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3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Singularity Avoidance of a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Kinematic Redundancy
1
作者 Chaoyu Shen Haibo Qu +1 位作者 Sheng Guo Xiao L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244-261,共18页
The kinematic redundancy is considered as a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In this paper,the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a three 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kinematic redundancy(3... The kinematic redundancy is considered as a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In this paper,the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a three 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kinematic redundancy(3-DOF PM-KR)and the influence of redundant parts on the PM-KR are analyzed.Firstly,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PM-KR is established.The inverse solutions,the Jacobian matrix,and the workspace of the PM-KR are solved.Secondly,the influence of redundancy on the PM-KR is analyzed.Since there exists kinematic redundancy,the PM-KR possesses fault-tolerant performance.By locking one actuating joint or two actuating joints simultaneously,the fault-tolerant workspace is obtained.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redundant part is changed,the workspace and singularity will be changed.The results show that kinematic redundancy can be used to avoid singularity.Finally,the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prov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echanism Kinematic redundancy SINGULARITY Simu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固定化的浓香型白酒无窖泥发酵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汪江波 荣光玉 +5 位作者 杜彪 朱嘉璐 何超 张瑞景 蔡凤娇 徐健 《酿酒》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本实验以丝瓜络为载体,通过固定化窖泥中的功能微生物,从而代替窖泥发酵浓香型白酒。考察了载体添加量、加曲量、发酵时间、载体添加方式等因素对浓香型白酒无窖泥发酵酒醅及酒体中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 本实验以丝瓜络为载体,通过固定化窖泥中的功能微生物,从而代替窖泥发酵浓香型白酒。考察了载体添加量、加曲量、发酵时间、载体添加方式等因素对浓香型白酒无窖泥发酵酒醅及酒体中风味物质的影响,并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确定了影响白酒中四大酯含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因素条件对酒醅的含水率无明显影响,而酸度随着载体添加量、加曲量、发酵时间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酒体中共检测到79种化合物,其中未添加固定化载体的酒体中检测到26种物质。结合冗余分析发现酒体中己酸乙酯含量与载体添加方式相关性最强,其次是发酵时间。丁酸乙酯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而乙酸乙酯与载体添加量和加曲量呈正相关。因此,在后续的生产操作中可以适当调控发酵条件来改善酒体中四大酯的含量。本研究证明了丝瓜络固定复合己酸菌代替窖泥生产浓香型白酒具有实际可行性,为无窖泥发酵浓香型白酒的工艺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无窖泥发酵 固定化 四大酯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分析(RDA)在简化湖泊沉积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以太白湖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董旭辉 羊向东 +1 位作者 刘恩峰 王荣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7-484,共8页
根据太白湖沉积柱中硅藻、孢粉、粒度、磁化率、元素含量等指标记录,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松孢粉的百分含量、沉积物磷浓度、频率磁化率及有机碳含量是能显著解释水环境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的硅藻变率百分比达51.5%,仅比所有沉积指标共... 根据太白湖沉积柱中硅藻、孢粉、粒度、磁化率、元素含量等指标记录,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松孢粉的百分含量、沉积物磷浓度、频率磁化率及有机碳含量是能显著解释水环境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的硅藻变率百分比达51.5%,仅比所有沉积指标共同解释的信息量少6.4%。主要根据该4指标的古环境意义,对该湖近200年来的营养演化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太白湖近代富营养化过程表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较高营养背景的湖泊极易在人类活动的驱动下发生富营养化,因此对湖泊资源必须进行合理的人为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分析(rda) 沉积指标 硅藻 富营养化 太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种处理对RDA排序结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婷婷 张钦弟 +2 位作者 段晓梅 毕润成 康艳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9-545,585,共8页
为了解稀有种对RDA排序结果的影响,该研究以北京东灵山华北落叶松林调查数据为例,在RDA排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频度<5%、盖度<5%的稀有种后RDA排序结果的差异,并用蒙特卡罗拟合检验分析了二者物种变量和环... 为了解稀有种对RDA排序结果的影响,该研究以北京东灵山华北落叶松林调查数据为例,在RDA排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频度<5%、盖度<5%的稀有种后RDA排序结果的差异,并用蒙特卡罗拟合检验分析了二者物种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了对应排序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蒙特卡罗拟合检验结果显示未处理稀有种RDA与剔除稀有种RDA各自对应的物种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2)从排序轴特征值对物种数据方差以及物种环境关系解释量来看,剔除稀有种RDA前两排序轴与前四排序轴均有较高的物种环境关系累积解释量;(3)剔除稀有种前后对应排序轴的Spe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未处理稀有种RDA和剔除稀有种RDA在第三轴和第四轴间存在一定的交叉,但二者对应的前四排序轴均呈极显著的一一对应关系(P<0.001),相似性极高。总之,结合物种环境关系的累积解释量及对应排序轴的相关性可知,在环境因子个数较少、研究尺度较小时,使用RDA排序揭示植物种、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时,剔除稀有种前后RDA排序具有较高吻合性,只是对环境因子的解释趋势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稀有种 冗余分析(rda) 环境因子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东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DA技术寻找肝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望翔 汪思应 +1 位作者 魏汉东 杨晓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 利用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技术 ,研究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后 1h肝组织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建立了大鼠 2 /3肝部分切除术后 1h再生肝组织选择性表达基因EST库。该库约含 3× 10 4 个独立克隆 ,其中 95 %以上的克隆含有插入片段 ,长度约 2 0 0~ 70 0bp不等 ,对随机挑出的 5 2个克隆的序列分析表明其中大多数基因与肝再生调控相关 (38/5 2 )。 10株未报道序列经RNA杂交证实 ,其中 6株与肝再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表达性差异显示分析 rda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A的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存歧 孔祥玲 +1 位作者 张治荣 田志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2010年4-11月采样调查了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83种(属),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密度在8.68×10^6-314.32×... 2010年4-11月采样调查了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83种(属),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的密度在8.68×10^6-314.32×10^6/L内变化,最大值出现在秋季(9月),最小值出现在冬季(11月).采蒲台水体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王家寨和南刘庄则较低.水温、透明度和高锰酸钾指数对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影响最大,而pH值和总磷浓度对绿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影响较为明显.控制有机污染物和磷的排放是解决白洋淀富营养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IS、美、英、澳的RDA政策声明比较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梁红 姜化林 涂颖哲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4,共10页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CALIS)、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四个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政策声明为研究对象,从制定目的、排列方式和使...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CALIS)、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四个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政策声明为研究对象,从制定目的、排列方式和使用方式角度,着重分析了各政策声明的特点、规则条款数量、规则分布和做法类型以及本地核心元素的新增与分布,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RDA政策声明的制定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a 资源描述与检索 政策声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土壤与植被的RDA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兴 宋乃平 +5 位作者 杨新国 陈林 刘秉儒 曲文杰 杨明秀 肖绪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7,共8页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变劣是沙化的本质,核心内容为土壤物质流失,理化性质和生物特性退化,以及土体构型的变化。弃耕前土壤沙化程度和性质对弃耕地植被恢复进程、演替方向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认识弃耕恢复草地不同覆沙厚度条件下,土壤环境因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弃耕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RDA),研究弃耕恢复草地随地表覆沙厚度在空间上的连续变化,植被分布及其多样性变化与主要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覆沙厚度的增加植被由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向苦豆子群落转变;达乌里胡枝子的重要值由0.334降低到0.104,苦豆子的重要值由0增加到0.404。2)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从0.32增加到0.79,丰富度指数从0.13增加到0.40,均匀度指数从0.11增加到0.22。3)对弃耕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变化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分别为碳酸钙和全盐(0~10cm)、碳酸钙(10~40cm)。表层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变化表征了地带性灰钙土的沙化程度和退化阶段,弃耕恢复草地当前植物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还是特定土壤退化状态约束下物种随机扩散竞争的适应性结果,覆沙厚度所决定的表层土壤环境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是主要的决定因子,土壤养分对植被的直接作用尚未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弃耕恢复草地 覆沙厚度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9
作者 田楚铭 张地继 +5 位作者 米武娟 齐青松 邢龙 孙志峰 曹光荣 毕永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分析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采样点逐月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测定水温、溶解氧、电导率等环境因子,采... 分析向家坝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向家坝水库干支流20个采样点逐月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测定水温、溶解氧、电导率等环境因子,采用α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通过RD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采集并鉴定出浮游植物119种,隶属于8门79属;群落优势种6种,主要是小环藻(Cyclotella sp.)、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等,群落为绿藻-硅藻-蓝藻型,隐藻、甲藻、裸藻、金藻等种类较少,占比仅15.12%。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差异较大,不同季节的细胞密度大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夏季远高于其他季节;空间上细胞密度表现为支流大于干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明显,水温、浊度和流速平均值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总氮平均浓度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总磷和硝态氮表现为春夏季>秋冬季,氨氮、溶解氧和pH表现为春冬季>夏秋季,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空间上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浊度、透明度和流速为干流>支流,其中流速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浊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总氮、硝态氮、氨氮、水温、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显示为支流>干流,其中溶解氧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向家坝水库环境因子间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P<0.05)。RDA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水温、营养盐、透明度和电导率,其次为流速和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向家坝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实施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如花 周伟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9期3-5,共3页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是一部应21世纪数字资源著录和信息描述的需要而诞生的元数据内容新标准。文章从宣传、培训、完善和与其他书目数据整合等角度对现阶段的RDA实施进展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简要介绍了RDA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资源描述与检索 rda 编目规则 进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归因分析
11
作者 张恺 易桂花 +4 位作者 张廷斌 李景吉 王国严 李蓝星 党伟洋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6-376,共11页
[目的]分析川西高原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揭示自然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而为川西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并分析了川西高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 [目的]分析川西高原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揭示自然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而为川西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并分析了川西高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储3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双变量Moran′s I指数分析了川西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使用冗余分析揭示了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川西高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249.24 mm,土壤保持量为226.18 t/hm^(2),碳存储量为118.56 t/hm^(2)。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之间以及水源涵养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呈增强趋势,土壤保持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协同关系保持稳定。[结论]2000—2020年,协同关系是川西高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存储功能之间的主导关系,水源涵养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影响,土壤保持主要受林地、灌木和降水影响,碳存储主要受林地和灌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冗余分析 川西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河成湖与火山湖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多时空尺度影响差异
12
作者 刘捷 刘睿 +1 位作者 左书林 张静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8,I0011-I0014,共21页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不同湖泊类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差异,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西湖(河成湖)和云南省腾冲市青海湖(火山湖)为研究对象,提取6个空间尺度(50、60、70、80、90、100 m湖岸带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结合雨季(2022年7月)和... 为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不同湖泊类型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差异,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西湖(河成湖)和云南省腾冲市青海湖(火山湖)为研究对象,提取6个空间尺度(50、60、70、80、90、100 m湖岸带缓冲区)的景观格局指数,结合雨季(2022年7月)和旱季(2023年4月)湖泊水质参数,采用冗余分析法定量探究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对两类湖泊水质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富顺西湖与腾冲青海湖水质参数季节性差异显著,雨季水质优于旱季,两个湖泊水环境质量存在显著差异,腾冲青海湖水环境质量优于富顺西湖,腾冲青海湖符合地表水环境Ⅱ类、Ⅲ类水质标准,富顺西湖达到Ⅳ类、Ⅴ类水质标准。(2)富顺西湖在旱季和50~60 m湖岸带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对水质变量的解释率最大,腾冲青海湖在雨季和60 m湖岸带缓冲区尺度下土地利用参数对水质变量的解释率最大。(3)土地利用指数对两类湖泊水质的影响各不相同。富顺西湖流域内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聚合度指数与多数水质指标呈正相关,“源”景观聚集程度和破碎化程度高会加剧对水质的威胁。腾冲青海湖流域内林地面积占比和聚合度指数对水质具有正效应,能够改善水环境质量;斑块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值的增加会加剧斑块破碎化,导致水质恶化。本研究基于不同时空尺度对土地利用与两类湖泊水质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指导不同类型湖泊的区域规划与管理,为湖泊环境质量评价及保护和制定针对性的湖泊缓冲带设置、生态修复等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湖泊水质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水质 多尺度效应 冗余分析 西南地区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飞 程罗根 +2 位作者 陈之浩 于光 李忠英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 ,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 (driver) ,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 (tester) ,通过四...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 ,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 (driver) ,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 (tester) ,通过四轮消减杂交后 ,得到两个差异片段 ,范围在 1 50bp至 30 0bp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近等基因系 杀虫双抗性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 Mixed Redundant Model in C 3I System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勇 侯朝桢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9年第3期324-330,共7页
Aim To define a mixed redundant model(MRM),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 3I system. Methods The model combined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s of two? unit system with one warm stand by unit and function substitute s... Aim To define a mixed redundant model(MRM),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C 3I system. Methods The model combined the technology characters of two? unit system with one warm stand by unit and function substitute system. The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equations of MRM were deduc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several other reliability models, it has obvious effect upon improving the system reliability. The effect? cost rate is very high among these models. The model can be used in reliability design, evaluation and check of C 3I system. Only a little attached cost is needed to improve C 3I system reliability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3I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mixed redunda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 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依群 邓小戈 +3 位作者 翟木绪 隋国良 王敏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 目的探讨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筛查差异表达基因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将17β雌二醇(E2)干预MG63细胞cDNA分别制备成检测和驱赶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作为整个cDNARDA的内部质控,以干预组扩增子、对照组扩增子和第4轮双向消减产物为模板,行内对照基因GAPDH的RTPCR进行消减效率分析,Sou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来源,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消减产物确实呈差异表达;克隆到pGEMTeasy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菌并铺Amp+XgalIPTG琼脂皿得到差异表达文库,随机挑取白色单菌落培养后点成尼龙阵列膜,分别与干预组和对照组扩增子及第4轮消减产物杂交,得到差异表达克隆用于后续研究。结果内部质控结果显示,第3轮消减杂交后,PCR未见差异性产物扩增;cDNARDA共得到3个雌二醇诱导表达上调条带和2个表达下调条带。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在检测扩增子及第1~4轮差异产物中均可见阳性杂交信号,而驱赶扩增子中无杂交信号;快速Northern杂交证实干预组细胞总RNA的两处杂交信号均较对照组强;阵列膜同一克隆两个点对应的杂交信号呈高度相关一致性,共得到120个差异表达克隆(56个表达上调,64个表达下调)。结论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联合cDNA阵列点杂交方法能有效快速高通量筛查E2诱导MG63差异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CDNA阵列 基因表达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睿 邹星晨 +5 位作者 程唱 石正阳 彭小静 刘婧雯 刘仟仟 贺康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目的】探究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下草本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青海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优化与提高草本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场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 【目的】探究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对天然次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下草本多样性影响的主导因子,旨在为青海天然次生白桦林林分结构优化与提高草本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场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取样法在该研究区内选取20个24 m×24 m的标准样地,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法探究多重因素(林分空间结构、林分非空间结构、土壤养分)对草本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白桦林下共发现草本植物24科41属47种,其中黑麦草Lolium perenne、野草莓Fragaria vesc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四叶葎Galium bungei、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为优势种,其重要值均值分别为19.52%、18.91%、10.53%、6.95%、5.27%。(2)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开敞度、平均胸径、大小比数分别可解释44.1%、16.8%、8.2%的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是影响草本多样性的主要林分因子;碱解氮和速效钾分别可解释7.9%和7.6%的草本植物多样性变化格局,是主要的土壤养分因子。【结论】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均显著影响林下草本多样性。可通过.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林分竞争态势和提升土壤肥力等方式提高林下草本多样性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草本多样性 林分结构 土壤养分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林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和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17
作者 徐凡迪 杨玉春 +5 位作者 陈燕旋 李聪 吴疆翀 王同立 李帅锋 苏建荣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南亚热带林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固持及其养分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茶园、澳洲坚果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表层... [目的]通过分析南亚热带林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SOC)固持及其养分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永德县大雪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茶园、澳洲坚果林和核桃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表层(0~20 cm)团聚体不同粒径的质量百分含量、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以及土壤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等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林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结果](1)土壤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随粒径增大而显著增加。天然林转换为核桃林和澳洲坚果林,粒径为>2 mm和1~2 mm的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含量显著增加,而粒径为0.5~1 mm、0.25~0.5mm和<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则下降。(2)林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SOC、TN和TP含量随粒径减小呈增大趋势。天然林转换为核桃林和澳洲坚果林,显著降低了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SOC和TN含量,而对茶园无显著影响;核桃林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的TP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林地类型。(3)天然林转为核桃林和澳洲坚果林后土壤团聚体的C∶N、C∶P和N∶P显著降低,茶园无显著变化。(4)土壤速效氮和含水量促进土壤团聚体SOC、TN、TP的积累,提高化学计量特征,而SD的作用则相反。[结论]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澳洲坚果和核桃林SOC、TN、T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受影响最大,而茶园则无显著影响,小粒径的土壤团聚体能固定更多的SOC、TN和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茶园 澳洲坚果林 核桃林 质量百分含量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带典型农田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18
作者 张娜丽 澹腾辉 +1 位作者 郭忠录 蔡崇法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9,共10页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带土壤指标和质量退化情况,为确保东北黑土带黑土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嫩江、海伦、宾县3个研究区典型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抗性指数、土壤退化指数、土壤质量指数... [目的]探究东北黑土带土壤指标和质量退化情况,为确保东北黑土带黑土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嫩江、海伦、宾县3个研究区典型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抗性指数、土壤退化指数、土壤质量指数和相对土壤质量指数4个指标,分析了不同坡位、土层深度和纬度对土壤性质和质量的影响。[结果](1)三地农田土壤性质退化严重,其中有机质、全氮和砂粒受干扰影响强且退化程度最严重,南北样带上,全氮、pH和黏粒退化程度表现为宾县最高、嫩江最低,而土壤容重、粉粒则呈相反趋势,速效磷、全钾退化程度则为宾县最低;(2)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质量退化程度逐渐减小,表现为土壤质量0—40 cm土层呈退化状态,40—120 cm土层基本无退化;(3)通过RDA分析得知,土层深度、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开垦年限和坡位对土壤性质退化和质量退化存在显著影响,表明环境因子和开垦年限对土壤性质退化和质量退化起决定作用。[结论]东北黑土带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质量退化较为严重,土壤质量退化程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大,且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 冗余分析 土层深度 东北黑土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19
作者 侯迪遥 黎傲雪 +3 位作者 吕少梁 董建宇 陈宁 王学锋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于2023年春季(3月)和秋季(10月)在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开展了季节性网采调查,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4属131种,其中硅藻105种,甲藻24种,金藻、裸藻和定鞭藻各1种;硅藻在2次调查中均为优... 于2023年春季(3月)和秋季(10月)在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开展了季节性网采调查,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4属131种,其中硅藻105种,甲藻24种,金藻、裸藻和定鞭藻各1种;硅藻在2次调查中均为优势类群。春季优势种为笔尖形根管藻长棘变种(Rhizosolenia styliformis var.longispina)、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秋季优势种则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1×106和3.0×108个·m-3,呈现春季近岸高、向外递减,秋季离岸高、近岸低的分布趋势。春、秋季硅藻门丰度占比均超过97.6%。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多样性丰富(多样性I级),且均可划分为2个亚群落。冗余分析显示,春季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透明度、pH、溶解氧、无机氮和无机磷;秋季则为盐度、温度和叶绿素a(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雷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丰水期浮游植物组成对土地利用及水环境的响应
20
作者 兰伟 吴晓龙 +1 位作者 杜延青 刘倩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揭示浮游植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白龙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6—8月对陇南市白龙江流域开展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调查,并基于水体理化参数和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 揭示浮游植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白龙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6—8月对陇南市白龙江流域开展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调查,并基于水体理化参数和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探究浮游植物特征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土地利用与水质的耦合效应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3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galef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82~2.72、4.93~7.46和0.67~0.89,平均值分别为2.32、6.02和0.79。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浮游植物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以及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因素影响,其中理化参数对浮游植物变化的解释率高于土地利用。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硅藻与水温、总氮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且总磷相关性高于总氮;蓝藻和绿藻与溶解氧呈正相关;蓝藻与总氮呈负相关,与总磷相关性并不显著;硅藻和裸藻受人为活动和面源污染的影响,与建设用地、耕地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与水体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水体氮磷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土地利用和营养盐的耦合效应共同作用于浮游植物群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土地利用 主成分分析 冗余分析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