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in Tidal River Reaches of Liaohe River Estuary, China Using a Revised QUAL2K Model 被引量:7
1
作者 YE Hanfeng GUO Shuhai +1 位作者 LI Fengmei LI G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Rivers in the Liaohe River Estuary area have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by discharges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petroleum pol- lutants and nutrients. In this paper, The Enhanced Stream Water Quality Model (QUAL2K) and i... Rivers in the Liaohe River Estuary area have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by discharges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petroleum pol- lutants and nutrients. In this paper, The Enhanced Stream Water Quality Model (QUAL2K) and its revised model as well as One-dimensional Tide Mean Model (1D model) were applied to predict and assess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tidal fiver reach of the Liaohe River Estuary. Dissolved oxygen (DO),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s), ammonia nitrogen (NH3-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were chosen as water quality indices in the two model simulations. The modell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reasons for degraded rivers remain petroleum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idal water also has a critical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 water qualit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dentifies that flow rate, point load and diffuse load are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s for the four water quality indices in the revised QUAL2K simulation. Uncertainty analysis based on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gives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wa- ter quality indices at two locations (6.50 km and 44.84 km from the river mouth). The statistical outcomes indicate that the observed data fall within the 90% confidence intervals at all sites measured, and show that the revised QUAL2K gives better results in simulat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a tidal f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river reach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revised QUAL2K model uncertainty analysis Liaohe River Estua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CHASTIC ANALYSIS MODEL FOR RIVER WATER 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2
作者 Wang Chao, Li Yo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4, P.R.China (Receied Nov.17,199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89-97,共9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mathematical technique to include stochasticity in environmental models. The techniques are studied to develop stochastic analysis model of the CBOD NBOD 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mathematical technique to include stochasticity in environmental models. The techniques are studied to develop stochastic analysis model of the CBOD NBOD DO equations for predicting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The CBOD NBOD DO equations are expanded to include stochastic terms. Stochastic terms are separated from non fluctuating terms, and the resulting set of equations is solved simultaneously. Solutions are used to calculating the integral solu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moments of the state variables. The moments a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okker Planck equation to produce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Because the approach produces analytical solutions, it offers greater flexibility than a Monte Carlo approach in treating complex environmental situations. The model is used to calculate water quality for the Qingao river.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onte Carlo model and fiel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analysis DISTRIBUTION MOMENTS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variance COVARI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S water quality model
原文传递
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水质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逄勇 赵棣华 +2 位作者 姚琪 丁训静 冉廷兵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采用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法的积分分离散,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两者的优点。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在对长江水源地、沿江污... 采用平面水流、水质有限体积法及黎曼近似解模型,在无结构网格上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有限体积法的积分分离散,模型具备有限单元法及有限体积法两者的优点。采用同步遥感、水量、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在对长江水源地、沿江污染源调查以及岸线稳定段分析结果基础上,进行污染源概化以及确定主要研究江段。在对概化的污染源计算出在设计条件下的污染带分布图,并计算出污染带长、宽随排污量变化曲线;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分析出长江各水源地及岸线稳定段的水质变化状况。对长江江苏段各主要排污口的污染带进行了计算,并对长江江苏段区域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水质模型 长江江苏段 区域供水水源地 水质达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喆 姜作发 +1 位作者 霍堂斌 马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1-678,共8页
运用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年5月、7月、9月通过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的研究,评价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共计8门115种属,种类组成以硅... 运用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相结合的方法,于2010年5月、7月、9月通过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动的研究,评价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共计8门115种属,种类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丰富(H’、J三季均值分别在3.66~3.86、0.83~0.88之间);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绥滨、黑河、三江口江段;黑龙江中游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较春、秋季丰富。应用灰关联分析评价黑龙江中游水质类别,呈现黑河、逊克、嘉荫、萝北、绥滨、三江口、抚远采样点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Ⅰ类水质的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88、0.903、0.851、0.856、0.864、0.791和0.879。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及灰关联分析、单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黑龙江中游(黑河-抚远江段)水质现状良好,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水质类别为Ⅰ-Ⅱ类,能够满足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索饵场的水质要求。同时,黑龙江中游江段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富,水质现状良好,也为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条件。本研究旨在为黑龙江中游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合理制定资源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游 浮游植物 多样性 水质评价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四湖上级湖水质变化评价(2008—2014年)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解文静 王松 +4 位作者 娄山崇 曹升乐 孙秀玲 王月敏 林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3-519,共7页
基于南四湖上级湖6个监测点2008—2014年42个奇数月份的水质资料,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总磷和氟化物作为水质评价的指标.对水质指标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主成分... 基于南四湖上级湖6个监测点2008—2014年42个奇数月份的水质资料,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总磷和氟化物作为水质评价的指标.对水质指标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监测点的水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得出的各月综合得分序列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与2000—2007年南四湖上级湖的水质综合状况进行比较,2008—2014年水质明显变好.评价结果表明,同一监测点的水质在不同时间点上有明显变化,同一时间序列不同监测点的水质状况也有不同变化.此外,分析得出南四湖上级湖的主要水质影响指标为COD、COD_(Mn)和BOD_5.结合评价结果,分析水质变化原因,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和湖区底泥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归一化 南四湖上级湖 水质时间序列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66
6
作者 周丰 郭怀成 +2 位作者 刘永 罗定贵 王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6-85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其可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长时间的水质评价工作,旨在补充以往相关研究工作.其主要程序为:利用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分析,识别出具...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RBFNNs的水质评价方法,其可适用于大尺度、多断面、长时间的水质评价工作,旨在补充以往相关研究工作.其主要程序为:利用方差分析对各断面多年水质监测样本进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显著差异性分析,识别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样本,然后通过层次聚类分析把上述样本进行聚类分组,最后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各组样本进行水质评价,并把此评价结果再分解到各断面各时段,此方法的特点为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能大大减轻水质评价工作量,且客观可信、分辨率高,并能综合反映总体与个别特征.以辽宁省太子河为例,通过方差分析将2001~2003年6个断面的144个样本归纳为存在显著差异的74个样本,再通过聚类分析得到9个相似组,相应的水质评价结果为2.7394、4.4306、4.0994、2.777、4.2192、4.1214、4.4129、4.4259、4.4359,与传统单项指数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具体落实到各断面,结果表明,2001~2003年间太子河大部分断面的水质处于IV类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方差分析 聚类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太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下游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刚 黑鹏飞 +2 位作者 雷坤 富国 乔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3-893,共11页
为了研究赣江下游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WASP(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富营养化原理和ELADI(Eulerian-Lagrangian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有限差分方法的正交曲线平面二维水环... 为了研究赣江下游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建立了基于WASP(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模型富营养化原理和ELADI(Eulerian-Lagrangian Alternating 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有限差分方法的正交曲线平面二维水环境模型WESC2D(Two-Dimensional Water Environment Simulation Code)。模型采用基于双线性插值及亚网格技术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求解对流项,在简单的浓度峰输运和赣江下游溶解氧变化过程算例检验的基础上,计算与分析了赣江下游入河排污口氨氮污染负荷与水质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WESC2D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吻合良好,有效地减少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数值耗散,并为赣江下游污染负荷与水质响应关系计算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溶解氧 赣江下游 WASP模型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湖泊水质的多元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瑞秋 张水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39-445,共7页
1996年11月—1998年11月,对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若干浅水湖泊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并进行了主要水质指标(包括透明度、pH值、总氮、总磷、氨氮和硝酸盐等)的季节变动规律,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的水体间除... 1996年11月—1998年11月,对鄱阳湖等长江中下游若干浅水湖泊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并进行了主要水质指标(包括透明度、pH值、总氮、总磷、氨氮和硝酸盐等)的季节变动规律,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的水体间除硬度、碱度和T-N在几个湖区间的差异较小外,其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较显著;季节间除硬度、碱度、Ca、Mg和T-P外,其余各项指标在季节间的差异均较显著,说明其季节变动均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水质 多元分析 方差分析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改进集对分析水质模糊评价 被引量:33
9
作者 郑志宏 魏明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解决水质评价中诸多评价方法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存在的困难,应用熵值法改进集对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实现河流水质状况等级评价。该方法将熵值法客观赋权与改进集对分析模糊评价相结合,克服了单纯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真实。... 为解决水质评价中诸多评价方法在指标权重确定方面存在的困难,应用熵值法改进集对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实现河流水质状况等级评价。该方法将熵值法客观赋权与改进集对分析模糊评价相结合,克服了单纯主观赋权的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真实。以滦河下游唐山地区7个测站为计算实例,得到各个监测站点的水质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符合度为100%,这些结果与灰色关联法评价结果的符合度为85.7%,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熵值法 改进集对分析 滦河下游 唐山地区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模型的岷江上游流域震后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保灯 赵庆绪 +1 位作者 王焱 刘国东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1,47,共4页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给我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岷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极易造成突发性水源污染。通过引入基于熵权改进的集对分... 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大、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给我国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岷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极易造成突发性水源污染。通过引入基于熵权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对岷江上游流域映秀镇周边水源地进行综合评价,最好、平均、最差三种情况评价结果均为Ⅰ级。结果表明,"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岷江上游流域部分水源地水质影响不大,震后岷江上游流域水质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岷江上游 熵权 集对分析 水质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与高质量发展关联评估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建华 黄亮朝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0,42,共8页
在分析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社会民生、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黄河下游2010—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Copulas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河下游水资源... 在分析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社会民生、生态环境5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黄河下游2010—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Copulas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量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下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各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黄河下游用水总量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关联程度越强;整体上,工业、生活环境用水量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度略高于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水资源利用 高质量发展 Copulas函数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河山东段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时文博 曹春燕 +2 位作者 宋颖 李永军 董方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流综合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综合水质状况良好,综合水质类别为Ⅰ类或Ⅱ类;时间上,2015-2017年综合水质状况逐渐好转;空间上,利津断面综合水质状况最差,其余断面从上游到下游综合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方差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黄河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别分析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饮马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辛欣 卢文喜 +1 位作者 李海杰 翟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饮马河流域4个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判别归类。经过变量的引入和剔除,依次选入溶解氧、硝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氯离子6种因子为主要评价因子,并建立了地表水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其判别函数可以成功地... 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饮马河流域4个断面的水质进行了判别归类。经过变量的引入和剔除,依次选入溶解氧、硝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氯离子6种因子为主要评价因子,并建立了地表水水质评价的数学模型,其判别函数可以成功地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判别。结果显示,饮马河和岔路河的水质较好,大部分属于II类水,少数为I类水;双阳河的水质较差,已达到V类水,少数为IV类水。研究表明,判别分析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筛选出的变量对判别水质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饮马河 水质评价 判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水质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恒振 尚龙生 周传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方法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海水水质对各评价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用物元分析法对5个监测站位的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它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是可行的。
关键词 物元分析 关联函数 海水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承载力协同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扬 朱党生 +2 位作者 廖文根 史晓新 张建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10,共5页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 全指标评价法 双指标评价法 承载力 协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河口浮游植物群落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晓洁 刘诚 +2 位作者 万成炎 赵以军 朱梦灵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3,共7页
2015年4月在三峡水库库首、库中、库尾分别选择香溪河、澎溪河、御临河进行采样,比较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异同,并用综合营养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条支流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存各有不同,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 2015年4月在三峡水库库首、库中、库尾分别选择香溪河、澎溪河、御临河进行采样,比较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异同,并用综合营养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条支流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存各有不同,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6属、68种;其中,御临河口(50种)〉澎溪河口(33种)〉香溪河口(20种),主要为硅藻和绿藻。御临河、澎溪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61×10^4个/L、4×10^4个/L、3×10^4个/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64 mg/L、0.07 mg/L、0.035 mg/L,御临河现存量明显高于其它2条支流。3条支流共有23个功能群,优势功能类群为御临河(G,C,P),澎溪河(LM,MP),香溪河(F,Y)。研究表明,库尾、库中和库首河口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组成相似,从库尾支流到库首支流浮游植物种类和现存量逐渐减少。浮游植物库尾支流由硅藻为优势种的功能群转变为库中甲藻为优势种和库首绿藻为优势种的功能群。浮游植物现存量从库首到库尾支流逐渐增加,对透明度的变化有所影响;而库首到库尾支流水体氮、磷营养更多地取决于蓄水产生的水文水动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水质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纳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心悦 逄勇 徐丽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 嘉兴市区属于平原河网水系,往复流情况严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且区域内污染源排污量大,导致其水质逐年恶化。嘉兴市区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市区内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畜禽污染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利用污染源影响权重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内内源及点源影响相对较大。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污染源概化,建立一维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实现水功能区水质与其流域内概化污染源的响应关系,结合水功能区划成果得到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提出总量控制方案。计算结果表明:①嘉兴市区18个河流水功能区COD纳污能力为8642t/a,氨氮纳污能力为794 t/a,TP纳污能力为227 t/a;②污染物超标严重,氨氮和TP为主要污染因子;③在2011年现状入河量基础上,COD、氨氮和TP分别需削减49%、57%和56%。本研究结果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及污染源减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水质达标 纳污能力 水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黄河水功能区划及水质质量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勇 张瑞锋 +3 位作者 肖春 郑海 郑瑜 赵建伟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
介绍了黄河包头段水功能区划范围和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通过对黄河包头段近7年的水质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作为包头市城区饮用水80%来源的黄河水质质量现状和水质污染变化趋势,分析了主要污染物NH3-N的年际变化及季节性变... 介绍了黄河包头段水功能区划范围和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情况。通过对黄河包头段近7年的水质质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阐述作为包头市城区饮用水80%来源的黄河水质质量现状和水质污染变化趋势,分析了主要污染物NH3-N的年际变化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保护黄河包头段水资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划 水质质量 变化趋势 NH3-N 黄河包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吕运河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卫红 王金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10期39-42,共4页
文章通过通吕运河规划区域内南通主城区、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污染物现状入河量和预测量的计算,将通吕运河全线划分为四个水质控制断面,并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通吕运河沿程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进行通吕运河四个控制断... 文章通过通吕运河规划区域内南通主城区、通州区、海门市、启东市污染物现状入河量和预测量的计算,将通吕运河全线划分为四个水质控制断面,并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对通吕运河沿程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进行通吕运河四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得出选定的四个控制断面水质在不同的污染物入河量时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需要削减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排放量,为通吕运河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吕运河 控制断面 水质 达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优化核主元分析及其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传标 倪建军 +1 位作者 刘明华 马华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通过核变换将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特征空间进行主元分析。由于KPCA不适合大样本数据建模与分析,因此建模数据的选取非常重要,合理的数据样本可以简化运算,提高核主元分析的诊断准确度。文章提出一种优化... 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通过核变换将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特征空间进行主元分析。由于KPCA不适合大样本数据建模与分析,因此建模数据的选取非常重要,合理的数据样本可以简化运算,提高核主元分析的诊断准确度。文章提出一种优化数据样本的KPCA方法,利用相似度函数的方法实现样本优化,再建立核主元分析模型,提取数据特征信息,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水环境监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中,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元分析 相似度函数 样本优化 水环境监测 传感器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