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and error analysis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nterpol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吉龙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4期277-283,共7页
Researchers in P.R.China commonly create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s(TINs) from contours and then convert TINs into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However,the DEM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 Researchers in P.R.China commonly create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s(TINs) from contours and then convert TINs into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However,the DEM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and simulate key hydr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rivers and drainage borders.Taking a hilly reg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a research area and using ArcGISTM software,we analyzed the errors of different interpolations to obtain distributions of the errors and precisions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M produc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interpolation errors satisfy normal distributions,and large error exists near the structure line of the terrain.Furthermore,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a DEM interpolated with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ANUDEM) is higher than that interpolated with TIN.The DEM interpolated with TIN is acceptable for generating DEMs in the hilly region of south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interpolation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 ti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U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TIN在土石方工程三维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孟永东 陈俊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85-288,共4页
为适应水利水电领域土石方工程设计高效、直观的需求,提出基于约束不规则三角形网格(TIN)的土石方工程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集成建模方法。通过开发具有输入输出、图形预处理、约束TIN建模、挖填方量计算等功能的土石方工程三维辅助设... 为适应水利水电领域土石方工程设计高效、直观的需求,提出基于约束不规则三角形网格(TIN)的土石方工程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集成建模方法。通过开发具有输入输出、图形预处理、约束TIN建模、挖填方量计算等功能的土石方工程三维辅助设计程序,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土石方工程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建模和工程完建形象的直观显示,为设计和决策者进行工程土石方量计算、土石方调配平衡分析提供依据,三维辅助设计成果也可作为组织开挖施工的可视化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工程 三维辅助设计 约束不规则三角形网格 DELAUNAY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N的公路三维表面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雄 刘学军 《现代测绘》 2006年第2期6-8,共3页
公路三维表面模型是公路三维设计的基础,其关键是设计模型和地表模型的叠加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IN的地面模型和道路设计模型叠加算法,基本原理是把参考模型的边界多边形当作约束边界线插入操作模型,在保持参考模型拓扑关系不变的... 公路三维表面模型是公路三维设计的基础,其关键是设计模型和地表模型的叠加运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IN的地面模型和道路设计模型叠加算法,基本原理是把参考模型的边界多边形当作约束边界线插入操作模型,在保持参考模型拓扑关系不变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局部LOP优化,然后删除位于参考模型边界线内的点和三角形。本文算法具有实现简单、速度快和运算稳定的特点,已成功应用在公路三维可视化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不规则N(tin) 道路表面模型 叠加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SF和TIN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浩 高飞 +1 位作者 余敏 叶周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4-648,共5页
为了提高传统的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TIN)中初始种子点的选取效率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与TIN结合的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滤波算法。... 为了提高传统的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TIN)中初始种子点的选取效率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布料模拟滤波(cloth simulation filtering,CSF)与TIN结合的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滤波算法。首先去除机载LiDAR点云中的粗差点,对去除粗差点后的点云使用CSF算法以获取初始地面点,然后对初始地面点通过改进的TIN算法构建三角网,同时连续迭代进而获取最终地面点。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网站的3组测试数据进行滤波,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坡度较大的区域降低Ⅰ类误差,并将Ⅱ类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LiDAR) 点云滤波 布料模拟滤波(CSF) 不规则三角网(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UDEM和TIN建立DEM算法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寇程 赵春阳 +1 位作者 彭勃 赖晓云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利用等高线和高程点作为高程信息,利用水系作为辅助信息,使用ANUDEM和由TIN建立DEM两种方法建立DEM,并用派生等高线、提取水系和生成山体阴影模型对两种方法生成的DEM质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由ANUDEM方法得到的DEM光滑连... 本文利用等高线和高程点作为高程信息,利用水系作为辅助信息,使用ANUDEM和由TIN建立DEM两种方法建立DEM,并用派生等高线、提取水系和生成山体阴影模型对两种方法生成的DEM质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由ANUDEM方法得到的DEM光滑连续,克服了由TIN造成的平三角形和阶梯地形的现象,并且由ANUDEM方法得到的DEM具有正确的水文地貌关系。因此,ANUDEM是一种更加优秀的DEM插值算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ANUDEM 不规则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xtrapolation and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Daily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A Case Study of the Poyang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WU Guofeng Jan de Leeuw +2 位作者 Andrew K. Skidmore LIU Yaolin Herbert H. T. Prin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年第4期235-242,共8页
Measurements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for simulating plan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are generally very scarc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wo extrapolation and one inte... Measurements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for simulating plant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are generally very scarc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wo extrapolation and one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estimating daily PAR reaching the earth surface within the Poyang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na. The daily global solar radiation records at Nanch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daily sunshine duration measurements at nin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round Poyang Lake were obtain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Two extrapolation methods of PARs using recorded and estimated global solar radiation at Nanchang station and three stations (Yongxiu, Xingzi and Duchang) near the nature reserve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and a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combining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 and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DW) was imple- mented to estimate daily PA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using the PARs measured at Dahuchi Conservation Station (day number of measurement = 105 days) revealed that: (1)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achieved the best PAR estima- tion (R2 - 0.89, s.c. = 0.99, F= 830.02, P 〈 0.001 ); (2) the extrapolation method from Nanchang station obtained an unbiased result (R2 = 0.88, s.c. = 0.99, F = 745.29, P 〈 0.001); however, (3) the extrapolation methods from Yongxiu, Xingzi and Duchang stations were not suitable for this specific site for their biased estimations. Considering the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supporting the extrapolation and interpolation methods,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produces more reliable results than the extrapolation methods and hold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in all tested methods, and more PAR measurements should be recorded to evaluate the seasonal, yearly and spatial stabilities of these models for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whole nature reserve of Poyang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EXTRAPOLATIon interpolatio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 tin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DW)
原文传递
基于三角形不规则网模型的快速体素化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学工 邱华 +1 位作者 付金华 马金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281-3283,3287,共4页
为了改善在大数据量时体素化效率不高的缺点,针对三角形不规则网(TIN)模型的三角网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简单的体素化算法。首先通过细划三角面片,将面体素化转换为简单的点体素化生成体表面模型,然后利用深度缓存原理快速寻找初始种子... 为了改善在大数据量时体素化效率不高的缺点,针对三角形不规则网(TIN)模型的三角网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简单的体素化算法。首先通过细划三角面片,将面体素化转换为简单的点体素化生成体表面模型,然后利用深度缓存原理快速寻找初始种子体素进行体内填充。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精细复杂的大规模TIN模型,算法能确实有效地生成逼近原模型的26-连通的体素模型,且具有高效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体素化 实体体素化 三角形不规则网模型 种子填充 三角形细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地形图的生成及其水文地貌特征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买春 黎子浩 A.W.Jayawardena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4,78,共5页
数值地形图 (DEM)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进行流域水文模拟的基础 ,其精度直接影响模拟结果 .在没有现成的数值地形图时 ,应用人员往往利用传统的地形图来生成它 .本文分别采用Arc 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供的哈奇逊法和不规则三角网... 数值地形图 (DEM)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进行流域水文模拟的基础 ,其精度直接影响模拟结果 .在没有现成的数值地形图时 ,应用人员往往利用传统的地形图来生成它 .本文分别采用Arc 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供的哈奇逊法和不规则三角网五次插值法 ,对一个实验流域的高程取样点进行插值 ,生成了 4种不同的数值地形图 ,从凹洼分布、流域界定、河网提取、地面坡度和地形指数、以及地面径流汇流等方面 ,对它们的水文地貌精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都能生成由高程点群所反映的地形 ,然而由于哈奇逊法能够结合流域的河网结构及其具有物理基础的水文地貌加强法来处理凹洼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流域水文模拟 数值地形图 水文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构建的网格生长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刚 李永树 张水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6-58,6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点Delaunay三角网快速构建的网格生长算法,采用分治算法将离散点表达为唯一网格,利用稀疏矩阵完成网格数据的压缩存储,通过标识码实现有值单元格与离散点之间的高效检索,从而提高网格构建的效率。依据有值单元格的密度... 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点Delaunay三角网快速构建的网格生长算法,采用分治算法将离散点表达为唯一网格,利用稀疏矩阵完成网格数据的压缩存储,通过标识码实现有值单元格与离散点之间的高效检索,从而提高网格构建的效率。依据有值单元格的密度获取预设正方形搜索空间,并在三角网扩展时根据需要动态建立正方形搜索空间,从而保证网格生长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对于少量或海量离散点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网 不规则三角网 离散点 正方形搜素空间 网格生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内插技术的数字地形生成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明 梁国亭 +1 位作者 赖瑞勋 余欣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5,共5页
本文以黄河下游实测大断面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卫星图像、遥感图像数据判断河道主流线、滩槽分界线、水边线及控导工程,在此基础上完成断面曲面内插。利用河道实测大断面高程及下游关键控制点的水位流量关系数据推求内插断面的高程数据... 本文以黄河下游实测大断面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卫星图像、遥感图像数据判断河道主流线、滩槽分界线、水边线及控导工程,在此基础上完成断面曲面内插。利用河道实测大断面高程及下游关键控制点的水位流量关系数据推求内插断面的高程数据,快速生成整个下游河道的数字地形不规则三角网。以黄河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为例详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数字地形生成的原理及实现。生成的地形数据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在河槽高程、河槽形态及河槽面积上均吻合较好,能满足生产中对地形数据精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曲面内插 数字地形 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优化的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构成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彩虹 戴芹 +1 位作者 王建民 刘士彬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 采用基于分块的方式,提高了TIN的运行效率,并提出采用四边形对角线最短原则、增加内插点或减小块连接中距离阀值等优化处理方法,很好地改善了TIN的构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建立的三角网无交叉和重复,并具有Delaunay三角网的特性,同时兼顾了空间和时间性能,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分块 DELAUNAY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平面域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邹永贵 张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0期171-174,共4页
讨论了离散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研究现状,并采用网格划分提高构网速度。由于三角形定位的速度是影响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改进了基于点线关系方向定位算法,充分利用点与三角形的拓扑关系,减少点线关系的方向定位算法中计算重心的... 讨论了离散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研究现状,并采用网格划分提高构网速度。由于三角形定位的速度是影响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改进了基于点线关系方向定位算法,充分利用点与三角形的拓扑关系,减少点线关系的方向定位算法中计算重心的次数,从而提高了三角形定位的效率和构网速度。通过测试证明了算法的高效型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逐点插入法 三角形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储集体模式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大培 牛文杰 +2 位作者 杨钦 陈其明 熊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油藏储集体可视化是油藏描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帮助油藏开采、勘查工程师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油藏分布 ,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本文研究并解决了油藏储集体可视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 ,通过建立三角网格表示的油藏储... 油藏储集体可视化是油藏描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帮助油藏开采、勘查工程师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油藏分布 ,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本文研究并解决了油藏储集体可视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 ,通过建立三角网格表示的油藏储集体顶底面构造和尖灭线模型来确定油藏储集体的几何位置和形态 ;其次 ,用克里金插值的方法建立油藏储集体的各种物性参数数据场 ;最后 ,给出了某油藏储集体物性分布的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储集体模式 可视化 DELAUNAY三角化 不规则三角网 克里金插值 计算机图形学 石油 地质勘探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及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小军 魏炳乾 +1 位作者 周孝德 燕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202,共3页
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三角网的边、三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 提高水库泥沙淤积量的测报精度对水库的运行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论证由水下地形点构建的TIN三角网的边、三角形面及泥沙水下休止角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优化测报模型的休止角条件;进而利用Matlab编制优化的测报程序;最后结合灞河橡胶坝库区的淤积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泥沙水下休止角的淤积量测报模型可以剔除带有粗差的地形点数据,提高了淤积量的测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休止角 不规则三角网 淤积量 测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方可视化计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灵勇 朱秋晔 《现代测绘》 2012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可视化技术在土石方计算中的应用,设计研发的土石方可视化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土石方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建模,有效解决了传统土石方计算方法中界面直观性差、计算工作量大而且精度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成为土石方开挖... 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可视化技术在土石方计算中的应用,设计研发的土石方可视化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土石方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建模,有效解决了传统土石方计算方法中界面直观性差、计算工作量大而且精度得不到保证等问题,成为土石方开挖、填挖平衡的设计和指导施工的有力工具,是三维虚拟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应用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计算 不规则三角网(tin)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elaunay三角网生长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文杰 周振红 +1 位作者 彭记永 周明智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针对Delaunay三角网生长算法构网效率不高的问题,引进逐点插入法中的凸壳技术,利用凸壳作为初始多边形构建Delaunay三角网;在搜索前,按一定规则对搜索范围进行限制;在搜索三角形的第3点时,采用直线方程正负区域进行判别。测试结果表明,... 针对Delaunay三角网生长算法构网效率不高的问题,引进逐点插入法中的凸壳技术,利用凸壳作为初始多边形构建Delaunay三角网;在搜索前,按一定规则对搜索范围进行限制;在搜索三角形的第3点时,采用直线方程正负区域进行判别。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构网效率上有明显提高,在精度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DELAUNAY三角网 凸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不规则三角网向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转换算法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立托 李攀峰 马洪浩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32-34,共3页
基于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对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等优点。针对TIN向规则格网转换的串行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编程对一种串行算法进行实现;然后从GPU全局内存和共享内... 基于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对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等优点。针对TIN向规则格网转换的串行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图形处理器(GPU)并行编程对一种串行算法进行实现;然后从GPU全局内存和共享内存的访问方面对算法进行优化;最后用C++语言和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开发了实验系统,对优化前后算法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效率较优化前最大提高了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规则格网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山维在地形图等高线自动生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猛 冯传勇 罗兴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2,9,共3页
介绍了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等高线自动生成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清华山维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勾画地性线和手工修改三角网来实现等高线的自动生成。
关键词 清华山维 不规则三角网 等高线 地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插值法构建DEM时特殊地形的处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新海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79-83,共5页
本文根据平面插值法构建DEM 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处理插值禁域、山脊线、山谷线以及陡坎等特殊地形的方法,以期提高建模与插值的精度。试验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地形测量 平面插值 高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