叉熵最大为准则的规划模型;针对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情况,根据交叉熵理论确定属性权重向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的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集 连续交叉熵 连续有序加权平均(COWA)算子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险偏好行为的铁路选线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凯伦 李远富 +1 位作者 樊敏 赵笑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决策模型中未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选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及环境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铁路选线决策指...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决策模型中未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对决策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选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及环境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铁路选线决策指标体系,并采用九级标度语言评价值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再将定性指标转换为直觉模糊数带入计算;然后定义效用函数表达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采用两次改进熵权法确定指标客观权重;最后结合基于对称交互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法,构建一种新的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行为的铁路选线决策模型。根据该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风险偏好因子k得出与其对应的最优方案。通过案例分析,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实践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类似风险偏好铁路选线决策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风险偏好行为 直觉模糊集 效用函数 改进熵权法 对称交互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俊芳 周熠烜 +1 位作者 周礼刚 肖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8-203,共6页
针对决策信息为Pythagorean犹豫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引入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的概念。以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作为决策信息差异程度的度量,提出专家权重和... 针对决策信息为Pythagorean犹豫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引入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的概念。以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作为决策信息差异程度的度量,提出专家权重和属性权重的确定模型。提出一种基于Pythagorean犹豫模糊熵的TOPSIS方法,并通过光伏电站选址案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群决策 Pythagorean犹豫模糊交叉熵 属性权重 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跨燃气管道现浇梁施工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天宝 王雪颖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保障某跨燃气管道现浇梁施工安全,建立现浇梁BIM模型进行动态施工模拟,找出影响现浇梁施工的风险因素,从地质条件、外界影响、安全管理3个方面建立了跨燃气管道现浇梁施工风险评价体系;结合“熵”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各影响因素... 为保障某跨燃气管道现浇梁施工安全,建立现浇梁BIM模型进行动态施工模拟,找出影响现浇梁施工的风险因素,从地质条件、外界影响、安全管理3个方面建立了跨燃气管道现浇梁施工风险评价体系;结合“熵”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并对现浇梁施工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表明:①通过BIM动态模拟,直观全面地识别出施工风险,对现场施工风险超前预报。②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理论,对4座桥墩施工风险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左幅23#属于严重Ⅳ,右幅23#属于严重Ⅳ,左幅22#属于中等Ⅲ,右幅22#属于不严重Ⅱ。③根据风险评估结论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策略,为安全施工明确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燃气管道 现浇梁 BIM 熵权组合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及其多属性决策方法
18
作者 郝江锋 钱云 +1 位作者 汪峰 李浩 《巢湖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2-78,共7页
研究将连续有序加权平均(COWA)算子引入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IVPF)环境,定义了一种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测度,以此来刻画两个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集(IVPFS)之间的差异程度;利用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来确定属性权重,其中... 研究将连续有序加权平均(COWA)算子引入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IVPF)环境,定义了一种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测度,以此来刻画两个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集(IVPFS)之间的差异程度;利用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来确定属性权重,其中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确定条件下,建立以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连续交叉熵最大为准则的规划模型。根据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的加权相关系数,给出了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多属性决策算法,并对态度参数λ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提出的决策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毕达哥拉斯模糊集 连续交叉熵 COWA 加权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交互熵的犹豫模糊信息相似度及聚类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小弟 朱建军 刘思峰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6-1822,共7页
研究面向犹豫模糊信息的聚类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相对熵、对称交互熵,并基于信息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犹豫模糊相似度公式;然后,利用相似度公式构造相似系数矩阵,基于编网聚类方法对犹豫模糊集进行聚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 研究面向犹豫模糊信息的聚类方法.首先,定义犹豫模糊相对熵、对称交互熵,并基于信息论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犹豫模糊相似度公式;然后,利用相似度公式构造相似系数矩阵,基于编网聚类方法对犹豫模糊集进行聚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豫模糊集 对称交互熵 聚类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交互熵的模糊信息测度
20
作者 卢国祥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59-266,共8页
通过借用Shannon信息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对已有文献中基于模糊熵测度的模糊对称交互熵(FSCE)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对称改进模糊交互熵(SIFCE)这一距离测度.接下来证明了它是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满足非负性、对称性、三角不等式三个条件,并且... 通过借用Shannon信息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对已有文献中基于模糊熵测度的模糊对称交互熵(FSCE)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对称改进模糊交互熵(SIFCE)这一距离测度.接下来证明了它是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满足非负性、对称性、三角不等式三个条件,并且满足有界性,还讨论了它与模糊熵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该测度的模糊贴近度σSIF,利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在模糊模式识别中,σSIF与常见的模糊贴近度可以得到一致的识别结果,从而为模糊模式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改进模糊交互熵 三角不等式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贴近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