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HIPFLOW MOTIONS的测量船耐波性研究
1
作者 李建鹏 刘金纯 李伟强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以一艘测量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商业软件SHIPFLOW中的MOTIONS模块对其进行耐波性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阻力特性。利用三维时域完全非线性边界元方法计算船舶在迎浪规则波中的运动特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 以一艘测量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商业软件SHIPFLOW中的MOTIONS模块对其进行耐波性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阻力特性。利用三维时域完全非线性边界元方法计算船舶在迎浪规则波中的运动特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船舶在波浪中的升沉和纵摇运动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船舶在波浪中的阻力增加RAO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约为13%;波浪增阻数值计算结果的精度明显高于基于三维频域线性势流理论的计算结果。此外,直接采用SHIPFLOW软件模拟该船在不规则波中的运动,验证其非线性问题处理能力,结果发现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约为7%,证明采用该方法解决船体周围复杂流场问题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流理论 SHIPflow软件 耐波性 规则波 不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闸墩流激振动原型观测研究
2
作者 熊珅 陆雍容 张晶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目的】高速水流作用产生的紊动水流容易引起闸墩等水工建筑物流激振动问题,当结构振动剧烈或引起结构共振时,会严重威胁工程的运行安全,甚至造成结构破坏。以某水电站溢洪道为例,研究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某水电站闸墩的振动特性,分析影... 【目的】高速水流作用产生的紊动水流容易引起闸墩等水工建筑物流激振动问题,当结构振动剧烈或引起结构共振时,会严重威胁工程的运行安全,甚至造成结构破坏。以某水电站溢洪道为例,研究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某水电站闸墩的振动特性,分析影响闸墩振动因素,给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通过现场试验中逐步开启左右闸门形成单孔、双孔联合运行等工况形成高速水流,监测在各工况下闸墩的振动情况,总结在高速水流作用下闸墩的振动特征。【结果】监测数据表明,总体上在两孔闸门同时打开的运行工况下闸墩振动较大,但右闸门单独打开时出现最大水平振动峰峰值244.37μm,最大位移水平标准差值为60.89μm,最大脉动压力均方根值为1.84×9.8 kPa。【结论】结果表明:在高速水流作用下闸墩振动会随着闸门开度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闸墩振动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增大,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闸墩越靠近顶部振动作用越明显。主要是因为闸门逐渐开启,水流流速增大,水流流态紊乱,容易形成脉动压力,导致流激振动问题,闸墩端部约束较少,振动最大。同时闸墩的振动不仅受泄洪闸泄洪流量大小影响,还与下游水位、水流流态、以及闸门单、多孔运行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并非大流量工况为控制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流 闸墩 振动 规律 流量 水力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流量计的压电换能器动态性能一致性研究
3
作者 张丽稳 杨喜良 +4 位作者 张兴 嵇闯 齐浩 宿彬 张凯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超声流量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压电换能器,其性能指标决定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和稳定性。针对没有关于换能器匹配性技术指标的规范与标准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换能器一致性评估方法,并进行快速配对研究。该方法通过回波信... 超声流量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压电换能器,其性能指标决定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和稳定性。针对没有关于换能器匹配性技术指标的规范与标准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换能器一致性评估方法,并进行快速配对研究。该方法通过回波信号时间序列的规整路径距离,进行换能器动态性能一致性评估,可以高效地实现换能器动态特性分析。水流量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得出的规整路径距离越小,配对的换能器一致性越高,零流量时的顺逆流传播时间差最大可减小到0.3 ns,零流量读数小于±0.01 m/s,小流量重复性优于0.2%,满足1.5级精度标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满足了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换能器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规整路径距离 一致性研究 流量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可压缩空腔流问题轴向速度的正性
4
作者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空腔流包含旋涡运动、剪切层干扰等复杂物理现象.高速空腔流可能导致飞行器内部空腔中的设备产生疲劳或损坏.空腔流理论是流体力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能够为飞行器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Alt-Caffarelli-Friedman关于三维轴对称可... 空腔流包含旋涡运动、剪切层干扰等复杂物理现象.高速空腔流可能导致飞行器内部空腔中的设备产生疲劳或损坏.空腔流理论是流体力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能够为飞行器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Alt-Caffarelli-Friedman关于三维轴对称可压缩空腔流问题的研究建立了流体亚音速解的适定性结果,以及可压缩亚音速空腔流自由边界的凸性.本文基于自由边界的凸几何性质证明了流体轴向速度的正性.进一步,在自由边界严格凸的条件下,本文得到了自由边界在分离点处的最优正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空腔流 轴向速度 自由边界 最优正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冲击密封流场演变规律及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王衍 李猛 +5 位作者 何一鸣 张家浩 冯聪 李德才 陈妙妙 胡琼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自冲击密封内部流道众多且结构复杂,厘清流场在不同工况下的演变规律对设计改进自冲击密封结构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结构和工况参数变化时自冲击密封流场会出现支流介质反向流动现象,不同参数组合变化时流场中介质流向演变规律复杂.... 自冲击密封内部流道众多且结构复杂,厘清流场在不同工况下的演变规律对设计改进自冲击密封结构具有指导意义.研究发现,结构和工况参数变化时自冲击密封流场会出现支流介质反向流动现象,不同参数组合变化时流场中介质流向演变规律复杂.结合自冲击密封泄漏量变化趋势,建立了流场演变与节流效率的逻辑关系,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层叠型自冲击密封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支流反向流动有利于提高抑漏效率,密封间距对流道的正反向流动起主导作用,小间距时的主、支流均为正向流动,当间距超过200μm以后开始在支流出现反向流动;压力变化对流道正反向流动影响不大,转速升高会促使支流由反向流动向正向流动转变、降低支流反向率.基于支流反向率对分流角、流距及密封级数进行了优化并获得最优值,兼顾加工工艺的考虑进一步提出了规则型自冲击密封结构,该结构较层叠型结构的泄漏量增大10%以内,但在小间距下具备更高的节流效率,且可降低加工成本60%以上,为此类新型密封的尽快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 自冲击 流场演变 支流反向率 结构优化 规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cous-Flow-Based Analysis of Wave Near-Trapped in a Four-Cylinder Structure 被引量:5
6
作者 Zhengke Wang Guanghua He +1 位作者 Zhigang Zhang Yanghan Me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8年第3期371-379,共9页
The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floating bodies is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in marine engineering.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simulated the wave diffraction problem of a fixed vertical four-cylinder structur... The 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floating bodies is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in marine engineering.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simulated the wave diffraction problem of a fixed vertical four-cylinder structure in regular waves in the time domain in a viscous numerical wave tank. The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 of waves with a bottom-mount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four vertical cylinders arranged at the corners of a square shows a complicated interference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illustrate and analyze the run-up arou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ve forces. To investigate the viscous effect on the near-trapping phenomenon, w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investigating the waves near-trapped inside the four-cylinder structure,and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iscous-and inviscid-flow solu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wave elevation occurs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eeside cylinder, and that the wave elevations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ylinders are lower than those on the inner side. We can conclude that viscosity has an obvious damping effect on wave elevations inside the structure. The cylinders show a tendency to drift apart from each other when the near-trapping phenomenon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ER Near-trapping VISCOUS flow Wave elevations regular wa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ure/Saturation System for Immiscible Two-Phase Flow: Uniqueness Revisited
7
作者 Koffi B. Fadimba 《Applied Mathematics》 2011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We giv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uniqueness for the pressure/saturation system. We establish this condition through analytic arguments, and then construct 'mobilities' (or mobility-like functions) that satis... We giv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uniqueness for the pressure/saturation system. We establish this condition through analytic arguments, and then construct 'mobilities' (or mobility-like functions) that satisfy the new condition (when the parameter is 2). For the constructed 'mobilities', we do graphical experiments that show, empirically, that this condition could be satisfied for other values of . These empirica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usual smoothness condition on the fractional flow function (and on the total mobility), for uniqueness and convergence, might not be necessary. This condition is also sufficient for the convergence of a family of perturbed problems to the original pressure/saturat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Medium UNIQUENESS of a Solution DEGENERATE Equation IMMISCIBLE TWO-PHASE flow regularIZATION Phase Mo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A REGULAR REFLECTION TO A MACH REFLECTION OR A VON NEUMANN REFLEC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法 戴晖辉 孔德兴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931-944,共14页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hickness of the incident shock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boundary layer, we point out that even in a regular reflection there should be present a contact discontinuity.... In this paper,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hickness of the incident shock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boundary layer, we point out that even in a regular reflection there should be present a contact discontinuity. By using the smallest energy criterion, the inclined angle of this contact discontinuity can be determined for differen incident angle. Then, with this inclined contact discontinuity, together with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the mechanism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a regular reflection to a Mach reflection or a von Neumann reflection becomes clear. The important roles played by the leftest point in the reflected shock polar ar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dy flows shock wave shock polar regular reflection Mach reflection von Neumann ref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刘卫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问题,引入了两步迭代方法;改进了正则化矩阵,提高了解估计的精确度;考虑到Gauss-Newton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加入了同伦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两步正则化 Gauss-Newton迭代算法 正则化矩阵 同伦算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锑-金冶炼过程金和铅物质流分析
10
作者 王科 刘红召 +2 位作者 王威 柳林 王洪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共11页
应用物质流分析锑-金火法冶炼系统。以金、铅为目标元素,建立了基于生产系统的物质平衡表和物质流图,构建了有关系统直接回收率、废物回收率、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系统内金的资源利用效率为91.76%,挥发熔炼、挥吹炉... 应用物质流分析锑-金火法冶炼系统。以金、铅为目标元素,建立了基于生产系统的物质平衡表和物质流图,构建了有关系统直接回收率、废物回收率、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系统内金的资源利用效率为91.76%,挥发熔炼、挥吹炉挥吹、还原熔炼和除杂精炼过程金的直收率分别为86.39%、92.27%、98.64%和95.60%。同时,每产出1 t金属锑,会有6.78 kg的铅进入到冶炼系统中。重点分析冶炼过程中有价元素金及有害元素铅在主要单元过程中的分布转化行为。最后,基于物质流分析提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冶金 物质流分析 分布规律 资源利用 污染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效飞行器波浪环境下气动特性分析
11
作者 王芳丽 张恒珲 +1 位作者 王明振 童明波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海洋波浪理论,非定常不可压RAN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采用VOF液面捕捉法、整体动网格法、速度入口造波法,探究波浪环境以及无动力地效飞行器姿态对其气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规则波浪情况下,无动力地效飞行器最...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海洋波浪理论,非定常不可压RAN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采用VOF液面捕捉法、整体动网格法、速度入口造波法,探究波浪环境以及无动力地效飞行器姿态对其气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规则波浪情况下,无动力地效飞行器最佳巡航角度为4°左右,在上行波时,升阻比下降,气动力性能相对减弱;在下行波时,升阻比上升,气动力性能相对增强,2°攻角变化规律相反。对于相同姿态角,波浪位置对地效飞行器机翼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小,上翼面压力系数变化较小,在上行波时,机翼下表面压力增加,正压区范围扩大;在下行波时则相反。地效飞行器处于同一波浪位置时,上翼面前缘负压区随攻角增大而增大,下翼面前缘正压区随攻角增大而减小,压力系数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效飞行器 地面效应 两相流 规则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式自航浮体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12
作者 张瑞瑞 严亮 +1 位作者 张曙光 曹稼秀 《船舶》 2024年第4期29-37,共9页
发生海难时,船舶配备的救生浮体就位速度对救援效率和成功率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救生浮体在波浪中的水动力性能对其就位速度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整体式自航浮体,从提高速度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方法研究浮体以不同尾倾... 发生海难时,船舶配备的救生浮体就位速度对救援效率和成功率起着很大的作用,而救生浮体在波浪中的水动力性能对其就位速度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整体式自航浮体,从提高速度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方法研究浮体以不同尾倾角度和航速在静水和规则波中航行的水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发现:自航浮体在静水和规则波中受到的阻力随航行速度增加近乎呈线性增大,且在规则波中受到的阻力普遍大于静水中的。自航浮体的高压区增大、低压区的出现以及波浪作用浮体周围高低压区交替出现,会进一步引起浮体的运动响应。自航浮体的运动响应受吃水影响大,初始吃水较小或较大时,浮体的纵摇运动更加明显,而自航浮体的垂荡运动是随着吃水增大而愈发显著。研究结论可为自航浮体的研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流场特性 运动响应 规则波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公交换乘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研究
13
作者 胡馨月 彭其渊 +1 位作者 陈锦渠 杜剑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80,共12页
目前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选择的研究,未考虑线路运输能力限制以及客流损失问题,脱离实际运营而难以推广使用。为平衡地铁公司和车站的决策标准,减少常态化限流站点的数量,提出一种考虑公交换乘疏散客流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首... 目前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选择的研究,未考虑线路运输能力限制以及客流损失问题,脱离实际运营而难以推广使用。为平衡地铁公司和车站的决策标准,减少常态化限流站点的数量,提出一种考虑公交换乘疏散客流的地铁常态化限流站点识别方法。首先构建由地铁-公交耦合网络拓扑模型,并分别从地铁网络化运营和公交换乘减少客流损失2个角度设计7个地铁站关键程度量化指标;验证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特性,基于子网生成策略设计站点识别算法;最后以2018年1月某工作日北京市的乘客出行链数据为例,验证指标和算法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每10 min时变客流分布规律,对比2018年的实际方案,结果表明:初始网络可控性为0.057 5,识别准确度趋近于80%,准确率高且误判率低的限流站数量分别为67,70,73,78。将常态化限流站分为固定和备选2类,并提出了结合公交换乘引导、分批次限流的措施,从而为大城市地铁车站高峰时段的常态化限流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常态化限流站 精确可控性 地铁车站 公交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则化相场格子玻尔兹曼两相流模型
14
作者 李游 李贵 +2 位作者 李桥忠 代安定 牛小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9-2270,共12页
目前,基于相场理论的格子玻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LB)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气-液两相流流动问题中.为了提高已有相场LB模型的数值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则化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模型(regulariz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RLBM)用... 目前,基于相场理论的格子玻尔兹曼(lattice Boltzmann,LB)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气-液两相流流动问题中.为了提高已有相场LB模型的数值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则化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模型(regularized lattice Boltzmann model,RLBM)用于模拟大密度比和大黏度比的气液两相流动.该模型由界面追踪和流场求解两个核心模块构成,其中界面变化采用守恒型Allen-Cahn (A-C)相场方程控制,流场演化则通过不可压NavierStokes (N-S)方程控制.首先,构建了两个正则化格子玻尔兹曼方程(lattice Boltzmann equation,LBE)分别获取流场信息和相场信息.与标准的单松弛模型不同的是,提出的模型在演化方程的碰撞项中引入了非平衡态的预前碰撞函数,且该预前碰撞项仅与宏观量有关.通过Chapman-Enskog (C-E)多尺度展开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恢复到宏观流场控制方程和相场控制方程.进一步地,为了验证本模型的有效性,模拟了4个两相流典型算例,包括静态液滴、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问题、气泡上升和单个液滴撞击液膜.数值结果证实了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大密度比、大黏度比、大雷诺数下的气液两相流流动问题.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的相场单松弛模型在小的迁移率(θ_(M)<2.0×10^(-2))下就会诱发数值方法不收敛的问题,提出的模型在模拟迁移率较小(θ_(M)=1.0×10^(-6))的复杂两相流动时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刻画界面流动,捕捉界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则化相场模型 气-液两相流 Allen-Cahn方程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1+p)范数的ECT正则化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15
作者 马敏 林琮皓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4-1810,共7页
针对基于正则化方法优化电容层析成像过程中,L_(1)范数过度忽略图像特征,L_(2)范数过于平滑,导致成像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_(1+p)范数的ECT正则化图像重建方法。利用L_(1+p)(0<p<1)范数作为损失函数的正则化项,通过调... 针对基于正则化方法优化电容层析成像过程中,L_(1)范数过度忽略图像特征,L_(2)范数过于平滑,导致成像质量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_(1+p)范数的ECT正则化图像重建方法。利用L_(1+p)(0<p<1)范数作为损失函数的正则化项,通过调节参数p的值,使得ECT图像重建同时兼具稀疏性和光滑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多泡流模型的成像中引入L_(1+p)范数的改进正则化算法后,相关系数相较LBP算法平均提升了77.04%;相较Tikhonov正则化算法平均提升了36.18%,相较L_(1)正则化平均提升了41%。气固两相流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成像质量,且能够实时调节成像稀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正则化 图像重建 L_(1+p)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钟形喷管在分离工作阶段的吸气阻力分析
16
作者 刘亚洲 曹晨 +1 位作者 胡海峰 杨建文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在低空工作阶段产生于回流区的吸气阻力对双钟形喷管的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采用仿真手段对不同设计参数的双钟形喷管的吸气阻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在不同飞行高度下的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吸气阻力并不总是如已有文献认为的随... 在低空工作阶段产生于回流区的吸气阻力对双钟形喷管的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采用仿真手段对不同设计参数的双钟形喷管的吸气阻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在不同飞行高度下的阻力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吸气阻力并不总是如已有文献认为的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延伸段顺压梯度分布的双钟形喷管的吸气阻力随飞行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延伸段等压或逆压梯度分布的双钟形喷管的吸气阻力随飞行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拐点出现在2 km处。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不同构型的双钟形喷管在0~8 km左右的分离工作阶段,回流区轴向尺寸和回流与大气间的压力差随飞行高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此外,增加基础段长度和面积比、减小延伸段长度和面积比均有利于减小吸气阻力,阻力系数的减小幅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钟形喷管 吸气阻力 流动分离 马赫反射 规则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PA-RELM的旅游景点客流量预测研究
17
作者 占贻畅 秦喜文 +2 位作者 陈冬雪 董小刚 徐定鑫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3-1143,共11页
旅游景点客流量预测是旅游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关乎着旅游政策制定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旅游景点客流量预测方法。首先,为自适应地平衡探索与开发状态,提出一种基于群体多... 旅游景点客流量预测是旅游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关乎着旅游政策制定和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旅游景点客流量预测方法。首先,为自适应地平衡探索与开发状态,提出一种基于群体多样性和群体聚集度的海洋捕食者算法,充分发挥MPA算法探索与开发性能。其次,将改进的海洋捕食者算法用于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IMPA-RELM)的权重与偏置,以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确定最佳权重和偏置参数。最后,将所构建的IMPA-RELM模型应用于九寨沟和查干湖景区单日客流量预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MPA-RELM模型不仅显著提升了RELM的模型性能,相比于LS-SVM、BPNN和LSTM等基线模型,也具有更强的预测性能与泛化能力,能够为景区运营管理和旅游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点客流量预测 海洋捕食者算法 机器学习 正则化极限学习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后规律锻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规范化早期活动流程构建
18
作者 吴巧珍 柯小云 邓华东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0期3906-3909,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规律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构建规范化早期活动流程。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在医院行PCI治疗的15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规律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构建规范化早期活动流程。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在医院行PCI治疗的15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运动自我效能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调查病人规律锻炼状况及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影响因素,以此构建规范化早期活动流程。结果:156例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后有规律锻炼者94例(60.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心功能分级、生活自理能力、6 min步行距离(6MWD)、运动自我效能、规律锻炼习惯、运动指导、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是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后规律锻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行PCI后规律锻炼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完善的规范化早期活动流程可利于病人主动进行科学安全的规律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规律锻炼 因素分析 规范化 早期活动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 被引量:93
19
作者 车伍 张炜 +2 位作者 李俊奇 孟光辉 汪宏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结合理论分析及实际监测结果明确了雨水径流的初期冲刷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冲刷规律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导致一些有争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初期弃流控制量应根据汇水面或管道性质、采用的处理或利用工艺... 结合理论分析及实际监测结果明确了雨水径流的初期冲刷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冲刷规律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导致一些有争议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初期弃流控制量应根据汇水面或管道性质、采用的处理或利用工艺系统及针对目的等具体条件而定。此外,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初期弃流控制方法和装置,重点介绍了一种高效率初期弃流装置。该装置具有容积弃流法和小管弃流法的优点,在较大汇水面和管道雨水的污染控制以及雨水利用项目中应用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利用 径流污染 初期冲刷规律 弃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洪波 辛琛 +1 位作者 王义民 黄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6-234,共9页
【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 【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对32个水文改变指标(IHA)进行统计,研究引水对渭河水文情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引水导致渭河年平均流量较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年份尤为突出,32年中有8年年平均流量低于生态基流量;输沙量较引水前减少了80%强;且对河流的枯季月流量、年最小流量平均值、年最小1日流量发生时间、年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平均延时、流量平均增加率等影响较大。【结论】宝鸡峡灌区引水对渭河的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低流量出现的频率和时间过多,严重影响河流的功能实现,迫切需要开展维持渭河河流健康生命的相关研究,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安全的同时,支持和改善灌区建设,以确保粮食稳定和区域社会的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峡引水 渭河 水文规律 水文情势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