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1
作者 LIQiong 《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10-214,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enrolled, and their admission 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enrolled, and their admission time was record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general group and education group, with 44 samples. The former only carried out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while the latter added nursing manage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April 2021 to April 2022, to detect blood glucose, evaluate education effect, observe compliance, count complications and investigate satisfaction.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wo blood glucose indexe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counted,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ducation group and the general group after examination and calculation, P >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wo blood glucose indexe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counted,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hich were lower in the education group than in the general group (P < 0.05).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excellent rate of education in each group reaches 93.18%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hich is higher than 72.73% in the general group after examination and calculation, P < 0.05. The compliance data of each group is 95.45%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hich is higher than 77.27% in the general group (P < 0.05).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complication data of each group is only 6.82%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hich is lower than 25.00% in the general group (P < 0.05).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each group is 93.18% in the education group, which is higher than 70.45% in the gener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management+health education can avoid complications, maintain high compliance and excellent rate of education, and reduce blood sugar, and achieve better blood sugar dynamic monitoring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education COMPLICATIONS nursing management educational effect COMPLIANCE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
2
作者 邢少宁 符爱贞 程虹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3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并在动态血糖监测指...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3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并在动态血糖监测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用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的血糖控制指标[血糖控制达标时间、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胰岛素用量、母婴结局和血清总25-羟维生素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FPG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日均胰岛素用量和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周时的F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4周时的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总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研究组的总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总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总25-羟维生素D水平缺乏/不足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PlGF水平均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l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低血糖、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D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持续输注可更快速和准确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维生素D水平,改善胎盘血管生成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 胰岛素 动态血糖监测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动态血糖检验的结果与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蔡翠贤 杨建铿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UACR)与动态血糖监测(CGM)结果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UACR)与动态血糖监测(CGM)结果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结果分为肾损伤组40例,单纯糖尿病组40例,另外选取此时间段在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检测和动态血糖监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记录患者的24 h血糖波动情况,分析UACR水平与动态血糖参数(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波动范围、血糖标准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ACR水平与动态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动态血糖波动有相关性。动态血糖监测结合UACR检测可以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仲丽娟 贲曙萍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东台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我血糖监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评分、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MSE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bA1C、LDL-C、FPG与2 hPB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HbA1C、LDL-C、FPG与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CA与DM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可提高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青 苗翠晓 +3 位作者 陈凯庭 朱卉 何静 董学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比较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就诊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徳谷组和甘精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胰岛素治疗。前2周通过动态血糖仪监... 目的比较德谷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就诊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徳谷组和甘精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胰岛素治疗。前2周通过动态血糖仪监测,后续每周随访1次,共观察12周。检测指标包括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bA1c、胰岛素剂量以及反映血糖变异性的多个指标。结果共有75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徳谷组39例,甘精组36例,2组人群年龄、BMI、血糖和HbA1c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徳谷组的FPG-SD和FPG-CV低于甘精组(P<0.001),但2组间的TIR、MBG、SD、MAGE、LAGE和MODD等指标无明显差异。随访结束时,徳谷组的FPG和胰岛素剂量均低于甘精组(P<0.05),而2组的HbA1c和HbA1c下降幅度大致相同。无论是低血糖还是夜间低血糖,徳谷组的发生风险均低于甘精组(P<0.05)。结论德谷胰岛素具有不劣于甘精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同时血糖变异性较小,低血糖风险更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谷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对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郑三燕 陈青海 +1 位作者 林淑惠 李仙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动态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动态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15±0.85)%、空腹血糖(6.51±1.11)mmol/L、餐后2 h血糖(7.62±1.1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28±1.04)%、(7.45±1.15)mmol/L、(8.54±1.0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的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体育运动评分(24.17±4.13)分、健康责任评分(31.11±3.82)分、压力管理评分(31.05±2.26)分、营养评分(25.65±4.50)分、人际关系评分(24.78±1.83)分、精神成长评分(25.16±3.39)分、总分(161.92±9.3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04±3.91)、(28.28±3.86)、(29.51±2.52)、(21.43±4.11)、(23.42±1.60)、(22.95±3.67)、(147.63±1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指导可改善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一定程度上为改善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相关治疗护理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郦英 王芳 +5 位作者 姚爱红 王冬 沈燕 徐丰英 施心奕 郑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规范社区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从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予以规范的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措...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规范社区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从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予以规范的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措施,观察周期均为4周。对照组采用快速血糖监测方式,试验组辅以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测试结束后,社区根据动态血糖分析结果,调整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等策略。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血糖代谢指标(FPG、HbA1c、2 h PG)值、行为管理SDSCA(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服药依从性、足部护理)评分、低血糖恐惧(HFSⅡ-BS)评分、生活质量WHOQOL-BREF(生理、心理)评分较对照组和组内干预前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结果的社区糖尿病慢病管理策略,可提高患者行为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血糖异常,减少低血糖恐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家庭医生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感扫描式动态葡萄糖监测仪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8
作者 裴佳 陈浩莹 +2 位作者 张星 钟映卿 曾莉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5期2783-2788,共6页
目的:探究瞬感扫描式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57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CGMS及7段指尖血糖监测,获取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R)及指尖... 目的:探究瞬感扫描式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57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CGMS及7段指尖血糖监测,获取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R)及指尖血糖值,根据TIR水平将病人分为A组(TIR<70%)和B组(TIR≥70%),分析CGMS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结果:A组24 h血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高于B组,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的CGMS血糖值和指尖血糖也均高于B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的CGMS血糖值和指尖血糖值均呈相关性(均P<0.05);当TIR<30%时,CGMS系统在检测午餐前血糖时的准确性最高;在30%≤TIR<50%时,CGMS系统在检测睡前血糖时准确性最高;在50%≤TIR<70%时,CGMS系统在检测晚餐后血糖时的准确性最高;在70%≤TIR≤100%时,CGMS系统在检测血糖的准确性均较高。结论:CGMS系统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准确性良好,其相对平均偏差主要受病人血糖波动和测量时间的影响,当血糖波动范围为70%≤TIR≤100%时,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偏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 血糖监测 血糖波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率臂带和CGM的有氧运动在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平燕茹 贾竹敏 +3 位作者 雷静 房文静 王旭鸽 王蒙蒙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86-2089,共4页
目的:前瞻性探讨基于心率臂带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的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25例,入组后专科护士于病人出院前1 d对其进行健康... 目的:前瞻性探讨基于心率臂带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的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运动依从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病人25例,入组后专科护士于病人出院前1 d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佩戴心率臂带和CGM,进行院内运动测试;出院后病人选择喜欢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 min,强度达到最大心率的60%~65%,前2周病人佩戴CGM,隔日运动1次,2周共6次;后2周,病人每周运动4次,2周共8次,病人需将每日饮食情况拍照记录于CGM,将运动中的心率图谱发送至管理者微信。观察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血糖、心率及运动依从性的变化。结果:与非运动日相比,运动日运动第15分钟及第30分钟时、运动结束后第5分钟及第15分钟血糖均低于运动前5 min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运动频次、运动时长、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测试4阶段心率均下降、总运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心率臂带和CGM监测的有氧运动干预可降低病人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运动依从性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心率臂带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对降糖药物选择的影响
10
作者 杨书宇 韩立坤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3期191-194,共4页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一般为指尖血糖检测,为了更为精准地持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一种新型的利用微芯片技术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被开发及成功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结合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指导降糖药物的选择方面展开综述,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一般为指尖血糖检测,为了更为精准地持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一种新型的利用微芯片技术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被开发及成功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结合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指导降糖药物的选择方面展开综述,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降糖药物 动态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运用进展研究
11
作者 马淑靓 朱晖 罗志杰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8期195-198,共4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当前在整个全球范围内均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引入为初诊患者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如动态血糖监测仪能够提供更加...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当前在整个全球范围内均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动态血糖监测仪的引入为初诊患者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如动态血糖监测仪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血糖数据,从而为医生制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动态血糖监测仪在应用期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设备成本、患者接受度等问题。为此,本文就初诊T2DM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仪的运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动态血糖监测仪 血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冯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采集指尖血检测,观察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均...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采集指尖血检测,观察组实施动态血糖监测,均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分泌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空腹胰岛素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高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及波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血糖波动幅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控制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延长血糖维持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晓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7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次血糖检测,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加动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次血糖检测,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加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血糖、血脂指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血糖、血脂指标远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能增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的个体化指导方案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李丽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的个体化指导方案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开展不同血糖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血糖相关指标、知信行与应对方... 目的探究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的个体化指导方案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开展不同血糖指导,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血糖相关指标、知信行与应对方式。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糖相关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知信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应对方式较之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用到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的个体化指导方案,其血糖相关指标得到显著调整,且提升患者积极应对能力,改善其知信行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的个体化指导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护理满意度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影响
15
作者 张群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仪监测...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仪监测血糖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明显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促进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变,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针对性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16
作者 朱丽娟 杜燕平 朱丽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3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动态血糖监测...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动态血糖监测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生理、情感、社会、精神)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血糖异常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动态血糖监测联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获得更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综合护理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丹 张艳 +3 位作者 张媛媛 王杨 王养维 惠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7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病人使...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5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7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病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针对病人血糖波动图谱及饮食、运动等生活大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照组病人常规血糖监测,责任护士进行规范的糖尿病教育。出院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FBG、2 hPBG、LDL-C、HbA1c、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可根据病人血糖波动图谱及生活大事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血糖、血脂管理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评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与低血糖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郑莉 魏东 +3 位作者 叶鹏 张文龙 李芳 陈冬梅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生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前1月至少发生过2次低血糖(≤3. 9mmol/L)的25例1型糖尿病及2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低血... 目的探讨反复发生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住院前1月至少发生过2次低血糖(≤3. 9mmol/L)的25例1型糖尿病及29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72h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低血糖,自动计算平均血糖值(MBG)及血糖标准差(SDBG)。结果①根据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将患者分为低A1C组(A1C<7%)、中A1C组(7%≤A1C<9%)和高A1C组(A1C≥9%)。低A1C组(分别为53. 3%和60. 0%)和高A1C组(分别为50%和55. 0%)无症状性低血糖及总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中A1C组(分别为15. 8%和21. 1%,P<0. 05)。三组夜间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 05)。②以M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MBG升高,SDBG逐渐增大(P<0. 05),三组总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1. 1%,22. 2%,50. 0%(P<0. 05)。③以SDBG三分位为切点将患者分为三组,随着SDBG增大,MBG逐渐升高(P<0. 05),总低血糖发生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3. 3%,44. 4%,55. 6%(P>0. 05)。结论低血糖可能发生于任何A1C水平。对于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较低或较高水平的A1C均与低血糖风险增加有关,较高的A1C并不是较低低血糖风险的预测因子。血糖波动越大,低血糖风险越大。糖尿病血糖管理不仅是降低A1C,减少血糖波动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波动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征寒 徐滨华 +1 位作者 王晶 王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70-73,84,共5页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四次强化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脆性糖尿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给予胰岛素四次强化(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四次强化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脆性糖尿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给予胰岛素四次强化(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并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3 d,3 d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PP-4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继续应用上述降糖方案,DPP-4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5 mg/d,分组前、分组后1~3 d及分组后13~15 d亦以CGMS连续监测血糖。比较两组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10.0 mmol/L的时间百分率(PT10.0)、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率(PT3.9)]、胰岛素用量以及基础C肽(FC-P)水平。结果组内比较:DPP-4组分组后1~3 d的MAGE、MBG、LAGE、PT10.0、PT3.9均较分组前降低(P<0.05),分组后13~15 d各项血糖波动指标均较分组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分组后1~3 d各项血糖波动指标较分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后13~15 d的MBG、LAGE、PT10.0较分组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分组后1~3 d,DPP-4组MAGE、LAGE、PT10.0较对照组降低(P<0.05);分组后13~15 d,DPP-4组各项血糖波动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DPP-4组分组后15 d胰岛素用量均较分组前明显减少(P<0.01);两组分组后15 d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分组前后FC-P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四次强化可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血糖波动 脆性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外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及管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翠萍 秦月华 +1 位作者 王丽 王素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并获得患者平常生活状态的真实血糖数据和更实际的病情反映,进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通过对178例糖尿病患者在院外使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期间尽可能保持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体现生活因素对... 目的探讨并获得患者平常生活状态的真实血糖数据和更实际的病情反映,进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通过对178例糖尿病患者在院外使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期间尽可能保持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体现生活因素对血糖的影响程度,根据患者的监测数据结果和生活日志,由医生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由专职护士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胰岛素注射技能、低血糖预防及处理等方面的个体化调整和指导,最终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和管理。结果发现313例次高血糖和856例次低血糖,其中夜间低血糖205例次、无感知低血糖285例次;同时发生报警77例次,监测失败5例次。结论提示监测期间做好患者及仪器的评估准备、选择合适的探头植入时间和部位、规范初始化和校准,尤其着重教会患者院外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非常重要,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护理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