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实时百皮秒级单差时频同步方法
2
作者 施闯 宋伟 +4 位作者 郑福 王浩源 王玉琢 张爱敏 唐卫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878,共10页
高精度时频传递与时间同步服务已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围绕GNSS高精度时频同步模型算法及相关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本文提出基于载波相位的差分高精度时间传递模型,实现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 高精度时频传递与时间同步服务已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围绕GNSS高精度时频同步模型算法及相关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本文提出基于载波相位的差分高精度时间传递模型,实现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时百皮秒级单差时频同步。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光纤链路为参考,北斗时间同步精度优于时频同步系统的实时秒脉冲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00 ps;在7 d的测试时段内,链路的时间稳定度优于70 ps;链路频率万秒稳定度可达10-15量级,频率长期稳定度可达10-16量级。利用BDS进行单差时频同步的频率稳定度与GPS相当,对开展BDS在时频领域的下一步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 载波相位单差 精密时频传递 实时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输电网功率稳定性判定
3
作者 黄绪勇 唐标 +2 位作者 秦雄鹏 林中爱 许守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0,77,共7页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类方法,挖掘动态数据:输电网数据功率、电流和电压变化的数据,详细标记三者变化位置。从输电网运行的物理和系统变量角度进行分析,计算当电网出现正、负方向的暂态电压变化和无功补偿措施前后功率、电压的实时变化,以及潮流计算法定义全局稳定性的阈值;将检测到的数据与该值对比,完成稳定性判定。实验数据证明:所提方法稳定性判定的精准度较高,收敛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 相位差分技术 坐标转换法 潮流计算 暂态电压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载波相位实时测定动态飞行器姿态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惠南 何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阐述了利用GPS载波相位信号进行实时飞行器姿态测定的基本思想,建立了整个系统实时确定载体姿态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动态整周模糊单差的求解过程,阐明了其物理意义.
关键词 GPS 载波相位测量 实时姿态测定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RTK在数字化测图一级控制网布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邱晓磊 项鑫 《中州煤炭》 2010年第3期24-25,34,共3页
近几年来,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杭州富阳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程实例,探讨了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运用网络RTK进行一级控制网布设的方法、原理和可行性,并对测绘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实验验证... 近几年来,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杭州富阳市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程实例,探讨了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运用网络RTK进行一级控制网布设的方法、原理和可行性,并对测绘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实验验证:用网络RTK施测的一级控制点方法的精度完全符合《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的要求,此成果完全可以满足测区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图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测量(RTK) CORS网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动态差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社区下基于RTK技术的室外机器人定位导航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桑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73-78,共6页
在智能社区环境下,借助Googel二维地图,采用模式匹配将地图中机器人活动范围部分转换为栅格地图,利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对机器人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对应比例将定位坐标与栅格地图坐标信息进行转换,实现机器人在栅格地图上的定位,... 在智能社区环境下,借助Googel二维地图,采用模式匹配将地图中机器人活动范围部分转换为栅格地图,利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对机器人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对应比例将定位坐标与栅格地图坐标信息进行转换,实现机器人在栅格地图上的定位,以达到对机器人定位导航的目的;为保障机器人安全巡逻,采用倾斜向下安装的激光检测一个倾斜面,兼顾机器人前方与激光位置下方区域,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实验验证:经过转换的二维地图与采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定位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且机器人能顺利的实时避障,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地图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坐标转换 激光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山地道路测量中的应用浅谈
7
作者 王佳卿 史晓忠 储友兵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10期34-36,7,共3页
在野外实时测量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在道路勘测与放样方面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GPS-RTK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及精度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其在道路工程测量中... 在野外实时测量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在道路勘测与放样方面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GPS-RTK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及精度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其在道路工程测量中中桩放线与纵横断面测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道路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实时动态测量 道路工程测量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实时动态授时精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孝松 孙保琪 +4 位作者 杨海彦 韩保民 武美芳 孟令达 杨旭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41,共8页
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授时,可有效规避PPP授时对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的依赖问题,对短距离动、静态高精度时间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验证GNSS实时动态授时性能,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资源和三个GNSS... 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授时,可有效规避PPP授时对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的依赖问题,对短距离动、静态高精度时间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验证GNSS实时动态授时性能,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资源和三个GNSS跟踪站长达2个月的观测数据,以GPS系统为例开展了授时试验。与事后PPP时间传递相比,实时动态授时结果差异STD优于0.15 ns;与光纤双向时间传递结果相比,实时动态授时结果差异STD优于0.5 ns。试验表明,GNSS实时动态授时精度能够达到亚纳秒量级,可为下一步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 精密授时 GNSS载波相位 站间单差 亚纳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实时单站速度位移解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鲁洋为 王振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基于载波相位变率测速模型,采用相邻历元差分计算载波相位变率,并利用消电离层组合削弱电离层的影响,结合广播星历,实现单站GPS速度的实时解算,最后将速度在短时间内进行积分,得到测站在该时间内的实时位移。通过静态GPS实测数据和日本2... 基于载波相位变率测速模型,采用相邻历元差分计算载波相位变率,并利用消电离层组合削弱电离层的影响,结合广播星历,实现单站GPS速度的实时解算,最后将速度在短时间内进行积分,得到测站在该时间内的实时位移。通过静态GPS实测数据和日本2011-03-11大地震期间IGS站观测数据对测站实时速度和位移进行动态解算,并分析解算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测速精度可以达到mm级,积分得到的测站位移精度可以达到亚dm级甚至cm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单站GPS测速 实时位移估计 历元差分 相位变率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导航的电力行业精准时空服务网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威 王强 +2 位作者 商可易 吴迪 田蕾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7期75-82,共8页
为推动北斗及地理信息技术在电网相关领域落地应用,支持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文章利用网络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通过建设电力北斗基准站,构成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部署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反算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误差,向... 为推动北斗及地理信息技术在电网相关领域落地应用,支持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文章利用网络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通过建设电力北斗基准站,构成北斗精准时空服务网,部署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反算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误差,向各类型业务终端提供差分改正数解算、厘米级实时高精度定位播发服务,提高北斗定位精度;同时利用纳秒级高精度授时和短报文通信能力,满足规划、运检、基建、营销、调度等领域的具体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 网络RTK载波相位差分 精准时空服务网 厘米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扫描仪协同GNSS-RTK在复杂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艳军 张国峰 张海峰 《北京测绘》 2020年第5期718-723,共6页
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施工现场地形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施工过程中工程实体形度和施工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都需要进行监控测量,建设工程施工测量是复杂地形测量的代表。本文讨论复杂地形监控测量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快速获... 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施工现场地形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施工过程中工程实体形度和施工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都需要进行监控测量,建设工程施工测量是复杂地形测量的代表。本文讨论复杂地形监控测量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快速获取数据,获取到的据利用专业的处理软件处理后获得监控测量物体的立体成像结果,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GNSS-RTK)辅助测量监控点的空间坐标变化以及高程差。两者协同应用可以既快速又准确的进行复杂地形的监控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GNSS-RTK) 监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运用于施工安全范围管控的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昭强 夏荣辉 《建筑技术开发》 2022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铁路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期间,现场人员、设备和机械作业状态和作业行为,一直是铁路安全管理现场盯控的重点,也是落实国家铁路建设安全管理现场管控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首次提出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运用于现场施工作业安... 铁路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作业期间,现场人员、设备和机械作业状态和作业行为,一直是铁路安全管理现场盯控的重点,也是落实国家铁路建设安全管理现场管控的重要着力点之一。首次提出将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运用于现场施工作业安全防控,利用短波无线电通讯具有的传输稳定性、抗干扰性、及时性等特点,实现现场对目标的运动情况的实时观测,极大地提高了对现场人员趋向性运动行为管控的时效性和预判性,并作为可替代现场巡检、临边防护、驻点盯控等现场安全防护人员的职能,推动和实现安全防控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防控自动化 定位和预警、施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RTK的无线电测向定位示准测试技术
13
作者 唐龙 《舰船电子对抗》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无线电监测设备测向定位示准测试过程中,全站仪人工测量工作量大,普通电台实时动态(RTK)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传输距离近,设备性能人工抽验检测样本数量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RTK的多平台通用型测向定位示准测试技术。结合... 无线电监测设备测向定位示准测试过程中,全站仪人工测量工作量大,普通电台实时动态(RTK)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传输距离近,设备性能人工抽验检测样本数量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RTK的多平台通用型测向定位示准测试技术。结合云RTK技术、小型化信号辐射源和软件自动测试技术特点,利用移动网络和云服务器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交互,通过软件自动测试技术控制信号辐射源信号参数和方位、俯仰、距离等示准参数设置,自动完成被测设备的测试数据分析和性能判定,输出性能评估报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无线电监测设备性能检测和评估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定位 测向定位 零值标定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定位无人机的光电经纬仪姿态角测量精度检测方法
14
作者 袁光福 于潮 +2 位作者 王伟超 李刚平 吴伟国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237,共6页
光电经纬仪测量飞行目标的姿态角是重要的测姿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定位的无人机对光电经纬仪的测姿精度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将无人机RTK天线中心点与地面基准点构成的连线作为待测姿态角的轴线,通过RT... 光电经纬仪测量飞行目标的姿态角是重要的测姿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定位的无人机对光电经纬仪的测姿精度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将无人机RTK天线中心点与地面基准点构成的连线作为待测姿态角的轴线,通过RTK定位值计算出轴线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并以此作为姿态角的标准值来检测光电经纬仪测姿精度。介绍了测姿精度检测原理,对RTK定位精度和检测精度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探讨了在精度检测时的设备布站规则。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用于光电经纬仪测姿精度的外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角 精度检测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无人机
原文传递
基于GPS的FAST望远镜馈源平台自动测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炳福 余明 +1 位作者 白涛 过静珺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9-382,共4页
500m直径大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望远镜)的跟踪观测是由馈源的空间运动来实现,因此馈源在搜索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就馈源平台自动控制系统对位置和姿态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实时动态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姿态... 500m直径大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望远镜)的跟踪观测是由馈源的空间运动来实现,因此馈源在搜索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就馈源平台自动控制系统对位置和姿态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实时动态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姿态测量技术进行馈源平台的实时监控,以实现整个FAST望远镜对宇宙射电源的自动化跟踪。介绍了GPS时实动态姿态测量原理和FAST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姿态测量的数学模型和解算方法。该方法在50mFAST馈源模型上试验得到馈源平台中心点位精度为5.65mm、姿态精度0.345°可以满足FAST望远镜一次支撑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实时动态 载波相位差分 位置 姿态 馈源平台 自动测量控制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