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基本样态与应对策略
1
作者 张鹏英 方招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2期30-3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先后经历了三种基本样态:20世纪80年代“单一”样态;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后“对立”样态;2010年至今“多元”样态。这些社会思潮动态变化的本质凸显有二:一是利益诉求的争锋与政治目的的隐藏;二是现实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先后经历了三种基本样态:20世纪80年代“单一”样态;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前后“对立”样态;2010年至今“多元”样态。这些社会思潮动态变化的本质凸显有二:一是利益诉求的争锋与政治目的的隐藏;二是现实难题的指向与人民立场的坚守。面对社会思潮的涌动,应对策略:(一)阵地协同形成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二)内容建构形成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应对;(三)制度协同形成对社会思潮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公民媒介素养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构与传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端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6,共4页
互联网等媒介正全面影响着公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极其深刻的作用。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够正确认知、运用媒介,客观评估媒体信息,不断地吸收积极因素,防止不良... 互联网等媒介正全面影响着公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极其深刻的作用。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够正确认知、运用媒介,客观评估媒体信息,不断地吸收积极因素,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以达到自主参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和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媒介素养 核心价值观 文化保障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透析
3
作者 葛宇宁 张文嘉 《决策与信息》 2021年第6期63-73,共11页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隐性策略主要包括: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外进攻和对内控制相结合、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相结合、资本控制和技术控制相结合。美国国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路径及手段则主要集中在:教育、纪念日节假...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隐性策略主要包括: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外进攻和对内控制相结合、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相结合、资本控制和技术控制相结合。美国国内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路径及手段则主要集中在:教育、纪念日节假日庆典、宗教、图书出版、传媒业、影视业。且美国主要采取政治丑化、军事威胁、经济诱导、文化渗透等方式,对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因此,要化解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我国应加强国家总体安全建设、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社会多主体协同治理社会意识形态,以构建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有效防范、管理、处理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意识形态安全挑战,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国家安全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的建构
4
作者 姜金林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5-57,61,共4页
我国社会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建构必须着眼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 我国社会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建构必须着眼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形成持久的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主流意识形态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与理路:智能媒体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正赋 袁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49-157,共9页
智能技术与传播活动的深度嵌合给传播体系带来深刻变革,引发媒介形态、传播渠道、价值表达手段发生更迭,催生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格局,这既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新路径、新选择,也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即多元社会思... 智能技术与传播活动的深度嵌合给传播体系带来深刻变革,引发媒介形态、传播渠道、价值表达手段发生更迭,催生出一种全新的传播格局,这既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新路径、新选择,也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即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主流媒体传播力的式微、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弱化、网络主流话语的弥散。从传播场域、群体消费结构、数字异化、网络致瘾四个维度分析引发风险的原因,需要从筑牢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传播新格局、凝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共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舆论生态等方面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路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载体与行动目的: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探讨
6
作者 李德团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由西方主导向非西方主导转变的世界格局持续演进,加速了多种意识形态的秩序之争,冲击着文化产业的产业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成为突出问题。文化产业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载体,应该成为表达主流... 由西方主导向非西方主导转变的世界格局持续演进,加速了多种意识形态的秩序之争,冲击着文化产业的产业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成为突出问题。文化产业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载体,应该成为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象征形式的战略载体,凸显主流意识形态优势的实践载体,锚定主流意识形态环境的媒介载体。文化产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我们及时研判与治理社会思潮激荡,巩固“一核多元”结构的治理实践;应对与化解非常态公共危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传播;加强与执行“后美国时代”互联网的中国之治,明确国家引领资本的坚定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意识形态属性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