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本科教育中的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兰秋 王晓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我国本科教育中,卫生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偏低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未形成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欠缺医法有机结合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医... 我国本科教育中,卫生法学人才培养面临着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卫生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偏低以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提高等问题。原因在于未形成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欠缺医法有机结合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中医法缺少融合、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医法复合型师资队伍及医患和谐、医法和谐的教学与就业伦理导向有待加强。为此,必须树立医法融合的培养理念;加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医法融合的课程体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实现医法的融合与共通;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医法和谐、医患和谐的伦理导向,拓宽卫生法学学生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法学 医法融合 实践教学 医学伦理 医患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韦少雄 韦群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A01期67-70,共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是由理论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体系三者构成的。其中构建理论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应注意把握以备教材为核心的备课方法和以互动法、案例法、专题教学法为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是由理论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体系三者构成的。其中构建理论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应注意把握以备教材为核心的备课方法和以互动法、案例法、专题教学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与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法主要应注意把课程内实践教学和课程外的实践教育相结合;构建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则要避免以量化的卷面分数简单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高低,而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体系 理论教学方法体系 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相关性研究——对济宁学院2007级大一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蔡秀梅 刘强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9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不容乐观,知行分离,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提升大学生规则意识方面的作用,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 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不容乐观,知行分离,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提升大学生规则意识方面的作用,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燕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项目教学法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嵌合性及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步骤和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钟万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14-116,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四门课程之一,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上好该课程应把握新课程基本精神和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体现针对性,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四门课程之一,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上好该课程应把握新课程基本精神和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体现针对性,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月华 柴中梅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通过描述情景模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透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行的统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提高...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通过描述情景模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透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模拟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行的统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丰富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实践教学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月红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63-165,共3页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分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形式。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职高专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活模块”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活模块"教学由校内实践"活模块"和校外实践"活模块"两部分组成。这两大"活模块"又分别包含若干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教学...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活模块"教学由校内实践"活模块"和校外实践"活模块"两部分组成。这两大"活模块"又分别包含若干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活模块"教学,培养了高职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引导他们回归生活世界,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活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公益活动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娜 邓春红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0期60-61,共2页
为进一步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将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加入公益组织,提供志愿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并组织开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益活动 课程教学 实践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法学人才培养中伦理教育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秋 李紫玲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00-208,共9页
法律伦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核心,对于高校法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应当充分重视。高校法学专业要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加强实务型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联合培养,共建教学基地,构建“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活... 法律伦理教育是法学教育的核心,对于高校法学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应当充分重视。高校法学专业要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加强实务型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联合培养,共建教学基地,构建“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为抓手,为伦理教育开拓“第二课堂”,培养具有法律职业伦理的法学人才。尤其是通过模拟法庭实战演练和法律诊所实践教育等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教育 法学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九个统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殷善兵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9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关键在任课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关键在任课教师。当然除此之外,还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着重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的"九个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教学实践 九个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课法律教学改革初探
12
作者 衣仁翠 《贺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1-63,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法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须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方面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将传统方法推陈出新,通过有效途径突破各章的难点、突出重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应该加强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以网络法律信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法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须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方面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应将传统方法推陈出新,通过有效途径突破各章的难点、突出重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应该加强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以网络法律信息教学平台去丰富法律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观摩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 法律 大学生 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人为本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闵建杰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7-91,共5页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满足高职学生成长需要、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满足高职学生成长需要、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目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人为本 教学体系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法律素养教育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俊芳 方赓 潘小凤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27-31,108,共5页
研究在法律素养教育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的必然性,建立"基础"课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的应用体系,分析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实践项目任务,并在剖析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后构建该教学模式在"基础"课实践环节的实... 研究在法律素养教育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的必然性,建立"基础"课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的应用体系,分析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实践项目任务,并在剖析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后构建该教学模式在"基础"课实践环节的实施流程,并对在实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法律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玉虹 陈燚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魂”。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作为小学课程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包含着系统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魂”。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一些困境,存在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作为小学课程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中包含着系统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为载体,立足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完美人格,让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从多个维度着手,通过借助信息媒体资源、深挖教材资源、衔接多样生活元素、创设故事情境模式、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探索游戏活动教学,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课堂 道德与法治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孙婷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5-106,共2页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对法律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对法律意识提升不够以及现代法治观念彰显... 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对法律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对法律意识提升不够以及现代法治观念彰显不足等问题和偏差,没有把法律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在提高学生法律素养这一层面。本文以法律基础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为参考,分析了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法律基础课教学要遵循法律教育目标的"三层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整合资源,寻求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法律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基础 教育目标 法律意识 法律素质 问题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论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会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探讨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重要论述如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利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指引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习近平从担当原因、担当目标、... 探讨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重要论述如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利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指引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习近平从担当原因、担当目标、担当任务和担当践行多个维度阐述青年学生应塑造的重要担当品格,充分挖掘其育人化人的价值,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道德部分的教学,可以丰富理论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担当复兴大任、把握人生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价值准则、锤炼道德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担当论述 思想道德与法治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新教材之我见
18
作者 刘凤冰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7-89,共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关怀和厚望,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新教材符合教学创新的需要,融汇了新内容,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新教材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探索
19
作者 李红梅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4-16,共3页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有利于更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教学方案供选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治的日常生活尊严奠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视角下的建构
20
作者 王金霞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6期39-49,共11页
中国在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某种程度的价值危机和共识危机,对日常生活尊严的讨论即是为法治中国建设寻找价值坐标和凝练价值共识的尝试。康德的伦理尊严理论是启蒙运动之后人的尊严理论的集大成者,但依然面临着外化... 中国在取得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某种程度的价值危机和共识危机,对日常生活尊严的讨论即是为法治中国建设寻找价值坐标和凝练价值共识的尝试。康德的伦理尊严理论是启蒙运动之后人的尊严理论的集大成者,但依然面临着外化过程中的实践困境。马克思的实践尊严理论是更为广泛和彻底的尊严理论,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视角出发,发现的正是世界的“人化”尊严,也即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尊严。实践尊严外化过程中不能忽视日常生活尊严,需要把人的尊严奠基推进到那些自在的、无意识的、人伦日用而不知的日常生活结构当中去。整个法治体系奠基于人的基本尊严,保障日常生活尊严是法治的基础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伦理尊严 实践尊严 日常生活尊严 奠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