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ED IMAGE MATCHING WITH CODED POINTS IN STEREOVISION MEASUREMENT 被引量:1
1
作者 Dong Mingli Zhou Xiaogang +2 位作者 Zhu Lianqing LU Naiguang Sun Yun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53-456,共4页
A coding-based method to solve the image matching problems in stereovision measurement is presented. The solution is to add and append an identity ID to the retro-reflect point, so it can be identified efficiently und... A coding-based method to solve the image matching problems in stereovision measurement is presented. The solution is to add and append an identity ID to the retro-reflect point, so it can be identified efficiently under the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tation, zooming, and deformation independence. Its design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detail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ereovision measurement are described.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on reducing processing data time, improving accuracy of image matching and automation of measuring system through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d point Image matching Stereovision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 Code Key Poin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enterNet
2
作者 Wei Wang Xinyao Tang +2 位作者 Kai Zhou Chunhui Zhao Changfa Liu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3年第11期1911-1928,共18页
Data Matrix(DM)cod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reading of DM code usually includes positioning and decoding.Accurate position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successful decoding.Traditional image pro... Data Matrix(DM)cod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reading of DM code usually includes positioning and decoding.Accurate position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successful decoding.Tradition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poor adaptability to pollution and complex backgrounds.Although deep learning-based methods can automatically extract features,the bounding boxes cannot entirely fit the contour of the code.Furthe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are required for precise positioning,which will reduce efficiency.Because of the above problems,a CenterNet-based DM code key point detection network is proposed,which can directly obtain the four key points of the DM code.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the degree of fitness is higher,which is conducive to direct decoding.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an enhanced loss function is designed,including DM code key point heatmap loss,standard DM code projection loss,and polygon Intersection-over-Union(IoU)loss,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network to learn the spatial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DM code.The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on the self-made DM code key point detection dataset,including pollution,complex background,small objects,etc.,which uses the Average Precision(AP)of the common object detection metric as the evaluation metric.AP reaches 95.80%,and Frames Per Second(FPS)gets 88.12 on the test set of the proposed dataset,which can achieve real-time performanc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 code key point detection CenterNet object detection enhanced los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on of Minimal Test Points Set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被引量:1
3
作者 Shu-Lin Tian Cheng-Lin Yang Bing Lo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年第4期312-316,共5页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is a discrete optimization problem. On one hand, traditional exhaustive search method is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ace complexity of t...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is a discrete optimization problem. On one hand, traditional exhaustive search method is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pace complexity of traditional exhaustive is low. A tradeoff method between the high time complexity and low space complexity is proposed. At first, a new fault-pair tabl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The fault-pair table consists of two columns: one column represents fault pair and the other represents test points set that can distinguish the corresponding faults. Then, the rows are arranged in ascending order according to the cardinality of corresponding test points set. Thirdly, test points in the top rows are selected one by one until all fault pair are isolated. During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 process, the rows that contain selected test points are deleted and then the dimension of fault-pair table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proposed test points selection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and tested using an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derived from a real analog circuit. Computational results suggest show policies are better than the exhaustive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pair table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optimization test points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Rollout Strategy to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被引量:4
4
作者 Cheng-Lin Yang Shu-Lin Tian Bing Lo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9年第4期308-311,共4页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is a discret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global minimum set of test points can only be guaranteed by an exhaustive search which is eompurationally expensive. In ...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is a discret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global minimum set of test points can only be guaranteed by an exhaustive search which is eompurationally expensive. In this paper, this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heuristic depth-first graph search problem at first. The graph node expanding method and rules are given. Then, rollout strategies are applied,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heuristic graph search algorithms, in a computationally more efficient manner than the optimal strategies, to obtain solutions superior to those using the greedy heuristic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rollout-based test points selection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and tested using an analog circuit and a set of simulated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s. Computa- tional results are shown, which suggest that the rollout strategy policie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ther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ristic graph search integer-coded fault wise table optimization rollout strategy test points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采集炮检关系文件的生成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马竹 王君 +2 位作者 杜海涛 刘海涛 王建锋 《物探装备》 2025年第1期59-62,70,共5页
海洋OBN地震采集中,由于节点在海底不可见、不可控、记录相对不稳定的特征,其在海底的状态经常会发生变化,可能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坐标移动、角度旋转等,也可能是系统故障导致的记录错误、停止等。这些变化最终都需要体现在RPS文件的点索... 海洋OBN地震采集中,由于节点在海底不可见、不可控、记录相对不稳定的特征,其在海底的状态经常会发生变化,可能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坐标移动、角度旋转等,也可能是系统故障导致的记录错误、停止等。这些变化最终都需要体现在RPS文件的点索引分类中,并且能与对应的炮点SPS文件联合生成正确的XPS文件。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RPS文件进行正确的点索引分类,同时生成时间精确匹配的XPS文件。该方法流程已被开发为软件工具,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N XPS 点索引 点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纠错编码的印刷可变点阵编码及译码算法
6
作者 李笑宇 李蔚 +3 位作者 余文波 邓鑫宇 吴量 郭赫胤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商品货物信息的防伪和隐藏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隐藏信息和自纠错能力的Meta码来实现防窜溯源。本研究基于印刷信息点,采用DET重组、二维奇偶校验、LDPC编码、回转定位、周期性定位等方法完成Meta码的构造,并通过旋... 商品货物信息的防伪和隐藏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隐藏信息和自纠错能力的Meta码来实现防窜溯源。本研究基于印刷信息点,采用DET重组、二维奇偶校验、LDPC编码、回转定位、周期性定位等方法完成Meta码的构造,并通过旋转矫正和编码的逆运算来完成码阵的信息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eta码具有较强的防伪、自纠错能力和鲁棒性,能够成功地从Meta码所组成的码阵中解析出明文信息。基于自纠错编码的印刷可变点阵编码及译码算法可以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印刷信息点在防伪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窜溯源 码字自纠错 信息点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模态融合相机-激光雷达3D目标检测
7
作者 李睿敏 贾雄伟 +1 位作者 任小文 潘福全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3期115-117,127,共4页
为了进一步解决3D目标图像与雷达信息异构特征难以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模态融合的相机-激光雷达3D目标(3DMMF)检测方法。将约束条件引入到多维空间中,根据稀疏张量用于概率信息融合,利用最大池化方法与概率得分的预期目... 为了进一步解决3D目标图像与雷达信息异构特征难以匹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模态融合的相机-激光雷达3D目标(3DMMF)检测方法。将约束条件引入到多维空间中,根据稀疏张量用于概率信息融合,利用最大池化方法与概率得分的预期目标对应,获得最终融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点云相比,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MAP平均提高6.23%,在简化效果方面达到了最优状态。所提方法增强后的预传输延迟降低95.35%,在两级融合网络中具备最优探测性能,不需要占用过长的前置和后置时间。3DMMF可以有效提高三维目标控制性能,多层次融合方式有效解决视角错位和特征失配等问题。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汽车自动驾驶能力,具有很高的科技推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传感器融合 3D目标检测 点云编码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个人项目第一难度组的发展历程
8
作者 唐艺宁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187-190,共4页
艺术体操作为评分类竞技体育项目,其评分规则是裁判评判运动员成绩的依据,同时也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过程中的核心准则。难度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第一难度组的动作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器械技术水平,还直接影响... 艺术体操作为评分类竞技体育项目,其评分规则是裁判评判运动员成绩的依据,同时也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过程中的核心准则。难度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第一难度组的动作不仅反映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器械技术水平,还直接影响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值,是成套动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所得结论如下:第一,难度组的划分,是决定第一难度组与第二难度组难度价值分布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紧跟规则变化,把握得分重点,是成套编排的重要环节之一。第二,2022—2024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较2017—2020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旋转类身体难度动作类型增加了57%,动作数量增加41%,与其他两类身体难度相比增加百分比最多。第三,2022版规则执行的比赛周期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重点关注第一难度组动作的选编和完成情况,把握重点,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评分规则 个人项目 难度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层多模态融合3D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治国 马文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6-708,共13页
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视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是关键的信息来源,但在目前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大部分纯点云的网络检测能力都优于图像和激光点云融合的网络,现有的研究将其原因总结为图像与雷达信息的视角错位以及异构特征难以匹配,单阶段... 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视觉传感器与激光雷达是关键的信息来源,但在目前的3D目标检测任务中大部分纯点云的网络检测能力都优于图像和激光点云融合的网络,现有的研究将其原因总结为图像与雷达信息的视角错位以及异构特征难以匹配,单阶段融合算法难以充分融合二者的特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多层多模态融合的3D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前融合阶段通过在2D检测框形成的锥视区内对点云进行局部顺序的色彩信息(Red Green Blue,RGB)涂抹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点云输入融合了自注意力机制上下文感知的通道扩充PointPillars检测网络;后融合阶段将2D候选框与3D候选框在非极大抑制之前编码为两组稀疏张量,利用相机激光雷达对象候选融合网络得出最终的3D目标检测结果.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本融合检测方法相较于纯点云网络的基线上有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平均mAP提高了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多传感器融合 3D目标检测 点云编码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Points of Bases of Human Protein Coding Sequences
10
作者 Zhou Guoxiang Wang Aikun He Wenchen(Mathematics and Physics Department,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00130, Tianjin, China)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A01期1-4,共4页
A novel diagrammtic method is proposed to show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bases of human protein sequences. Using this method, the distribution sphere[1-4] is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with same volume. The picture i... A novel diagrammtic method is proposed to show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bases of human protein sequences. Using this method, the distribution sphere[1-4] is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with same volume. The picture is clearer and more intuitive than that in [1] .A rule o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points of bases of protein sequences is given. Besides, in 300 representative pointS of human protein sequence samples we find that there are three (not only one) points outside the 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ULAR DISTRIBUTION REPRESENTATIVE point of BASES of protein CODING sequence/ DISTRIBUTION SPHE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单点定位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勇 郑越峰 +2 位作者 杨頔 周萌 王炳辉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单点定位模式下,如忽视差分码偏差和误差修正方式不当,会导致定位性能下降。为了改善BDS的单点定位性能,创新性地定义与估计差分码偏差,检验差分码偏差估计值精度,深入分析精密单点定位误差,从而筛选接收...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单点定位模式下,如忽视差分码偏差和误差修正方式不当,会导致定位性能下降。为了改善BDS的单点定位性能,创新性地定义与估计差分码偏差,检验差分码偏差估计值精度,深入分析精密单点定位误差,从而筛选接收机钟差与卫星钟差。应用非组合方式获取修正值,计算电离层延迟与对流层延迟以消除对冲值。基于差分码偏差估计值、误差修正值和大气参数消除对冲值,获取接收机伪距最终观测值。通过解算观测值获得接收机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实现北斗卫星导航单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工况背景下,所获得的定位结果与接收机实际位置保持一致,并且定位收敛时间最小值为3 s。该方法应用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差分码偏差 对流层延迟 电离层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非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珠凤 李白玉 +3 位作者 李柯叶 黄少玲 费科锋 张蕾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5-8,12,共5页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 目的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管理模式,并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总用时及各时间节点用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同时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急诊科护士护理记录书写用时、书写错误及缺陷等。结果基于定位二维码技术构建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流程能有效缩短DNT(P<0.001),模式应用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明显缩短(P<0.001),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定位二维码技术可实现流程数据精确抓取,在生成流程时间轴的同时可生成相应护理记录,为卒中流程质量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对高级卒中中心的建立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节点管理 定位二维码 DNT 质量与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参数估计
13
作者 陈亮 展昕 +1 位作者 赵胜 张志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DCB进行组合计算,估计出接收机钟差与参与计算的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利用北京某监测站采集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观测数据,对B1I+B3I、B1C+B2a等2种频点组合分别进行2种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计算,估计电离层延迟、接收机钟差、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结果表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略优于改进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的平均修正百分比为85.54%,比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高6.43%;B1I+B3I和与B1C+B2a频点组合估计的接收机钟差的RMS分别为0.19和0.21 ns,均值相差0.09 ns,钟差估计精度相当;接收机B1I、B3I、B1C和B2a硬件延迟与标定值都在0.14 n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钟差 电离层延迟 差分码偏差(D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差分码偏差对北斗三号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彦君 贾小林 +1 位作者 姚顽强 许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探讨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组合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对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影响,推导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无电离层组合卫星端DCB改正模型,并基于MGEX跟踪站连续7天4站的观测数据按... 为探讨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组合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对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影响,推导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无电离层组合卫星端DCB改正模型,并基于MGEX跟踪站连续7天4站的观测数据按7种不同双频组合进行DCB改正实验。结果表明,DCB改正对PPP精度在最初的历元有明显提升,有助于滤波的收敛及提高单天解的均方根,但对于最终定位精度无明显提升。B2a/B3I及B2b/B3I组合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合,DCB改正后有所提升。其他5种组合改正后定位精度及收敛时间相当:静态PPP单天解均方根在E、N和U方向约为5.50 cm、2.50 cm和6.25 cm,较未改正前提升20%~65%;平均收敛时间为38 min,提升约6%;动态PPP平均收敛听语音聊科研与作者互动时间为59 min,提升约20%;最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5 cm,高程方向优于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系统 差分码偏差 精密单点定位 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YOLOv7与UNet的编码点定位方法
15
作者 刘升 古丽巴哈尔·托乎提 +1 位作者 补生来 买买提明·艾尼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针对编码点的定位存在误检率高和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YOLOv7与UNet的圆形编码点定位方法。第1阶段使用改进的YOLOv7检测编码点的位置,改进的YOLOv7首先将DCN-v2可变形卷积引入ELAN模块,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其次把卷积块注... 针对编码点的定位存在误检率高和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YOLOv7与UNet的圆形编码点定位方法。第1阶段使用改进的YOLOv7检测编码点的位置,改进的YOLOv7首先将DCN-v2可变形卷积引入ELAN模块,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其次把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机制嵌入骨干网络使网络更关注目标特征;然后使用Focal-EIoU Loss提高收敛速度;最后构建OD-Cat模块替换ConCat模块以提升网络检测精度。提取出每个圆形编码点的ROI后,第2阶段通过UNet分割出编码点的中心轮廓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编码点的中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比原YOLOv7的精确率提高了6.33%,平均精度均值(mAP)提升了5.76%;提出的定位方法验证了在噪声、亮度不足或曝光等复杂环境下可以准确定位出编码点的中心椭圆轮廓,在实际工业视觉测量中具备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点识别 深度学习 中心定位 YOLOv7 UNet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叉树法和PROSAC算法改进的视觉SLAM技术
16
作者 杜根 张志安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解决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前端进行特征点匹配时,随机抽样一致法(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存在的迭代次数高、实时性较差、鲁棒性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法和渐进一... 为解决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的前端进行特征点匹配时,随机抽样一致法(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存在的迭代次数高、实时性较差、鲁棒性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法和渐进一致采样法(progressive sample consensus,PROSAC)算法融合改进的图像匹配算法。实现四叉树法+PROSAC算法的误匹配剔除算法,在EuRoC数据集上对改进后的ORB-SLAM2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ORB-SLAM2系统,该算法在Vicon Room 103数据集上总体绝对轨迹误差平均值减小了39.28%,总体相对位姿误差减小了35.45%,具有更高的建图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叉树编码 特征点匹配 PROSAC算法 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样的点云几何编码框架
17
作者 刘昊 元辉 +1 位作者 陈晨 高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6,共9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点云采集设备的精度不断提升,海量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然而,三维点云数据点分布不规则、数量巨大等特性给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点云编码势在必行。针对三维点云几何信息,文中从数据采样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点云采集设备的精度不断提升,海量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然而,三维点云数据点分布不规则、数量巨大等特性给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点云编码势在必行。针对三维点云几何信息,文中从数据采样的角度出发,将三维点云编码问题转换为三维点云采样-重建问题,并提出基于采样的三维点云几何编码框架。该框架首先在编码端使用指定采样率的三维点云下采样方法,将原始三维点云下采样至指定点数的稀疏三维点云,然后采用任意现有的编码方法对稀疏三维点云进行编码(待编码点数大幅减少,可有效降低编码码率),最后使用三维点云上采样方法将解码端获得的稀疏三维点云插值重建成与原始输入点云外形近似的高质量稠密三维点云。实验结果表明,与MPEG提出的最新G-PCC三维点云编码标准相比,在相同码率下,文中提出的三维点云几何编码框架可以使解码端重建三维点云的客观质量平均提升5.49 dB,同时呈现出更好的主观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几何编码 深度学习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哈希的稀疏点集快速匹配算法研究
18
作者 吴林鹏 周玲 +2 位作者 杨晗 赵佳怡 张丽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69-172,共4页
针对不同坐标系下部分重叠的稀疏坐标点集,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哈希的同名点快速稳健匹配算法。将各点与其邻近点的距离关系映射成一个二进制码身份标签,通过身份标签相似度计算,找出两个点集中满足设定阈值的候选匹配点对,从而建立初始匹... 针对不同坐标系下部分重叠的稀疏坐标点集,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哈希的同名点快速稳健匹配算法。将各点与其邻近点的距离关系映射成一个二进制码身份标签,通过身份标签相似度计算,找出两个点集中满足设定阈值的候选匹配点对,从而建立初始匹配关系。据此计算刚体变换矩阵对两组点集进行配准,确定两组点集之间的精确匹配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速度快、准确率高、对于噪点和低重叠度具有稳健性,而且对两个点集之间的初始相对位置没有任何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稀疏点集 点集匹配 距离哈希 二进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频调制的反利用波形设计和优化处理
19
作者 彭哲凡 武亚涛 郭国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常规的雷达线性调频及编码波形易被无源非合作雷达利用,目前的雷达波形设计中均未考虑到波形被利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点频调制的反利用波形。波形设计上,利用minimax方法设计出匹配滤波后具有多假目标的特殊频率编码波... 常规的雷达线性调频及编码波形易被无源非合作雷达利用,目前的雷达波形设计中均未考虑到波形被利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点频调制的反利用波形。波形设计上,利用minimax方法设计出匹配滤波后具有多假目标的特殊频率编码波形,再对该波形进行多点频调制破坏匹配滤波的副瓣性能。在进行波形处理时,根据波形的先验知识,首先通过预先设计的陷波器进行去多点频调制,然后通过多约束条件下的凸优化方法进行失配滤波器设计,再采用设计的失配滤波器系数进行失配滤波,消除假目标的影响,降低副瓣水平,获得良好的探测指标。通过仿真分析了该波形在匹配滤波时副瓣水平高,存在多个假目标可混淆真目标的距离信息的特性,难以被无源非合作雷达利用,而优化处理可获得良好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利用波形 特殊频率编码波形 多点频调制 凸优化方法 失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碳九解聚组分制备共冷聚石油树脂的研究
20
作者 贾立朋 王斌 孙向东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69-72,共4页
以裂解碳九馏分解聚物料、脱环C_(5)、热聚树脂溶剂为原料,通过选择合适的配比来调控物料中有效组分比例等参数;研究了配料中解聚料、脱环C_(5)加入比例对共冷聚石油树脂色号、软化点、蜡雾点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裂解碳九馏分解聚 物料比例 色号 软化点 蜡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