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rkspace Analysis of the 4RRR Planar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Actuation Redundancy 被引量:5
1
作者 徐博强 李铁民 +1 位作者 刘辛军 吴军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509-516,共8页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3RRR non-redundant parallel manipulators,a redundantly actuated planar parallel manipulator,the 4RRR manipulator,was examined.In the current study,three types of workspace were a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3RRR non-redundant parallel manipulators,a redundantly actuated planar parallel manipulator,the 4RRR manipulator,was examined.In the current study,three types of workspace were analyzed.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chable workspace,the shape of the workspace of 4RRR PMs was illustrat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parallel mechanisms(PMs) and this kind of workspace was discussed.In the analysis of the m-orientation workspace,a procedure for calculating this type of workspace was present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type of workspace and the requirement of rotational displacement was revealed.In the analysis of the nonsingular workspace,the singularity of 4RRR PMs was discussed,the boundary of the singularity was illustrated,and a scheme to maximize the nonsingular workspace was presented.Depicting the properties of 4RRR PM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e analyses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workspace can serve as helpful references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mechanism control of 4RRR P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RRR parallel manipulator actuation redundancy SINGULARITY WORKSPACE
原文传递
Kinematic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Dimensional Synthesis of a Redundantly Actuated Parallel Robot for Friction Stir Welding 被引量:6
2
作者 Xinxue Chai Ningbin Zhang +2 位作者 Leiying He Qinchuan Li Wei Y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94-103,共10页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Although serial robots can provide the orientation capability required to weld along curved surfaces,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FSW)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fusion welding.Although serial robots can provide the orientation capability required to weld along curved surfaces,they cannot adequately support the huge axial downward forces that FSW generates.Available parallel mechanism architectures,particularly redundantly actuated architectures for FSW,are still very limited.In this paper,a redundantly actuated 2 UPR-2 RPU parallel robot for FSW is proposed,where U denotes a universal joint,R denotes a revolute joint and P denotes a prismatic pair.First,its semi-symmetric structure is described.Next,inverse kinematics analysis involving an analytical representation of rotational axes is implemented.Velocity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Jacobian matrix.Sensitivity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utilizing level set and convex optimization methods,where the local sensitivity indices are unit consistent,coordinate free,and of definite physical significance.Furthermore,global and hierarchical sensitivity indice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process.Finally,dimension synthesis is conducted based on the sensitivity indices and the optimal link parameters of the parallel robot are obtained.In summary,this paper proposes a dimensional synthesis method for a redundantly actuated parallel robot for FSW based on sensitivity ind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robot actuation REDUNDANCY Sensitivity optimization Friction STIR wel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a Novel 3-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Actuation Redundancy 被引量:9
3
作者 Xue-Mei Niu Guo-Qin Gao +1 位作者 Xin-Jun Liu Zhi-Da B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3年第6期552-562,共11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a novel 3-degrees-of-freedom (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actuation redundancy. According to the kinematics of the redundant manipulator, the inverse dynamic equa...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a novel 3-degrees-of-freedom (DOF)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 actuation redundancy. According to the kinematics of the redundant manipulator, the inverse dynamic equation is formulated in the task space by using the Lagrangian formalism, and the driving force is optimized by utilizing the minimal 2-norm method.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a synchronized sliding mode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contour error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accurate motion tracking control. Additionally, an adaptive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approximate the lumped uncertainty of the system and provide a chattering-free contr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and demonstrate the satisfa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ler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nd un-modelled dynamics for the motion control of manipu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manipulator redundant actuation dynamics modell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weighed integral gain reachinglaw.
原文传递
Optimal design of a linkage-cam mechanism-based redundantly actuated parallel manipulator
4
作者 Haiying WEN Zhisheng ZHANG +2 位作者 Min DAI Ming CONG Weiliang XU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1年第3期451-467,共17页
A redundantly actuated parallel manipulator(RAPM)with mixed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DOFs)is challenged for its dimensionally homogeneous Jacobian modeling and optimal design of architecture.In ... A redundantly actuated parallel manipulator(RAPM)with mixed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DOFs)is challenged for its dimensionally homogeneous Jacobian modeling and optimal design of architecture.In this paper,a means to achieve redundant actuation by adding kinematic constraints is introduced,which reduces the DOFs of the end-effector(EE).A generic dimensionally homogeneous Jacobian is developed for this type of RAPMs,which maps the generalized velocities of three points on the EE to the joint velocities.A new optimization algorithm derived from this dimension-ally homogeneous Jacobian is proposed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is type of RAPMs.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resents a spatial RAPM involving linkages and cam mechanisms.This RAPM has 4 DOFs and 6 translational actuations.The linkage length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universal joints of the RAPM are optimized based on the dimensionally homogeneous Jacob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undant actuation parallel manipulator linkage-cam mechanism JACOBIAN optimal design
原文传递
冗余驱动消除并联机构位形奇异原理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彦斐 宫金良 高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一般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都是方阵,而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由于输入构件数大于输出构件自由度数,其雅可比矩阵具有非方阵的特殊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冗余驱动能够消除奇异,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意义上的证明和构造冗余驱动的具体方法。从... 一般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都是方阵,而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由于输入构件数大于输出构件自由度数,其雅可比矩阵具有非方阵的特殊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冗余驱动能够消除奇异,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意义上的证明和构造冗余驱动的具体方法。从可操作度的角度研究了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奇异性,最终给出了判别方法。用数学方法证明了冗余驱动可以消除奇异位形,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具体的构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冗余驱动 奇异性 可操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并联机构运动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修龙 蒋德玉 +1 位作者 陈林林 王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0-347,共8页
研究了一种4自由度—虎克铰—移动副—球铰/转动副—移动副—虎克铰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和优化设计,建立了该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得到了该机构的3个不同的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即条件数、最小奇异值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一种4自由度—虎克铰—移动副—球铰/转动副—移动副—虎克铰冗余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和优化设计,建立了该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得到了该机构的3个不同的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即条件数、最小奇异值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评价不同位形下运动学综合性能的全局灵巧度系数指标,并分别研究了不同性能评价指标在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内的分布规律。最后,基于全局灵巧度指标,利用遗传算法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该冗余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并联机构 雅可比矩阵 灵巧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约束支链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晓飞 唐艳华 +2 位作者 刘鑫 李祺 赵永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8-385,403,共9页
全驱动并联机构可以通过增加约束支链或关节实现机构驱动冗余。为了研究约束支链与关节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优化问题,分析对比了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UPU与非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约束支链对冗余驱... 全驱动并联机构可以通过增加约束支链或关节实现机构驱动冗余。为了研究约束支链与关节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优化问题,分析对比了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UPU与非冗余驱动并联机构6PUS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约束支链对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优化机理。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6PUS机构和6PUS+UPU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提出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了约束分支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数值算例对两种机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支链约束提高了机构动力学性能,而支链质量会降低机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驱动冗余 约束支链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2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立杰 刘颖 黄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1-185,共5页
以一种平面2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该机器人机构尺寸进行量纲一化,给出反映机构几何参数变化范围的空间模型,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位置反解和速度雅可比矩阵。定义并计算机器人的全域性能指标,探讨机器人的雅可比... 以一种平面2自由度驱动冗余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该机器人机构尺寸进行量纲一化,给出反映机构几何参数变化范围的空间模型,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得到位置反解和速度雅可比矩阵。定义并计算机器人的全域性能指标,探讨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承载能力及刚度等全域性能指标与机构杆件尺寸之间的关系,并在空间模型内绘制相应的性能图谱;根据性能图谱,总结三种性能指标在空间模型内的分布规律,分别给出每种性能指标值较好的机构尺寸范围;最后对三种性能指标较好的尺寸范围进行了综合,得到同时考虑三种性能指标优化的最佳尺寸范围。这些图谱使机器人依据运动学性能指标进行优化设计成为可能,图谱分析为实现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驱动冗余 全条件性指标 承载能力指标 刚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绳牵引并联摄像机器人冗余驱动力优化求解 被引量:9
9
作者 苏宇 仇原鹰 +1 位作者 王龙 杜敬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6,共7页
将完全约束绳牵引并联机构的冗余驱动求解问题转化为凸可行域上的多项式极值问题,提出了衡量驱动优化求解连续性和实时性的指标.通过对一个典型的摄像机器人驱动力分布优化问题的求解,对比分析了几种驱动力优化指标的实时性与连续性,并... 将完全约束绳牵引并联机构的冗余驱动求解问题转化为凸可行域上的多项式极值问题,提出了衡量驱动优化求解连续性和实时性的指标.通过对一个典型的摄像机器人驱动力分布优化问题的求解,对比分析了几种驱动力优化指标的实时性与连续性,并给出了指标选取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牵引并联机构 摄像机器人 冗余驱动 驱动力优化 实时性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优化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东胜 许允斗 +2 位作者 侯照伟 姚建涛 赵永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69-76,共8页
为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拓宽并联机构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存在连续转轴、关节数目少、易于控制的两移一转运动冗余平面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任意位置的转轴均为相互平行的连续转轴,使其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基于此平面并联机构,... 为提高农业自动化程度,拓宽并联机构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存在连续转轴、关节数目少、易于控制的两移一转运动冗余平面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任意位置的转轴均为相互平行的连续转轴,使其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基于此平面并联机构,构造出了多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首先建立了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奇异分析,给出了减少机构奇异位型的条件;然后基于灵活性指标,对并联机构进行了尺寸优化,绘制了用于选取结构尺寸的性能图谱,且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基于优化所得结构尺寸绘制的具有运动冗余特性的平面机构进行了结构拓扑优化,,完成了整体结构优化前后的静力学分析与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前后整体变形仅增大0.51%,优化前后机构优化部分的质量减少33.02%,满足机构变形要求。该混联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学模型简单、结构刚度高和模块化程度高的特点,且其结构的变胞性有助于实现机构运动和驱动冗余模式的切换,增强了机器人的可研究性。该文可为混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设计 优化 平面并联机构 运动冗余 自由度 变胞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Tricept并联机构的驱动优化 被引量:26
11
作者 卿建喜 李剑锋 方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4,共7页
对冗余驱动3自由度Tricept并联机构的逆运动学和逆动力学进行分析,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机构的逆动力学方程。针对冗余驱动方式下机构主动关节之间驱动力分配不唯一的特点,研究机构按预期轨迹运动时的驱动优化问题,提出最小化驱动器最... 对冗余驱动3自由度Tricept并联机构的逆运动学和逆动力学进行分析,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机构的逆动力学方程。针对冗余驱动方式下机构主动关节之间驱动力分配不唯一的特点,研究机构按预期轨迹运动时的驱动优化问题,提出最小化驱动器最大瞬时驱动功率和最大瞬时驱动力的优化方法。结合实例分析机构驱动力2范数优化、最小化最大驱动力优化和最小化最大驱动功率优化的效果,并与非冗余驱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冗余驱动能够较显著地降低驱动器的瞬时负载和瞬时输出功率,并可结合驱动力2范数优化、最小化最大驱动力以及最小化最大驱动功率的优化效果分析,选取适当的驱动方式以实现驱动器瞬时负载与瞬时输出功率的均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EPT并联机构 冗余驱动 动力学 驱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RS/UPS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刚度特性分布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江真 王丹 +1 位作者 樊锐 陈五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6,共7页
设计提出了一种采用冗余驱动的3PRS/UPS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并建立分析其机构模型.基于螺旋理论,对并联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分别针对机构的驱动和约束建立了雅可比矩阵,最后整合建立了包含冗余驱动在内的全雅可比矩阵.利用虚功原... 设计提出了一种采用冗余驱动的3PRS/UPS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并建立分析其机构模型.基于螺旋理论,对并联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分别针对机构的驱动和约束建立了雅可比矩阵,最后整合建立了包含冗余驱动在内的全雅可比矩阵.利用虚功原理,结合并联机器人驱动副和约束副的柔度影响,推导得出了机构全刚度矩阵.同时,分析了机构在给定静载荷条件下的变形情况,总结出机构的空间变形分布规律.使用刚度矩阵的最小、最大特征值和运动刚度指标(KSI,Kinematic Stiffness Index)为机构刚度评价指标,对比和分析了引入冗余驱动前后对并联机器人刚度特性分布的影响,得出冗余驱动支链的引入可提高并联机器人特定方向的刚度和改善刚度分布的结论,为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优化设计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螺旋理论 刚度特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鸡群算法的平面冗余机械臂逆解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长胜 李伟 +3 位作者 陈标发 钱斌 胡蓉 李川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针对平面冗余机械臂逆解求解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鸡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分析了冗余机械臂逆解求解模型,并确定约束条件,以此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在传统鸡群算法小鸡粒子位置更新中加入向公鸡粒子学习的功能,增强了小鸡粒子寻优... 针对平面冗余机械臂逆解求解复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鸡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分析了冗余机械臂逆解求解模型,并确定约束条件,以此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在传统鸡群算法小鸡粒子位置更新中加入向公鸡粒子学习的功能,增强了小鸡粒子寻优的全局性;引入模拟退火算法提高了小鸡粒子向母鸡和公鸡粒子学习的自适应性。通过分析比较可知,改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原算法一致,利用测试函数对比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该策略对由目标坐标求得的机械臂可行解进行寻优,得到了转动角度较小、满足一定精度的机械臂逆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机械臂在一次位置迁移中平均少转动约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冗余机械臂 鸡群算法 模拟退火 逆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RPU+2UPR+RPR多冗余驱动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晓飞 刘洋 +3 位作者 何阳 万波 刘宇 赵永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0-450,共11页
提出一种RPR型多冗余驱动两转一移并联机构2RPU+2UPR+RPR。基于螺旋理论建立机构运动螺旋系与约束螺旋系,分析机构自由度性质;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基于软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模型正确性;推导机构传递螺旋系,建立机构局部性能指标与全域... 提出一种RPR型多冗余驱动两转一移并联机构2RPU+2UPR+RPR。基于螺旋理论建立机构运动螺旋系与约束螺旋系,分析机构自由度性质;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基于软件仿真结果验证理论模型正确性;推导机构传递螺旋系,建立机构局部性能指标与全域性能指标;基于优质工作空间和优质传递性能分布对机构进行尺度优化,获得机构优化尺度与传递性能图谱,分析关键尺度参数对机构传递性能的影响;基于雅可比矩阵和传递性能分布分析优化尺度下机构奇异特性,机构在优化空间内无奇异位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多冗余驱动 自由度分析 尺度优化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并联机构预防故障的力矩分配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彩霞 战强 +1 位作者 叔广慧 韩颜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分析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可知,通过合理的分配各驱动器的输出力矩,可以避免部分驱动器过载,有效地延长机构的首次故障时间。从各驱动器的承受能力出发,提出输出裕度的概念,并据此构造了驱动力矩优化模型,以输出裕度来构造加权... 分析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可知,通过合理的分配各驱动器的输出力矩,可以避免部分驱动器过载,有效地延长机构的首次故障时间。从各驱动器的承受能力出发,提出输出裕度的概念,并据此构造了驱动力矩优化模型,以输出裕度来构造加权系数的选择准则,实现对各驱动器的单独调解。推导了输出裕度均衡及部分驱动器输出裕度取均值两种情况下的力矩分配方法,协调系统中各驱动器的承载情况。以一种平面3自由度过驱动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数据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调节各驱动器输出裕度均衡及防止部分驱动器过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冗余驱动 加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钢 傅晓云 李宝仁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6-419,4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冗余驱动的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新型空间并联机器人,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满足某水下运动模拟装置的要求。在对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考虑消除内力的基础上,针对液压驱动并联机器人平台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两层... 提出了一种冗余驱动的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新型空间并联机器人,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满足某水下运动模拟装置的要求。在对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考虑消除内力的基础上,针对液压驱动并联机器人平台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两层滑模的变结构控制器,采用Lyapunov方法进行控制律的选取。仿真试验表明了变结构控制算法对于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冗余驱动 变结构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驱动的大姿态角并联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志富 韩先国 陈五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6-859,共4页
分析了并联机构的姿态空间,指出了影响姿态空间的因素为物理约束和奇异约束2类,并且分别从这2个方面给出了扩大姿态空间相应的解决方案.以3PRS(PrismaticRevolve Spherical)并联机构为例,提出了采用新的铰链形式和增加冗余UPS(Universal... 分析了并联机构的姿态空间,指出了影响姿态空间的因素为物理约束和奇异约束2类,并且分别从这2个方面给出了扩大姿态空间相应的解决方案.以3PRS(PrismaticRevolve Spherical)并联机构为例,提出了采用新的铰链形式和增加冗余UPS(Universal Prismat-ic Spherical)支链来增大姿态空间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动平台能够实现在各个方向90°偏转的机构设计过程,并基于遗传算法以机构整个姿态空间中的灵活度为目标对机构进行了优化.优化的结果通过仿真证实了可靠性,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并联机构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姿态空间 冗余驱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冗余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欣 仇原鹰 +1 位作者 盛英 李俊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对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基于运动学模型,给出了该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和最优拓扑构形,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和奇异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衡量机器人运动精度、力传递性能、结构刚度和工作空间利用... 对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基于运动学模型,给出了该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和最优拓扑构形,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和奇异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衡量机器人运动精度、力传递性能、结构刚度和工作空间利用率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了以综合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以任务空间和无奇异位形为约束条件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研究为同类机器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并联机器人 工作空间 奇异性 综合性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或结构冗余的并联机器人容错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彩霞 战强 陆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7-1411,共5页
研究了并联机器人利用驱动冗余进行驱动器故障容错及利用结构冗余进行关节故障容错的方法.结合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力矩分配问题的多解性,分析了部分驱动器故障后在剩余正常工作驱动器之间重新分配驱动力矩以实现容错的方法.结合结构冗... 研究了并联机器人利用驱动冗余进行驱动器故障容错及利用结构冗余进行关节故障容错的方法.结合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力矩分配问题的多解性,分析了部分驱动器故障后在剩余正常工作驱动器之间重新分配驱动力矩以实现容错的方法.结合结构冗余并联机构的特点,分析了放弃部分结构自由度以完成操作任务的方法.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讨论了两类冗余机器人的特点及容错的可能性,以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为实例,针对驱动器及关节故障分别分析了故障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变化,验证了采用驱动及结构的冗余进行容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冗余驱动 结构冗余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奇异性和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结华 彭侠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1-756,共6页
基于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逆解模型,运用微分法推导出了该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结合Gosselin奇异性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分析了该并联机构的奇异性。随后分析了影响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主要因素... 基于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逆解模型,运用微分法推导出了该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结合Gosselin奇异性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分析了该并联机构的奇异性。随后分析了影响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各支链的行程限制、各球铰副的转角限制和各支链间的尺寸干涉限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化分析。最后,基于4-SPS/S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模型,设计了该并联机构回转工作空间的求解算法。该算法避免了数值方法及几何方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实现了回转工作空间的直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冗余驱动 奇异性分析 工作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